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3秒钟看透对方心理
3932800000029

第29章 交际场上看穿人(2)

与着名人士或公司的董事长会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电话,可能在秘书那儿即断了线。用书信接触,在每天众多的信函里,对方很少有亲眼看到的机会。该怎么办呢?先别打退堂鼓。

50多年前,有一名美国青年希望到某报社就职,他百般思索如何让对方阅读自己的信函,结果想到一个妙招,他在信封上用红笔写了“危险”两字,终于获得面谈的机会。

数年前推销百科全书在美国流行一时,当时的推销员中,有不少擅长制造拜访顾客契机的高手。他们会在事前先以电话客气地询问对方是否方便,随后在交谈中制造一些气氛,引起对方莫大的兴趣后使之希望深入详谈。

他们所共通之处,是绝口不说“推销”二字。一般的说法是“我不是要您买书”。譬如,对方是中小企业的董事长,则会以下列的方式打电话推销。

“我叫×××。美国百科全书在纽约的总公司特别交代,务必与董事长您见一次面,因此想询问董事长您时间上方便与否?”

如果是以往的推销员大部分会直接拜访该董事长,并明白表示自己是百科全书的推销员,热心做商品的宣传。

据说只要在电话中做如此简单的陈述,有60%的人会想一探究竟。以心理学的观点而言,这番话具有以下的效果:

从这番话,不会令人觉得叫做×××的人是一位推销员。甚至令人误以为是公司的某位要员。

两次提到董事长的称呼。这可以唤起对方的领导意识。

“纽约总公司”、“特别向董事长您”之类的表现,令该中小企业的董事长,对于是否能提高公司利益感到关心。

如果对方是大人物或很难与之会晤的人,必须留意以下各点:

1.对这位人物从全方面展开调查,彻底摸清他的底牌。

2.不为自己的工作利益布局,而是给对方带来使其获利的印象。

3.给对方留下与自己会晤,提高自己社会信用度的机会。

4.引起不同一般的反应,但绝不丧失诚意。

5.冷静观察识人心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总是无时无刻不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威胁。这当中绝大多数是隐性的,都是你很难体察到的,而且多数来自于你的同僚。许多同僚对你的态度很和顺,有说有笑,你甚至把他们当做了自己最亲近的人,把自己的所有情况,甚至包括欢乐和悲伤,喜好和憎恶,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们。但是,这些人往往并不会对你抱以真心,反而透彻明晰地了解你,而后洞悉你的弱点并作为打垮你的利器,从而把作为他们的潜在威胁的你清除掉,这才是他们的目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圈套,直到你被打得落花流水,地位全无,到这时,你才会如梦初醒。

围绕在你周围的有很多人,都表现得对你非常友善,肝胆相照,并且信誓旦旦地要和你一起合作,共同创造一片新天地。而对这种情况,你也许会无所适从,因为你无法确定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但是,如果你真正地观察体验,真假还是很容易鉴别出来的:

1.对方在倾听你的诉说的时候是报以真诚的同情和感慨呢,还是目光闪烁,有时出现若有所思的样子呢?如果是后者,那么对方很可能是一个居心叵测的人。当然,这需要你去仔细观察他的言行并注视他的眼睛。

2.仔细地回想一下,当你有意无意地想结束自己倾诉的时候,他是不是很巧妙地利用一些隐蔽性极强的问题重新打开你的话匣子呢?而且,你随后所说的内容又恰恰是容易被别人利用的东西。

3.如果你偶然得知有人总是在不经意之中向你所亲近的人打听一些有关于你的消息,那么你最好疏远他们。

4.有些笑容并不是很自然,而像是从脸皮上挤出来的。有时你觉得并没有丝毫可笑的地方,而对方却能够笑起来,这种人也要适当地多加小心注意。

5.如果有些东西你觉得实在忍不住,不吐不快,那么你要尽量找一个自己亲近的人诉说一番,比如你的父母、妻子甚至孩子。这会缓解你心中的郁结,减少情绪上的大起大落。

由于人际关系上的原因,使不少英雄饮恨终生,让千古佳人流落塞外,而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相信第二手材料造成的。

战国时,赵王想重新启用客居魏国的老将廉颇,便派使者去考察一下“颇尚可用否”。不料老将军有一个名叫郭开的仇人,“多与使者金,令毁之。”史载:“颇见使者,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以示可用。使者还报曰:‘廉将军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王遂不召。”一代名将,就因为考察者谎报他不服老,“硬撑着多吃了几碗饭,不一会就上了三次厕所”,而失去了报国的最后机会。该使者“毁”技之高超,堪令后人战栗。

汉元帝选美,苦于没有现代化的摄影和录像技术,只好派画工去民间将“候选女”的标准像画来评选。王昭君洁身自好,不肯向索贿的画工毛延寿奉纳“润笔费”,毛延寿就在她的面庞上点上了一颗“克夫落泪痔”,把一副歪曲了的昭君形象的丹青献于元帝,致使王昭君这位胸怀爱国之情的美女“久居宫中人未识”,后又被迫“外流”——出塞和番。

而在现代生活中,你随时都要面对着各种人,如何与这些人相处,怎样了解他们是何种性格的人,是摆在你面前的首要问题。

交换名片,是彼此传达身份的一种手段。

但是有的人即使在非正式的场合中,也喜欢递出名片,在公共汽车上、小吃店偶然邂逅朋友、熟人,也要拿出一张名片,甚至到酒吧喝酒时,都不忘给服务员名片。

这些人为什么动不动就拿出自己的名片是因为他们在评价对方时,很易受对方的工作、职位或学历等所左右,由于这种心理的投射作用,也喜欢在名片上印自己喜欢的、认为别人会对他另眼相看的各式头衔。当他们拿出名片交给对方时,便判断对方一定也会把自己捧得高高在上。但事实上人并不都是用头衔来判断一个人。相反的,他们这种举动反而更容易让别人发现他潜藏于心的自卑感。

常见有人喜欢向同事问东问西,而其询问的内容不外乎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或人。这是因为这些人无法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如果要适应的话,他们就必须使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与环境协调,才能使自己安心。当然他们也有志成为其中的一员,但徒有心,却无法付诸实行,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形下,自己的理想和现实产生差距,这种差距就造成了自卑感。只要一触及自身这类较敏感的问题,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安。

有的人常喜欢毛遂自荐,即使明知自己无法胜任,他们也硬要推销自己。但有的人却恰好相反,明明有个让他们一展才华的机会,却退缩迟疑。后者这种看似谦虚的美德,实际上是源于他们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因此非常矛盾。

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理由,因为并非他们喜欢畏缩,只是这种人对自己太没自信了,只要能够确认自己有能力,相信一定会恨不得一手包办,不须他人要求。

但并不是说这种人的理想过高,而是指这些人尚未建立与公司的同一性,他们认为自己不是公司里的专家。更简单地说,这种人还没有彻底适应其工作场所。

由于感受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禁不起考验就会认定有许多困难存在,有这种意识,就造成了畏缩的行为。

行事认真的人,也许办事的速度不快,但由于他们不会敷衍了事、半途而废,所以完成的工作,定能博得他人的信赖。

有的人办事虽认真,但是喜欢吹毛求疵,这就有点过犹不及了。办事过于认真的人,从办公室的桌子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桌子总是摆放得整齐规矩。若有人趁他不在时,顺手借用他桌上的东西,即使过后再放回桌上,他一眼就能看出东西有人动过,会很不高兴地表现出来。这种行为,除了会令周围的人神经紧张外,他自己也为此而苦恼。

这些人很清楚自己过于认真的行为并不合乎常理。若从单纯角度来看,一定会认为既然他自己也知道不合理,只要改正不就好了?可是问题是他们根本无法改变自己,如果他们中止了这些行为,便会失去平衡。

这种行为,是心理学上典型的“强迫观念”有这种行为的人,常给别人一种神经质的印象。

有拒绝上学倾向的孩子,一旦远离了父母的保护,成长为有自我判断力的社会人后,通常会以较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别人。但此时另一种被人忽略,类似学生的拒绝上学症的心理出现了——拒绝上班症。

为什么有人会产生这种心理呢?这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想从自己必须完成任务的现实环境与组织中逃脱出来的心理。而此逃避的倾向,就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所属的组织(也可以说是他们的工作单位)中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负担,这种负担构成了精神压迫,使得他们拒绝上班。

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与工作场所中的气氛不能谐调,换句话说,就是其内心与工作场所有差距。

基于此,这些人自觉无法忍耐这种差距,只好采取一种特殊行为填补这种差距,结果愈加精神紧张。当自我忍受不了时,他们就会想逃离工作场所。由此可知,这种人一定是尚未确立自我,且尚未完成与工作场所的同一性。

在任何团体中,总有一两个八面玲珑的人,虽然他们的表现方式各有不同。

这类人的典型行为,他们能轻易地和陌生人打成一片,在同事聚会等活动中,往往是别人最常邀请的对象,对这点他们相当自豪。但他们很少想到,其实大多数的人,只有在无利害冲突的情形下才会邀请他们。

造成此种行为的原因,是这些人始终没有确立自己。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不明确,亦即他们尚未确立自我信念,因此容易接受他人的想法、价值观,但也因此给人左右逢源的印象。

站在这个角度观察,这些人明朗快活的背后,隐藏着一份悲哀感,他们内心是很孤独寂寞的。

6.名片测人心

人的本名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也是名片的一个特征。名片有各式各样,包括纵的、横的,以及特殊类型的名片。名片所用的纸的质量、字体、颜色等也各有不同。对于你不认识的人递来的名片,不可过分相信,以免最后难以摆脱危机。有一个例子,很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有一位退休的单身刘女士,她从服务很久的公司领到退休金后,利用这些钱开了一个小饭馆。这是她第一次做开饭馆的买卖,内心很感不安。从开店以来,有一位男子几乎每天到这个店里来,起初刘女士对他并无深刻印象,以为他是个很普通的顾客,偶尔两人也交谈几句。

一天,刘女士偶然发现这位身份不明的男人是坐高级进口轿车来这里的,经过几天观察,他天天如此。刘女士心中暗喜,以为转变命运的时机到了,找机会向那位男人索取了一张名片。名片上印着“某某公司,常务董事”。刘女士马上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变得非常热情好客。两人从此来往频繁,那位男子请她出去吃饭、约会,终于有一天他们谈到了婚嫁问题。

一天店里来了一位客人,见到那位男士便说:“你在这里偷懒可不行啊!被董事长知道了可不得了。”刘女士仿佛被人当头一棒,大吃一惊。这时,只见那位在名片上印有常务董事的男人,头也不回地慌张跑了。他以后再也没有到刘女士的店里来。

名片是任何人都能编写印刷的。有些人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利用名片进行欺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名片中隐含着可怕的犯罪危险性,应当注意识别其真伪。

名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让他人认识自己的一个窗口,有的名片甚至是囊插了一个人一生的成就和所得。所以,通过名片观察人倒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在名片上喜欢用粗体大字的人,其职业多半是政治家。医生、大企业家、公司经理等。

名片用粗体大字者,多数个性强,为了强调自我意识,功名心也非常强烈。这类人性情温和有绅士的气度,惟独个性相当任性,其中也有很多颇难接近的人。然而,如果我们愈接近他们,对他们了解的愈多的话,会发现他们也有人情味的一面。一旦被他们所喜欢时,会倾尽全力帮助你,如果被他们嫌弃,则连理也不会理睬你的。

这种人的特性是善于辞令,懂得自我分寸,同时待人态度温和,另一方面,他们也经常被以前受自己照顾的人所违背。另外,名片上虽印粗体大字,但没有印头衔的人,具有特殊的独创性,不喜欢被人驱使,也不喜欢去驱使别人。如果你与这种人共创事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有的人在名片上的名字左边有改名“某某或某某某”。如果有人看到这种名片,会说:“这个名字很少见啊。”对方就会苦笑着:“这个是改名……”接着他就滔滔不绝地说明改名的理由。多数改名者都是因为稍具自卑感而起这个念头的。

“名字表示身体。”“体”本来是简单字体,即表示人的原本。通常情况下,我们一看到名片,即能分辨出其主人是男是女。即使一般在姓名后并不印“男”或“女”的字样。中国人起名有一定的习惯,或叫规律。男孩,代表阳刚之气,是力量与智慧的象征,故父母给男孩起名时,多用一些表示力量,智慧的字眼。如:伟、国、智、刚、志、鹏、洋,等等;而女子则不同,她属阴柔之美,是软弱、顺从的象征。

人们常用的名片纸质、颜色、型状有各种各样。纸质方面,有日本纸,塑料表面加工滑面的纸,有花纹底的纸。型状上,有普通型、小样型(一般女子用)两种,但也有名信片大小的和折叠式特殊型等。颜色上,除了白色较为常见外,还有用彩色的。从名片的纸质、形状、颜色上,都可反映出对方的职业与性格。

使用特殊型名片的人,是独往独行型的人,其特性是口头上能言善道,但很少真正对别人发生兴致;性格任性且对别人对自己喜欢与否非常在意,顽固依赖心强。另一方面,他们性情温顺、富有同情心,对他们所喜欢的,人能竭尽全力地去照顾。然而,他们常被人毁谤,还具有缺少协调性等缺点。

交换名片时,也要讲礼貌。通常情况下,由晚辈递给长辈,这是最难办到的。这是因为有些人实际年龄很大,但看起来还很年轻:还有一些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老的人。为了避免失礼,最好你自己先于对方递出名片,这样的话,人家会把你看成是一个诚实的人。

通常情况下,由晚辈呈上长辈名片,是有礼貌的表现。而在谈生意中,可由拿出名片的方法,来判断生意谈得成功与否。

自己比对方先拿出名片的效用,是表示诚意。当对方拿出名片时,立即把对方名片接过来,是表示注重慎重、温厚、礼貌。如果对方递上名片,这边不拿出名片,是表示野蛮、无礼和拒绝。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无论你怎么辩解,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时你可以把递出去的名片要回来,自行离席而去,不必感觉难过。这并非仅是损失一张名片的问题,而是直接损伤到你自己。认为名片是一张纸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名片上印着自己的姓名、职业等基本情况,可以说它就是自己的代理人,所以名片不能随便乱用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