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身长八尺(又比刘备高了五寸),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三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刘备一见张飞有些吃惊:这人长得好吓人!见了关羽则很惊喜:此人长相不凡,正堪为我友也!
关羽不是涿郡人,乃是河东解良人。因杀了当地恶霸逃难江湖,听说此地征兵,特来应募。
关羽原是个疾恶如仇的江湖豪侠,张飞是个生性豪爽的乱世英雄,刘备则是一个胸怀大志的王子王孙,三人走在一起绝了,想不做兄弟都难。
三人一碰面相见恨晚,马上决定先不忙去应征,一起来到张飞庄上,共商大事。张飞性直,率先提议结拜兄弟,刘备正中下怀,赶忙说好,关羽也齐声相应。于是次日三人于桃花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等祭礼,焚香下拜,一起发誓说: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刘备年长为大哥,关羽次之为二弟,张飞为小弟,从此三人就是兄弟了,亲密无间,莫逆于心,干出了一番又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刘备启示录:
○一定要有死党
什么叫死党?死党就是可以同生死、共患难、决不出卖、绝不背叛的兄弟加同志,加战友。
曹操一生只相信自己,手下只有死士(如典韦)没有死党,所以他玩不过刘备。
○重金买死士,情义买死党
赵云当初跟了刘备是为了求发展,当时公孙瓒新败,赵云没了主子,而刘备刚好能为他提供大展身手的空间。赵云跟着公孙瓒时,天下人都只知道武功高强者有吕布、颜良、文丑、华雄、关羽、张飞,不知道有赵云;赵云跟了刘备后,方能天下扬名,与吕布、关羽、张飞平起平坐。
刘备下了重金(指为赵云提供更大空间),所以能买到像赵云这样的超级死士。长期以来,赵云其实是刘备的保镖,特别是长坂坡之战,没有赵云奋力拼杀,刘备将会全家一齐死。这就是死士的作用,他可以保住主人不死。宁肯自己死,也不让主人死。
刘备还用赵云这员死士屡次重创曹操,如汉水之役,赵云就把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最终退出汉中。曹操在汉水被赵云打败后,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与刘备争锋。后来曹操与孙权联手除掉了关羽这不算什么,要讲硬碰硬,曹操手下没有一名像赵云这样的死士。典韦不行,徐晃不行,张辽也不行。庞德倒有点死士风范,敢与关羽抬棺决战,可到底打不过关羽。打不过关羽就不可能打过赵云。刘备的五虎上将中赵云最不怕死,其次是张飞、关羽、马超、黄盖。但光有死士还不能成大业,还得有死党。关羽、张飞与诸葛亮就是刘备的死党。
死士当然也是死党,但死党不一定要当死士。也就是说,死士的作用是任何时候无条件地为主人卖命,任何时候冲在最前面,而死党的作用是任何时候能与集团中心人物(即领袖)抱成团,出谋划策,从而形成强大力量。
死党形成向心力。
死士形成进攻力。
死士与死党加强战斗力。
关羽张飞又是刘备的死党,又是刘备的死士,你说谁敢与刘备争天下?曹操不行,孙权更不行,当初周瑜带兵追杀刘备,忽然被关羽从山谷中杀出,不由魂飞魄散;后来鲁肃定计要在临江亭暗杀关羽,结果关羽单刀会,佯醉一把抓住鲁肃衣领要他相送,更把鲁肃吓得一佛出世、九佛升天!
关羽的厉害不必多说,张飞则更猛,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长坂坡之战,张飞一人单挑曹操数十万大军,一声虎吼惊得曹操身边的夏侯杰肝胆碎裂,撞死于马下。张飞挥矛直追曹操,曹操吓得冠簪尽落,披头散发落荒而逃。
关羽、张飞、赵云三人不但有勇,同时也有智,这在《三国演义》中俱有细述。
然而关张赵云三人虽然不凡,刘备仅凭他们还不足以打天下。正因为这三人太厉害了,一般的人根本使不动他们。
关张赵云三人只听刘备的话,偏偏刘备又并不是高明的军事家,于是出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刘备虽有关张赵云这三员超级大将,依然败多胜少。这其中原因很简单,没人会用这三支先进战器。
如果不会用,再先进的武器也敌不过一般武器。这时诸葛亮登场了,刘备待之如圣贤,诸葛亮感激他的知遇之恩,同时佩服他胸怀天下苍生的大志,二人结为死党。
诸葛亮才是刘备最大的死党。
关羽张飞与刘备是铁哥们,诸葛亮却是刘备的主心骨,所以二人更亲密,配合得相当默契,简直就是一个人。古往今来像刘备与诸葛亮这样默契的成功范例仅此一例,周文王与姜太公可以一比,李世明与魏征就差远了,朱元璋与刘伯温差得就更远了。
到后来刘备与诸葛亮干脆二合一,有什么事诸葛亮直接说了算。关张等人开始还不服从诸葛亮,慢慢地见这人果然厉害,不得不服了。刘备如此信任诸葛亮,简直是“王与马、共天下”,他这样对死党,当然会换回死党的更大忠心。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只肯让死党为他死,他不肯为死党死。
还有种人他不但能让死党为他死,他自己也能粉了的死党死。
后一种人是有情有义的,我们应该提倡这种同生死的精神。人千万不可只是为了利用死党而结交死党,那样将交不到死党,并很快众叛亲离。
关羽为刘备而死,这是伟大的。
张飞为关羽而死,这是伟大的。
刘备同时为关羽张飞而死,这是什么的。
诸葛亮又为刘备而死,这是伟大的。
真正的死党难觅,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已浪费了太多的真情。
死党加死士就是对手的死亡
刘备用死鲺死士,将对手曹操一直逼退逼败,最后逼死。
刘备最大的死党是诸葛亮与关、张,最忠心的死士是赵云。诸葛亮的“智”加上刘备的“仁”,力克曹操的“霸”。关、张力克曹操所有的大将,赵云则总能在关键时候单骑救主,并冲锋陷阵从不畏缩。曹操手下的人才与兵马虽多,但没有死党,所以败于刘备之手。
死党难觅
为什么人与人很难走在一起?为什么大雁能飞成排?这是因为大雁心齐,并且高瞻远瞩。
刘备有了诸葛亮与关、张、赵云这些死党,才能实现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实现了党内同志的共同理想。人心不齐,必败无疑。人心一齐,泰山可移。
开局要开好
开局即终局,首战即决战。凡事都在一定的系统中,搞好第一个环节就好走下一步。往往有些事情第一步定输赢,原因就在于第一步往往是一个总节骨眼。刘备凭关张之勇赢得了对黄巾军的第一仗,往后又基本上没受到大的阻碍,乃成大功。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共聚乡勇五百余人,来见幽州太守刘焉。刘焉见有了帮手,大喜,当场认刘备为侄,委以重任。
不数日,黄巾军来犯,刘焉命刘备出征,刘备欣然率军前进,张飞一矛刺死邓茂,关羽一刀斩了程远志,黄巾军一哄而散。刘备的军队旗开得胜。次日,刘焉得知黄巾军大部在围青州,又命刘备领兵五千救青州。黄巾军数以万计,刘备寡不敌众,乃以三路夹攻,奇军制胜,黄巾军大败,解了青州之围。青州之战后,刘备又联结他的老师卢植,卢植给他一千兵马,让他去颖川会同皇甫嵩等路兵马共抗黄巾大军。
刘备完成使命后,因卢植失利,三人见黄巾军势众,打算暂且回涿郡,半路救了同来围剿黄巾的董卓,董卓无礼,张飞大怒,要杀董卓,被刘备制止。张飞不想受制于董卓,要单飞。刘备于是携张飞关羽离开董卓来投朱隽。朱隽待之甚厚,合兵一处来战黄巾军。
这时曹操也在皇甫嵩手下效命,与刘备一同攻打张宝张角张梁,朝廷军队大胜。此时黄巾军余部还有数万,刘备跟随朱隽再破黄巾,中途孙坚领军来参战,黄巾军被夹攻瓦解。
在打黄巾军的过程中,刘备先后跟随了刘焉、卢植与朱隽,凭私人关系与实干能力派上了用场,打好了开局。又结识了曹操与孙坚,为日后三人鼎足三分打好基础。
刘备启示录:
○开局长一战要势在必得
刘备有了关羽张飞与少量兵马后,并不着急单干,他依靠刘焉起家,一路雄起,首战成功。第二战小小受挫,但马上又奇兵制胜。第三战是会战,刘备很好地配合友军取得胜利。刘备三战三捷,感觉好极了。
第一战:开局决定命运,开战即决战。机会只有一个,开战就输将被永远出局。
第二战:肯定会受挫,如能反败为胜当有更大发展,否则到此为止。
第三战:第三战通常会发展成大战,这时一定要注意配合。能打下第三战才算及格,否则就证明先前只是运气好。
○一定要跟对人
刘备打黄巾军,因为势单力薄,决定依附大家的力量,从而使出自己的力量。他先后跟随刘起来、卢植与朱隽,都跟对了。刘焉是刘备的远房叔父,自然会照顾他;卢植是刘备当初的受业老师,师生情义长;朱隽与刘备没有私人关系,但很常识刘备。刘备运气好,眼力好,接连跟对三个人,换句话说,他全部都跟对了,这为他培养了如何跟对人与如何让人跟的能力。
○不要得罪朝廷
在打黄巾的过程中,发生了两次不大不小的插曲。一是卢植作战失利,被朝廷囚禁,用囚车押走,刚好被刘备碰上。张飞要杀护送军人救卢植,被刘备制止。刘备当然想救卢植,但却对张飞说:“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第二件事是董卓取代了卢植,被黄巾军打败,追得满天飞。刘备率兵救了董卓。董卓无礼,张飞要杀董卓,又被刘备制止道:“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
刘备之所以小心翼翼不得罪朝廷,一是羽毛未丰,二是他本来就把自己当成朝廷中人。正因为如此,刘备后来才能当上刘皇叔,否则天下又会多了一个“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
刘备这一策略不错,这样以来,他到哪里都有援兵,到处都是自己人。汉王朝虽然衰败,依然庞大、强大与伟大。刘备用皇家身份与朝廷身份来做事,当然事半功倍。
事实证明刘备眼力真好,卢植被押送到京城不久,随着各路朝廷军队对黄巾军的胜利,卢植被无罪释放,官复原职。而董卓在掌权之后,依仗吕布对十七路诸侯痛加还击时,偏对刘备网开一面,不能不说是刘备为自己留了一记漂亮的后手。谁能料到连黄巾军都打不过的董卓日后会与天下群雄有一拼?但刘备就有此远见,所以当初没杀董卓。张飞性急,两次工杀人,刘备两次没让杀,这并不是手软,而是为了将来打算。一般来说,任何时候朝廷都只可利用,是不能得罪的。
○今天的战友可能就是明日的对手
在各路兵马围攻黄巾军时,刘备跟随朱隽作战,曹操跟随皇甫嵩作战,孙坚则一支独秀,远道前来参战。刘备、曹操、孙坚三人在朝廷对黄巾军的会战中是战友,并且配合得很好,取得了各自辉煌的战绩。
但正因为他们都太厉害,一旦黄巾军打下来,他们就不会再粘在一起,势必寻找各自的项目。而真正的大项目只有一个,那就是取代汉王朝统一天下,这样他们就命中注定成为对手。
在与黄巾军的会战中,刘备、曹操、孙坚三人都只顾打仗去了,暂时无暇顾及看看战友们都是何方高人,大家都只管打,打完了就走人。第一个看出孙坚是英雄的是曹操,第一个看出刘备是英雄的也是曹操,但第一个看出曹操是英雄的不是刘备也不是孙坚,而是董卓与袁绍。董卓与袁绍先刘备与孙坚成气候,故能看出曹操的厉害来。刘备与孙坚的眼力与很好,但晚看出了一步,所以被曹操占了先,在开始时都只有跟随曹操讨董卓的份。后来刘备长期依附曹操,才知道这人有多厉害。幸好学习的机会就在身边,刘备日夜琢磨曹操的为人及用兵之道,终于借诸葛亮之手扳回了被动局面。
当战友变成对手后,一定要想起对方都有什么高招。对方知我而我不知对方,必败;我知对方而对方不知我,必胜。
《孙子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曹操知刘备,也知孙坚,但不知道孙坚之子孙权。所以一旦刘备与孙权联合起来,他就陷入了不可知的深渊,以至有赤壁之战的败局。
刘备知曹操,但也同样不知孙权,所以他始终不能吃掉孙权。当刘备与孙权成为郎舅之新后,彼此熟悉,就更不能吃掉对方了。
一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吃掉另一方呢?
那就是上面讲的:我知对方而对方不知我,必胜。曹操能一口吃掉袁绍,就是因为曹知袁而袁不知曹。在十七路诸侯共同讨董卓时,袁绍是名义上的盟主,曹操则是实质上的盟主,曹操让袁绍出风头,他在暗中观察,袁绍不知身边有一位掘墓人正在茁壮成长。
袁绍当初敢与董卓在朝廷中拔剑相向,对决于百官之中,何等气势,完全与董卓不相上下,当时众人都以为天下不是归董,就是归表,谁知归了曹操!说来神奇,其实也不神奇,因为只有曹操一人同时在董卓与袁绍身边混过,熟知这二人手段,所以能一一解决。
同样地,刘备在曹操身边混过委胀一段时间,所以最终刘备克了曹操,也是由于刘知曹而曹不知刘。等曹知刘后一切都晚了,因为刘备身边又多了个诸葛亮。
诸葛亮之道与刘备之道不同,刘备拼命不让别人知道他厉害,这样好扮猪吃老虎,暗中出招;诸葛亮则希望别人都知道他厉害,这样他使出招来就更有威慑力、更精妙了。特别对付曹操这种疑心重的人,诸葛亮每次都透明操作,反而能让曹操上当吃亏。
所以有时干脆不妨展示我方兵力与谋略,故意让对方知晓,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妙用。对方知道我方情况越多越不敢妄动,因为他也看出只要他往前走一步就会踏入我方布好的阵中,而原地不动又必会挨打。
当对方只能选择盲动与挨打时,我方必胜。
开局不错
刘备不是一个人打黄巾军,而是参加在各部人马中,时而A,时而B,但目标却不高C。他深知机会难得,以决战的方式打开战,以开战的气势打第二战,以打第二战的感觉打第三战,三战三捷。
跟对人
如果没跟对以上这三人,刘备将打不过黄巾军,甚至连参战的机会也没有。
融入朝廷
刘备融入朝廷后与朝廷浑然一体,这为他将来当皇帝作好了铺垫。
昨日的战友变成今日的敌人
推进这一转变的是三方有着相同的利益追求,但糕只有一块,吃蛋糕的人却有三个。当共同的敌人消失,就互为敌人(人为地制造敌人)。
当初刘备与曹操、孙坚一起打黄巾军,是为了迅速崛起。黄巾军被打下后三人都想成为最强手,所以势必从战友转变成敌人。
英雄耐得住寂寞
寂寞是英雄之母,天下英雄都是从寂寞中熬出来的。刘备在会同众人打败黄巾军后没有被朝廷重用,两起两落,官职只做到县令为止。刘备毫不气妥,与关张二弟暗中吐纳风云,早就准备好了第二次进发。
刘备军队会同其他几路朝廷军队打败黄巾军后,没有得到应该的封赏。这不奇怪,汉末吏治腐败,又是太监当朝,刘备在朝中无人,所以不能指望朝廷因他有功就忽降大官。刘备虽然不得靠朝廷,但朝廷还是靠不住的,朝廷只要你出人出力出钱,余下的事就不要问了,多半没有下文。朝廷通常是忘因负义的,难怪天下英雄都要造反。除非刘备自己做朝廷,否则虽然同是皇室中人,又有功劳,也没有出头之日。因为到了汉末,朝廷都是个模糊的概念,谁是朝廷?皇帝?外戚?宦官?大臣?谁掌实权谁就是朝廷,倒不一定要有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