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3947500000007

第7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肺痿病是肺气痿弱不振,以多唾浊唾涎沫、短气为主症。肺痈病是风热毒邪犯肺,以咳嗽、胸痛、吐腥臭脓痰为主症。咳嗽上气病包括外感内伤咳嗽、哮喘和肺胀病,以咳嗽、咯痰、喘息气逆、喉中痰鸣,甚者不能平卧为主症。

一、肺痿

【原文】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上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要点】

本条论述虚寒肺痿的证治。辨证要点:不咳,不渴,多涎唾,吐涎沫,遗尿,小便数。病机:

上焦阳虚,肺气虚衰,痿弱不振。治法:培土生金,温复肺气。方用甘草干姜汤。

【歌诀】

二两干姜四炙甘,姜须炮透旨须探。

肺中津涸方成痿,气到津随得指南。

【原文】

大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参二两甘草二两粳米三合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要点】

本条论述虚热肺痿的证治。主症:咽干咳逆,痰黏难咯。病机:虚热肺痿,阴液不足。治法:滋阴清热,降逆下气。方用麦门冬汤。

【歌诀】

火逆原来气上冲,一升半夏七升冬。

参甘二两粳三合,枣十二枚是正宗。

二、肺痈

【原文】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葶苈(熬令黄色,捣丸如弹丸大)大枣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枣取二升,去枣,内葶苈,煮取一升,顿服。

【要点】

本条论述肺痈邪实壅滞的证治。辨证要点:胸部胀满,喘不得平卧。病机:邪犯于肺,痰涎壅滞。治法:开泄肺气,清热利水。方用葶苈大枣泻肺汤。

【歌诀】

喘而不卧肺痈成,口燥胸痛数实呈。

葶苈一丸十二枣,雄军直入夺初萌。

【原文】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桔梗汤方:亦治血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

【要点】

本条论述肺痈脓溃的主症和治疗。辨证要点:咳嗽喘满,咽干不渴,浊唾腥臭,吐如米粥,振寒脉数。病机:热毒壅肺,肺气不利,邪正相争,热灼阴血,痈成脓溃。治法:排脓解毒。方用桔梗汤。

【歌诀】

脓如米粥肺须清,毒溃难支药要轻。

甘草二兮桔一两,土金合化得生生。

【原文】

《千金》苇茎汤:

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

苇茎二升薏苡仁半升,桃仁五十枚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苇茎得五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

【要点】

《千金》苇茎汤有清肺化痰、活血排脓之功,为治肺痈常用方。肺痈将成或已成,皆可以此方加减运用。

【歌诀】

胸中甲错肺痈成,烦满咳痰数实呈。

苡瓣半升桃五十,方中先煮二升茎。

三、咳嗽上气

【原文】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方: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两麻黄四两生姜四两细辛紫菀款冬花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大枣七枚半夏八枚(大者,洗)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寒饮郁肺的咳喘证治。辨证要点: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如水鸡声。病机:寒饮郁肺,肺气失宣,痰阻气道,痰气相击。治法:

散寒宣肺,平喘降逆化痰。方用射干麻黄汤。

【歌诀】

喉中咳逆水鸡声,三两干辛款菀行。

夏味半升枣七粒,姜麻四两破坚城。

【原文】

咳逆上气,时时吐唾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皂荚丸方: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要点】

本条论述痰浊壅肺的咳喘证治。辨证要点:时时吐浊,量多难尽,咳嗽气喘,呼吸难畅。病机:浊痰壅滞,肺失清肃,气道受阻,症情急迫。治法: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方用皂荚丸。

【原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厚朴麻黄汤方:

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寒饮挟热的咳喘证治。辨证要点:咳喘气逆,痰声辘辘,胸满,烦躁,咽喉不利,但头汗出,脉浮。病机:邪盛于表,热壅于里,肺失宣降。治法:解表清里,止咳化痰。方用厚朴麻黄汤。

【歌诀】

杏仁夏味半升量,升麦四麻五朴良。

二两姜辛膏蛋大,脉浮咳喘此方当。

【原文】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泽漆汤方:

半夏半升紫参五两一作紫菀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上九味,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要点】

本条论述水停胸肺的证治。辨证要点:咳喘,身肿,脉沉。病机:邪盛于里,肺失宣降,水道失调。治法:逐水消饮,化痰止咳。方用泽漆汤。

【歌诀】

五两紫参姜白前,三升泽漆法分煎。

桂芩参草同三两,半夏半升涤饮专。

【原文】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要点】

本条论述饮热迫肺的肺胀证治。辨证要点:上气喘咳甚急,目如脱状,脉浮大。病机:

素有伏饮,复加外感,内外合邪,饮热壅里,肺气胀满,气机壅逆太甚。治法:宣肺泄壅,化饮降逆。方用越婢加半夏汤。

【歌诀】

风水多兮气亦多,水风相搏浪滔滔。

全凭越婢平风水,加夏半升奠****。

【原文】

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千金》证治同外,更加胁下痛引缺盆。

麻黄芍药桂枝细辛甘草干姜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石膏二两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要点】

本条论述外寒引动伏饮而挟热的肺胀证治。辨证要点:喘咳上气,胸胁胀满,烦躁不安,脉浮。病机:水饮内伏,复感风寒,表气失宣,里气失降,饮逆犯肺。治法:解表化饮,清热除烦。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

【歌诀】

小龙分量照原方,二两膏加仔细详。

水饮得温方可散,欲除烦躁藉辛凉。

(曲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