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基本功训练,梅兰芳的跷功有了很大长进。但他没有满足,又积极主动地设法增加训练难度。秋去冬来,他在庭院里找块儿地方浇了一个冰场,冰面光洁如镜,人走上去都免不了摔跤。可梅兰芳偏偏要踏上高跷,到冰场上去跑圆场。高跷本来重心就高,支撑面又很小,再加上冰滑,梅兰芳经常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吴先生看了有些怜惜和心疼,就对梅兰芳说:"休息几天再练吧!"梅兰芳却坚决地说:"先生,您不是常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先生无奈,只好让他继续练下去。
冰上踩跷的功夫,使梅兰芳受益甚大。他晚年时曾多次说过:"幼年练跷功,颇以为苦,但使我腰腿力量倍增。我在60多岁时仍然演出《醉酒》、《穆柯寨》一类刀马花旦戏,就不能不说是当年严格训练跷功的好处。真可谓'不受一番冰霜苦,哪得梅花放清香'啊!"
学习入迷的李善兰李善兰,浙江海宁人。他是我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先驱,杰出的数学家。
李善兰10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偶然在父亲的书架上发现了《九章算术》这本书。《九章算术》简称《九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它系统地总结了从先秦到东汉初年的数学成就。由于书中收入的246个问题分成九章,所以书名叫《九章算术》。他便拿起书来看,一边看,一边还动手算。
他觉得书中的问题很有趣,一看就舍不得放下,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对此,母亲很有意见。她对丈夫说:"最近,善兰看了你书架上的一本书就入迷了,满地是废纸,饭也不好好吃,深更半夜,一个人还在画呀,写呀,不知他忙些什么?你要管管他,不然会出毛病的。"
善兰的父亲说:"你又说外行话了。善兰看的是一本算术书,他每天在演算书上的题目,等他把书上的200多个题目做完,这本书也就学通了。"
"没有老师教,他一个人能学通吗?"
"能!书就是老师。书上讲了很多的计算方法,看他那副认真的样子,估计要不了很长时间,就能学通这本书。"
"他学这本书,有什么用处呀?"
"用处可大啦!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都离不开算术。丈量田亩,征收赋税,建筑施工,天文历法,哪一样能离开算术?"
果然,仅仅一两年的工夫,李善兰就把《九章算术》学通了,从此以后,他对算术的兴趣更浓了。15岁那年,他又认真学习《几何原本》;以后又学习了《测圆海镜》、《勾股割圆记》等古代数学名着。青年时代,在这个基础上,他不断努力开拓前进,经过刻苦钻研,在数学的许多方面,取得了独创性成就,终于成了当时着名的数学家。1852年到上海参加西方数学、天文学着作的翻译工作,先后译出80多卷,成为向西方科学学习的先行者;1868年后到北京担任同文馆天文算学总教习,为培养科学人才竭尽全力,是深受人们尊敬的教育家。主要着作有《则古昔斋算学》、译着《代数学》、《植物学》等。
民族的詹天佑在北京北部的青龙桥车站,詹天佑铜像神采奕奕地矗立在长城边上。在他刚毅的面容上显示着一个伟大民族的骄傲。
1904年,清政府决定在北京西北面修建京张铁路。
京张线由丰台至张家口,全长360余里,其间地理条件极为复杂险峻,施工的难度是举世公认的。
京张铁路扼京城西北门户,北连内蒙古高原和亚欧大陆腹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帝国主义,特别是沙俄和英帝国主义都对它垂涎三尺,他们威胁清政府说:"中国修京张路,如果是用自己的钱和工程师,那我们不加过问。但这条铁路工程浩大,非由我们修筑不可。"在帝国主义势力重压下,詹天佑勇敢地担当起了中国人自己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任务。
为了早日修成京张路,詹天佑和他的助手们克服重重困难,白天背着仪器,翻山越岭,勘测地形,有时还要骑上小毛驴,走村串寨,访问老乡,搜集资料;晚上住在草房牛棚里,在昏暗的油灯下画图设计,同助手们一起研究施工方案。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年轻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助手流露出畏难情绪,选线测量马马虎虎,詹天佑知道后,一面耐心地开导他说:"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铁路,如果选不好线路,不但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更严重的是在洋人面前给中国人丢脸。
我们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啊!"一面又支起仪器,同他一起重新进行精确地测量。詹天佑就是这样,把自己的事业同民族的利益融为一体,以严格的科学态度进行工作。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詹天佑创造性地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他用螺旋环山法减少了隧道长度,减缓了隧道坡度,在必经的狭岭开凿了居庸关隧洞,而对于长它3倍的八达岭隧道则用了中部凿井分向两端开凿的办法。在青龙桥东沟至八达岭的大坡道,他灵活巧妙地设计了人字形的折反线路,他所创造的上下坡都不脱钩的车箱挂钩,直到今天仍通用于世界,被尊称为"詹天佑钩"。
1909年,在詹天佑和全体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工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原来计划六年完成的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建成通车了,工程费用比预算节省了28万两白银,全部费用只有外国人估计的20%。京张铁路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争气路",詹天佑成为了中国人民永远的骄傲。
阳光下的守望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站在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7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挂满了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将她的衣衫浸染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零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考场,看见孩子。"没有人笑她痴,没有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一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众人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么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出考场了。"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紧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常常把这个故事讲给我的学生听,学生说,这故事比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分一些蚊子进来"分一些蚊子进来......"这是母亲在那个炎热的夏夜说的一句话。每当春去暑来,惹人厌恶的蚊子肆虐为患时,我便会想起这句话,想起那个夜晚。
那年夏天很热,蚊虫猖獗。从遥远的外地赶回家的第一晚,我在父母的卧室里铺了一张凉席,打算像小时候一样,听着父亲的鼾声入梦。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中,我们聊到深夜。后来,母亲说睡吧,剩下的话明天再说,便用蒲扇驱赶蚊虫,放下了他们床上的蚊帐。我也倒头而睡,身心里满是回到家里的自由和舒坦。原以为这一觉足可高枕无忧:我的脚边,点了一盘斑马牌蚊香;不远处,还有一台早已开始工作的电风扇。不料夜半还是被饕餮的蚊子叮得发毛,半梦半醒之间,脸上、身上被人打得噼啪有声,睁眼一看,那只不讲道理的手竟是自己的!
辗转反侧中,灯忽然亮了。我迷迷糊糊地看见母亲从床上爬起来,动作很轻地撩开蚊帐,用两端的帐钩挂起来,恢复了白天的样子!正纳闷时,听见父亲疲倦而又有些恼怒的声音问:"你这是干什么?......"
"你没听见蚊子正咬着儿子吗?"母亲压低声音,语调里竟有几分兴奋,"咱把帐子打开,分一些蚊子进来,儿子可以少受些罪......"
蚊子在那一刻之后,仿佛都被母亲"迎"进了帐中,而我的睡意,也仿佛被温水泡了一下,打了个激灵。
"分一些蚊子进来!"反复咀嚼这句话,双目仿佛被强光所刺而发疼,未几,左眼的泪流到右眼,右眼的泪砸在枕上......我在心里叫着:"妈妈!"
"分一些蚊子进来!"一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满载着足够我受用一生的慈母情。
不独蚊子,一个慈爱的母亲随时准备与儿子分担的,还有风霜、屈辱、挫折和不幸!
世界上,一切债务都可以还清,除了我们欠母亲的情!
免费一天晚上,我正在准备晚饭,我的十岁的儿子走进厨房递给我一张纸,他在纸上写了一些东西。我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仔细地看了看,上面写着:
割草,五美元;这一周整理自己的床铺,一美元;去商店,五十美分;你去购物我照看小弟弟,二十五美分;倒垃圾,一美元;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单,五美元;还有打扫院子,两美元。
看着他满怀期待地站在那里,千万个记忆一瞬间闪过我的脑海。我接过那张纸,翻到背面,在上面写道:
怀你九个月,免费;为你熬夜,请医生为你看病,免费;多年来花在你身上的时光、为了你流过的泪、抚养你成长所付出的一切,免费;日日夜夜为你担忧,将来还要为你操心,免费;给你忠告和教你知识,供你上学,免费;给你买玩具、食品、衣服,为你擦鼻涕,免费;儿子,当你把这些都加到一起时,妈妈付出的所有的爱都是免费的。
看完之后,儿子的眼睛里噙满了大滴的泪水。他望着我说:"妈妈,我真的很爱你。"说着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很大的几个字:账已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