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愉快的,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人感觉不到愉快,不过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愚昧和怯懦,不过是他们没有用心去对待生活,你要相信,只要尽你所能,用心去体会去表现,你可以快乐度过每一天。
快乐生命的形成,并不需要什么。完全在你自己身上,在你的思想里。
只有快乐的心灵,才能及时疏导不愉快的情绪。因此,请记住:快乐与自由是生活中的永恒主题。
快乐是心态、情绪的集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快乐首先是一种心态。诚然,积极的心理态度和确定的目标是走向一切成就的起点。播下一个行为,你就会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就会收获一种品德。播下一种品德,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用积极的心理态度,指挥你的思想,控制你的情绪,掌握你的命运。
人人都会有许多难题。那些具有积极心理态度的人能从逆境中求得极大的发展。要用积极的心理态度去激励自己。人的心理所能构想和相信的东西,人就能用积极的心理态度去得到它。要认识那些似乎不可信的事物的可能性。在激励你自己和别人时,希望具有神奇的力量。要想说话热情,战胜胆怯和恐惧,就要说话响亮,说话迅速;强调重要词汇,在书面语中用句号、逗号或其他标点符号的地方,在说话时就要做出适当的停顿;使你的声音含有微笑,以免它变得粗哑,难于入耳。树起你目标的靶子,不断地试射,直到你击中它为止。
失败可以是一块垫脚石,也可以是一块绊脚石,这决定于你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炽烈的愿望可以产生行动的动力,这是伟大的成就所必需的。你分给别人共享的东西会有所增加,你保住不给别人的东西会减少下去。实现崇高的理想需要勇气和牺牲,你可能要孤身对付别人的讪笑和无知。有一件事比谋生更重要,那就是追求崇高的理想。
如果你把苦难和不幸分摊给别人,更多的苦难和不幸就会来到你的身边。要得到快乐,首先就要使别人快乐。
一个乞丐来到一个庭院,向女主人乞讨。可是女主人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女主人并不生气,她故意用一只手搬了一趟,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乞丐怔住了,终于他俯下身子,用他那唯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四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妇人递给乞丐二十元钱,乞丐接过钱,感激地说了声:“谢谢你。”妇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啊!”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这里乞讨,那妇人又让他把以前搬到屋后的砖搬到屋前去,可乞丐不屑地走开了。妇人的孩子不解地问母亲:“上次你让那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为何这次你又让这人搬到屋前呢?”母亲对他说:“砖放在屋前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他们却不一样。”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这个庭院,这个人只有一只手。他俯下身,对坐在院中的已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现在我成了公司的董事长。”老妇人只是淡淡地对他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在这个故事里,老妇人其实就是“生活”的化身,她会把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教成一位董事长,同样也会让一个四肢健全的乞丐永远是乞丐。她在告诉人们人生在世自己是自己最好的帮手的同时,也在告诉人们,工作是一种幸福,勤奋比什么都快乐。如果将工作视为义务,人生就成了地狱,如果将工作视为乐趣,人生就成了乐园。
其实,快乐也可以成为一种情绪。请看下面的故事:
有一位国王终日闷闷不乐,为了解除他的心病,大臣们遍访名医。一位智者献计说:“只要找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把他的衬衫脱下来给国王穿上,国王就会高兴起来。”
于是,国王立刻下旨寻遍全国各地,找一个最快乐的人。不久他们就发现,这世界上快乐的人可真少。富人们衣食充足却无所事事,备感无聊;智者们终日恻恻、思虑过多;美人们日日担忧年华老去。最后,他们终于在柴草堆上找到了一个快乐地唱着歌的年轻人,可是,当他们遵照国王的旨意决定脱去他的衬衫时,却发现他竟穷得连衬衫也没有。
世界上有一种情绪,它并不因为人们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增减,全部的奥秘只在内心,那就是快乐。有一种人生最可宝贵的无形财富,它简单易得却又千里难寻,任谁也无法将它夺走,那就是快乐。
情绪掌控
人的心理具有神秘的力量,要敢于探索你的心理力量,学会使用适当的暗示去影响别人,学会应用正确的有意识的自我暗示。做到了这两点,你就能在生理、心理和道德上获得健康、幸福、快乐和成功。
顺其自然会有意外的收获
如果我们学会了顺其自然,也许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就像下面故事里的樵夫一样。
有位樵夫生性愚钝,有一天上山砍柴,看见一只从未见过的动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走上前去问道:“你是谁呀?”
那动物说:“我叫‘领悟’。”
樵夫心想:我现在不是正好缺少“领悟”吗?干脆把它捉回去得了!
这时,“领悟”对樵夫说道:“你现在想捉我吗?”
樵夫吓了一跳:我心里想的事它怎么知道?这样吧,我不妨装作一副不在意的样子,然后趁它不注意时捉住它!
“领悟”又对他说:“你现在又想假装成不在意的模样来骗我,等我不注意时把我捉住。”
樵夫的心事都被“领悟”看穿,所以就很生气:真是可恶!为什么它都能知道我在想什么呢?
谁知,这种想法马上又被“领悟”发现。它又开口:“你因为没有捉到我而生气吧!”
于是,樵夫从内心检讨:我心中所想的事,好像反映在镜子里一般,完全被“领悟”看清。我应该把它忘记,专心砍柴。我本来就是为了砍柴才来到山上的,实在不应该有太多的欲望。想到这里,挥起斧头,用心地砍柴。一不小心,斧头掉下来,意外地压在“领悟”上面,“领悟”立刻被樵夫捉住了。
当问题发生时,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结果;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才是你真正应该探究的原因。而对于一些让你想不开的问题,只要用好的心态去对待,才会找出根源,你也等于找出了答案。
一场大霜冻之后,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哪!”小和尚说。
“等春天再说吧。”师父挥挥手,“随时!”
春节刚过,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春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种子,跟着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早晨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
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太过执著,犹如握得僵紧顽固的拳头,失去了松懈的自在和超脱。
生命是一种缘,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有时候命运偏偏喜欢与人作对,你越是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种东西,它越是想方设法不让你如愿以偿。这时候,痴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好像脑子里缠了一团毛线,越想越乱,他们陷在了自己挖的陷阱里。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会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不属于他的东西。
顺其自然,绝非被动人生,不是在生活的海边临渊羡鱼,不是在命运的森林里守株待兔,而是洞悉人生、承受一切命运际遇的大智慧;顺其自然,是对生命的善待与珍爱,是对人生的喝彩和礼赞。
据说迪斯尼乐园建成时,总经理迈克尔先生为园中道路的布局大伤脑筋,所有征集来的设计方案都不尽如人意。迈克尔先生无计可施,一气之下,他命人把空地都植上草坪后就开始营业了。几个星期过后,当迈克尔先生出国考察回来时,看到园中几条蜿蜒曲折的小径和所有游乐景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不觉大喜过望。他忙喊来负责此项工作的戈尼,询问这个设计方案是出自哪位建筑大师的手笔。戈尼听后哈哈笑道:“哪来的大师呀,这些小径都是被游人踩出来的!”
我们常想悟出真理,却反而因为这种执著而迷惑、困扰。只要恢复直率之心,彻底地顺从自然,真理就随手可得了。
情绪掌控
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不可以强求的,那些刻意强求的某些东西或许我们终生都得不到,而我们不曾期待的灿烂往往会在我们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
生活的点滴中蕴藏着快乐
英国《太阳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
1. 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
2. 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
3. 为婴儿洗澡的母亲;
4. 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
其实这一问题没有答案,每个人的答案不同,只是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每个人对快乐的感受不同,达到快乐的条件不同。
第一个答案告诉我们,我们知道必须工作,有工作,就会使人快乐;
第二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必须充满想象,对未来充满希望;
第三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
第四个答案告诉我们,要学会快乐,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为乐的技能。
有一位老师教小学生写作文,题目是:“快乐是什么?”
一个小女孩写道:“快乐就是在寒冷的夜晚钻进厚厚的被子里去。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是的,快乐就是让自己快乐。
历史学家维尔·杜兰特希望在知识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幻灭;他在旅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疲倦;他在财富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纷乱忧虑;他在写作中寻找快乐,却只找到身心疲惫。
有一天,他看见一个女人坐在车里等人,怀中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个男人从火车上走下来,走到那对母子身边,温柔地亲吻女人和她怀中的婴儿,小心翼翼地不敢惊醒他。然后这一家人开车走了,留下杜兰特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深思。他猛然惊觉,原来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都蕴藏着快乐。
情绪掌控
人是需要享受生命的。无论你多忙,你总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早上你起床的时候,也许你自己还不晓得,不过你的确已选择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
快乐的密码就在自己心中
快乐从哪里来?快乐的密码就在我们的心中,当我们悲伤或者是痛苦的时候,打开自己的心灵,清扫心中郁积的消极情绪,让快乐释放出来。如果我们希望自己永远快乐,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内心,而不是靠外界条件去影响自己。
一个烦恼少年四处寻找解脱烦恼之法。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只见一片绿草丛中,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横笛,逍遥自在。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你能教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解脱烦恼?嘻嘻!你学我吧,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就没有了。”牧童说。
烦恼少年爬上牛背,拿过笛子,越吹越烦,不灵。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走啊走啊,不觉来到一条河边。岸上垂柳成荫,一位老翁坐在柳阴下,手持一根钓竿,正在垂钓。他神情怡然,自得其乐。
烦恼少年走上前去询问:“请问老翁,您能赐我解脱烦恼之法吗?”
老翁看了一眼少年,慢声慢气地说:“来吧,孩子,跟我一起钓鱼,保管你没有烦恼。”
烦恼少年坐了下来,拿过鱼竿,越钓越烦,不行。
于是,他又继续寻找。不久,他路遇一位在路边石板上独自下棋的老翁,烦恼少年正欲上前寻找解脱之法。
“哦!可怜的孩子,你继续向前走吧,前面有一座方寸山,山上有一个灵台洞,洞内有一个幽谷老人,他会教你解脱之法的。”老人一边说,一边自个儿下着棋。
烦恼少年谢过下棋老者,继续向前走。到了方寸山灵台洞,果然见一个长须老者独居其中。烦恼少年长揖一礼,向幽谷老人说明来意。幽谷老人微笑着摸摸长须,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
“对,对,对,恳请前辈不吝赐教,指点迷津。”烦恼少年说。
幽谷老人笑道:“请回答我的提问。”
“前辈请讲。”
“有谁捆住你了吗?”幽谷老人问。
“……没有。”烦恼少年一愣,而后回答。
“既然没有人捆住你,又谈何解脱呢?”老人说完,摸着长须,大笑而去。
烦恼少年先是一愣,继而顿悟:哦!是啊!又没有任何人捆绑我,我又何须寻求解脱?原来,我心目中的烦恼是自找的,我是自己捆住了自己啊!
少年正欲转身离去,忽然面前成了一片汪洋,一叶小舟在他的面前荡漾。少年急忙上了小船,可是船上只有双桨,没有船夫。
“谁来渡我?”少年茫然回顾,大声呼喊着。
“请君自渡!”幽谷老人在洋面上一闪,飘然而去。
少年拿起双桨,轻轻一划,面前顿时成了一片平原,一条大道近在眼前。少年踏上大路,高兴而去。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正面情绪,可能人人都想获得快乐,但究竟快乐在哪里呢?很多人却并不知晓。其实,快乐就在我们心里。
遇上了天灾,村民们焦虑不安,闷闷不乐。村长召唤来一位精壮的小伙子,吩咐道:“听说终南山一带出产一种快乐藤,凡得此藤者,皆快乐永远、不知烦恼,你快去采吧!”备足干粮,配齐鞍辔,小伙子策马扬鞭,一路风尘朝终南山飞驰而去。
在水草丰沛的终南山,小伙子发现一处藤萝缠绕的小屋,一位老师傅正不辞劳苦地工作着。他衣食简单,但仍然面挂喜色、不知疲倦。小伙子毕恭毕敬上前询问:
“师傅,这些藤萝能使您快乐吗?”
“当然。”
“可以送些给我吗?”
“当然。不过快乐不能仅凭借几株藤萝,关键是要具备快乐的根。”
“埋在泥土中的根吗?”
“不,埋在心中的根。”老师傅说。
快乐既不需要依靠他人,也完全不必去借助外物,如果你把自己的心全部放到家人和工作、事业上,你的情绪就会完全被外物控制,这就失去了自我的愉悦。如果你把自己束缚在社会复杂的钱权关系之中,那你的错误世界观会导致快乐烟消云散。快乐就是藏在心中的根,只要能找到自己的根,并让它生根发芽,那么你就会是一个快乐的人。
情绪掌控
快乐就藏在我们心中,如果舍弃了藏在心中的快乐藤,那就等于舍弃了你自己,把自己交给了悲伤,让别人左右了你的情感。快乐就在我们身边,要抓住快乐,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好的情绪本身就是良医
常听人说,“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实际情况却常常相反:“心想难以事成”,“不如意事常有八九”。喜怒哀乐本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不加以调节,让不良情绪长期左右自己,就会有损于健康,甚至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