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人毛泽东
4027000000160

第160章 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4)

会后不久,在合作社的发展速度上,党内产生意见分歧。邓子恢和其他一些同志,认为合作社的发展速度不宜过快。他们向中央政治局提出报告,主张还是按100万个的计划为好,即在原有的65万个基础上翻半番。******认为,目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不是快,而是落在群众的后面,应当有个大发展,才能跟上客观形势和群众的要求。他强调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在有的地区已经到来,全国也即将到来。6月下旬,******外出视察归来,约邓子恢谈话,对1956年春发展100万个合作社的计划提出批评。他建议,到1956年春,合作社不是翻半番,而是翻一番,即从65万个发展到130万个。******说,目前形势,新区应大发展,老区应再发展。

1955年7月31日至8月1日,****中央召开了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在会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长篇报告。报告一方面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深刻地阐述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产生的理论和政策问题,提出了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应当采取的正确的原则、方针、步骤、方法,这对于农业合作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把党内一些同志坚持稳步前进的方针和采取边巩固边发展合作社的步骤都批评为“****保守”倾向,不点名地批评了邓子恢和有关同志。******认为全国农村中合作化的社会改革的高潮就要到来,群众走在领导的前头,领导赶不上运动,因此,要克服“右”的错误,加快合作化的步伐。从这种估计出发,******提出了“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要有全国的、全省的、全专区的、全县的、全区的、全乡的关于合作化分期实行的规划。会后,各地根据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精神和******的报告,重新研究了农业合作化的规划,加快了农业合作社的发展速度。从1955年6月至10月底,新增合作社就有64万多个,比原有的合作社总数增加一倍。

******在七届六中全会上讲话。为了促进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中央于1955年10月4日至11日召开了七届六中全会。会议集中讨论农业合作化问题,根据******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报告的精神,会议通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为会议作了《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总结。这次全会标志着全国农业合作社大发展的开始。在会议通过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中说,现在农村中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即将到来。党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大胆地有计划地领导运动前进。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对合作化运动作了悲观主义的估计,认为对几十万个小型合作社都难于巩固,大发展更不敢设想。只有彻底地批判这种“右”倾观点,才能促进党的农村工作的根本转变,这个转变是保证农业合作化运动继续前进和取得完全胜利的最重要的条件。同时决议还提出合作化运动的规划,认为合作化运动比较先进的地方,1957年春以前,70%到80%的农户参加合作社,即基本上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全国大多数地区,在1958年春以前,基本上实现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在边疆地区实现合作化需要更多的时间。

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后,一个汹涌澎湃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各地迅猛展开。仅几个月的时间内,就有5000多万农户加入了合作社。******认为,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告诉我们,只需要1956年的一个年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农业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那么,再有3到4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合作社由半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1955年底,初级社增加到190万个,入社农户达7500多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63%;农业集体的耕地面积达10亿亩以上,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左右。

为了进一步推动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在这个时期,******亲自主持编辑了约有90万字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收集了176篇反映全国各地区农业合作化的文章和报告。1955年9月25日和12月27日,******为这本书写了两稿序言,并为其中104篇文章写了按语。序言和按语进一步阐述中国农业合作化到来的必然性,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农业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只有发展合作化才能巩固工农联盟,中国必须先实现农业合作化后实现机械化等问题,同时在书中也批判了所谓“****保守”的思想。

随着初级社高潮的到来,高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大批地发展起来了。1955年12月,******向各地征询对《农业十七条》意见的通知中表示,希望全国在1956年上半年基本上完成初级形式的建社工作,并进一步提出合作社的高级形式要争取于1960年基本完成,如若缩短一年,则争取1959年基本上完成。1956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正式提出《1956年至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在1956年基本上达到85%的农户加入初级社;要求合作化基础好的地区在1957年基本上完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纲要(草案)》强调:“对于一切条件成熟了的初级社,应当分批分期地使它们转为高级社,不升级就妨碍生产力的发展。”1956年春夏,全国农村又掀起了以发展高级社为中心内容的全国农业合作运动的第二个高潮。各地的初级社纷纷转为高级社。1956年5月,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已达11013万多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12%,其中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有7472万多户,占总农户数的619%。

在1955年下半年全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高潮中,******主持编辑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并在104篇文章前边加了按语。同年6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统一了办高级社的方针、政策和办法。高级社化的高潮进一步席卷全国,到1956年底,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跨过了三大步:(1)入社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6%,全国农民基本都加入了合作社;(2)基本上完成了初级社向高级社的转变,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总农户的878%;(3)普遍地扩大了合作社的规模,将20-30户的初级社合并为200-300户的高级社。也就是说,到1956年,全国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已基本完成了。

****中央和******领导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没有引起大的社会动荡、没有造成生产力破坏的前提下,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变革,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伟大创举。它的胜利,使全国广大农民彻底摆脱了小块土地私有制的束缚,走上了合作经济的广阔发展道路,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新时代。它的胜利也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推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及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认为,是国家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现代工业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落后,规模很小,手工业生产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曾说过:“占国民经济总产值90%的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有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新中国建立整顿后广州市人民政府手工业管理局发给广州市第1五金生产合作社的登记证。以后,按照他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提法,中央制定了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1950年7月,中财委召开了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次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社(草案)》,明确规定,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目的,是“联合起来,凑合股金,建立自己商业的和生产的组织,去推销自己的手工业产品,并购买原料和其它生产资料,避免受商人的中间剥削,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当时虽然没有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些字眼,但实际上走的就是社会主义改造这条路子。

1954年11月,******成立了手工业管理局。12月份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确定1955年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是:继续摸清主要行业的基本情况,整顿、巩固、提高现有合作组织,在此基础上,从供销入手适当发展新社。5月,征得******的同意,中央确定了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作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这些方针措施实施的结果,1955年上半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组织发展到近5万个,人数近150万人。

1955年9月、12月******分别发表了两篇《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序言,其中提出了加快手工业改造速度问题。他说,我们“只需要1956年一个年头,就可以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方面的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中国的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应当争取提早一些时候去完成,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他认为,现在的问题是经过努力本可以做的事情,却有很多人认为做不到。因此,不断地批判那些确实存在的****保守思想,就有完全的必要了。

12月5日,在中央召开的座谈会上,刘少奇传达了******的指示,要求各条战线批判“****保守”思想,他批评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不积极,太慢了”,要求手工业合作化到1957年达到70%到80%。在这种形势下,12月21日至28日,手工业管理局和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召开了第五次全国手工业合作化会议,着重批判怕背供销包袱而不敢加快手工业合作化步伐的“****保守”思想。

1956年3月4日,******手工业管理局向******汇报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在听取了******要加快对手工业的改造速度的意见之后,手工业管理局的同志还向******汇报了当前在手工业改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集中过多,撤点过多等问题。******插话:这就糟糕了,现在怎么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嘛。他还说,手工业中有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一切好的东西,搞掉的,一定都要来一个大恢复,而且要恢复得更好一些。

1956年3月31日到4月25日,手工业管理局召开了社会主义改造座谈会,会议提出,经省市自治区批准,选个别有条件的手工业合作社进行试点,向全民所有制过渡。

就这样,在紧接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高潮之后,又掀起了手工业改造的高潮。到1956年6月底,全国参加合作社(组)的手工业者已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0%。年底,全国组织起来的手工业合作社(组)经过调整为991万个,社(组)人员达到5091万人,占全部手工业从业人员的92%。至此,手工业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变基本完成。新成立的手工业合作社,绝大部分是在改造高潮中直接组织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