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张海迪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3954800000009

第9章 生命的价值(1)

背着爸爸、妈妈,一大把药片缓缓地拿起来了!

半杯子开水也缓缓地举起来了!

就在将要吞下它们的时候,玲玲的手厉害地抖动起来了。

“我的生命就这样匆匆地了结吗?我这样做,朋友们肯定会恨我骂我的,他们会说我做的不对;我这样做,爸爸、妈妈肯定会怨我哭我的,因为他们永远解不开我死之谜,我要写一份报告——绝命书给他们,还要告诉人们,我不是个厌世者,当她不能为世界做些什么的时候,她的死是有价值的,我是一个热爱党、热爱生活的好青年,我要用自己的一条生命,去引起每一个善良人的深思……”

想到这里,她的嘴打着得得儿,铺开了稿纸,汗湿的手哆哆嗦嗦的,怎么也不听使唤,她紧咬着嘴唇,心怦怦地跳,她在心里想了许多许多……

爸爸、妈妈、朋友们,当您看到我的遗言的时候,您的女儿和伙伴也许不在这个世上了,忘掉我吧,忘掉我们共同生活的那些岁月吧!

在顽固的疾病面前,我本是一个乐天派,我的理想和健康人是一样的。但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没有安排残废人工作的规定。我绝望了。记不住是那一个人说的了,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时所做的工作为尺度。可我呢,命运掐住了我的咽喉,我成了那种只能享受不能贡献的庸人,像我这样的人,活一天跟活一百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爸爸、妈妈,还记得吗?在尚楼,我曾问你们什么叫做悲剧,你们对我讲过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理解,你们用鲁迅先生对于悲剧的定义告诉我,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时我对这话又理解又不理解,你们说,“等大了你就理解了”。想不到,时间才过了二年,我自己就成了悲剧人物。花的美丽在于人们能够赏识它;我作为一朵无名的小花,不像疾病夺取我的下身那样,也不用别人,而是用我自己的手将它掐断了。但愿人们能从我这朵花的自我毁灭中,能够得到一点点的启迪!

爸爸、妈妈,临分别之前,女儿有几件事儿需要向你们交待。妈妈千针万线为我缝制的连衣裙我试过了,这颜色太好了,我穿上太可体了,我喜欢布上的淡静素雅的白色小花,我喜欢领口上爸爸为我编织的花边。为了满足我的爱美之心,这上面倾注了慈父良母的多少感情啊……我的那个考上大学的好友,她的个头和我差不多,人长得也漂亮,就请妈妈把连衣裙送给她吧。

还有,爸爸为我买的那盒银针,你们要把它赠送给也一心学医的那个好友,她立志于医学,我们有共同语言。只是请你们拿出一根来,放在我的骨灰里。……一根银针,过去曾经给我带来多少欢乐啊!我到了那被人们称为“极乐世界”的地方,却不能用它为别人解除痛苦了……

爸爸、妈妈,朋友们,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当你们明白我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我相信你们会宽容我、饶恕我的!别了,爸爸、妈妈!别了,亲爱的朋友们!别了,美好的大自然!……

想到这里,玲玲再也无法平息感情的万顷波涛了。她简单地写了两份遗书。一份给父母,一份给妹妹。她的眼前出现了一组组幻影: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她身边嬉闹,给自己治过病的叔叔阿姨向她频频招手,她针灸过的社员簇拥在她的周围,向她投来期待的目光;还有,无数英雄含着责备的目光向她走来了,黄继光、刘胡兰、卓娅、古丽亚、吴运铎,还有高士其爷爷……她耳畔似乎听到:“张海迪,你向人民贡献了什么?你这样死,有半点价值吗?你的热血呢?你的骨骼呢?……”

呵,火红的年代,伟大的党,可爱的人民,都曾给她留下过美好的记忆,馈赠过难忘的温暖,输入过健康的营养,眼下,很有可能化作培植姑娘生命的沃土……

玲玲的心跳得更急更快了,她抓着药片的手颤抖得更加厉害了。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忽然有一个巨大的死的浪涛压了过来,姑娘晕头转向,精神恍惚了,她的身子也摇晃起来了:“过去的一切都当作美好的记忆吧!”此时,也不知从哪里出来了一股力量,为这力量所驱使,姑娘把药吞了下去……

因没有喝水,姑娘感到急剧的口渴,药物在胃里起了化学反应,她觉得自己的心、肝、肺都燃着了,烧起了熊熊的烈火。这烈火把姑娘的麻木的神经烧清醒了,她明白在自己身上将要产生什么了。她本想静静地睡去,可大脑想了很多很多,连平日想不起的都想到了。想到了尚楼,想到了“小不点”,想到了“小不点”捉的磕头虫、小燕子;想到保尔在海滨公园自杀,但保尔已用青春的鲜血写了一部闪光的历史,可自己呢?什么也没做……“我这手,也做过事情……我,我还能做事情的……”这时节,惟有这时节,她才觉得她是最愿意活的,生存是幸福的!她后悔了,后悔得扯自己的头发,撕自己的衣服;她发怒了,怒得像一头猝然醒来的狮子,她用手使劲地敲打着桌子面,大声吼叫着;

“叔叔,阿姨们,快来救救玲玲吧!快来啊!快来啊!”

“我还能活呀!我还年轻啊!”

院子里的人听到这凄厉的喊声,连忙朝玲玲的住屋跑去,见玲玲的窗子关得紧紧的,门扣得死死的,这个时候,他们也顾不得爱护门窗了,三脚几拳头,打开了门窗,一拥而入。

巨量的化学药物终于在玲玲肠胃里起了反应。当人们进来时,玲玲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只见她面色苍白,眼睛闭煞了,表情呈现出非常痛苦的样子,她一只手狠狠地攥着自己的头发,一只手牢牢地握着……

人们惊惶失措了!叹息着,啜泣着。“多好的姑娘呵!多聪明的姑娘呵!你……怎么……寻了短见了呢……”幸亏这里面还有懂医的,他摸了摸玲玲的心口窝,还跳;又捂捂玲玲的嘴,还热,便发号施令了:

“你们都傻了吗?还在这里愣着干啥,玲玲还能救!快送医院!快!快!”

顾不得找救护车了,也顾不得绑担架了,人们从床上扯下一床被,把玲玲平放在上面,扯起四个角就往医院里抬。

注射。洗胃。人工呼吸。打吊针……医生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抢救措施,过了二十多个小时,玲玲粘涩的眼睛终于睁开了。她说话了。

“玲玲!玲玲!”前来看护的人们呼喊起来,一双双呆滞的眼睛瞬间化成一片真挚的泪的星光。

人们纷纷说:“过去我们都以为你很坚强。只要坚强,生活大门还是向你敞着的。”

“我,我错了。今后这种感觉再没有了。我要在困难面前做一个胜利者。”玲玲无力地,但坚定地说。

“绝望,是对人生挫折的一种屈服,是懦弱控制神经的表现,是人生矛盾的一种错误解决;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当玲玲的神志完全清醒过来,前来医院探望的一位语文老师,精辟地分析了人生走向绝望之路的错误,最后总结出这样一段话。玲玲听了,觉得非常富有哲理性,便翻开妈妈刚刚送来的笔记本,一字不漏地记了下来。

夜深人静,星光闪烁,玲玲又回味起那位语文教师的话,思绪如畅通的流水:

自己绝望的念头,是在空虚、闲散、无所事事的情况下产生的。过去在尚楼,怎么会觉得生活是那样充实呢?那时,我的下肢不也是瘫痪的吗?眼下,自己的大脑和双手依然健在,有什么理由,因肌体的局部残废而毁掉健全的另一部分呢?为什么不能发挥这部分健全肌体的作用,来为人民服务呢?残废人作出成绩,干出大事业者,不是数不胜数吗?活,顽强地活下去,把痛苦压在心底,将欢乐赠给他人;活,认认真真地活,即使自己是一根微不足道的火柴头吧,也要去点燃一片熊熊烈焰……向命运挑战的利剑首先指向哪里呢?玲玲又想起了尚楼,她暗中发狠:“病魔把我变成了残废,我偏不屈服,干脆,就和病魔作对!”

就这样,痛苦像一个心灵净化器,它滤去了玲玲心中的污浊;就这样,一个强烈的为别人解除痛苦的愿望,像种子一样埋进了姑娘的心田,促使她开始了艰难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