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评点曾国藩
3967100000035

第35章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1)

【评点原文】

直到晚年,在一九六九年一月的一次谈话中、******还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

参闻:李锐:《******早年读书生活》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4月版

【评点背景】

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曾国藩上疏朝廷说:“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越多则力越弱,饷越多则国越贫”;虽然国用不足,财政拮据,但千万不可“于岁人常额外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建议皇帝要注意发现和信任将才,但使七十一镇(军队)中有能切实顶用、也就足以应付事变了。

成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横扫湘江流域各县境,朝廷震恐。适曾国藩奔母丧在原籍,便奉旨前往长沙,帮助湖南巡抚办理团练。受命后即上奏,力言绿营不堪使用,主张仿照戚继光练兵之法另建新军。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号“湘勇”(通称湘军)。他对训练抓的很紧,每一小股人数都不超过五百,号称“湘勇”;立三等法,刑罚不通过府、县官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抓捕到的“莠民猾胥”二百余人被他杀害。他这样独断专行,不但引起了人民的怨愤,连巡抚司道等各级地方官员也很不满意。但每当他有事奏报朝廷,却又总能得到肯定的答复,致使大家对他敢怒不敢言,把他和地方官的关系弄得十分紧张。由巡抚掌管的标兵和湘勇发生争斗,一直打到了曾国藩的行台(指挥部)。曾国藩亲自去向巡抚申诉,巡抚也不过是表面敷衍了一下,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实际上是置之不理。

曾国藩视察了东南地区的形势后,认为要想消灭太平天国,非有强大的水军不可,经奏请朝廷同意,在衡州大量建造战舰。没有造船的经验,只好自行设计,结果共造成大大小小的战舰二百四十艘。招募到的水陆军17000多人,水军由褚汝航、杨载福、彭玉麟统率,陆军由塔齐布、罗泽南统率。会集湘潭,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全力攻击太平天国起义,誓师出战。太平军从江西往上游进击,再次攻陷九江、安庆,江忠源战死庐州,吴文镕亦死于黄州;汉阳失守,武昌戒严,进军矛头直指湖南。曾国藩跃跃欲试,很想显示一下力量,但当他率领水陆军东下时,水军初次出动便因大风而损毁战船数十艘。陆军在岳州遇敌前队一触即溃只好往长沙撤退。太平军攻陷湘潭,截击于靖港,曾国藩兵败后愤然投水自杀,幸亏被幕僚章寿麟救起,方才没有死成。待后塔齐布在湘潭击败了太平军,曾国藩驻营于长沙高峰寺,军队得到休整又重有起色,但人们仍因他曾投水自杀而在不断笑话他。有人建议他扩军增兵,曾国藩说:“我原有水陆军万人并不算少,但遇敌即溃。岳州之败,水军敢于奋起抗战的只有杨载福一营;湘潭之战,也只有陆军塔齐布,水军杨载福各两营,可见军队人数贵精而不贵多。”因为他收复了湘潭,巡抚、提督上疏替他请功,他自己却上疏请罪。奕泞(咸丰)斥责了作战不力的提督鲍起豹并将其免职,委任塔齐布继任提督。太平军自岳州经常德北进,再攻陷武昌。曾国藩进军岳州,下城陵矶,太平军战将曾天养战死;会师京口后,罗泽南沿长江东岸攻击花园,塔齐布伏兵洪山,杨载福的水军也同时出动。太平军未经战斗,撤离武昌、汉阳,曾国藩于1854年10月攻陷湖北省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然朝廷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兵。

曾国藩到达九江,前锋逼近湖口,水师驶入鄱阳湖。太平军在湖口修筑工事,截断了曾军船只的后路,于是已进入鄱阳湖的船只出不来,停留在长江的船只也进不去,外江,内湖陷入阻截困境。留在长江的那一部分水军因缺乏小艇,太平军于夜间出动蚱蜢(亦作舴艋,小船)向他们发起突袭,纵火焚烧曾国藩乘坐的大船。曾国藩离船逃命,躲进了,罗泽南的步兵营,于是水军混乱成一团,溃不成军。五年,太平军重建武汉,向荆、襄地区广泛出击。曾国藩派胡林翼回头还援湖北,塔齐布仍留攻九江,自己则转往南昌,去重新集结被困于鄱阳湖的那一部分水军。罗泽南跟随他进入江西,收复了弋阳、广信、义宁。七月,塔齐布“方传令薄城,邃气脱卒。于军”。塔齐布与罗泽南是曾国藩手下两员主要战将,塔齐布一死后便只剩下罗泽南了;塔齐布之死,使曾国藩受到了严重损失。曾国藩与江西巡抚陈启迈之间,关系又极不融洽;罗泽南周旋与他们两人之间,疲于奔命,认为长此下去终究不是办法,因而上疏给曾国藩,说大势取决于武昌,请求让他,带兵去增援湖北。曾国藩答应了罗泽南的要求,幕下谋士刘蓉谏阻他说:“你所依靠的是塔、罗,如今塔将军已经死亡,罗将军又将远出,倘遇紧急情况,还有谁可供你调用?”曾国藩说:“对这件事,我已经深思熟虑过了。从东南大局看,只好这么办,大家一起困守在南昌,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郭嵩焘在为罗泽南送行时,问他说:“你走后,曾公(曾国藩)兵力如此单薄,怎么办呀?”罗泽南说:“如果天命还不想让本朝灭亡,曾国藩是死不了的。”他已经是听天由命了。

六年,石达开由湖北进入江西,接连攻陷八府一州,九江也仍然控制在太平军手中,鄱阳湖南、北信息隔绝。曾国藩被困南昌,虽军务繁忙,却仍然不断的在那里读书赋诗,曾创作了一首《水陆师得胜歌》),并教导军士战守技艺和结阵布营方法。但他的实力实在是太小了,对敌人根本造不成大的威胁,因而不断有人劝他把罗泽南调回来;当时罗泽南正在围攻武汉,又不好调动他而功败垂成。罗泽南为着想早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把曾国藩从困境中挽救出来,心情急躁,督战更为严厉了;结果在一次攻城战中,遭到石达开和秦日纲的内外夹击,“枪丸中左额,收军还,创发而殁”。彭玉麟听说江西情况紧急,脚穿草鞋徒步千里,从太平军防区穿行而过,赶到南昌去协助曾国藩设防。此时胡林翼已经是湖北巡抚,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曾国葆向他求得五千人,去攻打瑞州;湖南巡抚骆秉章也给了曾国荃一部分军队。让他去援救吉安,于是曾氏兄弟在行军中会聚。湖北方面,官军占领武汉后,直下九江,李续宾率八千人列阵于九江城东。李续宾和他的弟弟李续宜原来都是罗泽南的手下,他带的就是罗留下来的部队。杨载福的四百艘战船,停泊于长江两岸,江宁将军都阿兴的马队和鲍超的步兵都驻屯水池口,集结于九江的各路部队共有数万人。曾国藩当时的心情本来是极为忧愁恐惧的,从南昌赶去慰劳将士,见军容已颇为壮观,这才稍微又振作起来了。正在这时,大营溃败,向荣死于丹阳。和春继任钦差大臣,张国梁统率的部队继续向南京发动进攻。七年二月:曾国藩的父亲死了,朝廷给假三个月,让他回去办理丧事。胡林翼平定湖北,攻破湖口,已隔绝数年的外江内湖水军重新会合。杨载福扬帆过安庆、攻克铜陵泥汊。胡林翼鉴于这支水军原是曾国藩创立的,主将杨载福、彭玉麟又都是曾的老部下,虽然曾国藩尚在服丧期间,亦仍请朝廷命他起复视师。朝廷下诏委任曾国藩出办浙江军务,随后又叫他增援福建。曾国藩顿兵建昌,派人攻景德,江西各城先后收复。石达开进入湖南,围攻宝庆。咸丰帝担心四川出事,胡林翼也认为湖北全靠吃川盐过日子,曾国藩又从来还没有过自己的地盘,于是与官员共同建议,请求派曾国藩到四川去。朝廷尚未做出决定,石达开的进攻矛头转向广西,陈玉成再破庐州,李续宾战死三河,胡林翼便又改变了主意,建议留下曾国藩和他共同进取安徽。此后,军队分成三路,每一路各领万人,曾国藩由宿松、石牌进军安庆,多隆阿、鲍超出太湖取桐城,胡林翼自英山指向舒城、六合。桐城很快被攻占,曾国荃围困了安庆。这时,皖南的太平军攻陷广德后,袭破杭州。

十年闰三月,李秀成大会诸将于建平,集中兵力救援南京,江南大营再次崩溃,常州、苏州相继失守。左宗棠接到情报后叹息说“这也许是决定敌我胜败的转折点!江南的军队早已将帅迟钝、士卒疲惫,经过这一番洗刷,或许后来人还可以着手办事了。”有人问他:“谁能担此重任?”胡林翼接口回答说:“朝廷如能把江南委托给曾公(曾国藩),那就没有什么办不好的事情。”咸丰帝经过慎重考虑,给曾国藩加了个兵部尚书和钦差大臣的头衔,委任他为两江总督。太平军在江、浙分兵出击,有人劝他撤安庆之围,前去支援江、浙,曾国藩说:“安庆的这一支军队要留下来攻南京,动不得啊!”渡江进入祁门后,江、浙官绅向他告急求援的书信每天有数十封之多,咸丰帝也一会儿下诏命他援苏、援沪,一会儿又命他援皖、援镇江,但曾国藩仍未撤安庆之围。数日后,太平军攻陷宁国、徽州。北京方面,英、法、意、俄等国入侵天津,僧格林沁被击败,咸丰帝奔逃到热河。

这一年冬天,曾国藩再次陷入困境,与派出的军队几乎全都失去了联系。他身边的将吏都很忧虑,劝他赶快转移营地,向水师靠拢(便于逃跑),曾国藩说:“无敌退兵,兵家所忌。”只是下令调鲍超和张运兰的部队来同他会合,而没有听从转移的劝告。他虽然身在军中,处境艰难,仍然意气自如,与宾客僚佐饱酒论文,每天都写日记的习惯也仍在坚持着,从未间断过。曾国藩在祁门,粮饷全部依靠江西,景德失陷后,大家建议他攻占徽州,以便打通运输线,从浙江取得大米。于是曾国藩亲自统率军队进抵休宁,但适逢大雨,出师不利,八营同时溃败。曾国藩誓死守休宁,连遗嘱都已写好寄回家去了。幸亏左宗棠大败太平军于乐平,他才得以移驻东流。十一年八月,曾国荃终于攻克安庆。咸丰帝死于热河,载淳(同治)嗣位,那拉氏(慈禧)垂帘听政,曾国藩加太子少保衔,节制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

曾国藩面对太平军在苏、沪、杭和宁国、江西、庐州以及捻军苗沛霖在颖、寿地区发动的强大攻势,与曾国荃商量进军策略。曾国荃说“只有急捣南京,迫使敌军以全力四救,而后才能进图苏、杭。”曾国藩很同意弟弟的意见,于是把攻南京的任务交给了曾国荃,把浙江方面的常务委托给了左宗棠,而把江苏交给了李鸿章。李鸿章原出于曾国藩门下,最先以编修任幕僚,后改为道员;这时,曾国藩命他重新招募,另成一军,并挑选出了部分的将领去协助他。李鸿章由此而组建起的部队,即后来所谓的“淮军”。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曾国藩升任协办大学士。所有各地止在同太平军作战的部队,例如曾国荃攻南京,李鸿章征苏、沪,杨载福和彭玉麟的水师,多隆阿取庐州,李续宜援颖州,鲍超攻宁国,张运兰防卫徽州,以及左宗棠计划收复浙江,十道并出,全部隶属于曾国藩。太平天国之所以最后归于败亡,除了其他因素外,曾国藩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此时南京的防御还是够坚强的,工事很完善,粮食军械也充足。要想拿下南京,不是一件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情,而官军又普遍流行疾疫,将士死亡后尸体堆积如山,部队几乎失去了战斗能力。曾国藩胆战心惊,主动请求朝廷另派大员前来主持军事,以便分担责任。朝廷下诏慰勉他说:“天灾流行,哪里能说是你的罪责?那也许是由于朝政诸多缺失所致吧。我君臣只有祈祷上天,力图挽救,为民请命就是了。环顾中外大臣,才力气量谁能赶得上你呀!时势艰难,你不要懈怠,好好的继续干下去吧。”曾国藩接诏后,感动得五体投地,一边读着,一边哭着。洪秀全因被围困日久,征召李秀成,李世贤救援南京,号称六十万人,围困了雨花台的官军。曾国荃顽强应战,双方连续激战达六十四日之久;最后,太平军撤退。

三年五月,南京城外官军形成合围;十月,李鸿章攻克苏州;四年二月,左宗棠攻克杭州;曾国藩命李鸿章也来参加攻南京,李鸿章尚未来得及出发,南京已被曾国荃攻破。清朝大加褒奖,曾国藩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清代自开国以来以文臣而封侯的他是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