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初中数学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3960400000007

第7章 《整式的加减(第1课时)》说课稿

古城县五山二中舒明军董玉梅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整式的加减》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整式的加减运算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

本课内容:整式的加减主要是通过合并同类项把整式进行化简,所以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重要基础,也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而且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也是整章知识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同类项概念;

(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从数的运算过渡到整式运算的过程中,体验“类比思想”,体验“数式通性”,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2)通过设问启发、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索总结出同类项概念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探究能力,锻炼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热点问题、游戏、自主探索等活动,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且发展用数学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合并同类项法则

难点: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探究。

四、教法与学法

1情境预设法和类比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式通性”,为理解合并同类项法则,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2.教师的设问启发法、学生自主探索和小组讨论法相结合,探究同类项定义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突破难点。

3.热点问题式引课、趣味游戏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

4.教学过程中注意:

①多运用鼓励、肯定的评价语言

②学生练习时,教师要重点巡视每个学生的书写步骤和计算准确性。

五、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8分钟)

活动一:大屏幕显示,教师口述

现在大家都炒股、炒基金,我也是一个股民。上个月,我经过仔细分析,挑选了一支潜力牛股,每股20元,我买了1000股。不久后股市暴跌,但我所购买的股票却没有受到影响,仍然是每股20元,而且我分析该股票还有攀升的趋势,于是又购买了5000股,那么这时我持有该种股票多少元?

引出式子:1000×20+5000×20=(1000+5000)×20=6000×

在大屏幕上把上面问题中的20元换成15元,再换成x元

引出式子:1000×15+5000×15=(1000+5000)×15=6000×1

1000x+5000x=(1000+5000)

体验:①字母表示的也是数,数的运算律对字母都适用。

②通过乘法分配律的逆用,使多项式合并成一个单项式,达到化简的目的。

设计意图:

120元替换成15元再替换成x元。让学生更好的在变换中体验“类比思想”,体验“数式通性”。

2.此处将教材中从一般到特殊的方法,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为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打好基础。

3.运用了身边的热点问题进行引课,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活动二:体验练习

(1)100t+252t=()

(2)3x2+x2=()

(3)-ab2+3ab2-4ab2=()

设计意图:

1体验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化简带来的简便。

2.题目设置层层递进,练习(2)将教材中的系数“2”改为了“1”,练习(3)在教材中的二项式上添加了系数为“-1”的项,变成了三项式,为后续学习扫清系数和项数问题的障碍。

(二)探究新知突破难点(12分钟)

活动一:探究同类项定义:

3x2+2x能合并成一项吗?2a2b+4ab2能合并成一项吗?

几个单项式满足什么条件才可以合并成一项?

学生自主探究,再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同类项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启发和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这一难点。

活动二:互动游戏--对暗号(两名同学上黑板)

同桌两人为一组,每个人任意写三个不同的单项式,然后两人互换写出同类项。两个人均写对,则“对暗号”成功。

设计意图:

1巩固同类项概念,再次突破难点。

2.趣味性高,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三: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

引例:找出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4x2+2x-7+3x-

=-4x2-8x2+2x+3x-7-2…………………交换律

=(-4x2-8x2)+(2x+3x)+(-7-2)…结合律

=(-4-8)x2+(2+3)x+(-7-2)……分配律

教师板演引例,规范步骤。

设计意图:

1符号问题是初一学生计算中的易错点,我对书中引例稍加改动,将“+7”改成了“-7”,将“+4x2”改成了“-4x2”,为以后出现的符号问题扫清障碍。

2.运用结合律时要强调注意符号,括号之间最好使用“+”号连接。

活动四:通过引例,请学生总结合并同类项法则

(三)循序渐进巩固新知(20分钟)

活动一:合并下列各式的同类项

(大屏幕显示)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当字母不止一个时与字母顺序无关;两个同类项的系数互为相反数,则它们相加得0。

活动二:实际应用范例

例2(大屏幕显示)书中P66页例

解:(1)把下降的水位变化量记为负,上升的水位记为正,第一天水位的变化量为cm,第二天水位的变化量为cm,两天水位的总变化量为(列式计算),这两天水位总的变化情况为了cm。

设计意图:

1学生刚刚接触这样的问题,书写格式需要规范,所以将(1)设置成填空形式,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2.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用数学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实际应用练习:

学生自主练习:书中P66页例

(四)课堂小结(2分钟)

1同类项定义;

2.合并同类项法则及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3.各种类型题的书写步骤,学生为主体阐述,教师要引导从重点、难点、关键上总结归纳。

(五)达标测评(3分钟)

一道合并同类项即可。

六、板书设计(略)

七、自我评价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准确。特别是对重点、难点的突破把握很好。

2.教学目标多维、立体、相辅相成。

3.教学方法:教师情境预设、类比、设问启发法与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法融会贯通,让学生充分理解同类项定义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突破难点。

4.初一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形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精心设计引课问题,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式通性”,从而很好理解同类项法则,顺利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

5.本课容量大、难点多,我将难点进行分散,把书中的例2和升幂、降幂排列一起留到第二节课进行,这样处理使本课的重点突出。将例3提前,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有所用。

6.初一年级的学生还很感性,所以我在课堂中设置了令人好奇的“股票问题”和“对暗号”游戏,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气氛中跨越学习难点。

八、效果预估

1运算过程中,对于系数为1、-1和字母顺序打乱的情况,学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分析探索。若学生得不出,教师要及时点拨。不要在这样的问题上进行探究与讨论,浪费时间。

2.在首次进行合并同类项的运算时,学生一定会有省略步骤或计算马虎的情况,一定要明确提示,指导改正。

3.本课课容量大,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每个环节的教学时间,并且要适时调控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但教师不要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思维活跃时打断学生的自主探索,否则会适得其反。

4.小结时,学生可能总结不全面,教师要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