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幻情白银之子
4040500000041

第41章

此后的一个月内,白城都被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的平静中。前线惨败的消息传到民众耳中,让人们情绪低落了一段时间,但很快他们就将这件事抛掷脑后了。第二帝国运来的粮食从陆路抵达了七城联邦,由于和谈已经开始,退回到康普城固守的游击队并没有去抢劫这份粮食——归还了一半人质的游击队现在补给充足,因为另外一半被关在康普的法师塔内的人质身份更高。

如今粮价已经稳定,虽然康普和风林堡两座重要工业城市陷落,但由于七城联邦的生产长期过剩,暂时还没什么影响,之前的物价波动只是恐慌造成的,现在尘埃落定,虽然是战败了,却比战败之前更让人心里踏实。

相比民间的平静,法师政府却是紧锣密鼓地张罗着各项事务。首先是制定新的法律,新法令没有散布到全国各地之前,叛军不会交还任何一名人质。家中普遍有子女在军中的贵族们无可奈何,以七城联邦建国以来最快的速度出台了相关法令,于新年之前先在白城内部举行了一次适龄儿童的全体分级测试。按照朱利亚诺的要求,这是完全公开的测试,没有任何人能作弊,虽然法师们将入学标准订的比较高,但仍有不少人符合标准。毫无疑问,对于很多白城的人家而言,这个新年过得是相当喜庆的。

在新的分级制度下,任何介于十一岁至十七岁之间的人都可以进行测试,达到一定标准即可免学费入学,另外设有稍低的标准供付费入学。相比广大农村和偏远城镇的居民而言,白城的人们还是比较富裕的,或者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物价,何况银行也非常应景地推出了教育贷款。新一年的入学季,注定要让白城的学校迎来非同凡响的熙熙攘攘。

另一方面,法师们也在白城外选择了一块地方,开始兴建新的校区,因为外地学生的入学需要安排住宿,而白城内长期处于房价飙升人满为患的不适宜生存的情况,只好另谋出路。这倒是促成了白城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因为新的校区不仅意味着大型工程,也意味着新的商业区。

固然助学金与校区兴建让贵族们的金库着实空了不少,但议会里的法师们却意外地表现出了松懈乃至有些欢欣雀跃的奇怪状态。或许他们一开始所料想的战败后果比这个严峻得多,就算是战败赔款,通常也不会只有这么少的金额。

大约在新年前后,第一批人质回到了白城。

这一批人质往往尽可能地表现出对反叛军的同情与敬意,这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大多是小贵族出身,家里在议会能有一个席位就算不错,那么即将拥有十个席位的叛军政党对他们而言无异于政治大鳄,忙着巴结还来不及,谈何诋毁?此外年轻人的头脑确实也比较简单,被那些跟自己同龄甚至比自己还小的少年人们打得心服口服之后,多半也是真心拿叛军里的法师们当英雄崇拜,而不顾自己是被英雄踩在脚下的跑灰。

据说反叛军在占领风林堡后对这些人质还算优待,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大抵如此。

这种平静中带着欣欣向荣的氛围让人感觉仿佛春季提前到来了一般,连身上厚重的衣物似乎都变得轻盈。因此当出乎意料的急转直下发生时,几乎所有人都像是被一棒子打懵了似的。

事情发生在最后一次和谈会议上,起义军对白城交还剩余的人质,而在人质的见证下,起义军的几位少年领袖成为法师议会的一部分。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直到最后的晚宴里敬酒的环节,起义军的领袖们中毒被俘,和约被撕毁,所有的人质都被勒令噤口,不得将和谈的内容传出。

白城的政治风向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就在前一天,到处都还可以听到人们歌颂着起义军,他们如何正义如何高尚,敢于以流血抗争的方式来纠正政府的疏漏,而政府又是何等的大度,虚心纳谏,最后皆大欢喜,制度变得更好了,人们从中获利了,七城联邦还是一如既往地强大。然而和谈之夜过后,人们就不再讨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切,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只有空气中弥漫着的紧绷才能让不了解情况的人嗅到些许不祥的意味。

由于白城的识字率较高,居民普遍拥有比较好的文化水平,这里的人们向来热衷议论国事。如今没人说话,不是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的生活,而是这种几天就要变一次的政治风向,实在让人拿不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在政府的运作下,旧的海报被撕去了,新的海报贴到了墙上,开始控诉反叛军的罪状,以及歌颂前线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有多么伟大。确实,人质被救回来了以后,法师们重新整合了一下,选出那些还没被吓破胆的组建了一支游骑兵,在飞艇军团的压阵下扫荡叛军丛生的东部地区,碰到那种负隅顽抗的村庄,就由飞艇轰炸,由此游骑兵团百战百捷,俘虏和杀死了不少的老弱妇孺……啊,叛军。

朱利亚诺的起义戛然而止,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包括对南部战事的沉重打击。飞艇军团的出动给南方贵族们的杂牌军带来了无穷的战斗热情,蒙面骑士团目前已经被逼进沼泽地带,利用复杂的自然环境跟贵族们雇来的佣兵们捉迷藏,虽然暂时还没有被击溃,却也难有作为。

到了二月初,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全国境内的农民起义基本上被平定,失守的三座城市已经回到法师的统治之下。工厂主们大包小裹地回到了城市里,工厂重新开始运作,只是由于战乱的影响,人手一时找不齐。但有句俗话说的好,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遍地都是,等到战后余波过去,工厂又会回到那种人满为患的状况。

不过估计是考虑到自己的政治形象已经很糟糕了,法师议会并没有废除之前的禁止童工法令,反而下令让各城市的总督组织进行人口普查,帮助待业的成年男性积极就业,填补童工禁令带来的劳动力短缺。

对朱利亚诺的审判是秘密进行的,或许是法师们也没有胆量进行公审,起义的热潮尚未完全褪去,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借此机会再掀动荡。他并没有获得参与秘密审判的许可,虽然参加过几次会议,却没在法师议会中结交到什么靠得住的朋友,最后还是博尔基亚帮他打探到了消息,托人告诉他最后审判的结果是判处朱利亚诺斩首,其他参与起义的人则获得了绞刑。

然而他一直有个疑惑,那就是贵族们到底是怎样阴谋算计了起义军的领袖们。

“那些贵族没那么厉害,是起义军自己出卖了他们的领袖。”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是共和国藏在白城的间谍。“朱利亚诺后期的做法很不得人心,普通的农民和工人认为他背叛了起义,利用农民和工人的苦难为他个人的政治野心铺路。所以他们想办法联系到了议会的贵族,合谋之下出卖了他们的领袖。”

就他个人的观点来看,朱利亚诺已经做出了相当出色的权衡。起义军的力量太过弱小,能够短期占领一座城市,但不能推翻整个国家的政权,分疆裂土实行自治也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七城联邦的土地物产不够丰富,也没有天险可倚,因此起义的最终结果,必然是起义军和政府之间的妥协。

“他们想要建立属于工农阶级的政权,想要自己的议会,而不是被法师和富商指手画脚。朱利亚诺到底还是个法师,他们认为他和其他法师都是一样的,他们被利用了,被欺骗了,所以他们很愤怒,要自己当家做主。”间谍和他解释着起义军内部的观点。

这实在太荒谬了。如果他们不能彻底推翻法师这个阶层,他们就只能选择在不动摇法师的统治基础的前提下参与进法师的政权内。朱利亚诺的和谈条件已经为平民阶层争取到了相当大的主动,而且平民进入议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迟早有一天平民政治领袖将会取代贵族,来主导整个国家的运转。

“你无法跟那些农民沟通,他们对所有他们以外的人都充满怀疑和敌视。”间谍这么说,显然是共和国的外援团也在这群软硬不吃的乡下人面前碰过跟头。“现在他们自食其果了。”

与贵族合作的结果就是,一旦议会法师解决掉了朱利亚诺这个心头大患,农民起义对他们而言就已经和小孩子过家家差不多了,因此前脚合作后脚翻脸,便是可想而知的结果。而且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绵软的贵族也被打出了血性,不整死这帮瞎折腾的农民决不罢休,这段时间的铁血政策,基本上就是这种心态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