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
3987600000021

第21章 化解猜疑情绪——猜来猜去成套中人(2)

放下电话,王某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很快就没有心思看电视了,满脑子都是妻子与男人拥抱、接吻与上床的画面。忙给妻子打手机,妻子没有接听。从此王某的心事加重了,开始“关心”妻子了。

以前从来不爱陪妻子上街,现在不用妻子邀请,王某主动提出陪同。妻子下班回家后,只要妻子把外衣脱下来,就偷偷地检查衣服,闻衣服上有没有香烟与酒味。他还多次跑到电信收费部门,向工作人员提出查看江某的手机通话清单,由于没有正当理由,被工作人员拒绝了。由于休息不好,脑子里胡思乱想,情绪也不稳定,王某动不动就发火,经常与妻子争吵,质问妻子的去向,气得江某几次跑回娘家。

无论何种原因产生的猜疑,都会对夫妻关系造成危害。猜疑者整天疑神疑鬼,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被猜疑的一方感觉自己时时受审甚至被监视,尊严受到侵犯,自由遭到干扰,夫妻之间自然难以心平气和,难免爆发战争。这种看似因为爱而战的猜疑,实则是将爱人视为“爱的囚徒”,结果只能导致爱人的厌烦、痛恨。

无端地猜疑配偶的不忠,毫无理由地限制配偶和异性交往,是极不明智的有害行为,它只能导致夫妻感情的隔膜越来越厚。理智的做法是加强夫妻之间的交流,了解和把握对方的情感脉搏,达致相互的信任。

情绪掌控

猜疑,是魔鬼投向夫妻、家庭间的阴影,它使人郁闷、压抑,甚至陷入烦恼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有了猜疑,夫妻间就犹如筑起了一道屏障,爱情、幸福被拒于屏障之外。

小心,疑心生暗鬼

猜疑的人通常过于敏感。对事物敏感的人往往有灵气,有创造力,但如果过于敏感,特别是与人交往时过于敏感,就需要想办法加以控制了。

猜疑似一条无形的绳索,会捆绑我们的思路,使我们远离朋友。如果猜疑心过重的话,就会因一些可能根本没有或不会发生的事而忧愁烦恼、郁郁寡欢;猜疑者常常嫉妒心重,比较狭隘,因而不能更好地与周围的人交流,其结果可能是无法结交到朋友,变得孤独寂寞,危害身心健康。

疑心重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毫无根据地猜疑他人的人,在猜疑心的作用下,被猜疑的人的一言一行往往都被罩上可疑的色彩,即所谓“疑心生暗鬼”。

有一则很有趣的故事,名叫《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邻居的儿子,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邻居儿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后来,他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丢斧子的人为什么会对同一个人做出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判断?这就是猜疑的结果。

有些人疑心病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态。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猜疑是建立在猜测基础之上的,这种猜测往往缺乏事实根据,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毫无逻辑地去推测、怀疑别人的言行。猜疑的人往往对别人的一言一行很敏感,喜欢分析深藏的动机和目的,看到别的人悄悄议论就疑心在说自己的坏话,见别人学习过于用功就疑心他有不良企图。好猜疑的人最终会陷入作茧自缚、自寻烦恼的困境中,结果还导致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失去他人的信任,挫伤他人和自己的感情,对心理健康是极大的危害。为此,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过:“猜疑之心如蝙蝠,它总是在黄昏中起飞。这种心情是不能自拔的,又是乱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敌友,从而破坏人的事业。”

情绪掌控

一个心胸开阔的人必然是一个懂得信任的人,一个敞开心扉的人,一个善于自我克制的人。让我们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吧,这样就可以把猜疑抛在脑后了!

发挥信任的力量

好猜忌之人,不愿意相信别人,他们体会不到信任的力量,只能承受猜疑的痛苦。信任是一种爱,信任是一种鞭策,信任是一种鼓励,信任是一种力量。当你把信任给了别人,他会感到身上的担子的沉重,他会感到一种温暖,他会形成自我约束。

一个小镇商人有一对双胞胎儿子。这对兄弟长大后,都留在父亲经营的店里帮忙,直到父亲过世,兄弟俩接手共同经营这家商店。

生活一切都很平顺,直到有天一美元丢失后,兄弟俩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哥哥将一美元放进收银机,并与顾客外出办事,当他回到店里时,突然发现收银机里面的钱不见了。他问弟弟:“你有没有看到收银机里面的钱?”

弟弟回答:“我没有看到。”但是哥哥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咄咄逼人地追问,不愿罢休。

哥哥说:“钱不会长了腿跑掉的,我认为你一定看见了这一块钱。”语气中隐约地带有强烈的质疑意味,怨恨油然而生。不久,兄弟俩手足之情出现了严重的隔阂。

开始双方打冷战,后来他们决定不再一起生活。于是他们在商店中间砌起了一道砖墙,从此分开生活。

二十年过去了,敌意与痛苦与日俱增,这样的气氛也感染了双方的家庭。

之后的一天,有位开着外地车牌汽车的男子,在哥哥的店门口停下。

他走进店里问道:“您在这个店里工作多久了?”哥哥回答说他这辈子都在这店里服务。这位客人说:“我必须要告诉您一件往事:二十年前我还是个不务正业的流浪汉,一天流浪到您这个镇上,我已经好几天没有进食了。我偷偷地从您这家店的后门溜进来,并且将收银机里面的一美元取走。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对这件事情一直无法忘怀。一块钱虽然是个小数目,但是我深受良心的谴责,我必须回到这里来请求您的原谅。”

说完原委后,这位访客很惊讶地发现店主已经热泪盈眶并语带哽咽地请求他:“你是否也能到隔壁商店将故事再说一次呢?”当这陌生男子到隔壁说完故事以后,他惊愕地看到两位面貌相像的中年男子,在商店门口痛哭失声、相拥而泣。

二十年的时间,怨恨终于被化解,兄弟之间的对立也因而消失。可是谁又知道,二十年猜疑的萌生,竟是源于区区一美元的消失。

信任比猜疑更有效,这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国的一所公立小学里,学生比较顽皮,经常要把图书馆的门踢破,校方即使换上了铁门也无济于事,为此校方很头疼。后来,学校来了个新校长,他知道了这件事以后,下令将破铁门改成了崭新的玻璃门,别人都认为这个校长脑子糊涂了,奇怪的是,玻璃门再也没有被踢破,甚至学生们进出图书馆时,都小心翼翼的,仔细地呵护着这道门。有人去问该位校长,校长笑笑说:“装铁门,就意味着看你还能不能踢破,充满了挑战的味道,而装玻璃门就意味着我相信你们会爱护这道门的,将你的信任放在了孩子的面前。如果你是那些孩子,你还会不会踢?”这就是信任的力量。

情绪掌控

生活中,哪怕是一点点猜疑,也可能让你失去最珍贵的东西。亲情、友情、爱情皆如此。把心放宽,不仅能克服猜疑,还是获得幸福生活的法宝。

猜疑心理自我调节

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对他人产生不信任感的复杂情绪体验。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每每看到别人议论什么,就认为人家是在讲自己的坏话。猜忌成癖的人,往往捕风捉影,节外生枝,说三道四,挑起事端,其结果只能是自寻烦恼,害人害己。猜疑心理是人际关系的蛀虫,既损害正常的人际交往,又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

那么,应该怎样克服猜疑心理呢?

一、培养理性

猜疑者在消极的自我暗示心理下,会觉得自己的猜疑顺理成章、天衣无缝。“疑人偷斧”的故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遇事保持冷静,多观察、分析和思考,克服“当局者迷”的认知误区,是消除猜疑的重要途径。

二、培养自信心

每个人都应当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会与周围的人处理好人际关系,会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当我们充满信心地工作和生活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行为,也不会随便怀疑别人是否会挑剔、为难自己。

三、加强交流

了解是信任的基础,信任是感情的纽带和猜疑的坟墓。和他人之间应该加强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才会有效地消除猜疑。

四、完善个性品质

加强个性品质的改造,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净化心灵,拓宽胸怀,提高精神境界,冲破封闭思维的桎梏,排除不良个性品质的消极影响,可以有效消除猜疑。

五、学会自我安慰

一个人在生活中,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流言,与他人产生误会,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一些生活细节上不必斤斤计较,可以“糊涂”些,这样就可以避免自寻烦恼。如果觉得别人怀疑自己,应当安慰自己不必为别人的闲言碎语所纠缠,不要在意别人的议论。

情绪掌控

对于那些一时无法得到证实的事情,最好的办法是先“放一放”,相信总有水落石出的时候。急于求成,胡乱猜疑,弊多利少,远不及耐心考察的冷处理方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