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讲给妈妈的故事
3967200000076

第76章 助人为乐者

一个乐于助人的青年遇到了困难,想起自己平时帮助过许多朋友,他于是去找他们求助。然而对于他的困难,朋友们全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真是一帮忘恩负义的家伙!

他的愤怒这样激烈,以至于无法自己排遣,百般无奈,只好找一位智者。

智者说:“助人是好事,然而你却把好事做成了坏事。”

“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大惑不解。

智者说:“首先,你开始就缺乏识人之明,那些没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值得帮助的,你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帮助,这是你的眼浊。”

“其次,你手浊。假如你在帮助他们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不致让他们觉得你对他们的帮助天经地义,事情也许不会发展到这步田地,可是你没有这样做。”

“第三,你心浊。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时时觉得自己在行善,觉得自己在物质和道德上都优越于他人,你应该只想着自己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更富者,你是穷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不要觉得你帮了别人,应该这样想:是上帝借着你的手帮了别人,一切归于上帝,不要归于你自己。”

我有时会觉得,父母对待孩子的养育之恩,也是一种施予,所以很容易犯与那个“助人为乐者”相同的错误。就如同很多孩子犯了心理疾病,就诊时医生往往会建议母亲和孩子一同接受治疗。

有些孩子不会心存感激之情,有些孩子对人不礼貌不尊重,原因往往出在父母,而不是孩子身上。为什么呢?孩子从出生以后,就是一张白纸,他会全盘接受周围环境教给他的一切,如果父母懂得感恩,无形中教会他感恩,他就不会“忘恩负义”;如果父母尊重周围的人,孩子也会从那里接受这种教育,而不会感到得到的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如果父母在爱他的同时能完全的接受他,包括他所有的缺点和优点,不管在高兴还是生气的时候,如果在孩子不能达到父母的期望时,也慈爱的拥抱他,深情的亲吻他,如果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能“蹲下来”,处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孩子会觉得大人们高高在上,不理解他,不疼爱他吗?会成为令人头疼的小皇帝、小霸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