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中医的养颜养生经
3998700000007

第7章 特殊时期,要做特别护理(1)

月经顺畅规律,女人健康美丽

女人经期常有的三大困扰

在一般情况下,月经会伴随一个女人35年,如果以每个月的经期是5天来计算,每个女人一生大约有整整2100天与月经“斗争”。

很多女人在月经到来的这5天中都不是很舒服,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头痛、腹痛、水肿、发热、感冒等症状。其实,这些令人不舒服的症状都可以通过简单的中医方法调理好。

NO.1各种“倒经”

在生活中,有些女性朋友在来月经的时候,常常会出现流鼻血或者口腔出血、便血、外耳道出血、眼结膜出血等症状,中医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倒经”。

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经血应该是伴随着体内的气从上往下走的,但由于体内血热,体内的气就会被推着往上走,一直下不去,所以就出现了经血上溢的现象,表现出各种出血的症状。

中医上讲,体内血热气逆与肝经郁热或肺肾阴虚、心火亢盛有关系。所以,为了健康,平时要多锻炼身体,控制或改善急躁的性情,多做些令自己开心的事情,不要一天胡思乱想,也不要经常生闷气,少吃辛辣的食物。

为防止出现倒经,除了要做以上调理外,还要按照“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治疗。

NO.2经行水肿

有些女性朋友在来月经的时候,会出现眼睑肿胀或面部水肿、手指水肿、脚步水肿、腹部膨胀、食欲减退、腹泻、小腹下坠等症状,这在中医上被称为经行水肿。

之所以会出现经行水肿,是因为脾虚和肾阳虚,使得水液凝滞,停留于体内,也或者因为肝气淤滞,使得血行不畅,造成水肿的症状。

欲想治疗经行水肿,应以活血通经、利水消肿为方向。在月经来潮前10天,就不要吃含盐量过高的食物,多吃一些利水的食物,比如红小豆、绿豆汤、冬瓜汤等。

NO.3经期头痛

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经期间都会出现头痛的症状,一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刺痛。刺痛是血瘀造成的。在月经前,会经常发生这种刺痛,头痛的位置是固定的,像用针或锥子扎一样的刺痛。如果在月经到来后,经血排出不顺畅,头部的刺痛感就会加剧;如果经血排出顺畅无阻,头部的刺痛感就会减轻、此时若观察自己的舌头,会发现上面有紫色的瘀斑。这都是由于血瘀所造成的。平时就要适量服用红花、玫瑰花、丹参等药物,用以活血化瘀。

第二类是痛而昏眩。在月经来临前,常会感到头痛和眩晕感,还会伴有腰痛、腰部酸软、心烦易怒、两乳胀痛、耳鸣、难以入睡等症状,这是由于肾亏和肝火过旺所造成的。想治疗这类头痛和眩晕的症状,就要以滋肾平肝为方向,比如可服用何首乌、枸杞子或天麻等药物。

第三类是疼痛。月经结束后,头部或小腹部会产生疼痛感,这是由于阴血亏虚所造成的。此种头痛的严重程度与月经期间的失血量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月经期间失血量过多,这种疼痛感就会越严重,还会伴有眩晕以及心神不宁、神疲乏力、面色发白等症状。患有此类空痛的女性朋友,平时应适当多食用山药、枸杞子、当归、人参等,以滋补肝肾之阴,缓解疼痛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月经期间,经常心情紧张、情绪烦躁或喜或悲,这都会加重经期的瘀血阻滞和脉络不通,从而引起各种头痛,所以在经期也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月经不调不要慌,自己调调就顺畅女人月经一般是从14岁前后开始,每个月来一次。一般情况下,除了月经初潮时有一段时间会波动外,其他时间越规律越好。但如果提前或延后一周以上,而且持续三个月,这就是月经失调。

月经失调分为三种情况:月经提前、月经延后、月经忽前忽后。女性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去做调理,使月经的出现变得准时,这样可以延缓更年期的到来。

月经提前:需清热凉血又补气

月经经常提前是由血热或气虚所致。

血热者,平时爱出汗,四肢无力,鼻子和牙龈较容易出血,在来月经时,经血量很多,颜色较深且质地黏稠。

气虚者,月经量很多,颜色偏淡,质地清稀,同时还会伴有心悸气短、精神疲倦、小腹坠胀等气不足的症状。

欲想调治月经提前,血热者平时要多吃一些清热凉血的食物,比如芹菜、莲藕等;气虚者,平时要多吃一些滋补肝肾之气的食物。

月经推迟:需活血化瘀又除寒

月经经常推迟要是由于血寒和血虚所造成的。

如果体内有寒气,就会造成“血寒”,血液流动的速度就会变慢,气血瘀滞,经血就会呈现出暗红色,且量很大,在月经期间还会出现小腹疼痛,同时还会伴有面色青白、四肢冰凉等症状。

想要祛除体内的寒气,首先就要做好保暖工作。很多女性朋友为了追求美丽时尚的外表,经常在冬季都穿着小短裙,这就很容易使得寒气侵入体内。除了做好保暖工作外,还可以多食用生姜红糖红枣粥、醪糟蛋汤等具有温热性质的食物。

欲治疗血寒淤滞造成的月经推迟,还可采用这一食疗方——艾叶生姜煮鸡蛋。选取艾叶9克、生姜15克、鸡蛋2个。将艾叶、生姜、带壳鸡蛋一起放入锅内,煮熟,然后剥去鸡蛋壳,再煮5分钟。关火后,去掉药渣,吃鸡蛋,喝艾叶生姜汤。在月经来临前7天服用,每天1次,连续服用3~5天。艾叶可以温经通络、驱逐寒湿,尤其对治疗腹部冷痛很有效。寒湿被驱逐了,月经自然可以按时来了。

如果体内血虚,也会导致月经推迟。延迟而来的月经,量很少,同时还会出现心悸、眼花、面色发黄等症状。血虚的女性朋友,平时可以多吃些阿胶,这是补血的一个好方法。但在服用阿胶的时候需注意,阿胶是较黏稠滋腻的滋补品,适合冬天服用,如果出现消化不良或咳嗽痰多的现象,立即停止服用。而且,阿胶止血的功效大于补血,所以气滞血瘀之人最好不要服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容易上火。

月经忽前忽后:需补肾补脾又补肝

有些女性朋友的月经时而提前,时而延后,这是由于体内的冲任二脉出现了问题。一旦冲任二脉出现了问题,子宫蓄积的血液则时而多,时而少,这就会造成月经的提前或延后。

冲任二脉的问题一般跟肾虚、脾虚和肝郁有关,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肾气衰竭造成肾虚,这样就会引起月经忽前忽后,尤其是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的人,最易发生肾虚引起的月经不调。如果年轻的女性朋友在平时常有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小便频数等症状,很可能也是肾虚的表现。想要补肾,就要在平时多吃些山药、莲子等食物。

脾胃吸收了食物中的能力,就会生成气血,如果食物的摄入量时而多,时而少,就易造成气血时而充足,时而不足,这样就会使得月经的来临时间忽前忽后。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年轻的女性朋友中间,她们为了减肥,经常少吃,饿到一定程度,又开始多吃,这样反复下去,就会造成脾虚,进而引起月经不规律。所以平时应多吃一些五谷杂粮,养好脾胃,保证血液的正常蓄积,使得月经的周期逐渐稳定起来。

肝藏血,如果肝脏的功能出现问题,血液的供应就会时而多,时而少,月经的来临就会忽前忽后。如果体内肝气郁结,就会心情郁闷,喜欢叹气,乳房和小腹也容易发生胀痛,此时应多吃些小金橘、萝卜、陈皮等食物,可以疏肝解郁。同时,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生闷气,使得肝气舒展,肝脏的藏血功能稳定,月经周期也就稳定了。

经血多少有讲究,平衡运行才健康月经期间失血量的多少关系着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失血量过多,人体就会缺血,这很容易加速女性朋友的衰老;失血量过少,会使体内的邪气无法正常排出,严重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生育。所以,经血的收敛和排出之间必须达到平衡,才能保证身体健康无忧。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女人,一定要注意观察月经期间经血量的多少,悉心呵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经血过多:需补血又止血

中医认为,体内的脾脏具有强大的统血功能,让血液在人体内正常循环流动,在出血过多的时候及时止血。如果脾脏的统血功能下降,就会出现经血过多的症状,还会有便血、尿血、崩漏、鼻出血等症状。

为了改善脾脏的统血功能,在这里为大家推荐一款滋补汤——红枣花生衣汤。先将花生衣25克、红枣15颗洗净,再加三碗水,慢火熬制,熬成一碗后关火,倒掉渣滓,喝汤,1日喝1次。也可以用水直接煮带壳的花生或者将带皮的花生和红枣一起熬汤喝。花生衣和红枣都是补血的食物,可以将多流失的血液补回来,同时它们又都是补脾气的食物,可以增强脾脏的统血功能。

此外,单用炒制后的红枣泡水喝也有很好的效果。先将红枣洗干净,然后放在铁锅中干炒,炒至红枣表面干焦,呈现出一些黑色的炭化点,然后关火,盛出来凉凉。每次取3~5颗,用开水冲泡,1日喝2~3次。适合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月经量大的贫血女性朋友服用。

经血过少:需活血消瘀

有些女性朋友经血过少,但同样是经血很少的情况,有的颜色浅,有的颜色深,甚至还有一团团的血块。颜色浅的是因为血虚,生成的血液较少,但能顺畅流通;颜色深的是因为血瘀,血液的生成很正常,只是流通不顺畅,还有很重的浊气。

食用山楂可起到消瘀的作用。山楂可以活化体内的瘀血而不伤及新血,开解体内的抑郁之气而不伤及正气,还可化解油腻、消除脾胃消化不良的积滞之气。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道活血化瘀的汤品——山楂当归汤。取山楂30克、当归15克,用水煎两次,每次放两小碗水,水开后继续煎半小时,然后倒掉渣滓,将两次煎的汤液混合起来,再加入红糖,加热溶解即可。1日1剂,分两次服用,月经来临前连服7天。山楂可活血化瘀,当归可补血行血,红糖可补血,且性温,三味合用,不仅具有补血、行血的功效,还可以温暖驱寒,既适用于性情抑郁引起的血瘀之症,也适用于寒气过盛引起的血瘀之症。

经血或多或少:需补肾又补脾

月经期间的经血或多或少,也属于月经不调的一种。如果这种症状发生在50岁以后的女性朋友身上,多属于肾虚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如果是年轻女性朋友发生了这种情况,多属于脾虚。

女人在50岁以后,肾功能慢慢衰退,由肾虚引起的各种更年期表现开始一一出现。肾气亏虚,滋阴收敛的功能大大下降,或者时好时坏,经血量就会忽多忽少,这时受心火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心火很旺,体内就会调动很多肾精化血来滋养身体,只要心火一降,调用的肾精就会减少,所以经血就会时多时少。此时,女性朋友为做到养心养阴,就要少吃葱、蒜、辣椒等辛辣燥热的食物,多吃百合、藕、生梨、红薯、芹菜等养阴的食物。

年轻的女性朋友体内如果脾虚,经血量也会忽多忽少。因为脾胃是子宫血海的源头,脾胃造的血多,经血量就多;脾胃造的血少,经血量就少。经常为了减肥而节食的女性朋友,脾胃都不是很好,平时不好好吃饭,这样很容易造成脾虚,进而引起经血量的不稳定。

如果既想减肥,又不想影响经血的正常疏泄和收敛,那就要在平时少吃肉,多吃五谷类食物。

痛经有源头,对症细调有“门道”

中医上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对于痛经而言,痛就是经络瘀滞不通甚至肿起来造成的,所以治疗痛经的关键就在于疏通经络。由于导致痛经的原因很多,所以在治疗时要辨证施治,找出痛源,将其各个击破。

寒邪侵袭型痛经

有些女性朋友平时穿的衣服比别人多很多,夏天也不敢开空调,但还是会感觉冷,摸一摸肚子都是凉的,脸色也总是比较苍白,这些现象都说明她们的体内寒气很重。这种体内寒气较重的女性朋友,在月经来临前或处于经期中时会常感到下腹很凉或很痛,这属于寒邪侵袭型痛经。这种痛感遇冷则加重,遇热则减轻,按压小腹的局部也会明显感到疼痛加重。此外,她们的经血颜色偏暗,而且还有血块。

对于寒邪侵袭型痛经,应当按照“寒则温之”

的原则进行调理。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暖,随气候变化及时加减衣物,保证不让身体受到寒邪的侵袭,比如不要淋雨、下冷水、贪吃寒凉生冷的食物,少喝冷水,也不要居住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

此外,也可以在平时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以祛除体内的寒气。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汤品——生姜红糖红枣汤。取10颗红枣,洗净,去核再取2~3片生姜,加入适量水,用大火煮好,然后加入60克红糖,溶解均匀,然后服用。再月经来临前3~5天的时候喝,每天1次即可。此方具有温经祛寒的功效,因为红糖性温,不仅可以补血,还可以驱寒,适合女性朋友在经期、产后或体虚体弱时用于调理身体。

调治寒邪侵袭型痛经,还可采用泡脚和热敷疗法。因为脚踝以下有涌泉、然谷、太溪等66个穴位,所以用热水泡脚可推动血运、温煦脏腑。除泡脚外,还可以热敷。将50克粗盐装入干净的布袋中,然后放进微波炉内加热,放在小腹处,热敷局部。在月经来临前3~5天开始用此方法热敷,在月经结束后停止。一般热敷3~5个周期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痛经的症状。

气滞血瘀型痛经

有些女性朋友在每次月经到来时,下腹部都会胀痛,疼痛的位置也不固定,而且常伴有乳房胀痛,这属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气滞血瘀多是由于个人的性情所造成的。平时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心情抑郁,遇事常常容易暴怒,工作压力也很大,这时就容易造成气滞血瘀,应及时理气通经,才能减轻痛经的症状。

治疗此类痛经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调节情志。

注意减轻生活及工作上带来的压力。比如多参加户外活动,经常散散步,也可以多听一些舒缓、轻快的音乐,消除精神上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解除沉重的心理负担。

此外,还可以用月季花、玫瑰花蕾泡水代茶饮。《本草正义》中提到,玫瑰花的香气最是浓郁,而且贵在“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是有效且温和的一种活血化瘀的药物。女人天生爱多愁善感,气血容易瘀滞,所以平时可以用玫瑰花泡茶喝,可调经养颜。

气血两虚型痛经

有些女性朋友在月经到来时,常感到小腹、下腹部隐隐作痛,遇热或按压后,疼痛感就会减轻,运动后则会加重,严重到一定程度,还会伴有头晕心悸、腰酸腿软、失眠等全身虚弱的症状,有时甚至都会影响工作,这属于气血两虚型痛经。

对于气血两虚型痛经,重点在于预防。平时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如跑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补足气血,但注意不要从事负重劳动,或进行剧烈的运动。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款汤品——当归羊肉生姜汤。取当归、生姜各10克,羊肉100克,一起放入锅中炖烂,吃肉喝汤,每日1次,在月经来临前连服5~7天。此汤具有养血止痛的功效。“当归补血第一,人参补气第一”,因为当归是妇科圣药,可气血双补。需要注意的是,当归虽然可气血双补,但头、身、尾的药性各不相同。中医认为,当归头破血,当归身行血,当归尾止血。在药店买药时一定要看清医生开的药方,明确是归头还是归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