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白银之子
4040500000060

第60章

当他回到新月国度后,圣城附近的国际局势已经变得诡谲多端。旧共和国没有如他们料想中的那般对伊瑟利亚开战,而是直接挑上了第二帝国。两国领土接壤的地方是军队难以逾越的雪山与冻土,因此陆地上的进攻基本不可行,战争的主要内容就是粘粘糊糊的海战。旧共和国的海军实力高出第二帝国太多,但只封不打,不让第二帝国港口进出船只,尤其是运粮的船,却不对第二帝国的领土有丝毫侵犯,弄得第二帝国骑虎难下,要说和,似乎也没打什么败仗,要说战,却又不知从何打起。

为此第二帝国屡次向七城联邦提出借道,但法师们慢吞吞地讨论了一番后,拒绝了开放军事通行权的请求,反而同意了旧共和国的进出口贸易协定。双方为了探讨可出口商品项目之类的繁琐细节几乎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去开会,大致情况是从此七城联邦的粮食由旧共和国供应,而七城联邦不能再向旧共和国倾销廉价商品,只能出口高端工业产品,像是机器之类的。

最终第二帝国只能在对背信弃义的盟友的谴责中忍痛接受了新的贸易条款,从此第二帝国的海运业务全部由旧共和国包揽,但第二帝国和七城联邦的贸易还是继续,失去了旧共和国这个初级市场,七城联邦的倾销对象只能选择市场潜力依然庞大的第二帝国。对于七城联邦的决策,新月国度的博士们认为,主要是法师们担心同意借道会给敌人以可趁之机,如果第二帝国突然和旧共和国宣布联手,共同瓜分七城联邦,那么提供军事通行权就无异于引狼入室了。

拉文尼卡的三大国陷入战争泥潭,却给新月国度的崛起提供了可趁之机。趁着七城联邦和旧共和国都腾不出多余的精力来对付阿卡莎大陆上的事情,新月国度快速发展工业,似乎有迎头赶上的迹象。其实早在老国王的时期,新月国度就已经进行了小范围的改革,只不过影响不大,没有形成一股潮流,现在博尔基亚在老国王的基础上大刀阔斧地调动全国之力去发展经济,成效便显著得多了。

不过新月国度同样存在着市场打不开的情况。而博尔基亚瞄准的是阿卡莎大陆的其他国家。这是一项名为输出改革的计划,博尔基亚通过军事威胁等外交手段胁迫阿卡莎大陆上临海的其他小国也推行工业化,从而为新月国度的商品倾销打开了通路。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国都欢迎新月国度的干涉,因此阿卡莎大陆上的国家隐隐约约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主张改革的,站在博尔基亚这边,一派是拒绝改革的,他们正在联合起来,抵制博尔基亚的改革输出。相比之下,由于语言、文化习俗等障碍,旧共和国和七城联邦在阿卡莎大陆上都难有作为。

另外一项引人注目的改革则发生在他们东方使节团回来之后。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将改革大业贯彻到国家的各个角落,博尔基亚效仿东方的政治制度,也建立起了一套文书机制。但不同的地方在于,文书的传递并不需要额外的人手,而是由他开发的一套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超空间信箱来完成。现在博尔基亚能够直接管理全国上下的每个大小城镇,市政府里面不需要再设置总督这样综合管理的人员,只需要设立具体的部门,由中央统一管辖即可。他很难说这样的改革到底是好是坏。

行政改革的结果是税收的效率大大提高,法律也能更轻易地贯彻下去,与之相对的是国王的工作量严重增加,不得不持续设置新的部门来将国王从繁重的文书批阅中解放出来。新月国度的行政系统也开始出现了东方帝国的臃肿趋向,幸好因为文书传递变得更加简洁,这个日益膨胀的官僚体系还在国家的负担范围内。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增强带来的另一个结果是工业化的推行不再完全依靠商人的自发行动,而更多的是由国家来主导,但这种强制性的转变也引起了大量的不满之声。

从东方回来后,他个人在民间的声望提高了不少,主要是因为他让粮食的价格至少下降了一半。伊斯坦也变成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一个中转站,高额的关税让博尔基亚手头充裕了不少,不仅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工业,还能拨出不少余款来兴建公共设施,连寺庙都得到了一笔拨款,大肆兴建学校。由于识字率快速提高的缘故,寺庙发现自己也变成了改革的受益者——现在寺庙所主导的出版产业变得相当红火。

同时,寺庙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议政的地方。改革推动了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每到周五的礼拜,智慧圣殿都人满为患,甚至有一次吵吵嚷嚷的信徒将他围了起来,希望他能劝阻国王过于激进的改革。

这让他非常惊讶,毕竟如果没有博尔基亚的改革,这些人也没办法站在这里向他抗议。而且他们抗议的理由五花八门,有时候甚至到了惹人发笑的程度。不少手工艺人不喜欢工厂是因为工厂的工作相当没有尊严,“愚蠢得像是种地的农夫!”愤怒的手工艺人挥舞着拳头说道,“我们是创造艺术品的人,不是傻傻地挥舞着锄头的人!”

也有些女性抱怨工作让家庭支离破碎,女性被集中到一起做活,男性则到其他地方打工,连小孩子都要工作,过去的传统手艺虽然赚不了几个钱,但到底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工作,不像如今这般妻离子散的样子。

寺庙的僧侣们也指出,因为孩子们需要工作,他们在课堂上往往没什么精神。如今学校越来越多了,学生却更难学到东西。

“我可以向国王提出取缔童工,让他们都在学校里上学。”他对驱役儿童工作向来深恶痛绝,却没想到他一表态,人们的情绪更加高涨起来。

“那样治标不治本!”一个身上脏兮兮的矿工反驳道,“孩子赚到的钱比大人要多,他们是最好的矿工,那些危险而窄小的缝隙只有儿童的身体才能通过,而谁都知道如今国内最热门的行业就是魔晶开采。如果只是取缔童工,也无非是让交易转到地下,他们的家长会因为家庭开支的入不敷出而逼着他们去寻找工作。”

“家长怎么会这么做呢?”他有点不能想象,在七城联邦,取缔童工法案就获得了广泛的欢迎。随即他注意到在联邦内,大人的饭碗被孩子们给抢了,但在新月国度却是另一番景象。

对于这个问题,众人的意见就各不相同了。“工资太低了。”这是最多被提及的原因。“每天辛苦工作赚来的钱却连杯羊奶都买不起,为了能吃饱饭只好生更多的孩子去工作,结果却是每个孩子都养的很艰难。”

过去新月国度主要的食物基本上都跟羊有关,烤羊肉,炒羊肉,羊杂汤,羊奶以及奶茶更是日常饮品,因为国内的大部分土地只能长沙枣,这种果子人不能吃,只有羊才吃。东西方通商之后,面饼和炒米成了更流行的食物,养羊的反而少了,牧民们都到城市里来谋生,导致羊奶价格日涨,现在已经贵得离谱了。

“都是因为库尔特人的债务奴隶,他们抢走了我们的饭碗!找个工作太难了,三分之一的人在失业,三分之一的人在打临时工,剩下三分之一的人才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却又不知道能做多久。”

库尔特人是赤岩高地上的原住民,他们生性豪放不羁,常年与高原牦牛相伴。赤岩高地的主人便是数以万计的牦牛,这些魁梧的生物成群结队地在高地上奔跑着,寻找水源和食物,库尔特人的部落就随着牦牛群迁徙,他们吃的穿的用的全部来自牦牛身上,直到新月王朝的建立。

牦牛皮是紧俏的出口产品,曾经有大量的偷猎者潜入赤岩高地猎杀牦牛,倒卖到七城联邦和旧共和国。后来新月国度的贵族们看到了其中的利益,以安置库尔特人的名义,几乎将高地上的牦牛灭绝,失去了牦牛的库尔特人难以生存,只好依附于贵族的牧场。但库尔特人没有储蓄的概念,赚多少就花多少,还经常透支,结果就是欠下了大笔的债务,不得不靠卖身还债,而他们的习惯又决定了,他们的债务只会越来越多,永远不会结束。

库尔特债务奴隶如今是很多工厂的主要劳动力,因为成本低廉,只需要提供基本的食物和住的地方即可。大部分的债务奴隶过着羊一样的生活,睡在一个大窝棚里,胳膊挨着胳膊,腿挨着腿,到了时间就被赶进工厂里做活,定点发放口粮,等到夜晚又被赶回窝棚里。发工资的日子就是库尔特人的狂欢节,他们将所有的钱都拿去买酒,痛饮一顿,然后欠下更多的债务。

“是因为假币!银币的成色越来越差,工资还是发的那么多,拿着工资去外国人的商店里买食物,对方却嫌我们的银币成色不足,要折算成他们的货币!”

“都怪那些妓女和小偷!他们整天徘徊在港口附近,偷取我们钱包里的金子和银子,他们统统都应该被钉在墙上!”

各式各样的声音嗡嗡地响着,最后都汇聚成了一句话:“都是因为那几个大商人!他们垄断了所有的贸易,哄抬物价,逼迫着我们不得不累死累活地工作,压榨我们的血汗变成他们口袋里的金子!”

这确实是博尔基亚的改革造成的后果。他刚才坐在书房里阅读着去年的财务报表,新月国度按照财产征税,拥有的财富越多,交的税也越多,像寺庙里这些贫穷的下层人民都是不需要交税的,话说回来,如果他们过得如此艰难还要交纳巨额的税赋,估计国王早就被推翻了。但财务报表也显示出了那些富商们拥有着怎样可怕的财产,他大概算了下,占据全国百分之二的人拥有着新月国度一半的财富。

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充分调动商人们的积极性,博尔基亚的政策完全是向大商人们倾斜的,或者说国家的决策压根就是那群百分之二们自己制定出来的。如今看来,工业化改革确实进展神速,但人民却没有从中获得多少好处。

“我这就进宫跟国王反映。”他将民众的意见一一记下,“大家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