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母亲河,别再流泪
3961900000041

第41章 保护母亲河,保护水资源(3)

以京津地区为例,该区小麦、水稻和蔬菜三大耗水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53%(分别为39%,6%,7.5%),用水量48.3亿立方米,占农业总水量的75%(分别为38%,14%,23%,小麦为24.5亿立方米,水稻9亿立方米,蔬菜14.8亿立方米)。如将小麦、水稻面积分别减少5%和2%,则可节约出水量1.4亿立方米,相当于200万人口城市全年的生活用水量。当然,作物布局不能只考虑节水一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作物的适宜条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等。如一些低洼涝碱地区在有水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种植部分水稻。而为了生活需要,调剂部分细粮,也不可能大面积压缩小麦的播种面积。

②农田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

覆盖技术能够抑制蒸发,兼有肥田作用,可就地取材.节水增产效果明显。小麦、玉米经用秸秆覆盖后,可增产750千克/公顷,而地膜覆盖增产则可达1500千克/公顷以上。目前推广面积达数百万公顷以上。

③少、免耕技术

免耕是指直播幼苗或移栽幼苗能够在不进行任何土壤耕作下开始生长,通过锄草剂、作物种间和株间竞争抑制杂草。免耕有以下优点:免耕保留作物残茬能最大程度降低风蚀、水蚀,可以加大降水渗入,减小表层径流,增加降雨贮存和提高土壤水分,减少成本,抢时间,特别是对于像北京地区热量较紧张及一些干旱地区,这种方法比较适宜。

④节水栽培技术

如水稻节水高产栽培,可节水2000~3000立方米/公顷,增产675千克/公顷,水分利用效率从0.56千克提高到0.78千克。

⑤抗旱节水作物品种的使用

这些品种根系发达,下扎很深,有较强的吸水、肥能力。同时,叶片蜡质层较厚,叶片夹角小,上挺,蒸发量小,故需水量小。节水品种投资少,易推广,增产节水效果显著。如冬小麦“北农2”、“农大146”、“平阳27”品种,在减少1水~2水条件下,比对照品种增产30%左右。

⑥化学节水措施

抗旱剂、保水剂、蒸发抑制剂等,可调控农田水分和作物耗水,有广阔发展前景。抗旱剂1号(黄腐酸)有抗蒸腾、调节生长功能,节水增产性能稳定,每公顷用量750~1050千克,增产10%左右,保水剂具有较强的吸收性能,用于种子包衣,苗木沾根,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并能提高出苗率。土面、水面抑制蒸发剂,性能稳定,能有效地控制土面、水面蒸发,保水增温。

(2)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灌溉节水技术、灌溉节水制度、区域水资源平衡,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配套应用。

①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灌溉输水管道化已是国际上灌溉系统田间输水的主要方向。实践说明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比渠道毛灌水量减少450~600立方米/公顷,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9以上,节约提水能耗30~40%,由于减少田间农毛两级输水渠道占地而节约土地1.5~2%。所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具有明显的节水、节地、节能、增产的效果,且技术简便、投入较低,值得进一步大力推广应用。今后应在地下输水管道研究基础上加强地上配水和田间灌水技术的研究,提高田间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应逐步研究渠灌区的管道输水技术,使渠灌区的节水灌溉有一个新的发展。

②渠道防渗技术

是提高渠道利用水的有效途径。我国灌溉面积中,渠灌区占75%以上,对大型灌区渠道防渗可使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0.2~0.4,达0.9以上,减少渠道渗漏损失50~90%。而目前我国地面灌溉占总灌溉面积的98%,其中大部分为沟渠灌溉,渠系利用系数在0.5以下,输水渗漏损失严重,所以此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意义重大。

③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比地面灌溉一般节水30~50%,各种作物产量平均增长幅度为10~30%,并可节约能源。目前,喷灌不仅在经济作物或丘陵地区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还在平原地区得到较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平原大田作物半固定式喷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如北京喷灌面积已占粮食面积的80%,达到1.5万公顷(1996年)。山丘地区自压喷灌系统、移动式小型喷灌机组、圆形喷灌机组的研制都已有成熟经验。

④微灌技术

包括滴灌和雾灌。与地面灌溉相比较,节水50~60%,增产20~30%。在经济作物和城市蔬菜灌溉中得到了推广应用,现已有滴灌面积数万公顷。微灌技术在茶园、柑桔园亦逐步推广。

⑤节水灌溉制度

根据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耗水规律和适宜水分指标,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和土壤的调蓄能力,在保证作物正常生理需水的前提下,确保作物需水关键时期的水分供给,减少灌水次数,抑制田间水分的无效消耗,使有限的水资源获得较高的产量,提高由间水的利用效率和单位耗水量的效益。各地在试验研究基础上,近年来对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等主要作物的关键灌水时期和节水灌溉制度,取得新的突破。

(3)节水灌溉管理

节水灌溉管理是节水灌溉的重要环节。有较多的节水灌溉典型。如利民灌区水资源高标准利用、引黄灌区分级供水、用水计量、节水扩灌、河西和关中灌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传统技术认真管理等,均取得显著效果。

节水型农业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是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涵,其核心是运用各种手段把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它不能一蹴而就,只能-在现代技术的支撑下逐步向更高标准靠近。今后应着力于现有节水技术的综合推广应用,同时开展一些软件研究,解决好运行机制问题,从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等方面,不断调整、完善,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对节约用水的积极性。

工业及城市节水

水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然而水资源缺乏已逐渐呈现为世界性的危机。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是避免水危机继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对策。

当然,合理用水与节水并不是简单地压低用水量,削减用水户,而是在发展生产基础上,在尽量满足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浪费,提高用水水平,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1)节水潜力

①城市生活节水的潜力

尽管目前城市生活用水在城市总用水量所占的比重不大,但城市生活用水紧张时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却很大,它牵动千家万户,与人民的生活关系最密切。因此,所有缺水的城市都把城市生活用水作为第一保证的对象,把城市生活用水作为城市合理用水与节水的最重要的内容来抓。实践证明,这也是干旱年分用以度过城市用水危机的有效办法。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城市生活用水中节水的潜力还很大。通过近几年普查结果分析,城市生活用水中普遍存在着设备单位用水量过大,设备老化造成的跑、冒、滴、漏水的损失严重,以及生活用水中重复利用率偏低的现象,这些都为我们挖掘生活用水中的节水潜力提供了方向。此外,低廉的水费加重了水不值钱的错误认识,生活用水管理不善,“常流水”时有发生,市民普遍缺乏节水意识,如加强生活用水管理,也可节约大量用水。

②工业节水的潜力

工业用水的多少,往往敏感地影响到城镇工矿区的供水状况。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工业用水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工业节水对一个城镇工矿区的用水问题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980年全国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为620立方米,水的重复利用率为20~30%。而北京和天津工业的万元产值耗水量为233和167立米,重复利用率分别达70%和64%。如果全国工业用水都能达到北京的水平,则全国可节水约200亿立方米。

(2)节水措施

①政策性措施

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节水观念和节水意识,增强水资源不足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城市生活用水与全体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依靠全体市民共同做到节约用水。因此,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是城市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外都非常重视节水宣传工作。国外报纸、广播、电视、展览会时有这方面的内容:美国洛杉矶市曾发动100人作了188次节水报告,组织7万名学生看有关节水电影;日本每年举办节水周、节水日活动。我国许多缺水城市也都进行声势浩大的节水宣传,北京市近几年每年都召开全市节水动员大会。这些活动促进了市民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和节水习惯的形成,都取得了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