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社交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4008700000013

第13章 社交中的心理应对(二)——体察人心、了解交际对象(3)

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在社交活动中,如果只是注重这些缺点的话,那么就永远也发现不了谁是值得信赖的朋友,谁是需要防备的小人。有缺点的人,未必就没有优点,优点突出的人,也一定会有缺点。所以,在社交过程中需要你具备一定的宽容,即能正确对待他人的缺点,也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七)如何观察喜欢装腔作势的人

如果我们注意周围的人,总可以发现有一类人整天总是绷着脸,喜欢装腔作势,并自认为廉洁高尚,看不起旁人。这种人主动地在自己与他人之间筑起了一道篱笆,叫人不敢与之亲近。这种人看似有领导的姿态,而实质上却是最缺乏领导才能的,更不适合搞公关的工作。作为一个胜任的领导,首先应该具有爱心,要看得起他人,更要试图去理解和关心他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这样的领导才是善于与人相通、相知的人。

(八)如何观察勤奋的人

由于在我们的观念中,勤奋是一种美德,因此自然而然地就会对勤奋的人有好感,会很轻易地认为勤于学习的人更有才能。其实这是不对的。有的人看上去很勤奋,实际上可能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的,还有的人为了掩盖自己碌碌无为的真实情况,会通过做很多琐碎的事务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因此,要学会辩别。

◎ 《六韬》:看透人本心的八种方法

历史上的姜太公八十遇文王,被传为佳话。而姜太公本人也有一套看出本心的方法。他写了一本兵书《六韬》,里面说了八种看透人的本心的方法,实在是很有意思。

他的八种方法用现代语言可以描述如下。

(一)多向部下问问题,这样可以获得对部下深一层次的了解

无论是做什么事,无非就是去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做领导的如果能养成习惯,在遇到问题时,多向部属征询意见,从他们的答案中,逐渐深入了解他们。所谓的问之以言,以观其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必要时,可以故意把秘密说给他人听,以此来观察他人的德行

如果一个人不能守口如瓶,那么也是不能办好事的。社会发展,固然有其本身的各种原因,但无论任何时候,对于一个国家,一支军队乃至一个企业都有其内部的,关乎自身存亡的秘密。

现代的商业竞争,除了资金实力的竞争,更多的是技术内核的较量。这些东西对一个企业生存的重要性已日益引起成功人士的注意。

所以当一个领导发现部下不能保守秘密时,千万不要把重大的问题交与他去处理,否则就容易把事情搞砸。那么如何确认属下能否保守秘密呢?有时候领导也可以故意提供一些假情报,只要泄漏了出去,马上就会知道是谁不能守口如瓶。

(三)善于追根问底,以此来测定真假虚实

有些人在回答问题时,只是敷衍搪塞,可能会说得很漂亮,但是经不起进一步的追问。另一些人虽然回答简练,但是却总能道出实情,也显得比较自信。所以作领导的可以抓住某一个问题,不断地追问,密切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显得惶惶不安,则表明他刚才所做的回答大有问题,如果对方显得很坚定,安如泰山,则表明他的确讲了真话。这一做法和现代的某些测谎手段有些类似,不过的确很有用。

(四)故意派人去诱发对方谋反,以此来评定他的忠诚程度

所谓的“与之间谍,以观其诚”讲就是这个。有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往往阳奉阴违。这种人是组织内部人员涣散的最大病根。而且这种人也不是很容易就能鉴定出来。

最好的手法莫过于故意派人与之策反,看他是否附和。例如可以派人在他的面前故意说老板的坏话,以看他是否也开始抱怨。这样,很容易就能把这类人区分出来。

(五)故意让他经手钱财,看他是不是廉洁

怎样看部下是否清廉?最好是在实践中观察他。可以让他经手一些钱财,看他在办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有没有贪污的倾向,还要看他是否接受贿赂,因为钱财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所以在这过程中也就很可能有人行贿,如果部下因此受贿而在处理钱财时故意偏袒某一方,则表明他并不清廉,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也会将公款中饱私囊,对这种人一定要小心提防。

(六)故意带他到********,看他如何表现

有些人很在乎钱,有些人则常沉迷于女色。这两种人都会因此而败事,不能委以重任。重钱的很可能就受贿,好色的很可能就会因枕边细语而败事。对于这种意外事故,老板不得不防一手,不要等到东窗事发才大叹,为时晚矣。

(七)把困难摆在他面前,以测试他的勇气

一般人对困难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畏惧,没有足够的胆识和勇气是不会勇于承担责任的。所以,可以故意把困难的事情告诉他,如果他表现得为难或胆怯,则表明他不足以成大事。相反,如果他勇于承担而又确实有信心,则完全可以委以重任。

(八)有机会灌醉他,从他的酒后失态中判断其人的品性

有句话叫“酒后吐真言”,一个酒品不佳的人,醉起来就会胡言乱语,行为轻浮。这种人酒后容易失态,更会乱性。从他酒后的一言一行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的本性,所以有必要的话,把对方灌醉,观察他的样子,这对判断人物,有相当的帮助。

◎ 管仲:观人、用人的十二条准则

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的时候,有一位功不可没的宰相管仲。管仲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早在公元前七世纪的时间就提出了观人、用人的十二条准则,用现代语言可以表述如下。

(一)妒忌心强的人不能委以大任

心理易不平衡的人,也就是妒忌心特别强的人。一般的人,难免会妒忌别人,这也是正常的一种表现。因为有时候这种妒忌可以直接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也不能说妒忌就一定是消极的一种表现。但是如果妒忌心太强了,就会产生怨恨,从而觉得他人是自己前进的最大障碍。到了这种地步,他们往往就会做一些过激的事情,甚至于愤而谋叛也毫不为奇。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而这种人气量太小,绝对不是一个良好的领导者,更不能委以重任。三国时的周瑜不能不说是一位帅才,可就是因为妒忌心太强而栽了跟头。

(二)目光远大的人可以共谋大事

所谓有抱负的人也就是眼光相当远大的人。人具有不同的眼光,有些人比较急功近利,只顾眼前利益,往往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虽然这样的人也有可能做出一些成绩,但是却缺少一种对未来把握和规划的能力。如果你本身是目光远大的人,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而只需助手的话,那么这种人倒是很好的选择,因为这类人最适合于指使运用,以发挥他的长处。相反如果你想找一个能共谋大事的搭挡,并且这个搭挡能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提出卓有成效的见地,那么你就必须寻找一个有远见、能预测未来的人。这样的人是老板的“宰相”和“谋士”,而不仅仅是助手,如果老板能找到这样的人,那么对本身事业的发展是极具优势的。

(三)前顾后忧的人能担当重要的任务

前顾后忧的人往往能居安思危,思维比较缜密,考虑到各种情况和结果,而且很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也就很有责任感。这种人往往很会做自我反省,善于总结各种经验教训。他们的工作一般是越做越好,原因是他们总能看到每一次工作中的不足,以便于日后改进。如此精益求精,成果自然也就很突出。虽然有时候这类人会表现得似乎优柔寡断,但从另一角度来说,这正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作为领导,大可放心地把一些重要的任务委任于他。

(四)千万不要亲近性格急躁的人

有一种人是受不了一点点的挫折,常常会因为一些细小的失败而暴跳如雷并自怨自艾。这样的人似乎是个完美主义者,但其实骨子里是个只知道追逐眼前名利的人。他们做事往往毫无计划,贸然地采取行动,事情失败后又只会怨天尤人,从不去想失败的原因。如果你遇到的是这样的人,那么就该远离他,以免最终受到他的牵累而后悔不及。

(五)决不可以重用偏激的人

过犹不及,太过偏激的人往往缺乏理智,而且容易冲动,非常容易把事情搞砸。这正如太偏食的人身体不会健康一样,思想如果过于偏激,就不会成大事。这种人总是把事情做向某一个极端,等到受阻或失败,又把事情做向另一个极端。这也正如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往往是瑰丽的,不断地引发人们去追求,但是如果缺少现实的依据,理想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相反,如果满脑子考虑的都是杂碎的现实,那么终会被淹没在现实的海洋里而不能自拔,最终陷入没有理想指导的惘然之中,所以凡是要成大事,都必然地把二者结合起来,才不致于劳而无功。

更糟糕的是,偏激的人也是最容易惹事生非的,往往会由于一时性起而挑起一些事端,最终搞得无法收场。你如果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千万不要重用他,以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六)善于做大事的人就一定能受到别人的尊敬

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一个协调的公司就像一支球队一样,必定有相互合作,也必定有明确的分工。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于手边的本职工作干得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对公司来说他们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但是老板却不能因为这些而把重大的任务交给他们。

有些人是只能做小事而不能期望他们做大事情。因为这些人往往偏重于具有某一技术细节的才能,却缺乏一种统御全局的才能,所以决不能因为小事办得出色而把大事也交给他们来做。善于做大事的人作风犀利,能够游刃有余地安排、处理各种关系,起的是一个核心的作用。他们必然受到人们的尊敬。善于做大事的人不一定能做小事,而小事做得出色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大事。所以要明辨这两类人,让他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以取得最大的效益。

(七)一定要耐心期待大器晚成的人

有些人很有一些小聪明,往往能想出一些小点子把事情点缀得更为完美。这类人看上去思维敏捷,反应灵敏,也的确十分能讨人喜欢。但是也有另一些人,表面上看并不聪明,甚至有点傻,却往往能大器晚成。

对于这类大智若愚的人,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来期待他们做出大的成就来,决不能由于一时的无为而冷落他们甚至遗弃他们。因为这类人往往能预测未来,注重追求长远的利益,而既然是长远的利益,也就并非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必然是一场持久战。信任他们并给以重任,你就能取得最后的辉煌,而不致于让此类宝贵的人才如流星般地陨落。

(八)轻易就断定没有一点问题的人是极不牢靠的人

无论大事小事,一定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问题,没有问题,事情也就实质上不成其为事情了。做事情的实质也就是解决这个或那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轻易就断定没有任何问题,这至少表明他对这件事看得还不够深入,或许还根本不了解。这种对事情简单化的草率作风也是极不牢靠的一种表现。如果让他来做一些重大的事情,那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些无用的结果或根本就不用做也能知道的结果。所以这种人说的虽然常常是豪情万丈并很鼓舞人心,但却不可轻易相信他,否则上当的只能是自己。

(九)切记有些小功劳的人并非都是同一种人

你也许会很重视一些为你的事业做出巨大成绩的人,而忽视一些只有小成绩的人。其实在这些人当中,也是有不同的层次要加以区分的。这当中的有些人的确是只能解决一些小问题,一旦碰到稍大一些的问题,就会束手无无策。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做出的贡献看似比较小,然而实质上解决的大都是一些还处于萌芽状态的小问题,如果这些小问题一旦变成大问题,那么就会对整个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所以这些人做的看似小的功劳实际上则不小,而且这也说明了这些人具有比较长远的眼光,做事情比较讲究预防性。如果你能用敏税的眼光找出这些人并委以重任的话,他们可是你一比不小的财富。

(十)拘泥于小节的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大成就

有句话叫“大行不拘小节”,做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其实就要看利大还是利小,想取得一定的利益,必然要建立在舍弃一部分小利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些小节上争争吵吵,不愿放弃的话,也就终难成其大业,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兜来兜去,永远也无法脱身。

(十一)轻易就许诺的人一般是不可靠的,万不可信任

除非有很大的把握,一般人对任何事是不可能许下重诺的。因为事情的发展往往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各种不可能预料的情况都有可能出现,所以一个负责任的人不会轻易许诺。而相反有一类人,随口就答应,表现得很自信,到头来却不能完成使命,这种人还常常为自己轻易打下的保票找出各种理由来推诿搪塞,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

(十二)说话很少但说的话很有分量的人定能担当大任

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人未必就是能担大任的人,而且这种人常常并没有什么真才实能。他们只能通过口头的表演来取信别人,抬高自己。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只讲一些必要的言语,而且一开口就常常切中问题的要害。这种人往往谨慎小心,没有草率的作风,观察问题也比较深入细致,客观全面,做出的决定也实际可靠,获得的成果也就实实在在。所谓的“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 观察人的三大原则

观察人,不是一般的看人,要做到由“观人”而“知人”的境界,是需要坚持一些原则和要领的。

(一)从外部表现看内部实质

观人当然是从人的外部表现开始,但是却不能停留在外部表现,而要从一个人外在的表现来看出他(她)内在的品性,这样做方才是正确的观人之道,然而这都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人的外在表现一般包括人的精神面貌,体格筋骨,气质色相,仪态容貌和言行举止等。《人物志》共列出了九征,分别为神、精、筋、骨、气、色、仪、容、言。根据这九种外在的表征,可以看出一个人所具有的情性,从而了解他(她)的平陂、明暗、勇怯、强弱、躁静、惨怿、衰正、态度、缓急等等。

情性的重点在于情而不在于性,原因是情是由性生出来的,同时情也要受环境的感染,人人各有不同。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人情的变化相当繁杂。如果用分类法来加以区分和归纳,实际上都显得牵强而不够精细。但是,以简御繁,把人情,归纳成几种简单的类型,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人物志》所采用的十二分法,便是把形形色色的人,根据性情归纳成十二种不同的类型,通过进一步分析其利弊,便可以为观人、知人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由显著表现看细微个性

我们做事情的原则,在于由小见大,由微见著。但是观人的要领,则正好相反,而在于由显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