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3940100000051

第51章 把批评当成上进的“梯子”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有可能犯错误,自觉或不自觉的。成长中的青少年自然也不例外。

当你有了过错,被老师、家长批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批评,也是一种关怀。

虽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多数人是很难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的。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表明,任何教训、指责,都会使人感到伤了自尊而处于自我防卫状态,并且往往会激起他极大的反感,促使他竭力为自己辩解。可以说,闻过则喜者少。喜表扬,恶批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一个聪明的人,应当把批评当成上进的“梯子”。

那么,我们怎样对待批评呢?

(1)进行换位思考。

当老师、家长批评自己时,如果感到难以接受,这时换个位置,没身处地地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一下:如果我是老师、家长,会怎样对待犯了这种错误的学生、孩子呢?能够放任自流、姑息迁就吗?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心平气和,就会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了。只是局限于自我的角度考虑问题,常常会感情用事,陷入狭隘、偏执、片面的泥潭难以自拔。实际上,对于许多问题的思考,适时转换思维角度,会进入别有洞天、豁然开朗的境界。

(2)不要过于计较批评方式。

面带笑容地接受批评,不管人家的话有多难听,平静下米,诚恳地聆听,是人成熟的一种反映。

英国学者帕金森说:“即使在私下,不破坏和谐融洽气氛与亲密合作的批评都是很难做到的。”批评确实是件不容易掌握的事情,既要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义要做到不伤其自尊,欣然接受之,还要以此增进双方的信任感,往往很难同时做到这一切。和风细雨式的批评好接受,而疾风骤雨式的批评就让人难以忍受。然而,作为你自己,应当认识到,只要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帮助你、挽救你,哪怕是态度生硬一些,言辞过激一些,方式欠妥一些,你也要适当给予理解和体谅。不去冷静反思、检讨自己的错误,而是一味纠缠于他们的批评方式是否对头,甚至当面顶撞,只会激化矛盾,增加你的烦恼。

(3)知错即改。

从错误、失败中汲取教训,及时改正,这样你会很快得到他们的谅解和尊重,以及同学、朋友的赞许。据心理学家观察,当人们看到犯了错误的人痛心疾首、懊悔自责的态度,并且竭尽全力去改正时,大都会因此而生恻隐之心,减轻对其错误的谴责和反感心理,同时还会给予热情的关注和由衷的帮助。这样一来,也许会成为你人生转折的一个契机。很多人就是在跌了一次跟头后。幡然悔悟,由此得到了老师、家长、同学和亲友的信任帮助,从此走上自强自新之路的。应当看到,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事物就会向着好的方向转化。

(4)力戒消沉。

犯错误终归不是件愉快的事情,所以多数人的反映是悔恨不已。心理素质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振作起精神,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重新开始起步,以努力工作来洗刷过失。但是一些性格内向、自尊心过强、敏感多疑、对挫折耐受力低的人,会把问题看得过于严重,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老师和同学今后也会用“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前途无望了,从此一蹶不振。如果你是属于后一种类型的人。可以尝试着从这样几个方面调整心态:

①回溯动因。自己确实不是有意而为,老师、同学也已经明了这一点,这样想往往心理上就会轻松、宽慰一些;②在与他人的参照比较中,求得自我原谅。人无完人,伟人也会犯错误,何况自己乃一凡人?这样心里就会平衡一些,坦然一些;③不要把自己看得过于重要,以为别人都在注意你。实际上,每个人都有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领域,是不会为那些与己无关的事过多地操心的。

你不是也如此吗?

④把这次过失作为一次接受教训、磨炼意志的机会。勇敢地面对它,深刻地反省自己,重新振作起来,力争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

⑤争取老师和同学们的谅解和帮助。把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关怀和提醒;主动与他们交流思想、征求意见,会使他们尽快地改变对你的看法,重塑自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

英国学者利斯特曾说过:“我能想象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除了传播真理外,就是公开放弃错误。”是的,错误并不可怕,批评也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怎样去认识它们、对待它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批评中汲取营养,这样,你就会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