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金匮要略学习记忆手册(便携式)
3947500000019

第19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一、趺蹶

趺蹶是由太阳经脉受伤,牵引不利,以足背强直、后跟不能落地、能前行、不能后退为主症的病证,治以针刺合阳、承山舒缓筋脉。

二、手指

臂肿手指臂肿是由于风痰阻络,以手指臂部关节肿胀、并作震颤、全身肌肉也发生牵动为主症的病证,治以藜芦甘草汤涌吐风痰。

三、转筋

转筋是以筋脉挛急、肌肉牵引作痛为主症,由湿浊化热伤阴所致,治以鸡屎白散通利大小便,清热化湿。

四、阴狐疝

【原文】

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上二味为散,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要点】

阴狐疝是由于寒凝厥阴肝经,以****偏大偏小、时上时下为主症的病证,治以蜘蛛散辛温通利。

【歌诀】

阴狐疝气久难医,大小倏偏上下时。

熬杵蜘蛛十四个,桂枝半两恰相宜。

五、蛔虫病

【原文】

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

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甘草粉蜜汤方:

甘草二两粉一两蜜四两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内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差即止。

【要点】

蛔虫病是以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口吐清水、脉洪大为主症的病证,治以安蛔止痛,以甘草粉蜜汤为主方。

【歌诀】

蛔虫心痛吐涎多,毒药品服痛不瘥。

一粉二甘四两蜜,煮分先后取融和。

【原文】

蛔厥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吐蛔。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个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一斤当归四两附子六两(炮)川椒四两(去汗)桂枝六两人参黄柏各六两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食。

【要点】

蛔厥是由于蛔虫因寒而扰动引起的以阵发性剧烈腹痛、呕吐,以致手足逆冷为主症的疾病,治以乌梅丸寒温并用,调中养脏安蛔。

【歌诀】

六两柏参桂附辛,黄连十六厥阴遵。

归椒四两梅三百,十两干姜记要真。

(汪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