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
3987600000047

第47章 摒弃恐惧情绪——胜自己才能胜他人(1)

恐惧的人往往害怕面对冲突,害怕别人不高兴,害怕自己会失败,害怕丢面子。择业时,因为恐惧,他们常常退避三尺,缩手缩脚,不敢自荐。工作时,因为恐惧,他们会唯唯诺诺,语无伦次。恐惧的人容易悲观,导致自我评价和自信心的下降。所以,要掌控你的情绪,就必须端正心态,摒弃恐惧的心理,以一颗健康的心态努力生活。

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

不要说你天不怕,地不怕。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你我都在劫难逃,它以不同的面貌伴随着我们,从诞生直至死亡。

远古时代,人类就不断尝试,借由各种巫术、宗教与科学,思索克服、减缓、战胜或是约束恐惧的对策。

即使是现代社会,还是有人寻求神灵的庇护,科学家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宗教家及修行者禁欲苦行,思想家从哲学思维中探寻,但都没能成功地驱除恐惧。因为前人的努力,如今我们比较能够容忍恐惧,有为者把它转化为一种促进成长的沃土。无忧无惧痛快度过一生显然是大家都曾做过的美梦,但人生在世就无法不忧不惧,我们的依赖心、终将一死的认知,都反映在其中。我们只能试着培养抗衡的力量:勇气、信任、知识、权力、希望、屈从、信仰以及爱。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接纳恐惧,分析研究恐惧,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恐惧奋战。人不可能完全摆脱恐惧,所以,那些允诺释放我们心中恐惧的各种方法,与人类的存在背道而驰,只会让我们的期盼落空,所以对于那些玄奥的诺言我们要仔细观察,不要轻信。

既然恐惧是我们生命中的不速之客,时时刻刻盘踞我们的心头,每当内心或外在环境起了一点儿波澜,它就迅即渗透到我们的意识中。通常我们想赶它出去、避开它时,多少也有一些对付恐惧的技巧或方法:排挤它,使它麻痹,跳过去或者否认它的存在。然而,恐惧始终潜伏着,如同死神从来没有因为我们不去想就自动隐退一样。

各个民族的文化各有特色,不同国家的开发程度也有高低之分,每个人也都不一样,但恐惧不受这些影响。在我们操作了某些方法、采取了某些措施抵抗它之后,那些造成我们心中忧惧的事物,有没有因此改变呢?有的。譬如打雷闪电已不再使我们战栗害怕,日蚀与月蚀成为大家观赏的自然现象,人们不再以为日月星辰将永远消失,世界末日即将来临。我们害怕的东西与古人不一样,我们畏惧病毒,害怕新型绝症致我们于死地,害怕发生车祸,害怕年华老去和寂寞。

千百年来,与恐惧作战的方法并没有推陈出新,古人有巫师作法牺牲献祭,现代则改由医药登场——恐惧始终都没有退场。不同的心理治疗是现代处理恐惧情绪最有影响力的新颖策略:心理治疗以渐进的方式厘析害怕的心理,挖掘个人早年的成长背景中导致恐惧的因素,研究个人与家庭以及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我们与恐惧对峙的能力。

这里有一个重大问题:人类仗着科技文明的进步征服世界,旧有的恐惧虽然被驱除灭绝,却又衍生出新的恐惧。仅仅体认到恐惧与我们如影随形无济于事。有一种新型的恐惧侵扰着现代人的生活:在我们俯仰之间,埋伏着越来越多的恐惧因子,处处与我们为敌,我们很熟悉心灵被撕裂的感觉——想象一下滥用核能会导致什么后果,想一想滥用权力侵犯生命常态的景象。人类犯的错就像回力飞镖;缺少爱与顺从,孳生征服自然、操控生命的权力欲望,恐惧因此应运而生,于是我们任凭摆布,性灵空虚。以前的人面对自然灾害时一筹莫展,畏惧魔鬼与神灵的惩罚,今天我们害怕的对象是自己。

害怕与我们密不可分,虽然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每个人体验到的恐惧却又都不一样,怕死、怕付出爱以及其他抽象的东西。恐惧的形式多种多样,就和一个人如何爱、如何死一样,各有特色。经历特殊的人,所体验到的恐惧也与一般人不同,专属于个人的恐惧和生活条件、与生俱来的性情以及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些涉及我们自幼成长的经历。

如果,我们用“无畏”的态度来观察恐惧,可以看得出它的双重面孔:因为心怀畏惧,我们积极活跃迎战;因为害怕不已,我们束手无措,如同长不大的小孩。

情绪掌控

危难当头,恐惧往往是一个信号或警告,激励我们打败它。接收害怕的讯息,克服恐惧,可以让我们成长成熟;避开它,不正面响应,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正常恐惧与非正常恐惧

恐惧,是一种人类的心理活动状态,为情绪的一种。恐惧是因为周围有不可预料不可确定的因素而导致的无所适从的心理或生理的一种强烈反应,是只有人与生物才有的一种特有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恐惧有正常和非正常之分。

正常的恐惧心理可以训练我们应对真正的威胁。这点从野生动物的例子也可看出。

马里兰州贝色斯达国立卫生研究所的研究员史渥米说:“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猴子看到蛇,目不转睛地跟它相互瞪眼,通常都不长命;如果母猴教得好,凡事小心谨慎的小猴子,反而不容易早死。”

密西根大学的中古史专家米勒出了一本书——《神秘的勇气》。书中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畏惧心理,指出,勇气其实是害怕的幻影,只不过被荣耀化了。

米勒研究了许多英勇武士的背景,结论是:“刚猛不是正面的特性,而是负面的特性,缺乏自省能力的人才具备这种特性。”他认为,大部分人都不是刚猛之士,也就是不勇敢、心存畏惧的普通人,只愿面对少许的可怕状况,而不愿不顾一切地豁出去。他说:“面对的可怕状况如果不致造成生命危险的话,我们反而认为具有娱乐效果呢!大多数我们喜欢的娱乐,不就是有一点点危险吗?”

哈佛大学心理系主任卡林说:“养成凡事稍微害怕的心理,有个重要的作用:教我们明白四周环境里,有些东西必须十分注意、十分小心。这本领是可以训练的。”

非正常的恐惧,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广场恐惧症

有一类病人,一参加公共广场集会或群众性狂欢时,就出现病理性恐惧反应。一旦离开广场后,病情随之消失。此症患者对商场、大百货公司、登高、仰视高大建筑物、乘坐电梯、公共车辆、过江轮渡、穿过隧道、繁忙的马路,以及走过很长的走廊等都会产生恐惧反应。深入病理心理机制的研究才发现,任何环境如果存在拥挤、封闭、使其感到无法逃脱或回避,皆可导致恐惧发作。因为患者感到进入或留在这些地方,对自己不安全,有生命危险,有发生晕厥或失去控制而无法逃离的可能。

广场恐惧症患者,多数在25~35岁时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这类病人初期只对1~2种环境产生恐惧和回避,如乘汽车恐惧时改乘火车旅行尚能适应。只要有人陪伴,甚至与爱犬同行,尚可出门办事。若不及时治疗,随着时间推延,病情逐渐加重,症状泛化,会对上述任何场所、环境都产生包围感和威胁性恐惧心理,伴随严重的回避行为,最重时自我封闭在家,整天不能外出。

二、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是指对特殊的人群发生强烈恐惧紧张的内心体验和出现回避反应的一类恐慌症,故又称为“见人恐惧”。这类病人平时不接触人群,见到自己父母等熟悉亲近的人,无恐惧紧张现象。一旦遇到陌生人、异性、上级领导甚至马路上的行人都会恐惧紧张,出现拘束不安、焦虑不宁、手足无措、面红耳赤、心悸出汗、头昏呕吐、四肢颤抖等身心异常反应。同时本人会想方设法加以回避,脱离现场,躲避人群,以求减轻心理不安。

社交恐惧症如不及时治疗,症状会逐渐发展,病症日益加重,恐惧对象逐渐扩大,最后发展到不敢外出,拒绝出席一切群体社交活动,内心异常痛苦忧郁。

三、单纯性恐惧症

除了对环境和人物恐惧以外,其他都归入单纯性恐惧症。临床常见形式有:

1.动物恐惧。害怕狗、猫、老鼠、昆虫等小动物,不敢碰摸,甚至不敢看,有时连对动物的玩具、图片和影视形象也感紧张恐惧,竭力回避。

2.疾病恐惧。患者害怕患特殊疾病,例如心脏病、结核病、麻风病、中风或其他不治之症等。对癌症的心理恐惧,则称为“恐癌症”。

3.其他恐惧。名目繁多的病名,与具体恐惧对象有关,例如见到鲜血恐惧,甚至突然晕厥发作,称为“见血恐惧症”。

情绪掌控

人的心情总有起伏的时候,不可能永远都维持在高潮期;而且,适度的低潮心情有时也能调和乐观过度的缺点。因此,重要的不是如何避免低潮的发生,而是该怎么调适它作用的程度。

敢想敢做,敢于尝试失败

恐惧是失败的人的共性:对过去悔恨,对现在抱怨,对未来恐惧。恐惧让我们错失很多将要成功的机会,恐惧不但让人怀疑世界,更使人怀疑自己。

如何脱离恐惧?如何克服、战胜恐惧?是每个追求成功的人都在思索的问题。尼采说:“从失败的恐惧中解脱出来——现在我终于输得起了。”这种输得起是指一开始就把失败考虑进去,并准备好承受一切挫折,它是人性成熟的标志。

美国最伟大的推销员弗兰克说:“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对于胆怯而又犹豫不决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他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正如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蒙田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

有个人的简历是这样的:

22岁做生意——失败

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

24岁做生意——再次失败

25岁当选州议员

26岁情人去世

27岁精神崩溃

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

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37岁当选国会议员

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

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

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这个人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失败”是让人沮丧讨厌的,它传达出的声音都是消极的。除了“死亡”之外,没有别的字眼能比它更令人听而生畏。但是它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过它。那究竟应该怎样去面对它呢?告诉自己:“失败没有什么可怕!我能够战胜它!”然后你会发现,以前你认为自己不行的事情,现在也可以做出很好的成绩来。

敢想敢做敢于尝试,才能取得成功。与其不尝试而失败,不如尝试了再失败,不战而败是一种极端怯懦的行为。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者,就必须具备坚强的毅力,以及勇气和胆略。当然,敢冒风险并非铤而走险,敢冒风险的勇气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基础之上的。顺应客观规律,加上主观努力,力争从风险中获得利益,这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

情绪掌控

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恐惧,因为害怕被别人笑话。其实,恐惧的时候,完全可以找一个你可以信赖的人,然后告诉他你的难处。他会从另一个角度来帮你分析为什么你会恐惧,支持鼓励你去采取一些有效的行动,面对恐惧。

用行动来缓解恐惧感

轻度的恐惧是人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由于恐惧,人在做事时自然会小心谨慎,也就在客观上给人带来一定的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恐惧也是一种保护机制。轻度的恐惧不仅是正常的,而且也并没有什么坏处,而且由于恐惧的存在,人的焦虑情绪也能得到适度的缓解,所以轻度的恐惧不必刻意掩饰和强行战胜,不妨就带着这种恐惧前行。

但是,如果你对什么事情都心存恐惧,做事畏首畏尾,那就要努力克服了。因为恐惧会使你停滞不前,你的目标永远无法实现;恐惧会使你囿于现状,不敢冒险,安于平庸的生活。也许很多次只是由于恐惧,你与机会擦肩而过,但是那样你会永远也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亨利·克劳得博士作为一个作家和顾问,在一篇《克服恐惧感》的文章中提到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行动来缓解恐惧感。

一、多与人交流

不论你多么恐惧,你都不要一个人扛着,你应该找好朋友、亲人,告诉他们你的恐惧。他们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帮你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恐惧,他们会支持你、鼓励你、帮助你、配合你采取一些有效的行动,从而克服恐惧。

二、放松身心

生活中放松的方法很多,如打太极拳、练瑜伽、散步、郊游等等。你也可以试着做做下面这个训练,这种方法叫“渐进放松训练”,是心理治疗中常用的放松方法。首先全身放松,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脚趾上,先绷紧该部位的肌肉,坚持一会儿,再放松,体验该部位放松的感觉。接着是小腿、大腿、腹部、臀部、背部、胸部、肩部、上臂、前臂、双手、颈部、面部、头部,循序进行放松。这样把全身各部位都体验一遍,一般这个过程持续15~30分钟,整个身体就会进入一种平时不能达到的放松状态。

三、充实生活

充实你的精神生活,因为在紧急情况下,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可以给你带来无比的安慰。如果你还没有一种信仰或者精神寄托,你可以找有经验的长者谈一谈,或者自己买一本有教益的书来阅读。

四、坦然面对

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你面对自己的恐惧。其实恐惧不是来自外界,是来自自己内心,那么你就要有意识地去面对和解决自身这些问题。记住要从第一步起逐渐开始。例如你对当众讲话很恐惧,就试着循序渐进地克服。你可以先在几个人面前讲话,再主持小规模会议,慢慢地主持一次股东会议等,就这样把整体的事情分成数个小部分,按轻重缓急一步一步去实行,慢慢就会减少恐惧。一般而言,恐惧心理本身也存在着一个衰减的过程,强烈的恐惧在4~6周后随着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提高会得到逐步缓解。

一般说来,你如果能坚持进行自我训练,慢慢会摒弃恐惧心理,最后从恐惧中彻底解脱。重塑自己的勇敢和无畏,让恐惧永远止息。

情绪掌控

恐惧的人总是会让一种强迫性的消极观念占上风,总担心与别人谈话、交往,别人会嘲笑或看不起自己,不管事实上是否真如此,总觉得很不自在、很尴尬、很恐慌。所以,要消除恐惧症,就要勇敢地面对引起恐惧的事物,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害怕情绪。

向前一步,勇敢地跨出队列

有这么一个问题:一万个人一字排开,你希望被人认识,怎么办?答案有很多,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大声地介绍自己。做出令人注意的动作。其实,有更简单的方法:向前一步走,勇敢地跨出队列。

是的,表现自己就是这么简单。社会中存在着默默无闻的那一群人。虽然他们中间,许多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备了相当的名望和地位,但是其实际所发挥出来的影响力与所应该、所能够发挥出来的影响力往往相去甚远。而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则生活得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让人放心却不受重视,让人尊敬却不受欢迎。他们本来可以生活得更好,本来可以使自己的事业更加顺利通达,可是总是出现“好人没有好梦”和“好心不得好报”这些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