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青春期门槛的孩子,想法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若是父母依然替他作出决断,他可能就会觉得不舒服;若是父母的决定不合他的兴趣,他更有可能会与父母反着干。在父母看来,此时孩子的确也变得“难以管教”。
这个阶段正是孩子思想发展的时候,对于他的兴趣发展等事关成长的事情,父母可以参考他的建议,适当时候可以允许他自己判断与选择。父母千万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他,不要代替他去选择,更不要将自己过去未完成的梦想让他代替自己去实现,不要让孩子为实现父母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梦想。
培养孩子的独立生存能力。
独立生存能力是孩子自由的保障,而且独立自主也是健康人格的表现之一。
孩子从小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对他将来的学习、生活、事业、家庭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父母不要将眼光只放在孩子的身体是否健康、学习成绩是否优异上,更应该关注他能否在未来成为一个独立于世的人,他的精神是否能独立,他的人格是否能变得成熟。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强,就是要让他能经过锤炼,自我生存下去。
一定要记住,自由不是放任。
给孩子自由,父母也要握有几个底线:孩子不能道德败坏,不能不学无术,不能触碰为社会、法律所不容的犯罪区域,等等。给他自由,并不是放任他随便去做任何事情。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反叛心,若是放任自流,一旦受到不良的影响,就很容易滑向罪恶的深渊。
沟通箴言
打开“笼子”,是为了让孩子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父母要能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同的潜能,让他自由发展,将会使他的能力得到发挥。而且,自由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前提。合理适度的自由,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孩子,我为你骄傲!”
把握好孩子的心理需求,让他体验到成长的快乐
家庭教育是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大事。而在许多家庭中,父母习惯于对孩子严加管教,整天只知道叫孩子如何乖乖听话,只能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其实,这样的教育方式是不妥的。
对孩子命令太多、要求太多,父母总说“你必须”、“你应该”,却从来不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与感受。这样的严格管束,也许一时孩子能感受父母的权威,听进教导,但时间长了,他的心理需求被忽略得过久,就有可能出现与父母的期望完全相反的效果。
母亲一直对儿子要求严格,从幼儿园到初中,她几乎掌控了儿子所有的时间。有一天,14岁的儿子很严肃地对母亲说:“你知道吗?我压抑了这十几年了。我一直都是你手中的玩偶,你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是看你做母亲的也不容易。但现在,我受够了!在你的教育与安排下,我碌碌无为,我活得也不快乐。所以,从今以后,我要做我自己!”
母亲一直认为自己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现在,儿子的话让她目瞪口呆。
后来,儿子果然从学校退学,并开始在家自学。母亲震惊不已,她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乖了14年的儿子突然就这么叛逆了呢?
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却唯独不愿意听他说说话,心理需求被忽视的孩子,他反抗也就在所难免。
日本儿童文学作家黑柳彻子曾经着有一本享誉国际的书《窗边的小豆豆》,书中讲述了她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
当时,她因为淘气而被原来的学校开除,而在原来的学校,没有人愿意和她说话,就连父母也对她非常无奈。但当她来到“巴学园”的第一天,学校校长小林宗作就与她进行了第一次交谈。
小豆豆兴趣盎然地给校长讲街头卖唱的艺人,讲完后,校长问她:“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小豆豆又开始谈之前的学校。“还有吗?”校长接着问,于是她又说起了自己的早餐。之后校长继续问:“还有呢?”小豆豆又谈起了自己的衣服。直到最后,校长问她:“还有吗?”小豆豆摇头:“没有了。”整整4个小时,小豆豆才算结束了和校长的谈话。
但就是这样的谈话,却对小豆豆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成功的小豆豆说:“校长对我的尊重,奠定了我一生成长和成功的基础。”校长的尊重,是小豆豆黑柳彻子最终成功的基石。其实,校长不过就是满足了她的心理需求而已。由此可见,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视,因为那开除也许会影响他的未来发展。
所谓心理需求,就是行为主体自身按其思想、意愿、情绪、正常需要而产生的内在需求。无论在哪一个年龄阶段,人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而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更是需要父母能根据他的年龄特点以及性格个性,去满足他的精神、文化以及情趣的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应该及时给予相应的满足,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做呢?
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自身价值。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但是我却根本没有感受到。说得残酷一些,他们甚至都不尊重我。他们为了自己的名誉,为了自己的脸面,让我没完没了地学习。口中总说:‘你看你表哥,保送上的清华。’可那是我表哥,又不是我。我有我的优势,但他们却根本看不到。我讨厌被拿来和别人比较,我也更加反感看见父母对别人充满羡慕而又贪婪急切的眼神。”
也许这个孩子说的言辞有些过激,但他说的确是一个事实。父母不愿意孩子不如别人,尤其是在学习上,因为那就丢了他们的脸。所以,他们只看到别的孩子的价值,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价值。他们丢掉了对孩子的尊重,同时也丢掉了孩子本身的价值。其实,如果一个人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价值,那么他的奋斗也就失去了目标,他自己也会觉得生活是冷酷而让人厌烦的。
所以,父母爱孩子,要尊重他的心理需求,要能为自己的孩子而骄傲。父母一定要能看到他的真正的自身价值,给予他适度合理的期望。
不要对孩子“扶持”过度。
果农照顾果树需要耗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父母对待孩子也如果农照顾果树。如果施肥过度,果树反而不会长好;如果父母对孩子“扶持”过度,尽管看似事无巨细地给予照顾与帮助,但却忽略了孩子“渴望自由”的心理。
孩子终将会有自己的生活,所以父母给予的爱要得当,给予的帮助要恰到好处。不要长期包办干涉他的所有生活问题,在保证他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允许他自由成长。让他能自己去解决一些问题,保证他在面临困境的时候,能够自己渡过难关。
给孩子适合他发展的教育。
许多人也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买了一双好看的鞋子,试穿的时候显不出什么,但回家穿着走路却很夹脚。但鞋子好看,别人羡慕,于是忍了脚疼也要穿。
日子久了,脚疼得受不了,于是不得不将鞋子束之高阁。
同样道理,不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也可能会耽误了他的一生。所以,父母不要强迫孩子非要在学习数理化上有什么建树,如果他会画画,或者体育细胞发达,只要加以培养,相信他也一样能做出成绩。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了解他的发展方向,适合他的才是最好的。这才能激发出他的潜能,他才有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
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就是要让他有安全感。父母除了要满足孩子日常的衣、食、住、行的需要之外,还要能尽量给他营造一个充满支持和关怀的家庭环境。父母之间要能和睦相处,有事也要共同商量,多顾及对方的感受。这也是在为孩子作好榜样。同时,父母也要能从孩子的角度,去尝试进入并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孩子才能安心地发挥它的潜能,也才能学会并积极去面对遇到的问题,并且愿意去承担责任。
要给孩子的成长设定必需的规则。
尽管父母需要尽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但这种满足也需要有一定的限度,让他体验成长的快乐,却也不能丢了必要的规则约束。
老师向小严的父母反映,说小严总是在宿舍熄灯后听收音机,声音还很大,这影响了其他同学的睡眠。但父母却说:“我们关注国家时事,这也有错了?让大家一起听,还表示我们很热心呢!”
父母倒是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但相对的,却是破坏了一个公共的规则,这样的孩子,无论是当下,还是在未来的日子里,势必会被人孤立。
缺乏约束的孩子,将来非常容易迷失自我,也迷失前进的方向,最终他有可能会陷入困境。只有在他很小的时候,培养他习惯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和指导,这样他的成长之路才有可能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沟通箴言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不断地有各种心理需求。不会说话时,哭和笑是他的表达方式,父母需要仔细了解和揣摩,使他的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会说话了,父母要多和孩子进行沟通,以增进亲子间的了解。不要只单纯地满足孩子的吃穿住行,也要多关注他的心理。
“妈妈(爸爸)想听你解释!”
允许孩子为自己申辩,给孩子解释的权利
1919年,鲁迅在一篇名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中写道:“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这是近百年前的一段话,可放在现在来看,似乎依然很合“潮流”。当下有许多的父母,恰恰就是文章中的表现,全凭自己的认知去下结论,也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有错。这样的父母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不允许他作出解释,只单方面地承认自己所理解的。这样表面看来,父母是在树立自己的威信,但实际上,孩子却已经受了委屈。再加上十几岁的年龄正是所谓的“叛逆年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可能就此受到不利的影响。
家里有一件很漂亮的瓷器,是一匹腾空而起的黑色的马。一天,妈妈下班回到家,发现瓷马腾空的那只脚掉了。妈妈二话不说,直接就进了儿子的房间,大声地冲他嚷道:“让你好好看书你不听。摔了我的瓷马也不吱一声,马上就要中考了,你还光想着玩,没出息!”儿子一脸惊愕地看着妈妈,当他听完妈妈的话之后,也生气地说:“不是我!”
“哼!不是你才怪了!”妈妈不屑地看了儿子一眼,说道:“都上初三了,还玩心不改,成什么样子?拿什么参加中考?现在居然还狡辩!”
儿子涨红着脸站起身大声反驳道:“我说了不是我!我动它干吗?”
“谁知道你动它干吗!你就不好好学习吧!”妈妈说完转身离开了屋子,儿子气得胸脯一起一伏。
很晚了,爸爸才回到家,一进家门就连忙对妻子说:“中午我回来找文件,结果碰倒了那马,马腿掉了,回头我去补一下。”妈妈听后一愣,儿子看了妈妈一眼,表情写满了“我说不是我吧”,但妈妈却对他说:
“想那么多没用的干什么?你本来就快中考了,我不让你玩也没错。看书去!”
其实,父母可以算作是世界上最难承担的角色之一了。他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希望他能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而且,父母都认为自己责无旁贷,必须将孩子管教好。于是遇到一些事情,父母往往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断案,对孩子说:“你的错!”而且完全不给他申辩的机会。孩子也就直接被判了刑罚,甚至是“莫须有”的刑罚。
在这样的“教育”下,孩子就有可能“越管越反”。尤其是“叛逆年龄段”
的孩子,得不到自我申辩权利的孩子,将会变得更加叛逆。于是,一个本可以避免的恶性循环却越循环性质越恶劣。
有许多问题,只要稍微解释一下就都能真相大白。想必父母也遇到过被人误解的时候。那个时候,父母自己是不是也非常想要有一个解释的机会呢?所以,父母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孩子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也非常希望父母允许他申辩,好将事情说个明白。
其实,让孩子申辩、解释也是对他的一种尊重。那么,父母应该如何表现这种尊重呢?
父母不要总是自我判断。
“这个杯子是你打碎的吧!”
“你是不是又欺负同学了?”
“老师怎么会冤枉你!”
“你又想干什么坏事啊!”
“你就别狡辩了!”
……有一个词叫“武断”,意思是主观轻率地判断。在面对某些事情的时候,有的父母就会经常变得很武断,他们相信自己的判断是不会错的。于是,一些错误就被直接扣在了孩子的头上。随之而来的,就是父母长篇的说教。
曾经有一位中学英语老师讲过这样第一个故事:
我一直要求我的学生要好好听讲,同学之间不能互相交头接耳。我对他们说:“已经是中学生了,就不能和小学生一样,上课讲话是不好的行为。”
但有一天,我刚开始上课,就看见一位男生回头和身后的同学说话,我立刻就生气了。当时就训斥了他一顿,并让他写检讨。那位男生一直狠狠地盯了我一节课,我认为是他叛逆期在作怪。
下课后,坐在他后面的同学找到了我,说:“老师,你错怪他了。他捡了一本课本,他只是回头问我是不是我掉的而已。”我当时就愣了,我终于明白那个男生眼神中表达的意思了,我的“****条例”伤害了他。
其实,父母有时候也会犯类似于故事中这位老师这样的错误,从自己的认知出发,很轻率地就为孩子下了结论。殊不知,这样对孩子也是一种伤害。“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孩子这个时候就不会认同父母的威信了,他的内心只会觉得父母不信任他,青春期的叛逆心理会变得格外强盛,他就可能会仇视父母,甚至还会做出后果不堪设想的事情来。所以,父母不要自以为是地就下结论,要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与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原因。
事情的发生终归会有它的原因,无论谁对谁错,所有事情都要有来龙去脉。
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解释,允许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申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要和他一起分析事情的发展过程,以真正判断出是非对错来。
在分析的时候,父母要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要耐心将孩子的话完整地听完,并给他时间让他为自己解释,父母要能从他的话语间听出关键字,以便帮助他更好地分析事情的原因。
千万不要“暴力”相加。
无论是正解还是误解,有的父母对待孩子的问题的时候,总是显得非常不冷静。在这样的父母看来,此时孩子的解释就是在“犟嘴”,父母就感觉他是在反抗自己的权威,于是打骂立刻就用了过去。
打骂过后,也许表面看来孩子是“屈服”了,他也承认了错误。但是实际上,问题并没有弄清楚,谁对谁错也没有弄明白。如果真是孩子的错,他也会觉得自己非常委屈,因为他即使犯错也是有一定原因的。父母劈头盖脸地直接就教训一番,既不利于孩子认识到错误,同样也不能使他心服口服地改正错误。叛逆期的孩子,有可能还会因此而跟父母还手。
所以,在同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可以让他看着自己的眼睛,同时也要看着他的眼睛。如果真的是他错了,要让他从父母的眼睛中看出严厉;如果不是他的错,父母则要让他能看出来宽容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