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4004800000055

第55章 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对当地农民增收的贡献方式研究(2)

第三,地形地貌复杂,耕地条件差。怒江州位于青藏高原南端的横断山区,全州地域的主体是高山峡谷,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境内有四山即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和云岭,还有三江即独龙江、怒江、澜沧江,复杂的地形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这样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怒江州秀丽的风景,但是相当恶劣的耕地条件也给怒江州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怒江州耕地面积不大,270而且大部分耕地处在高山峡谷之间,呈垂直分布。根据怒江州第二次土壤普查统计,全州耕地面积104.23万亩(普查数),其中小于15度的耕地18.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7.4%;16~25度的耕地面积42.1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41%;26~30度的耕地22.1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20%;大于30度的耕地21.8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0.99%。由于地处峡谷,陡坡垦殖,多数土地不适于牛耕,农业机械的利用也存在很多困难,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甚至不利于人们的生存。

第四,复杂的地形造成该地区交通不便、通讯落后。修建公路成本惊人的高,而铁路以及民航的发展更无从入手,极其不便的交通条件使各个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严重制约,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不便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也阻碍了怒江人民与内地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限制了人们的视野和思维的开阔。同时,极差的自然条件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也制约了怒江地区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三江并流”地区的旅游业开发。

第五,思想观念落后。从民族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两个方面看,在怒江地区表现出多样性和原始的集体主义观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怒江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发育。如下列习俗对经济、文化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或阻遏作用:酗酒、杀牲祭鬼和只习惯以物易物或相互馈赠的方式来调剂不足之需,不习惯商品性质的经营等。傈僳族、怒族、独龙族有信仰基督教的宗教习俗,普米族有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习俗,部分怒族还信仰天主教、藏传佛教,目前绝大部分信教群众处于文盲和半文盲状态,对经典和教义理解甚少。有的乡村宗教活动过多,影响生产;境外教会势力经常进行渗透活动。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第六,科技和教育水平落后,人民受教育程度低。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教育水平落后,必然影响到科技水平和人们自身素质的提高。怒江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居民生活分散,基础教育普及率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办学条件差,成本高,巩固率和合格率低;教师队伍数量不足、不稳定、质量不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民族文字推行工作进展不大;教育经费紧张;语言隔阂,必须使用双语教学;居住分散;需要国家扶持;文化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这种落后的教育状况使得人口素质差,科技人才缺乏,高科技人才奇缺,大量文盲充斥农村,能工巧匠、科技人才、商品生产和经营人才很少。科技人员队伍偏弱,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向其他产业转移,农民也就很难从其他产业中获得收入,其他产业也无法得到其所需要的劳动力。

三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对当地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流经西藏、云南,进入缅甸后称为萨尔温江,最后汇入印度洋。这条国际河流在中国境内干流全长2018公里,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40万千瓦。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全长742公里,天然落差1578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在我国规划开发的12大水电基地中,怒江中下游可开发容量居第六位。其中下游河段水电开发条件优越,在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居重要地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水能资源开发,事实上是对水能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水能资源的无谓浪费。同时它也将带动铅锌矿、大理石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变怒江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有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开发,促进农民收入渠道的增加和农民素质的提高等。

(一)有利于当地交通、通讯、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改善

首先,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所需的生态条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是对水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了自然资源的无谓浪费,而且也改善了怒江中下游地区的灌溉条件,解决了当地农业和农民生活的供水问题,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轻中下游地区的洪灾发生率和损失率。同时,由于库区移民,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当地的生态破坏,有利于怒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还带动了交通和通讯建设投资的大规模增加,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可以很快打破怒江地区长期封闭的局面,为怒江的矿产、自然和民俗文化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同272时也改善了投资环境。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将加快怒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发育。

(二)有利于培育当地新兴产业,发展和壮大已有产业,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必然带动怒江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当地自然矿产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水平,从而发展和壮大已有产业,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这样,一方面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渠道。怒江地区有着丰富的铅锌、大理石等矿产资源,由于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改善了基础设施,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培育和发展第二产业。怒江矿产资源丰富,兰坪铅矿探明储量为万吨,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铅锌矿床,也是世界上特大铅锌矿床之一,储量可观,开发价值惊人;兰坪的矿产资源、怒江河谷沿岸的大理石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可以通过开发利用,而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另外,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还可以培育旅游等第三产业。怒江地区拥有富集的自然生态资源,最让人关注的莫过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三江并流”的独特景观,有着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所有这一切,都将在水能资源开发后,由于其基础设施的改善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并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不仅缓解了怒江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还有利于当地的经济结构调整,并使之趋于合理化,促进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民增收途径多元化。

(三)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对外经济交往和信息交流

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还将改善怒江地区的投资环境。怒江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水能资源开发必将使怒江地区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商机。引进外资,加大资源开发的力度,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库区移民,将打破怒江地区长期以来的封闭落后状态,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经济交往和信息交流。一方面可以改变当地农民落后的原始耕作方式,引导和鼓励他们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为农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当地社会的发育进程。

(四)有利于提高怒江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

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一方面将通过基础设施改善和库区移民,使当地农民和外界的经济交往和信息沟通日益增多,破除其小生产观念和原始平均主义残余,改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民俗及生活习惯,树立市场、价值、竞争、效益、信息和知识等观念。另一方面,随着怒江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使加大教育投入成为可能,为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科普宣传奠定基础,教育事业将会获得较大的发展。原有产业的壮大、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既为广大农民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又为他们学技术、用技术提供了舞台,使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技术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所有这一切将从思想观念和劳动技能等方面,提高怒江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也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四怒江水资源开发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贡献方式分析

怒江水能资源开发是在我国经济发展能源短缺和合理利用水能资源的背景下提出的,对当地农民增收的贡献方式是多方面的。

第一,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扩大市场需求,拉动怒江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怒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当地培育一个大的市场,农民可以依托市场通过劳动力转移、农产品销售、服务业发展等直接或间接受益,财政反哺、移民安置也可以使农民得到或多或少的益处。我们知道,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载体,但是在怒江始终得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即耕地条件极差。怒江人民在“十亩地养活不了一口人”的生存条件下苦苦抗争了无数年,贫困依旧、落后依旧,因此必须找到新的载体,寻求新的出路。劳动力转移、农产品销售、服务业发展无疑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但所有的选择都必须依托市场才能实现。怒江州由于交通不便,农副产品销售困难,当地生活条件、消费水平有限,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受益有直接受益与间接受益之分,农民通过土地耕作获得的是直接受益,政府对农民的各种补贴是直接受益,但这样的实惠毕竟有限。如果建立起新的载体,培育起大的市场,虽然没有直接把钱发给农民,但为农民提供了增收的途径,开辟了农民受益的渠道,从长远看,这样的受益才是长久的,才是农民更加需要的。怒江水电开发作为一个大的项目,它在建设过程中和投产运行中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大量有较高消费水平的人力进入怒江州,必然形成较大的市场需求,拉动各产业的发展,真正实现直接受益与间接受益的有机结合,使农民得到许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