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闽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上)
4028200000008

第8章 朱熹的教育思想(一)(4)

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原则。他认为温故与知新是有机结合的。温故是知新的基础,“须是温故方能知新,若不温故便要求知新,则新不可得而知,亦不可得而求矣”。单纯的温故而不能知新,学习就无法深入,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等于没有起到教师的作用,“温故又要知新。但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通过不断复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旧有知识,就能加深理解,推出新意,即所谓“推陈出新”。他说:“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朱熹很重视接受和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尊重前人的学术见解。他经常教育学生虚心学习前人的成果,但又反对迷信古人,墨守陈说。他教育学生在虚心学习的基础上,要敢于议前辈、立新说。他认为,首先要虚心学习前人。“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使合。”这种人,必然学不到知识。但是,虚心不等于随声附和,而是要弄清义理,判断是非,决定取舍。“观书但当虚心平气,以徐观义理之所在。如其可取,虽世俗庸人之言,有所不废;如有可疑,虽或传以为圣贤之言,亦须更加审择。自然意味和平,道理明白,脚踏实地,动有依据,无笼罩自欺之患矣。”他进一步提出要大胆破除迷信,敢议前辈,敢立新论。他说:“前辈固不敢妄议,然议其行事之是非何害?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朱熹十分赞赏张载“濯去旧见,以来新意”的观点,提出:“学者不可只管守以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

朱熹认为有些人不敢立新论,死守“前人硬本子”,这不等于尊重前贤。而是学习未深入,或是懒惰成性。他说:“今世有一般议论,成就后生懒惰,如云:‘不敢轻议前辈,不敢妄立新论’之类,皆中怠惰者之意。”这种既尊重前人,又不迷信盲从;既虚心谦恭,又敢议敢论,敢于创新的态度和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总而言之,朱熹的教学思想和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他是继孔、孟、荀之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发展和丰富古代教学思想所作出的贡献最多的一位教育家。当然,也应看到,朱熹的教学思想又不可避免地受着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受到封建社会后期教育基本目的的制约,封建统治阶级要求加强思想控制,要求从精神上麻醉人民,需要造就愚昧无知的顺民;二是受到他本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制约,在具体命题上的唯物论思想和辩证法因素,常常被扼杀在客观唯心主义的框子里,或最终仍导入其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是不以朱熹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他在教学思想方面所提出的见解和经验,包括他陷入自相矛盾和步入歧途的教训,都是有价值的财富。这是不应忽视的。

(五)论读书法

重视读书,并总结了一套自己读书治学和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这是朱熹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认为儒家的经典都是天理的集中体现,也是圣人教人为学的基本依据,“六经是三代以上之书,曾经圣人手,全是天理”,“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因此,朱熹教学思想的重点集中在指导学生读书上,集中在向学生传授读书经验上。

朱熹从五六岁起,直到72岁病逝,一生都在读书、教书。因此对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在他逝世后不久,他的弟子们曾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这六条读书法,不仅概括了朱熹个人的读书经验,而且也集中了不少古人的读书经验,可以看作是古人读书经验的典型。据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记载:朱熹“门人与私淑之徒,会粹朱子平日之训,而节取其要,定为读书法六条:曰循序渐进,曰熟读精思,曰虚心涵泳,曰切己体察,曰着紧用力,曰居敬持志”。现逐条加以阐述:

1.循序渐进

朱熹首先提出“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他自己解释读书当循序渐进的含义是:“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循序渐进要求读书要遵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如解乱绳,有所不通,则姑置而徐理之,此读书之法也”。据此,他曾经提出过一个读儒家经典的次序和要求,先读《近思录》,次读“四书”,后读“六经”。《近思录》是读“四书”的阶梯,“四书”是读“六经”的阶梯。读“四书”也有个次序,“某要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

《大学》一篇,有等级次第,总作一处易晓,宜先看。《论语》却实,但言语散见,初看亦难。《孟子》有感激兴发人心处。《中庸》亦难读,看三书后,方宜读之”。读了“四书”,才能去读“六经”,“河南程夫子之教人,必先使之用力乎《大学》、《论语》、《中庸》、《孟子》之言,然后及乎《六经》。盖其难易、远近、大小之序,固如此而不可乱也”。读书应当有个通盘的计划,作出周到的安排,“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读书的进度要适当,既要抓紧,又不可急于求成,“这也使急不得,也不可慢。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侵者,工夫不可慢”。总之,是要求按部就班,扎扎实实地勤苦研读。

2.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必须“熟读”和“精思”,才能收到效果。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关键是在“熟读”和“精思”方面欠工夫。“今所以记不得,说不出,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今人所以不如古人处,只争这些子。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来的一般,方能玩味反复,向上有通透处。若不如此,只是虚设议论,非为己之学也。”只有精熟才能学得深透。他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看文字,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他提出;“大抵读书,先须熟读,使其言告若出之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之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朱熹很推崇“古人诵书,亦记遍数”的做法,认为“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遍数读够了,未能成诵,要读至能成诵;若已成诵,但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他如此强调熟读精思,是有道理的,但未免有些机械、绝对,失之于片面。他过分强调熟读的重要,变成机械地背诵,而且认为遍数越多越好,显然是片面的。他虽然提出了既要熟读,又要精思,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熟读与精思的关系,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仅强调了熟能生巧的一面,忽视了理解对记忆的作用,是不科学的。古人把读书变成了背书,发展为死记硬背、呆读死记,恐怕即受此影响。当然,由反对死记硬背、呆读死记而否认背书,否认读书成诵也是片面的。所以,对朱熹关于熟读精思的读书法,要肯定其合理的成分,也要指出机械、绝对的片面性。

3.虚心涵泳

朱熹认为读书时需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原意,不可先入为主,穿凿附会。他说:“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学者看文字,不必自立说,只记前贤与诸家说便了。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了,却将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其有不合,便穿凿之使合。”读书中发现疑问,要虚心静虑,不要匆忙决定取舍,“至于文义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取舍于其间”。朱熹特别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细心玩索、深刻体会书中的旨趣。“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近见学者,多是卒然穿凿,便为定论,或即信所传闻,不复稽考。所以日诵圣贤之书,而不识圣贤之意,其所诵说,只是据自家见识,杜撰成耳,如此岂复有长进?”朱熹提出要虚心静虑、耐心涵泳,反对穿凿附会、先入为主、轻信传闻、卒下定论,是合理的,但他的前提是圣贤之书“全是天理”,容易导致迷信书本的偏向。虽然他反复强调读书要“有疑”,但“有疑”是有限度的,主要是指自己对圣贤之意尚未理解,熟读精思正是为了能够理解圣贤之意。

4.切己体察

朱熹主张读书不能只在纸面上做工夫,还必须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他说:“学者读书,须是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秦汉以后,无人说到,此亦只是一向去书册上求,不就自家身上理会”。他多次批评当时学校中“所以求于书,不越乎记诵、训诂、文词之间”的弊病。他提出读书应当“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朱熹提出读书必须切己体察,要求联系思想,指导行动,反对有些人读书只是为了“务文词、钓声名、干利禄”,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前提是认为圣贤之书“全是天理”,要求一切言行都要符合经书的精神,“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语言,体之于身。如克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复:我实能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就是说,要严格用儒家经典来规范自己的言行,结果变成强化封建伦理道德、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这也是朱熹的读书经验特别受到统治阶级重视和推崇的重要原因。

5.着紧用力

朱熹提出读书要“着紧用力”,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要抓紧时间,反对松松垮垮;二是要振作精神、集中精力,反对疲疲踏踏、心猿意马。他说:“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

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骨筋?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又说:“圣人千言万语,无非只说此事须是策励此心,勇猛奋发,拨出心肝与他去做。如两边擂起战鼓,莫问前头如何,只认真将去,如此方做得工夫。若半上半落,半沉半浮,济得甚事?且如项羽救赵,既渡,沉船破釜,持三日粮,示士卒必死无还心,故能破秦。若瞻前顾后,便做不成。”他把读书比喻为救火治病、撑上水船,须有破釜沉舟的精神,是形象而深刻的。

朱熹认为读书治学,是为求得“德行道艺之实”。就功效上讲,不可求速效,不可急功近利,但从用力上讲。却要一鼓作气、奋力拼搏。他说:“看文字须是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是不恕他,方得。”又说:“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功夫,使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他仍以逆水行舟为例,“为学正如撑上水船,方平稳处,尽行不妨。及到滩脊急流之中,舟人来这上,一篙不可放缓,直须着力撑上,不得一步不紧。放退一步,则此船不得上矣”。深刻说明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6.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就是要求读书治学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全神贯注,还要有坚定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法的根本精神。他说:“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

“居敬”就是要求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他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敛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如此,方是有本领。”他指出,读书时精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就读不进去,必然一无所获。“人做功课,若不专一,东看西看,则此心先已散漫了,如何看得道理出。”必须聚精会神、全神贯注,“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看文字要当如此,岂可忽略”,“看文字须大段着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持志”就是要求有坚定的志向,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的目标,并能以顽强的毅力求其实现。他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因此,立志向、定目标是读书治学的根本。只有懂得这个道理,才能“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否则就容易悠悠忽忽,胡乱混日子,也就不可能有长进。他说:“今人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朱熹的六条读书法是一个整体,相互间有内在的联系,不可孤立地看待。他的读书法也不是单纯地谈方法,而是贯穿着对治学精神、学习态度的要求,并且把读书治学、养性进德熔为一体。这一点特别值得引起注意。

朱熹的读书法,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经验,总结和概括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包含着许多十分深刻而精辟的见解,值得认真加以研究。

当然,朱熹把治学概括为“读书穷理”,过分夸大了读书的作用,而且特别抬高了读儒家经书的地位,使学习的途径、读书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助长了后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不良风气。尤其是在元、明、清时期,程朱理学被奉为官方统治思想,“朱注四书”和理学家的着作被定为各级学校的法定教材和士子学习的基本内容,读书的风气也日益败坏,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数百年的教育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其余毒至今犹存,这是应当认真批判并努力清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