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乱世倾唐
4090500000111

第111章 抗旱

其实旱情从去年冬天就开始了,许阳只记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后下过两次小雪。这场大旱弥漫整个河北南道、整个河南道。

好在许阳在去长安之前就已经命人整修水道,在永济渠和黄河岸边架起了无数的架子。如今这些水道都已经清理完毕,河底的淤泥被运到周围的田中当做肥料。淤泥中的水分还能缓解干旱。只是干旱的面积太大,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

崔琰、魏珏、许阳等人带人在永济渠的河堤上查看这些设施。

“使君,这些巨大的木头架子是想安装水车?”崔琰面色忧愁的看着许阳在仔细查看已经按好的架子。

“是的。许某想用水车将河底的水提上来灌溉周围的农田。”许阳专心的看这架子漫不经心的回答道。

“使君的想法是美好的,只是河水太小,带不动水车。所以就没有办法将水提到高处。”崔琰不得不提醒道。

“无妨,我的水车是用人力来提水的。老何,你快点将我吩咐你做的东西安装起来。”许阳对远处正在检查一辆大车上装载的器物的一个老人说道。

老何远远的答应一声,赶着一辆牛车过来。车上装满了竹筒,竹筒全部被削成一个斜斜的空口形状。

车后面跟着老何五个年轻的徒弟,帮助老何将车上的竹筒一股脑的卸下来。然后抬下来一根木头做的滚轴。滚轴的中间是一个半径一米左右的木制齿轮,八根木头的轮辐看上去结实耐用。

两个年轻力壮的学生将那滚轴安放在做好的架子上,然后将一个木头做好的槽子斜着延伸到河底已经挖好的引水坑中。坑底是一个小一点的木制轮子。

然后几个人将竹筒铺在木槽之上,用上好的绳子将竹筒紧紧的系好。架子外面已经挖好一个引水沟。竹筒挂在木制的齿轮上。等一切按装好已经近中午了。

魏珏崔琰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老何在仔细的检查。一切准备妥当后,两个小伙子站在木架子上,踩动滚轴上的踏板,带动竹筒转动。下面的竹筒装满水,随着滚轮的转动一点一点的向上走。等装水的竹筒转到水车的斜下侧后,竹筒里面的水流进水车下面的引水沟中。没过多久一条小溪就缓缓的流淌在干涸已久的农田中。

魏珏拍掌欢喜的笑道:“这个法子确实不错。能将河中的水引进田中。许使君果然非常人也。”

许阳尴尬的笑一笑,说道:“这个法子古有记载。汉灵帝时,毕岚就已经做过翻车。《魏略》马鈞曾经做过这种水车。民间称之为龙骨水车。我只是将提水用的木板改成了木桶。使其效率更高一点而已。”

崔琰舒展开紧紧皱着的眉头说道:“既然有了这种水车,旱情或可减缓。只要命人将这种水车大力推广开来就是。崔琰愿带人前往各处推广这种水车。”

许阳拱手施礼道:“那就有劳各位先生了。”对于能够愿意去做实事的人,许阳总是抱着极为尊敬的态度。

“老何是我找到一个手艺高超的木匠。这种水车的制作只要熟练即可大量生产,可以命人带领老何的徒弟前去各县传授这种水车的制作工艺。命各州县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抗旱。推广水车。同时让干旱严重的地区在低洼之地挖深井。魏州粮草做好放粮的准备。征召民夫广挖水渠。同时派人慰问孤苦无依的老人幼子。”

许阳吩咐下去,崔琰魏珏等人各自领命而去。

这个混乱的时代真的让人难以有归属感,稍微有一点天灾就会要了人的性命。更不要说动荡不休的局势。

他在另一个世界中也曾见识过饥饿和战争。可是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大面积的动荡。更不要说在中国范围内的动荡。

造成现在这个局面的重大原因就是人心的贪欲没有节制。唐朝的宦官给以后的皇宫中的宦官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立皇帝。懿宗是被宦官立的,唐僖宗也是被宦官立的。懿宗皇帝在位期间每日都是歌舞不休。无一日不宴饮,无一日不听曲艺。从这一方面来说大唐的皇帝陛下都是艺术修养极高的人才。只是治理国家不是靠唱几首曲子就能成的。他奢靡无度、自大虚荣。将武宗和宣宗两代人好不容易平定下来的国家弄的怨声载道。况且他在位十三年换了二十一位宰相,平均半年一位。将整个朝廷折腾的乌烟瘴气。

武宗期间大力打压佛教,从各大寺院中解放出来大量的土地,到了懿宗时期皇帝带着头信奉佛教。佛教的势力很快就死灰复燃。重新占领的大量的优质土地。他们自认为自己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所以他们名下的土地也不用缴税。引得周围的有地的农民纷纷纳献土地来投靠。

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能够取得税收的土地越来越少,但是享受国家的俸禄的人却是越来越多。官府为了能够更好的供养上层的那些皇亲国戚和各级官吏,不得不让加税。

遇到荒年还要将税收加重两到三倍,没有饭吃的农民只好铤而走险,加入造反的大军。反正不造反是被窝囊的欺压至死,造反或许还能有条活路。所以就有了黄巢、王仙芝一举攻占三个州。

轰轰烈烈的黄巢起义榨干了大唐王朝最后一点元气。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再治理天下了。各镇节度使自相攻伐,再也不听唐天子的命令。

前几天许阳秘密派往幽州的探子发回的密报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幽州节度使李可举与成德节度使王镕准备攻打义武节度使王处存,因为这王处存现在还在遵从朝廷号令。他们两人想将义武镇平分掉。现在已经准备调兵遣将,就等着开打。

许阳继续派出大量的探子,密切关注北方几个军镇的动静。只是现在家里的旱情让他不敢轻易出动。否则趁着这个机会将幽州以北的土地全部纳入自己的势力,将能够更大程度的壮大自己。

事实证明古人的智慧并不比后人差,老何的几徒弟将图纸画出来,然后向召集起来的木匠演示一次。这些人很快就学会如何制作这龙骨水车。做出来的东西一点都不比老何的差。如今这永济渠的两岸都是水车在昼夜不停的将河里的水灌到周围的农田中。

据说黄河岸边的莘县、临黄等出现了三丈长的水车,需要四个壮汉一起踩动踏板才能转动起来。提水的效率更是大大的加强了。光启元年四月底,魏博六州大面积的旱情在许阳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终于被遏制住了。

看着田野中逐渐返青的麦子,许阳心中终于舒了一口气。如果今年不能抗过去,怕是魏博镇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会流离失所、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到时候都能够怕是又要有一个大的动荡。届时怕是会让那些黑暗中蠢蠢欲动的家伙找到机会针对许阳发动一系列的反抗活动。虽然许阳有把握将这些人都一一格杀,可毕竟要费一番手脚。而且说不定会有多少人丧命。

看着永济渠中露出河底的水流,崔琰站在许阳身后汇报着半个月来各地抗旱的成果。

“博州地近黄河,多以黄河水浇灌田地。共修水渠约两千余处,合计两千多里。民夫昼夜不停的在河堤上踏着水车浇灌。共计灌溉麦田四万余顷。魏州上下共计灌溉田地五千顷。其他各州受到的旱情较轻,每州灌溉大约三千顷左右。由于蝗灾和旱情的影响,各地墒情比往年要差许多。预计减产约三成左右。如果今年秋天雨水充足,秋天的庄稼收获后可以勉强支持过明年麦收。前提是今年没有大的战乱和工程建设。”

许阳点点头说道:“很好,我本来预计今年减产要五成左右。当初若不是将蝗虫灾害及早扑灭,怕是要减产七成。今年的下税减少两成。朝廷那里暂时不要缴纳粮食了。等到秋后一起算清再说。”

崔琰为难的说道:“节帅刚刚接任魏博节度便不向朝廷输送税赋,怕是朝中有人要对你不满了。”

“谁爱不满就不满去。他们能耐我何?况且朝廷目前自顾不暇,那里还有精力顾得过来咱们。前几年听说韩简与那乐彦贞就没有向朝廷缴纳过多少赋税。今年咱们也不能缴纳。现在的朝廷中田令孜一掌遮天,送去的赋税怕是都进了他和陈敬瑄的口袋中。索性就不交了。”许阳满不在乎的说道。

崔琰叹口气说道:“如此说来,咱们就好好的督促百姓准备夏收。然后只收一成的税赋。”

许阳看着他,说道:“对,就按照这个条件去做。有敢于私自加重税收的统统军法从事。百姓生活困苦,咱们不能再层层盘剥了。得让他们有个好一点的休养生息的环境。否则天下真要大乱了。”

崔琰称赞了几句许阳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就安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