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3961700000029

第29章 重视自己身边的“非物质”财富(5)

他的家位于印度西南部城市班加罗尔的一个平房小院里。每天早晨4时30分,他就会准时起床。在喝完一杯简单的浓咖啡后,他会向驻四个大洲分公司的经理们连珠炮似的发电子邮件。7时左右,他习惯性地步行250米到占地5公顷的维普罗公司总部上班,那里有他的办公室,但房间里只有一张写字台、一把椅子,墙壁上没有任何装饰物。他身上穿的是公司的统一制服——牛仔服,不系领带。楼前没有固定停车位,不过普莱姆基并不为此担心,因为他根本就不用开车。即使开车来,他也总能找到泊位,因为他来的时候别人往往还在酣睡中。

在得知自己被《福布斯》列为世界第二富豪时,他对《今日印度报》记者说:“我觉得自己像动物园的动物一样,隐私遭到侵害。我不认为自己是世界第二富人。”在维普罗公司的股票疯涨时,他坦承自己也不知道是为什么。“我毫无头绪。我对股票市场不在行……我们在过去两三个月所做的,和目前所做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同。”“任何财富地位和权力地位都意味着重大的责任,股价越高,投资者的期望值就越高,如果股价高得离谱,期望值也会变得不现实。”但在普莱姆基看来,股票只是纸上财富,“变现意味着获得金钱,你应当在有花钱的目标时再去变现。”

对员工的苛刻要求使人们对维普罗公司始终处于一种复杂的情感之中,让人又爱又恨。一方面,它是众多有识之士心仪的标杆企业,印度杰出的软件天才都以加盟维普罗为荣;但同时,也有很多维普罗的员工,因为受不了普莱姆基如此严格的要求而纷纷离开公司。

不过,不管怎样,普莱姆基都以一个成功的资本家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重。一位IT同行在评价普莱姆基时说:“他不仅是一位好的竞争对手,更是一位好人,他的公司和他本人都极为讲信誉。他精打细算,是因为他要打造他的IT航空母舰,这需要节俭,需要奋斗。”同时,普莱姆基也似乎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一毛不拔。“我们现在有义务为印度回报点什么。”普莱姆基说道。于是他设立了一个旨在赞助上百个偏僻乡村学校的基金。“尽管我们的高等教育名列前茅,培养出来的电脑专业人才数量仅次于美国,但贫困人家的孩子也应有这样的机会,在这方面我们有失误。”

这样说来,真正富人的低调并不像某些富豪那样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避免树大招风,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态度,不是为了掩饰什么,也不是为了表现什么。该低调时就低调,该“大气”时也绝不吝啬。

12.在工作中得到快乐

比尔·盖茨说:“我认为关键在于你能从你每天的工作中得到乐趣。对我来说,这种乐趣是与非常有魅力的人共事,致力于解决新问题。”

富人会享受,而穷人只会忍受。富人享受的不仅是财富带来的舒适,还有工作时自我创造的快乐。而穷人忍受的不仅是生活的贫困,还有被他们视为枷锁的工作。

许多人认为,我们的态度和感觉,是由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及工作的好坏而定。其实大谬不然。我们自己才是自己心态的主宰,要抱有正面或负面的心态,完全在自己。富人知道逆境不是他们的敌人,而是他们的朋友,也是生命中最强大的一股外力。如一个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逆境,他就能激发潜力。

在大部分人看来,吃喝玩乐是快乐的,而工作是痛苦无比的。许多关于成功者的纪实传记或报道也都将其奋斗的历程描述得无比艰辛。这种意识无疑在误导着人们——成功等于苦难。

不可否认,人性中有享受快乐、避免痛苦的本能,我们也无意让人们去压制这种本能。工作固然不像娱乐那样让人轻松,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作就一定痛苦,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工作狂”。感官的娱乐只是一时的,终有曲终人散落寞的时候。而工作所带来的快乐则是精神上的愉悦与成就感的满足,这种快乐是最为充实的,甚至能丰富你的一生。

什么是乐趣?魏特利在他的《乐在工作》一书中将“乐趣”(JOY)单词的三个字母分解为三方面的内容:

J——全力做好工作(Jobwelldone);

0——乐观(Optimism);

Y——重视你自己(You)。

热爱、热衷工作的好处在前面我们已经提过,但是有的人或许会认为热爱和热衷是需要以乐趣为基础的,工作能带来这种乐趣吗?答案是肯定的。倾尽全力投入工作决不会令你精疲力竭,反而会使你精神愉悦。全力做好一件工作之后,在家里过一个宁静的夜晚,或利用周末外出钓鱼,或存钱准备来日度假,这些生活的享受都是给自己的最佳补偿,能令你舒畅无比。

许多人也热衷工作,也称得上是“工作狂”,但他们更看重的是成功的结果——财富或地位,而将过程的享受忽略。一个人没有发自内心地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就没有内在的动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其实,富人们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追求财富与地位就像小猫追自己的尾巴,越想追上它,就越在原地转圈;如果小猫只是一味地向前跑,它就会紧紧地跟随着。

在富人的眼中,使工作有趣的目的不仅在增加乐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更成功。今天大多数事业有成的人,并不是为赚钱而工作。如果只是为了钱,几乎每一个我们所熟知的亿万富豪早就可以退休不工作了,他们可以轻松地生活在纸醉金迷之中。但他们之所以仍在工作岗位上,是因为虽然他们的工作辛苦、艰难、饱受压力,但却也充满了乐趣,使他们舍不得离去。

大多数人不会用快乐来形容他们的工作,也因此没有致富的希望。如果你认为你的工作毫无乐趣可言,光是这样的态度,就足以扼杀任何成功的机会,成为迈向成功的最大障碍。一个人的态度可能从极端地憎恨工作到消极地“坐着等待时间过去”,当一个人用后者的态度看待工作时,那么工作其实和坐牢没什么两样。

工作无趣,不仅使一个人在工作上无法有大成就,也连带着使他在家庭生活等方面不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想想看,我们把大部分睡眠以外的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在一天精力最充沛时开始工作,收工时大多已精力耗尽。回到家以后,如果身心过于疲惫,再加上心情不好的话,就无法对期待受到关注的伴侣和小孩表现出热情,因而让家人失望,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不和睦。

事实上,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不论你目前的工作多么无趣,你总会有办法让它变得有趣。当工作变得较有意思时,一个人就会有较好的表现,也因此有更多升迁或另谋发展的机会。工作时心情愉快,回到家也较愉快、较有精神。

其实这里所说的重点并不是要你辞去目前的工作,另找较有趣的工作,而是希望你想办法使目前的工作变得有趣。只要你在目前的工作上表现优异,其他成功和致富的机会就会伴随而来。

那么如何使工作变得较为有趣呢?

提升工作乐趣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改变或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对于自己的工作和同事,你是抱着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态度?你常向别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吗?你抱怨你的上司、工作、同事、部属、客户或供应商吗?你一早醒来想到工作就心烦,黄昏时“迫不及待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吗?对工作和同事越是抱着负面的心态,就越没有成功的希望。成功路上阻碍的大小,与一个人对工作的负面感觉成正比。当一个人的负面感受越强烈,遭受的阻碍就越大。只有自己能为自己的心态负责,也只有自己能使自己的心态变得较为积极。

让工作变得更有趣的第二步,是与同事或者上下级建立愉快的关系。当然也包括公司外与你有往来的人,如客户、厂商、供应商、承包商等。改善人际关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和精力。

使工作变得更有趣的最后一步是学习追求效率。追求效率不是空泛的原则,而是明确的态度,也是一个人在每天工作中具体的行动。

真正的富人都是非常热爱工作的,并将工作视为生命的一部分。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不是被动地接受工作,而是主动去挖掘工作的乐趣。

如果能做到这几点,那么你就能像富人们那样,不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更多地享受工作的乐趣。

13.把贫穷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

霍兰德说:“在最黑的土地上生长着最娇艳的花朵,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木总是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昂首向天。”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有时甚至因被人歧视而消沉,因不被人赏识而苦恼。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把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穷也是一种幸运,穷也是一种财富,因为穷所以思变,因为穷所以拼搏,因为穷所以知道一切得来不易,而会继续保持斗志而不骄奢淫逸。而且苦尽甘来的甜蜜与喜悦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为取得真经经历了大大小小八十一难,最终他们以取得正果而大功告成,这不仅仅是受苦,也是一种难得的厉练,正如古人所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一位父亲带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在看到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这个儿子叫伊尔·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

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布拉格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出卖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凡·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贫穷对人来说也是一种幸运。”可见,促使布拉格成功的无疑是那两位“贫贱”的名人。

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造物主有时会把它的宠儿放在下等人中间,让他们操着卑微的职业,使他们远离金钱、权力和荣誉,可是在某个有意义、有价值的领域中却让他们脱颖而出。

“饥饿没有什么可怕的,爸爸,”一个耳聋的男孩苦苦地央求父亲抱他从救济院跑出去,让他去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会生活在一个物资充足的社会中,并且,我知道怎么样来阻止饥饿。至少穷人都是长期靠一点点糖果来维持生存,感到饿得难受时,他们就用一根带子把自己的肚子勒紧,不是吗?为什么我不可以这样?再说,灌木丛里长满了黑莓加坚果,而原野上到处都可以找到萝卜,它们都可以用来充饥;一个干草垛就是一张很好的床……”

这个可怜的耳聋男孩就是基托,一个有着酒鬼父亲的“小乞丐”,然而,正是这个孩子,最后成了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圣经学者之一。

贫穷是一个人的炼金石,但人也不是铁打的,总会有难过的时候,那怎么办?大哭一场吧!将难过和悲伤都哭光,接下来又可以挺起身去和生活打仗。

有一个女孩得了癌症,在入院不久后,男友也离她远去。

她痛不欲生,但她决定要好好坚强地活下来。她积极配合治疗,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康复过程中,她又认识了现在的老公。

曾有的疾病,令她更懂得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婚姻:“如果没有生过病,我也许早和之前的男友结婚,而现在可能又离婚了。”

上帝要给人好东西时,通常不会有好包装。外表太美的东西,里面反而可能是毒药,因为上帝不懂礼品包装这门艺术。

因为情伤而离开台湾,之后作过泡茶的小妹,到如今资讯公司总经理职位的陈维琴说:“贫穷的家境成就我一身耐磨的本事,更深刻体会人情冷暖。”

陈维琴在大学时代一礼拜打工7天,成绩仍能在学校名列前茅;刚刚工作时,从端茶递水、翻译游戏手册、搞行政工作,甚至公司会计业务她都有分。当时真的很辛苦,但她都挺下来了,靠的就是从小吃惯了苦的人生历练。

站起来便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硬是在地上赖着,自怨自怜悲叹不已的人,注定只能继续哭泣。

失恋是很令人难以承受的事,但去看看失恋之后的女孩,她们往往更坚强懂事,更加成熟,曾经流过的每滴眼泪,都变成快速成长的营养剂。

这些生动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面对贫穷,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它们看作是有益于人生的一种厉练,乐观面对,就像大诗人纪伯伦所说的那样:“当你背对太阳时,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阴影。”

当我们选择看待事物的阴暗面时,我们就看不见光明的那一面;当我们选择悲观时,我们便乐观不起来。

同样的不幸,为悲观的人带来的是绝望,却为乐观的人带来希望。

相反地,如果持有悲观、悲愤、嫉妒、压力、悲伤等负面情绪,则会产生不好的荷尔蒙,对身体造成伤害。

我们在祝福人家时,通常都会写:“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快快乐乐”,而这些原来都可以自己制造,只要有乐观面对事物的心态就够了!

不管遇到什么难关,我们都要尽量去找出其中的光明面。这样,不论多不好的困境,都会转好!不然,只会让自己一直陷在不幸中。

在生活中,如果你没有被贫穷所吓倒,反而以乐观的态度,把它们想象成理所当然的,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把逆境变成了顺境的前奏。

台湾着名实业家曹启泰现在的生活很富有,但他以前也有活得很糟糕的时候。有一次在记者访问他时,他曾心有所感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活到现在,我才知道过去的一切,都是为了造访现在的我。”

如果此时,你也正处于贫穷之中,你是否也会这样洒脱,期望有一个辉煌的将来正在冥冥之中等待着来造访你呢!

14.广交朋友,善于用“情”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商场就是战场,充满着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没有什么人情好讲。其实不然,要想在商场上不被淘汰掉,你就必须懂得广交朋友,善于用“情”,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人是感情的动物,即使没有任何利益上的牵绊,朋友依然是你分享喜悦、倾诉苦闷,甚至难过时,可以一起放声大哭的忠实伙伴。

朋友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显得日益重要,善于利用朋友往往使你的生活自在快乐,而且会有很多机遇,会有很多人帮助。

“利用”一词似乎带有贬义,但与朋友合作,互相帮助的确是成就事业的一种方式。因此,培养一种与朋友互助的习惯,实际上就等于为你走向富有人生多打开了一道门。

香港着名的圣安娜饼店的创始人——霍世昌靠朋友得以发迹,可以给你许多朋友相助的有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