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讲给妈妈的故事
3967200000041

第41章 母女的协定

在我的女儿13岁时,年轻人正流行穿着染得花花绿绿的T恤和磨得破破烂烂的牛仔裤。虽然我小时候也曾经历过穷得没钱买衣服的日子,但也没穿得这么邋遢过。有一天我见到她站在门外,用泥土和石头猛擦新牛仔裤的裤脚。我心想:“天呀!这可是我用钱买来的新裤子,你居然这样糟蹋!”我飞奔出去阻止她,然后搬出“妈妈幼年如何清苦过日,你现在却如此不爱惜物资”的老调,跟她说教了一番。没想到这孩子仍是不为所动,继续低着头使劲地擦着。我问她为何要把新牛仔裤弄成这样,她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回答:“我就是不能穿新的嘛!”

“为什么不能?”

“不能就是不能,一定要弄旧才能穿出门。”

这是什么逻辑呀?新的裤子不能穿,非要搞得像块烂布才行。

每早她上学前,我总会盯着她一身打扮,然后叹口气:“我的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她身上挂着她爸那件旧T恤,上面染满了蓝色的圆点和条纹。而那条牛仔裤更是惨不忍睹,低腰,裤身紧得像火腿肠;裤管经过她的“加工”,多了一把须须。她走路时,须须便在后面拖呀拖的。

然而有天她上学后,我突然像是听到上帝跟我说话:“你记得每早女儿出门时,你都对她说什么?‘我女儿居然穿成这副德性。’当她到学校和朋友们谈起整日唠叨的古板老妈时,她可有得讲了。你看过其他的初中女孩穿成什么样子吗?你为何不亲自去瞧瞧呢?”

那天我果真开车去接她回来,以便观察其他女孩的穿着,结果发现其他女孩穿得比我的女儿更“惊世骇俗”的大有人在。回家的路上,我向她表示,也许我对“牛仔裤事件”反应过度了些。但是我趁机跟她提出条件:“从现在起,你去上学或和朋友出去玩,爱穿什么随你的想法,我不过问。”

“太好了!”

“不过你跟我一起上教堂,逛街,或拜访祖母时,你得要乖乖地穿些像样点的衣服。”她没搭腔,显然是有些考虑。

我继续说:“这样做你只需让步百分之一,我却得退百分之九十五,你说谁比较划算?”她听了之后,眼睛一亮,然后伸出手来跟我握了握:“妈妈,就这么说定了。”

从此之后,我每早快快乐乐送她出门,对她的衣服不再啰嗦半句,而她和我一起出门时,也会自动装扮得很得体。

这个协定让我们母女皆大欢喜。

“代沟”的故事总循环不停的上演。但,究竟是不是真的错了呢?或者自己的教育方法都十分正确呢?两代人所接受的教育是不是都正确呢?抑或父母的观念和想法也要灵活一些?

父母总以为,孩子年幼无知,需要严加看护,谆谆教诲。其实,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体察孩子、理解孩子,你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多么合乎情理;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父母非但不比孩子更英明,甚至常常会发现自己还及不上孩子。父母强加给孩子的“谆谆教诲”,在孩子看来是“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当父母觉得孩子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犯了错误,暂且不要劝告,不要教诲,不要训斥。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地去理解孩子,这是父母首先需要做的事。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父母与孩子之间有意义的交谈才会自然地发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父母才能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才能接受父母的谈话,并在无形中受到父母的影响。

不管怎样,宽容与理解,永远是沟通的黄金法则,亲子之间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