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妈妈讲给妈妈的故事
3967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很多母亲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就像我初为人母一样,对“母亲”这个名词有些抗拒心理,原因是这个称呼会让我们产生丧失 “我”的恐惧感。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怀着小宝贝的最初那个阶段,紧紧抓住“自我”的心理、矛盾不安的幸福感一直伴随着我。既为这个即将出生的、身上流淌着我的血液的小生命感到欢欣,又担心他的降生会改变我原有的生活,未来充满不可测定的因素,等待我的将是什么样的一种新生活呢?

持续到孩子一周岁以后,我才逐渐从这种不安中挣脱出来。也许是做母亲的日子长久了,我已经习惯这种感觉,或是在一次次喂奶和换尿布中,我对孩子的爱压倒了一切。不论是什么原因,我在“自我”和“母亲”这两者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关系。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就像我播撒下的希望的种子似的,他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同我的心联系的更加紧密了。有时候,看着他快乐的在满屋子的玩具中“忙碌”的样子,我就有说不出的欣慰与感慨。孩子让我们感到此生的希望,看到未来的未来。母亲的责任与爱令我脱胎换骨的成长。我想,养育一个孩子,做一回母亲,可以让一个女人更加成熟、完美。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一定会无悔当年要他的决定,这一点,没有做母亲你可能永远无法体会。

在我开始做母亲的时侯,脑海中会有一些固定的印象,或者说是成见。但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这种“刻板印象”逐渐得到修正。养育刚出生的婴孩和两三岁的小孩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和技巧。而当有了第二个孩子时,我又发现养育长子的经验竟然完全不适用。这样,随着孩子的长大,我发现自己每时每刻都有新的体会,需要学习、锻炼和成长,最终我得出结论:孩子的成长和母亲的成长是联系在一起的。母亲的素质和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起点的高低。孩子迫使我不断学习成长,不断完善自己,如果不是这样,我就无法跟上他飞速的发展。害怕落后而被抛弃的恐惧,促使我马不停蹄的向前赶。回首而望,不能不说是痛并快乐。

也正因为上面的原因,我常常希望能够和很多有相似经历和感悟的母亲交流。于是开始产生这样的想法,希望让母亲们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育儿经验、感悟体会写下来。编著本书,对我担当母亲这个角色十分有帮助,希望每一个母亲读这本书时,也能获得助益。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其他母亲如何战胜自己的压力,如何胜任这一富有挑战的职责,如何获得回馈。这些文字里蕴含的勇气、笑声、泪水和智慧,是我们这些母亲献给彼此的礼物。

作者

200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