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有道投资有招
3961700000022

第22章 理财在于日积月累(3)

衡量一个人记忆能力的强弱,理论上用记忆的广度、速度、精度和巩固性来衡量。通俗地说,就是要看他能识记内容的多少,识记速度的快慢,记忆的准确性及所记忆的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当然,提高记忆力,也应该从这几方面着手。实际上,一分为二地看,虽然记忆和遗忘是一对矛盾体,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记忆力。

一个人怎样才能增强记忆力?一是他(她)要有自信心,二是离不开刻苦锻炼,三是要方法得当。

(2)用心去记忆,用笔记录作补充

一个人每天靠感觉获得的信息量巨大,不必面面俱到,全部都记忆下来。你必须用心才能记住你感兴趣的及必须要记住的重要事件,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能记得牢,三心二意是不容易记牢的。

人们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一个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为什么专业人员的职业记忆力那么强?早期的“114”电话手工查号员为什么能准确记住数以万计的电话号码?那都是他(她)们用心在记忆,找出了规律,花气力的结果。

作为人脑记忆力的补充,为防止遗忘,你也可以利用笔记记下要办的事、办过的事、要记住的事。俗话说“再好的记性也不如一个破笔头”,尤其中老年人、管理者,包括学习者要办的具体事可能很多,为怕遗忘而误事,可以将内容记在纸上、日历本上作为提示。今天,新派的做法是利用高科技把它们记在电脑上、文曲星上、手机上。人脑有时难免遗忘,作为补充利用其他介质帮助记忆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凡事都有利有弊,也要防止有了介质记录作依靠,而放松用脑强记的锻炼,这样也会让记忆力退化。如同缝衣钢针不用就生锈一样,脑子不用就懒,惰性能使一个人的记忆力退化,而脑子却是越用越灵。

人生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有些要通过理解才能记忆,有些却要机械地记忆,例如乘法口诀、识字、拼音;背11~19的平方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记地名、人名、历史年代表、外语单词等都要死记,记住它们并且要使用一辈子。

(3)增强记忆能力的“妙”法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从需要记忆的内容上看,记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机械记忆的内容指必须通过死记硬背,甚至需要反复多遍才能记住的内容。如山峰的高度、河流的长度、地名、人名、电话号码等。而意义记忆指的是在对要记忆的材料理解的基础上,找出其内在联系,领会、理解后的记忆,又称为理解记忆。生活中需要理解记忆的内容是大量的。理解记忆法的核心是积极思维,因为只有动脑子才能去理解它,理解了就容易记住它。

视听结合的记忆效果最好。视听结合记忆力的方法属于感官协同记忆法。感官协同记忆有三种类型:视觉(眼观)记忆,听觉(耳听)记忆和视听结合记忆。实践表明,一个人在记忆时,他(她)所调动的感观越多,记忆的效果就越好。心理学实验证明,看过的东西比听过的东西所记住的内容约多16倍,可谓“百闻不如一见”。有文献报道,保留在记忆中的东西,由视觉感知的约占83%,由听觉感知的约占11%,而由嗅觉、味觉、触觉合起来感知的不过6%。还有,靠听别人口授的东西,3小时之后能记住60%,3天后只记住15%;自己阅读和默诵的东西,3小时之后能记住70%,3天后还能记住40%;而对于边看边听的东西,3个小时后能记住96%,3天之后仍能记住75%。由此可见,多种器官综合用于记忆优于单一感官的记忆,尤其视听结合的记忆是效果较好的记忆方法之一。

通过联想能增强记忆力,增加回忆、提取信息的效果。所谓联想就是人们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由想起某一事物而又想起另一事物。关于联想记忆法,教育家威廉·詹姆士说:“一个事实,在心中越是与其他大量事实发生联想,就越能很好地记住,留在心中。”

联想记忆中的联想方式概括起来有四种: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和因果联想。比如银行存款的密码有人就用便于记忆的出生年月日;电话号码用谐音记,如32816516——先儿发、要乐我要乐。归类及通过反复应用记忆英语单词,或用注音协助记忆,如目前流行的Fans,意为影迷、球迷、追星族、崇拜者,音称“粉丝”——谐意为吃起来“缠人”的粉丝。再如鉴别酸与碱用指示剂,酸溶液能够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碱能够使紫色的石蕊变成蓝色。若干年后,时间一长,非专业人士就记不清哪个使之变红变蓝了。我曾联想到水果李子,味酸皮红一下子就记住了,“酸红”即酸能使石蕊变红,如今距当年我学习化学课本已40多年了,可“酸红”的联想记忆仍挥之不去,可见联想记忆的效果有多么好,威力有多么强大。还有,如果让你直接默写出中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倘若按照各省、区、市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联想到中国地图类似于一只雄鸡,从鸡头、鸡身、鸡尾到鸡脚,则很快就能写出省、区、市名来,且大多数人都会这样做,由地图联想省名一定比无次序地硬想要容易得多。行之有效地联想记忆法,成功的实例有很多。

除了上面列出的之外,增强记忆的方法还有许多,如:背颂记忆法、分类记忆法、重点记忆法、回忆(复习)记忆法、分解(先分后合)记忆法、书写记忆法、循环记忆法、形象记忆法等。

6.目标如一是打开成功之锁的钥匙

干事情,具有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不怕失败、一往无前精神的人容易实现成功的目标。经商、办企业、搞创业,一样是如此。一个看别人吃豆腐牙快,而自己创业挑三拣四无主见、无恒心的人是很难成功的。因此,锲而不舍,专心致志,目标如一是打开成功之锁的一把钥匙。

有文献报道,民意测验表明,有40%的人认为科学家是一群“不识人间烟火的怪人”。其实,这种怪,大多体现在专心致志上面。因为当科学家进入科研状态的时候,精力高度集中,专心致志,以至于达到入迷发痴的地步。我国现代大数学家陈景润教授,他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期间他曾蜗居6平方米小屋,床上、地上、桌上、满屋里都是演算稿纸。他不拘生活小节,因为他的心思全部倾注在数学上,根本无暇顾及身边的一切,甚至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人称数学“痴人”、“怪人”。据说陈景润因读书曾被反锁在资料室中过夜;由于专心思考数学难题,有一次走路时他竟一头撞到一棵大树上。发现电路安培定律的法国物理学家安培为怕别人来家打扰自己的科研工作,怕因接待客人而影响自己的科研思路,曾在门上贴出“安培不在家”的字条。有一次安培自己从外面回家,看到门上贴着“安培不在家”的字条后,居然未进家门。他自言自语地说:“既然安培先生不在家,那我还是回实验室去继续做自己的实验吧。”可见安培专心致志想着自己的实验,连自己就是安培本人也忘记了,真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法国大数学家高斯很爱自己的妻子。据说,有一天他的妻子病重,仆人跑来告诉高斯:“夫人病得越来越重了。”高斯当时正在专心致志地推导一条数学结论,似乎根本没有听到仆人的说话声。过了一会儿,仆人又匆忙跑过来说:“夫人病情很严重,要求您立即去看她,有话跟您说。”高斯听到后应答:“我就去。”但是他仍然专心致志,埋头演算自己的数学式子。仆人第三次又跑来催促高斯:“夫人快要死了,如果您不马上过去,恐怕就看不到她生前最后一面了。”高斯这才慢慢抬起头来,冷静地说:“请转告亲爱的夫人,让她等一下,我马上就过去。”看上去,科学家似乎有些不尽人情,但实际上他却是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不能自拔。倘若没有执着的追求,没有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钻研,科学家是出不了研究成果的。一个整天三心二意的人定将一事无成。

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的发明成果数百项,从留声机到今天仍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白炽灯等。以白炽灯为例,他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仅选择试验材料就达1600多种,最后才选中了钨丝。

7.有才才有财

大凡创业成功者,必定是某一方面的人才,因此不可忽视人才成长的基础。这如同树木只有吸收营养,长成木材方有用武之地。成才,有财,方能谈有财可理。

综观古今中外历史,人才成长的途境,大概可以总结为四种:上学成才,专业培训成才,从师学艺成才,自学成才。

(1)上学成才

就世界范围来看,今天的创业成功者,包括科技人才,企业家、管理人才,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他(她)们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之后走上成功之路的。如今天我国的两院院士,无一例外都是大学毕业,他们中亦不乏留学归国者。

上学从广义上看,包括从上幼儿园算起,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直到研究生教育,包括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经历的过程。

现代化社会应是一个知识文明的社会,其每个成员都必须拥有基础文化知识。这种基础文化知识的获得,是靠小学和中学的教育来实现的。换句话说,现代化社会是一个没有文盲的社会。

在学校上学,识字、识数、读书、学文化、学知识,包括学习做人的道理,这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最好途径。因为在学校里学习,有一块适宜于学习的空间环境,有集中学习的时间,有课本教材,有老师指导,有实验、实践基地,更重要的是有一种蒸蒸日上,催人奋进,和谐竞争的学习氛围。国家从法律上设立义务教育阶段,就是一种要求国人强制性学习的手段。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度里,是很难改变落后面貌的。

世界在发展,国家在进步,尤其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这包括人类正在冲出地球,飞向太空,走进宇宙。因此一个人的知识学习是无止境的,是终生的。即使他大学毕业,在工作中,在实践的过程中仍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新问题、新困难需要解决,因此他必须不断地学习,包括进修、培训、自学等。国家提出继续教育、终生教育就是这个道理。学无止境,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能不落伍于社会发展,才能贡献一生。

关于上学读书,这里尤其要强调课本、教材、文献的重要性。大文豪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就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又说:“我身上的一切优点要归功于书本。”确实,书籍里的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财富精华的浓缩。集中时间,专心致志,认认真真读好一些书,这是现代人成长成才的基础,是现代人生的必经之路。试想,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市场经济时代,一个没有知识文化的人能够创业成功吗?

(2)专业培训成才

现代社会学习的途径、成才的途径是多元化的。国家提供多种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专业培训、在职培训,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人才的方法。

专业培训、在职培训针对性强、业务性强。如近年经常见到的电脑操作员培训班、汽车驾驶员培训班、家用电器维修培训班、电工培训班、裁剪培训班、××管理员培训班、××养殖培训班、厨师培训班、保安培训班、家政培训班、导游培训班……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一个人只要有一技之长,就饿不死,就能赚钱,就能养家糊口,同时也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培训班从时间上看,有长、中、短期之分。从几天、十几天到几个月,甚至一年,视内容多少,以达到目的而定。培训的方法也多种多样,讲座、见习、操作、实习、实践,方法围着目的转,学会为止,达到目标要求,即可结束。

(3)从师学艺成才

从历史上看这是一种最传统的、最经典的成才之路。师傅带徒弟,徒弟拜师学艺,如过去的木工、理发、补锅、工艺品制作、绘画、铁匠、唱戏、中医、糕点制作、厨师、武术、魔术等,尤其以小型手工艺劳动为主,师傅带徒弟方式的传授技艺,在我国已经沿续千余年。

至今,师傅带徒弟仍是一种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如高等教育中的导师制,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言传身教指导自己的学生,实际上就是现代师傅带徒弟。这种“吃小灶”培养人才的方式,其最大优点在于名师出高徒,已经有许多科学家都是得益于名师的指导、指点。

(4)自学成才

这里所说的自学成才中的自学,我以为应该是一种广义的“自学”。上面所讨论过的上学成才也好,培训成才、从师学艺成才也好,都应该包涵有自学的成分。老百姓中流传有一句名言: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是学习任何一门学问,当你入门之后,离开老师之后,最终的成功、成才在于自己的努力。一个人拥有多种能力,其中最大的本事、最大的能力应该是“自学”的能力。这类例子能举出很多。

老师教孩子识数,最初从1、2、3……开始至上千、上万之后,学生领会了其中的规律,再大的数他都能读出来。其实那个“数”老师并未教他,是靠他本人自学获得的。

这些比喻说得是老师仅仅教给学生知识是远不够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包括训练、培养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显然,自学的能力在人们成功、成才的过程中,是所应具有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国家对各种成才的道路都是支持的,对自学成才同样给予扶持,如目前我国提供自学为基础的多种办学方式:电大、函授、夜大、刊大、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大学、老年大学等。

人人都需要自学,也都离不了自学,自学成才是一条宽广的道路,但同时又是一条艰苦曲折的道路。有志者,锲而不舍,一定能够取得成绩,走向成功。

关于读书学习,写到此忽而想到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民居履福堂中的一副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可见主人的阅历之高,以己之践,告戒后辈,路有万条,只要选准了一条走下去,学习下去,就能成才、创业,进而成就一番大业。

8.风铃“叮当”出的商机

怎么才算成功?是否必须像比尔·盖茨一样力拔头筹?还是要像巴菲特一样左右股市?社会上需要的毕竟还是大多数普通劳动者,不要为自己的创业小点子害羞,许多大业都是小点子积累而成的。

有一位叫云芳的上海女青年,由于无缘上大学,职校毕业后自己外出找工作。她先是在一家商场当收银员,后来,又到一家美容店打工,体力活干不动,夜班又熬不过,于是想尝试自己做生意,创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业。有了这个想法后云芳开始到处捕捉商机。可是一连两个月都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干的生意。

一天,云芳回到家,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微风吹过,挂在窗前的风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她突然眼前一亮,灵感油然而生,就试卖风铃吧,既投资少,又适合时尚年轻人的品位,自己又能干得了。通过观察,她发现在上海滩卖风铃的都是挂在杂货店或礼品店里卖,缺乏一种品位。如果把那些精致而多样的风铃收集起来,开一家风铃专卖店,也许生意会不错。说干就干,2002年9月,云芳在上海七宝老街租了一间店面,她的“风の幽铃”风铃专卖店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