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讲给妈妈的故事
3967200000005

第5章 回家

家虽小,但够用就行。和许多贫穷的邻居一样,加娜的家只有一个房间,且坐落在一条多尘的街上。

房子有着铺着红砖的屋顶,是一个舒服的家。加娜和她的女儿艾薇塔,尽力在灰色的墙上添点色彩,在坚硬的地板上添点温暖:一份旧日历、一张褪色的亲属照片、一个木制十字架。家具十分简单,房间两旁各放着一张简陋的床、一个洗脸盆,和一个烧木头的炉灶。

加娜的丈夫在艾薇塔襁褓时便已去世,年轻的母亲倔强地没有再婚,自己找一份工作,独立养育年纪尚小的女儿。15年之后,最糟的日子已过去,虽然加娜当女佣的薪水只勉强够用,却尚属稳定,能提供食物和衣服等需要。关键是,艾薇塔终于长大,可以找工作帮补家计了。

有人说艾薇塔学会了母亲的独立,她不愿接受早婚及成家的传统观念。她并非没有机会选择丈夫,那棕色的双眼和橄榄色的皮肤,常吸引一群仰慕者来到她家门前。她常常仰头大笑,笑声充满屋子,十分感人。她还有一种女人少有的魅力,让身边的男人觉得她像尊贵的女王,而她特有的神秘,使她始终与男人保持相当距离。

她常提到要到城里去,梦想有一天离开乡村,走进繁华的都市。光是这种想法便叫母亲担忧不已。加娜往往立刻提醒女儿都市生活的艰难:“那里的人不认识你,工作难找,生活无情,还有,你在那里凭什么谋生?”

加娜十分清楚艾薇塔将做何事,或凭什么为生,因此当某天早上起来发觉女儿的床铺空空如也,她的心都碎了。加娜知道女儿去了哪里,也知道往哪里去找她。她马上收拾了几件衣服,带着所有的钱,冲出屋子。

在去巴士站的路上,她进了一家杂货店,坐进摄影棚,拉上帷幕,花尽绝大部分的钱来拍照。她带着满口袋大大小小的黑白照片,坐上下一班往城市最后的巴士。

加娜知道艾薇塔无法谋生,她也知道女儿的个性倔强,不会轻易放弃。骄傲加上饥饿,人会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加娜明白这一点,于是开始寻觅。酒吧、酒店、夜总会和其他流浪者与妓女出入的地方,她全都去找,在每一处留下她的照片——贴在洗手间的镜子上、用钉子钉在酒店留言板上或系在电话亭上。在每张照片后面,她都写上几句话。

不久钱已用尽,照片也用光了,加娜只好回家。当巴士开始漫长的旅程返回村子,一身疲惫的母亲哭了。

数星期之后,艾薇塔走下酒店的楼梯。她年轻的脸庞显得十分疲倦,棕色的双眼不再闪耀着青春,只诉说着痛苦与恐惧。欢笑已失落,理想也成了梦魇。上千次她想到简陋但安稳的旧床,而非无数张陌生的床褥。然而,昔日的小村庄已显得那样遥远。

当走到楼梯最后一级,她注意到一张熟悉的脸庞。她再看一次,大厅镜子上贴的果然是她母亲的照片。艾薇塔双眼仿佛在燃烧,喉咙哽咽地走上前拿下照片。写在背后的是令人难以拒绝的邀请:“无论你做了什么事,无论你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没关系,请回家吧!”

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成年人尚且常常犯错误,更何况孩子?作为母亲,仅仅由于愤怒,我们难道就有资格任意贬低他们,刺伤他的自尊吗?相反,母亲应该在孩子犯了错误时,鼓励他卸下心理包袱,要让他知道“只要你真诚改正,所有的房子都是你的家,所有的人都会为你点亮一盏原谅的灯笼!”

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童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无端的侮辱、责骂、冷嘲热讽,会令璀璨的钻石蒙上尘垢,只有温暖的爱,真诚的赏识,还有充分的尊重,才能擦亮它,令钻石时刻发出耀眼美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