书城历史回到隋唐当好汉
4101600000376

第376章  从头做起真不易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心里明白,姜松这是拉他们一起赚钱。他们明白中原的姜松家里的产业,煤矿是和其他商家合作,每年都有大把的回报,铁制品更是姜松家族产业的重点,回报非常的好。对于姜松的这种行为,二人早已经习惯,姜松历来奉行有钱大家赚的原则,从来不吃独食。

虞世南苦笑道:“老大,你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从你口袋里分钱吗?”

“大书法家,说什么?咱们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还分什么彼此。咱们跑到这边远的岛上来受苦受累为了什么?不就是实现心中的理想,想亲手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美好社会和生活;同时也是为了家族的长久延续而努力。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家族怎么延续、传承,都别酸了。”

虞世南哈哈一笑道:“老大,既然你这样大方,咱们就受领了。”

“姐夫、大书法家,民工的事你们也不用着急,这二天让士信到水师去先挑选出五千士兵,然后让士信带兵马向东边的岛屿去掠夺,到时候会有大量的俘虏送到岛上来,到那时,想要多少民工都有。”

“老弟,如果你能让士信搞到大量人手的话,咱们就着手修建几个城镇。只要人手充足,在年底前一定把北部、中部、南部三座城镇修建好。”

“姐夫,士信逮来的俘虏不仅仅是修建城镇用,还要让那些俘虏到矿山开挖矿产品,同时也可认把俘虏出售给商家,商家人手也不充足。只是那些俘虏要区别对待,要制定一套管理俘虏的办法,既让俘虏安心干活,也要让俘虏看到希望。”

“老弟,这事我们会认真研究的。”

“老大,还有个事需要你出面解决,就是岛上的食盐,咱们没有进货的渠道,目前岛上的盐都是走私贩偷运到岛上的,价格太贵,百姓怎么承受得了。你回到洛阳后,要和朝廷协商一下,看能否供应岛上一点食盐。”

白天姜松就知道这个情况,也想好的解决的办法,不过不是向朝廷张口和伸手,而要在岛上兴建食厂,这才是解决之道。

“大书法家,这事不用向朝廷张口要,咱们岛上有大量的食盐资源,何别向朝廷求援。这几天我会和一些商有勾通,让商家出面在岛上生产食盐。不用多长时间,咱们岛上生产的食盐还能返销到中原呢?”

房玄龄、虞世南二人都愣住了,他们对宝岛上的情况不敢说了如指掌,却也走马观花似的察看了一遍,根据工匠们勘探的结果,岛上并未发现有盐矿。

“老大,你不会开玩笑吧!岛上有盐矿吗?”

呵呵!

“大书法家、姐夫,岛上拥有丰富的海盐,难道大海不是天然的盐矿吗?”

“啊!”

“啊!”

“老弟,你不会是想煮盐吧?”

古代沿海一带的百姓,很多自家用的食盐都是用小锅煮出来的,只是那样的效率实在太低,根本无法形成规模经营。再说了,煮盐的成本挺高的,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柴火,关键是无法上量。

“姐夫,不是煮盐,是晒盐!这几天我察看一下地理位置,选择好的地方筹建盐厂,不用多长时间就能大规模的生产。”

晒盐?

房玄龄、虞世南听发有点蒙,就算是盐矿生产同样是需要煮的,只是盐矿打出来的卤水浓度高,煮时不是很费力,不象煮海水那么费事。这晒盐是第一次听说,不清楚姜松是用什么办法。

看到房玄龄、虞世南疑惑不解的眼神,姜松微笑道:“姐夫、大书法家,你们不必惊讶,确实是晒盐,就是用太阳晒盐。等弄好后你们去看一下,生产成本低、产量高,能进行大规模的生产经营。咱们岛上一年生产出数百万斤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姜松也不是很懂,这类的信息在网上到处都有,虽没有见过,不过原理却是清楚的,从海水中取盐,不外乎就是选择合适的海边,修建大量的贮水池、蒸发池、结晶池,利用太阳把海水中的水分挥发掉,剩下的就是食盐,这肯定不会错。

回过神来的虞世南摇头道:“老大,那盐的事你负责搞定,这是件大事,关系到岛上百姓的生产生活。”

“大书法家,放心吧!”

“老弟,还有件事要征求你意见?”

“姐夫,什么事?”

“老弟,岛上有一些原著民族,目前对咱们到没有什么敌意,却也不和咱们来往,这事不知道要怎样处置?”

“姐夫,岛上的原著民族咱们暂时不用管,如果他们想从山上下来的话,咱们出点钱为他们修建住房,教会他们种植粮食作物,按中原民族的方法解决。如果是他们进攻或抢咱们百姓东西的话,就得让士信手下的士兵给点颜色,但不能太过分,只要教训一下就行。”

“你这样说,我们就知道怎样处理安置了。”

“姐夫,大书法家,迁移到岛上的百姓,在农闲的时候,还要让青壮年到咱们指定的位置进行实当的军事训练。这是为保卫家乡而训练,一旦岛上有入侵者,百姓也能拿起武器进行反击,这要养成习惯,最好是形成个制度。”

“老弟,那百姓来训练的兵器、食宿谁负责?你不会是自己想掏腰包吧!”

汗!

姜松有那么多的钱吗?岛上的公共设施要花钱,岛上建设要花钱,安置百姓同样要花钱。全由姜松掏的话,肯定是不行的。姜松也没有那么多的钱来支付。

“姐夫,兵器、食宿这些费用让百姓自己负责,这是为了保护百姓的家园,只要解释清楚百姓是能理解的。总不能什么都要让小弟出钱,小弟那有这样的能力?”

“老弟,既然你这样说,为兄知道怎么做了。还有一个事,你要有思想准备,目前迁移到岛上的百姓达到了十三万多。如果为兄估计不出错的话,这仅仅上开始,一旦岛上的百姓生活有保障,岛上确实是实行免农业税的消息返回中原后,还会有大量的中原百姓涌入岛上来,特别是江南、岭南一带会更多,你考虑过怎么应对了吗?”

这是个实情,搞不好会在中原一带形成连锁反应。真要是那样的话,姜松是很头疼的,不仅仅是宝岛上无法安置更多的人口,关键是皇帝、朝廷会找姜松的麻烦。百姓的安置可以通过对海外岛屿的征伐、占领来解决,皇帝、朝廷的质询就不好应对了,谁当皇帝也不允许百姓无故离开,更别说是离开管辖区。

“老大,说起安置百姓,这次咱们真的很幸运,岛上的气候温和。如果是北方的话,十多万百姓涌上岛来,别的不说,仅仅是住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好在这里气候条件好,就算暂时无法安置的百姓也不会因为气候原因而出问题。”

姜松知道,如果是换在其他寒冷的地方,一下子涌上来十多万人,别的不说,仅仅是天气就能让很多百姓丢掉性命。当然,如果是其他地方的话,姜松也不敢这样运作,得考虑百姓的安全问题。

“姐夫,百姓安置到是问题不大,随我会让士信接收娜霸、珠崖岛,还会向东挺进,对东、西、南甚至是北面的岛屿进行占领或征伐。只是对于朝廷中官员的弹劾、皇帝的质询,我还真没有想出一个好的应对之策。”

“老弟,这是大事,你不能大意,得认真思考一下怎样应对皇帝、朝廷的询问。如果应对不好的话,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影响。为兄觉得,你不能什么都承认,该装傻的时候还是要的,官场上的事就这样,不能太实在。”

“姐夫,你也不用太担心。小弟这次从小岛上为皇帝讨到了二百万两白银,也算是一件功劳吧!最多是小弟装疯卖傻,不承认宝岛上迁移那么多的人,只承认有万把人就行,最多皇帝不给封赏罢了,总不能治小弟的罪吧!再说了,皇帝目前还需要小弟这把刀呢?应该不会怎么为难小弟。”

讨到二百万两白银虽是巨大的功劳,比起送到江南一带修建大运河的近四万名俘虏来说,更能让皇帝开心。毕竟让皇帝知道姜松所言的方法是可行的,验证了姜松的话,这对于皇帝来说更看重。要继续干这样的事,皇帝清楚只有姜松最合适,会圆满完成任务,其他将官都不会很好的执行这样的政策。

“老弟,你准备在岛上呆多长时间?”

“姐夫,我让水师的老何先把白银押送到洛阳,在城中等小弟,这样的话我能在岛上多呆一段时间,等岛上的食盐、安全等问题彻底解决后再离开。”

“老大,你呆在岛上一段时间也好,这样会有好多的商家大老板赶来,那样对于岛上的发展有好处。”

这一点姜松相信,姜松在商人的眼里很有好感。特别是跟姜松合作过的商家都愿意更深层次的和姜松合作。知道姜松到岛后,肯定会有一系列的政策、项目出台,商人的嗅觉很灵敏,都闻到金钱的味道。

“姐夫、大书法家,还有个事,白天小弟转了一圈,察看了一下商业区、生活区的情况,见百姓所修建的房屋太简单,这可不行,随后要让百姓加固一下,岛上到了雨季后有时会有台风,如果房屋不牢固的话,容易被台风吹塌。”

“老弟,目前是暂时的安置,没有时间一步到位,等安稳后百姓会加固的,你放心吧!”

虞世南道:“老大,岛上的百姓在耕作中最缺乏的就在于耕牛,如果能搞到大批耕牛的话,岛上的农作物种植会快好多。”

“姐夫、大书法家,耕牛目前暂时无法搞到,下半年后能从草原上逐渐搞到,目前很困难,不过几天后会有近五百匹马送到岛上来,能暂时缓解一下百姓的需求。”

“老大,马怎么能耕作啊!拉得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