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三农论”
4052600000027

第27章 农村的改革与发展(11)

乡镇企业面临结构改革和体制创新的阶段,受市场影响,多数加工产品销售困难,负债严重,经济效益下降。1997年乡镇企业2015万个,比1995年减少187万个,从业人员13050万人比1995年增加188万人,但比1996年减少458万人。1997年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20740亿元,比1996年增加18%。1998年上半年,乡镇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加15.4%。各地乡镇企业正在抓转换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竞争能力。有些地区的乡镇企业,经过调整和完善,已呈现出蓄势待发的劲头,等待外部环境变化,准备再创辉煌的态势。

由于市场粮价和多数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业丰产,农民没有丰收。加上这几年外出民工大批回流,高峰时曾到过8000万人,1997年只有3400万人,1998年还继续回流,这也减少了农民的收入。乡镇企业不景气,减少了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1997年农民年纯收入2090元,比1996年增加了164元,扣除物价因素,只增长4.6%,比1996回落4.4百分点。

三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和启示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农村改革2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指出,农村改革的成就,为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全会对农村改革20年所创造的丰富经验,做了全面总结,概括为五条基本经验:必须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核心是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必须发展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这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必须坚持以市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并逐步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的结果。必须从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农业,使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相互配合、协调发展。首先启动农村改革,以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推动城市,又以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支持农村。这是中国改革的成功之路。农村改革所以取得如此成功,说到底,这是坚持******理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是最根本的经验。这个总结,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很实际的现实意义。

引申这五条基本经验,谈几点启示:

第一,农村改革是从改革农业经营管理体制突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农业文件,提出了25条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农民从一开始就认准了生产责任制,先是搞包产到组,不久就转向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党中央尊重农民的创造,因势利导,经过不断实践,成绩显着,仅仅三年就在全国普遍实行了。

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也就是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农民得到自主和实惠,亿万农民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农业连年丰收,短期内就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粮食等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农村从此开创了历史的新局面。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凡是某一个问题,成为全国性的,比较普遍,长期解决不了,而且久治不愈,那就不是一般的工作问题,而是体制问题、制度性问题,必须对这方面的体制、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才能解决。诸如农民负担过重、土地纠纷、农产品买难、卖难的问题,国有企业效益不好长期亏损的问题,城镇居民住房分配不公的问题,公费医疗开支恶性膨胀、单位不堪重负等等问题。讲了多年,改了多年,就是解决不好,这些都不是单靠加强领导,做好工作所能解决的,必须对经营体制、管理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找到原来体制的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才能奏效。

第二,2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很好,但也不是持续稳定地增长,而是几受挫折。拿农业最主要的产品粮食来说,至今已是三起三落了。1984年,粮食总产8146亿斤,当年冬天卖粮难,1985年粮食减产6.9%,连续徘徊四年。1990年第二次大丰收,粮食总产8925亿斤,又出现卖粮难,粮价大跌,农民增产没有增收,1991年粮食减产2.5%,又连续徘徊四年。

年第三次大丰收,粮食总产10090亿斤,这次国家注意调节,敞开收购余粮,1997年粮食减产2.1%。减产的原因主要是在农业外部,是出在农产品的流通体制上。就拿粮食来说,现有的国有粮食系统购、销、调、存的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很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再如粮食进出口体制,1992、1993、1994年,粮食生产徘徊,国内需求增加,供应不足,但这几年,年年纯出口粮食,加剧了缺口,市场粮价涨幅很大。

1995、1996年连续两年大丰收,却纯进口578亿斤,加剧了库容的矛盾,并使1996年以后市场粮价大幅度下跌。这表现了目前我国农产品外贸体制反应滞后,对农业生产不能做正确的预期,实际是逆向调节。

从研究粮食和农业生产的起起落落,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以就农业生产论农业生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必须从工农一体,城乡一体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体系来讨论解决农业生产问题。

就我国目前的状况来说,农业生产的体制是好的,农业生产是可以持续稳定地发展的,但目前的粮食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体系还没有进行相应的改革,还不完善。所以产生种种矛盾,制约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可以这样说,要顺利解决农业、农村问题,就应要求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要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当然,农业和农村也要继续深化改革,要使农业和农村的生产和发展面向城市,面向工业和第三产业,也就是要面向市场。

第三,1996年农业特大丰收以后,粮食卖难,棉花卖难,其他农副产品也卖难,市场价格下跌,已经持续两年多了,年的市场预期也不好。而且许多工业产品也滞销,生活资料大量积压。据国内贸易局商业信息中心对全国610种主要商品排队测算分析,1998年下半年,有403种商品供求基本平衡,占66.1%,有206种商品供过于求,占33.8%,供不应求的只有一种。我们真到了工农业产品过剩,实现了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了吗?1997年我国人均粮食400公斤、肉类35公斤、布米、人均钢材80公斤、煤1吨,大至只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比发达国家还差得很远,怎么能说过剩了呢?1997年我国生产电视机3513万台,其中彩电2643万台,电冰箱986万台,洗衣机1257万台。面对我国有3.4亿个家庭(其中农民家庭万个),这点家电不应该销不出去。据国家统计局抽样测算,1997年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电27.3台,冰箱8.5台,洗衣机21.9台。可见家电市场的潜力还很大,怎么能说过剩了呢?

但产品就是卖不出去,这是不争的事实。

怎么来解释这个问题的原因,解决工农业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其原因是我国目前的城乡社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只有加快城镇化的步伐,才能解决上述问题。从世界现代化国家走过的历史看,城镇化与工业化是同步的。我们国家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特有的历史原因,致使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目前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我国的城镇化还只达到工业化初期的水平。现在世界人口城镇化平均水平已达到42%,而1997年我国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29.9%。相差12.1个百分点。1997年我国的总人口是万人,使城镇化率提高12.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可以增加亿城镇人口。

如果我们采取适当、稳妥的政策,加快小城镇建设,用3~年时间,让1.5亿农民以致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务工经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那么,当前许多经济问题就可以解决,至少可以得到缓解。

当前的农村单靠调整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已经不够了,必须进行城乡社会结构的调整,打开城门、镇门、让农民进入城镇来,才能解决上述几个普遍性的问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1999年第1期《市长参考》)

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与中国

农村改革的深入

中国农村改革已经进行了2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中国整个改革中起了重大的带头和推动作用,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回顾总结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探讨面临的问题,有利于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于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和主要内容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大国,而且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0.12公顷。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历届中国政府都是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经济问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不久,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就在全国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耕者有其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随后不久,中国学习苏联集体农庄的模式,在50年代中期实现了农业合作化,1958年又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把全国5亿多农民,组织在5万多个人民公社里,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统一分配。

20多年的实践证明,人民公社这套生产关系,不适应中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严重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到1978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134元(只合89美元),有2.5亿农民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年收入在50元以下,连温饱都不能维持,挣扎在饥饿线上。

1978年,全国9.6亿人口,有7.9亿从事农业生产,但饭还不够吃,要靠进口弥补。人民公社这种体制实在不能再维持下去了。

党和政府不能容忍这种低效率的农业、农村体制,所以在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要进行农村改革的重要文件,提出了25条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农民尤其不能容忍这种束缚他们手脚,置他们于饥饿的人民公社体制,他们强烈要求改革。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农民就在下面进行诸如包产到户一类的改革试验和实践。中国政府高明之处在于尊重农民群众的实践,积极支持和引导这些改革,一步一步地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取得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成就。20年来,中国农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改革。

1.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在人民公社体制下,集体经济实行统一经营,集体劳动,统一分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民首先要求冲破这种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使用权按人口或人劳比例分到家庭,由农民自主经营,农民成为独立自主的小商品生产者。集体经济组织仍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对水利设施、大型农机具等实行统一经营。这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体制既保持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也充分发挥了农民家庭的生产积极性,又保持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从1980年开始有组织的试验,到1983年底,全国已有99%的农村实行了这种体制。1985年,全国解散了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中国农民是一次解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中国的许多重要变化,都是由此产生出来的。

2.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发展农村商品经济中国自1953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以后又陆续对烟、麻、糖、果、茶、茧等农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实行这种制度后,切断了农民同市场的关系,也切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直接联系,农产品价格冻结,不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直接的结果是严重打击了农业生产,也使市场日益萎缩,形成短缺经济。1985年首先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制度,实行合同定购制,以后又逐步放开水果、水产品等各种农产品的购销管制,90年代中期各省区又陆续取消粮食统销体制。现在除了对粮食还实行一部分定额定价收购外,其余各种农产品都已放开,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3.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工业化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在大量农产品生产出来的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涌现出来了。因为人均只有0.12公顷耕地,容纳不了这众多的劳动力。

农民要致富,就要寻找新的出路。而在80年代中期,城市和第二、第三产业体制的改革还刚刚起步,而且城镇本身有2000多万劳动力需要安置就业,吸纳不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于是农民就自筹资金,自置设备,自造厂房,自学经营管理,在农村创办了各种工厂和运销企业,名之为:乡镇企业。政府因势利导,支持农民创造,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

到1997年,全国已有各类乡镇企业2015万个,就业职工13050万人(其中在乡镇工业和建筑业就业的有10377万人)。

1997年乡镇企业创造增加值207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2%,乡镇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46%,出口产品的38%,乡镇企业上交的税收占全国税收的25%。乡镇企业现在已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有半数以上的工业品是乡镇企业生产出来的。乡镇企业的发展使许多农村工业化了,也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4.发展小城镇,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

1978年,中国96259万总人口,城镇人口只有17245万人,占17.9%,82.1%的人口在农村里。1978年只有193个城市和2780个镇。那时已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城乡差别很大。10多年来,农民依靠乡镇企业发展形成的经济实力,大规模地建设了小城镇,已经有1亿多农民,转移到了小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