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中体西用”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四辑·第九卷)
4053500000003

第3章 洋务教育活动(2)

张之洞在湖北、四川学政任内和山西巡抚任内分别建立了经心书院、尊经书院和令德堂,后又在广州设广雅书院、在湖北设两湖书院。这些都是当时比较着名的教育机构。书院的设立,其目的在于“养贤才,贵得明体达用之士,以备国家任使。”学成以后,可以“出为名臣,处为名儒。”这样,就可以“羽翼圣道,匡济时艰。”因此,在学习内容方面,则注重经史古学的研究。他对各科教学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经学以能通大义为主,不取琐屑;史学以贯通古今为主,不取空论;性理之学以践履笃实为主,不取矫伪;经济之学以知今切用为主,不取泛滥;词章之学以翔实尔雅为主,不取浮靡;士习以廉谨厚重为主,不取嚣张。其大旨总以博约兼资,文行并美为要。”可见,这样设课和教学比当时一般书院只重举业,理学独占讲坛的情况要好些,向重研究和务实学方面前进了一步。

随着时代的变化,形势的发展,传统教育愈来愈显得脱离社会实际。针对这种情况,张之洞认为,要改革传统教育以期培养“体用兼备”的人才,“令守道之儒兼为识时之俊”。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上书清廷,提出将经心、两湖书院改为学堂。他说:“按照学堂办法,严立学规,改定课程,一洗帖括词章之习,惟以造真才济时用为要归。”改造后的两湖书院应分设经学、史学、地舆学、算学四门,于地舆学中附设图学;经心书院分设外政、天文、格致、制造四门,并以算学为共同必修课。并且可以兼习西方语文。此外,另设院长,专司整饬学规、考核品行,讲明《四书》义理、中国政治。光绪二十五年,张之洞再次上书清廷,提出改定两湖、经心、江汉三书院课程的意见。札中说:“书院之设原以讲求实学非尚训诂词章,凡天文、舆地、兵法、算学等经世之务,皆儒生分内之事”。因之,计划加强实用科目,汰减经史内容。将经史合为一门,每月讲习一次,增加兵法、舆地等自然科学门类,以期“文武兼习,学行交修”。改造的学堂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办学宗旨。这样就可以实现他的“守道之儒兼为识时之俊”的洋务人才的理想。

2.创建新式学堂

张之洞除创设书院、改书院为学堂外,还在各地建立许多新式学堂,种类繁多,科目齐全,对中国近代教育有积极的影响。现就不同类型的学堂各举一、二为例,分述如下:

(1)方言学堂——湖北自强学堂。洋务派的首领们为了培养自己的外交人才,首先创办方言学堂(如北京同文馆)。张之洞在光绪十九年(1893年)提出设立自强学堂的建议。他说,湖北地处长江上游,南北要冲,而且汉口、宜昌二地均为通商口岸,洋务繁多,动关大局。所以“造就人才,似不可缓,亟应及时创设学堂。”他本着“讲求时务,融贯中西,研精器数”的精神,于武昌建自强学堂。设方言、格致、算学、商务四门,每门招生二十名。

其后,张之洞的思想认识也随形势发生变化,他认识到“自强之道,贵能取人所长,若非精晓洋文,即不能自读西书,若不能多读西书,即无从会通博采”。为应时需,他拟改变自强学堂的任务,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提出改革设想:将算学门移入两湖书院,格致、商务两门停办,一律改学方言(外国语),分设英文、法文、俄文、德文四门,每门学生三十名,共一百二十名。从此,自强学堂成为外国语专门学校。

次年,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发布“招考自强学堂学生示”,并拟定了“自强学堂章程”,规定了办学的具体措施。“章程”规定:学生必须资性聪颖,身家清白,先通华文,先读儒书,义理明通,志趣端正;年龄在二十四岁以下,十五岁以上,口齿灵敏,在学期间,必须专心致志,不准兼作时文试帖,亦不准并应各书院课试;入学时必须经过严格考试,合格者方准入堂学习,分班授课,学生既经选定,即使出现空额,亦不能陆续收补,以免“新旧搀杂”;五年期满毕业;学生入学除饭食、书籍、纸笔、均由学校供给外,“每名每月给膏火银五元。”

从自强学堂章程的规定来分析,反映了资产阶级新教育的某些特点:分科分班,班级授课制;统一的入学考试;固定的修业年限,等等。这些规定是在模仿西方学校组织下制定的。一方面它有利于新教育的传播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章程”残留着一些封建教育的痕迹,反映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在以后的改革中,张之洞又提出酌收学生学费的办法,取消自强学堂每月发给学生的膏火费,实行按考试成绩给予奖励的办法。规定“按月比较华洋文字进境分数,分别甲乙,给予奖赏,以资鼓励。”

这种改革,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教育实行奖学金制的开始。

甲午战后,随着中、日频繁的交往,派往日本留学生人数的日益增多,日本对中国的影响也就逐渐增强。这时,对日本的了解,更感迫切,因此掌握日文更为重要,所以,自强学堂决定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起增设东文(日文)门。从此,自强学堂语种更为齐全。

到了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随着第一个全国统一学制的实行,自强学堂改为普通中学,这是湖北有普通中学之始。

(2)军事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战争频频失败,清朝统治者片面地认为“造船不坚”,“选将不精”是失败的原因。因此,为应时需,非设军事学校不可。张之洞认为广东地处南洋首冲,较他省尤为重要,因此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奏请仿天津和福州水陆师学堂的办法,利用广州黄埔长洲原博学馆旧址改建广东水陆师学堂。学生来源,先从博学馆旧生中挑选三十名为内学生,再从军营选拔胆气素优的武弁二十名为营学生,另外再选收已读史书,能文章,年龄在十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文生二十名为外学生,共七十名。水、陆师各招收七十名。

水师设管轮、驾驶两科,管轮科学习机轮理论,制造运用;驾驶科学习天文海道、驾驶攻战,两科都学习英语。陆师设马步、枪炮、营造三科,学习德语。《四书》、《五经》是他们的共同必修课,“以端其本”。两堂各设中、外教习若干名,学校设施有讲堂和操场。全年九个月在校内学理论,三个月到练船或营地实习,选优秀生到外国接受海陆军训练。

经过两年的扩建,校舍日臻完善,到光绪十五年,计有教室和师生住房十六个院,一百八十六间房,机器厂、铸铁厂各一座,操场、演武厅、帅台等设施俱全。学生名额增多,分管轮、驾驶、陆师三班,每班各七十名,共二百一十名。聘请曾在天津水师工作过的关仲翔为总办。规模相当可观,是当时中国近代化的一所军事学校。

光绪十二年(1886年)张之洞在黄埔设鱼雷学堂,这是中国军事教育中的一个新专业。

湖北武备学堂:张之洞认为:“自强之策以教育人才为先,教战之方以设立学堂为本。”于光绪二十二年开始筹办湖北武备学堂。

他指出:湖北武备学堂的任务“意不在于充兵勇之用,而在于储将领之才。”故此,他将“文武举贡生员及文武监生暨文武候补候选员弁以及官绅世家子弟,且须有华文根抵,体质坚壮,志气朴成者”作为招收对象。课程包括讲堂(军事理论)和操场(实际训练)两方面。

“讲堂以明其理,操场以尽其用。”诸生必须“讲堂、操场”兼习,每日各习四小时。外国教习,由德国聘请精通武学者二人充任。选择津粤学堂出身久为教习的华员为领班。任蔡锡勇为总办,钱恂、联豫为学堂提调。全校学生共一百二十名。一经入学,伙食军服均由学堂供给,每人每月另发银四两以为零用。考试分月考、季考、年终考试三种,学制三年,毕业后“上则可任领兵征战之事,次亦可充营务幕府军械局所之官”。另外,学堂除去学习近代军事知识外,对学生的思想训练极为重视,提出“之忠孝以植根基,励之廉耻以端其向”,这正是他主张的“以中学治身心,以西学应世事”的具体体现。

(3)实业学堂。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中国也开始建立一批近代工矿企业。由于缺乏科学技术人才,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因此,不得不招募外国工程技术人员,但“薪工太厚,势难多雇”,垄断技术,“绝不思教华人”。他们认识到“用人最是急务,储才尤为远图”。这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换来的认识。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建立各种实业学堂以加速本国技术人员的培养。

农务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张之洞在武昌设农务学堂。

以美国为榜样,学堂以“讲求相土辨种之方,炭养相资之理,兼及各项畜牧事宜”为目的,学习地质、化学、格致、农艺、农具、制造等专门知识。凡绅商士庶子弟均可报名投考。学制三年。学生每人每月酌收伙食、笔墨、零用等项银四元,以示“劝学深意”。张之洞重视发展农业和农业教育的思想,值得注意。可借,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封建政权的统治,而不在于人民,所以不可能真正实现。

工艺学堂。张之洞在创办农务学堂的同时也着手创办工艺学堂,并拟定了《工艺学堂招考学生章程》。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各项工艺的方法,探求机器制造原理。招生对象为绅商士人子弟,身家清白,年龄在十二岁以上十六岁以下天资灵敏,身体健康,读过《四书》能识两千字者。每日用四小时学习格致、化学、算绘诸书,晚间学习中国旧学。工艺学堂分汽机车床、绘图翻砂,打铁打铜、木作漆器、竹器、洋蜡玻璃各门工艺。学制三年。共收学生六十名。聘请本国和日本教习,选中国和日本优秀匠师传授工艺技术,以“明其体”,并“达其用”。

此外,张之洞还创办了不少实业学堂,如光绪十三年于广州设电报学堂,光绪十七年五月设商务学堂,光绪二十一年设铁路学堂,光绪二十二年创办蚕桑学堂,光绪三十一年于湖北洋务局附设路矿学堂,武昌、汉阳各设商业学堂一所,等等。

实业学堂的建立适应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需要,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其成绩是不可磨灭的。

(4)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钦定学堂章程》制定后,清政府为了推行新的教育制度,要求各省府州县广设中小学堂,自此,师范教育才系统地兴建起来。在这时期,张之洞先后创办的师范学堂有:湖北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两湖师范学堂,并于光绪三十年九月,清学务处开设师范讲习所,十二月,令湖北各府暂停中学先办初级师范学堂、速成师范或师范讲习所,这些措施为新教育的兴起保证了教员的供应和质量的提高。

张之洞认为:“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兴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课程方能得度,管理方能得宜。”他指出,各国中小学教员多取材于师范学堂,鉴于此,决定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江宁开办三江师范学堂。

三江师范学堂“研究教育之理,讲求教育之法及管理之法”,“以端教法而裕师资”。

学堂学生分别由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按分配名额选送。全堂分设三科,三年毕业的本科,二年毕业的速成科和一年毕业的最速成科。以培养高、初两级小学堂教员为宗旨。课程主要有修身、历史、地理、文学、算学、教育学、理化学、图画、体操等,另加法制、理财、农业、英文为随意科。聘举员廪增出身的“中学”教习分别讲授。

张之洞于光绪三十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写了一篇《请奖各学堂毕业生及管理员教员折》。在这篇奏折中,总结了十年来湖北省创办书院、各种学堂及毕业生、管理员和教员的情况。据许同莘编《张文襄公年谱》统计,十年来各学堂共有毕业生三千人以上。

他总结说,湖北办教育是本着“教员必求合格,管理必求认真,教科必求完全,功课必求切实”的精神。培养学生“皆遵守学规,不染近时恶习”。从这篇奏折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北教育的概况,也可以看出张之洞为发展湖北教育付出的辛勤劳动,总之,张之洞在发展地方教育方面作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3.留学教育

张之洞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的时间较晚。光绪二十二年他上书清廷,请求派学生出国留学。他说:“时局需才求效难缓,拟选派已通西文之学生分入外洋各国学堂肄业,以期速效而济急用”。他计划派学生到外国学习关于“史册、地志、富国、交涉、格致、农事、商务、武备、工作”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按照西方的教育方式,根据学生的程度,学习一门或数门专业。原则是,会哪国语言,就到哪国学。首先他从其创办的水师学堂选学生到英国学管轮和驾驶,培养海军将领,从陆师学堂选派学生到德国学步骑、炮工,培养陆军将领。

按照他的设想,经过几年的外国教育,期满毕业后,上等水平的“可兼通数事”,中材“亦精习专门”,除选优重用外,其它可充任教习。这样,“二十年后,人才必大有可观。”在他的筹划下,江南诸省留学生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近代知识的军事、科技、管理人员。

在他所倡导的留学生教育中特别强调加强留学生的思想教育。

他告诫留学生,应该念念“不忘君、不忘亲、不忘圣”,“趋向必正,立志必定”,勿听邪说,遵从约束教诲,“不得稍有违犯轻侮”,以期“行检修饬,学问日进闻誉日彰。”特别是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这段时间,新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革命思潮不断高涨。在这种形势下,张之洞忧心忡忡,惟恐留学生在国外接受革命思想,传播革命影响,因之,一再训诫留学生不得沾染新思想,指示驻日委员传谕戒勉留学生,加强对留学生的管理,并亲自拟定了“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指出“出洋学生如不妥筹约束,听其浮游废学,任性妄为,犯义干名”,则为害不可胜言。他要求按章程规定“分别惩劝,庶足以杜流弊而励真才。”

按章程规定,凡赴日留学,不论官费或私费,都需由出使大臣总监督公文保送,否则不准派出。所在学校应随时考察学生的言行,如有“妄发议论,刊布干预政治之报章,无论所言是否,均属背其本分”,必须严加训戒,不听教诲即令退学回国。并且规定,在留学期间翻译或着书,“但有妄为矫激之说,紊乱纲纪害治安字句者”必须严加禁阻,并请日本政府禁止在日本出版、印刷。张之洞的这些企图在势不可挡的革命风暴面前只能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