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开帽子店呢?莎涅尔说,万事开头难,开始规模小点,万一失败了,损失也不至于太惨重。其实,她经营帽子店走了一条捷径:从豪华的拉菲特商店购买一批难看的、滞销的女帽,把帽上的饰物统统撤掉,改制成线条简洁明快的新式帽子。它透着新时代的气息,适应了社会生活大众化的趋势,很快被巴黎妇女所接受,人们称之为“莎涅尔帽”。
莎涅尔戴这种帽子时,总把帽子压得低低的,直到眼角,这种戴法,竟成为巴黎的风尚。
莎涅尔以帽子起家,却不满足于当个“制帽商”。在服装设计领域,她初试锋芒,设计出一批和巴黎妇女服饰传统风格大异其趣的服装。
她推出的新产品有:纯海军蓝的套装,纯白色的宽松的女式长袖衬衫,线条简洁流畅的紧身连衣裙,她把男式短袖衬衣的袖子加上一条宽宽的花边,使袖子延长到肘部。这些服装,今天看来是十分寻常的,但在当时和那些叠床架屋式的里三层、外三层的繁复的穿戴习惯相比,是一场了不起的革命。莎涅尔找到了一种属于她自己的设计风格,她带着这种格调清新的服装,去叩击还弥漫着贵族气的巴黎社交界。
莎涅尔在事业上刚刚起步,生活中却遇上了意外的打击。卡佩尔,她事业的支持人,她惟一对之“产生过真正爱情”的人,1919年在地中海边的“蓝色海岸”因车祸而身亡。莎涅尔悲痛万分,要不是这次事故,莎涅尔也许会和他结为终生伴侣。后来,莎涅尔的生活中也曾有过几个男子,但她都没有正式结婚,直到她死,人们还是称她“小姐”,恐怕和这次打击不无关系。
但是,卡佩尔之死并不能把莎涅尔击垮。此时的莎涅尔,已经打下了事业的基础,做好了大发展的准备,就像扬起了风帆的船只,要向大海挺进。
一位记者写道:“离开了男人的莎涅尔,完全可以独创一个‘帝国’,成为‘帝国’的‘女皇’。”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即1919年到1939年的20年间,是莎涅尔事业的鼎盛时期。她在康蓬大街买下了五幢房子,开设了“莎涅尔服装店”,那是巴黎最令人向往的时装店。
莎涅尔以乔赛织物为基本面料,不断推出服装佳作:有宽大的女套衫,有短短的风雨衣,有阔条法兰绒运动服,有漂亮实用的筒式礼服,卡迪甘绒衫,以及后来投入工业化生产的针织硬挺的外衣。
服装的色调,不是那艳丽的大红大绿色,而是明快的、雅致的黑色和米色。此外,莎涅尔还创造了仿宝石钮扣和大框架太阳镜。
这些服饰,整个地改变了巴黎妇女的形象,使她们显得高雅而又富有活力,有一种现代的美感,质朴、理性,而又潇洒大方。服装评论家指出,莎涅尔使妇女获得解放和自由的程度,比之那些空头的社会学家、哲学家要深广得多。
莎涅尔的服装风靡巴黎。大街上,到处可见“莎涅尔式”的妇女,她们穿着黑色或米色衣服,宽松长裤,有点男子气,还戴着“莎涅尔帽”。崇拜莎涅尔的妇女见面时总是互相打量着,想从对方身上找到点新奇之处。
莎涅尔开现代妇女服装之先河,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她说,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她“具有现代妇女的意识”,“我创造了时髦,是因为我懂得我们的时代”,“我不像从前的那些裁缝师傅,躲在店铺后面闷头缝制,和社会生活隔绝。我喜欢外出,我喜欢运动,我要过一种现代生活,因而我对我所穿、所戴的都有自己的兴趣和选择”。
“莎涅尔热”达到高潮,越来越多的厂商仿照她的服装样式大量生产投放市场。莎涅尔对此很兴奋,她说:“哦,最使我快乐的事莫过于我的作品被模仿。时装要是不能走向街头,还成为什么时装?”
莎涅尔的事业在扩大,她越来越富有。但是她的工作却一刻也没有懈怠过。
女作家吉罗这样描写她的工作状态:在莎涅尔看来,懒惰和懈怠是不能容忍的罪恶,就这点而言,她不像20世纪的妇女,倒像19世纪的大企业家。她对自己、对下属都是严厉的,不留情的。在她看来,她的下属,除了以她自己的名字为字号的商店外,不应该有其他的考虑、其他的利益。她简直是当代最独裁、然而也是最富有独创精神的企业家。
莎涅尔成名之后,对巴黎的文化界和社交界越来越感兴趣。她建立了一个模特儿之屋,那里集中了来自巴黎资产阶级家庭的妙龄女郎;她设立了一个文化沙龙,那里汇集着巴黎的名士,对经常光顾沙龙的青年作家,她按月发给津贴,她还出资对俄罗斯的芭蕾舞进行革新。莎涅尔成为社交场合的中心人物。
莎涅尔以其风采和魅力,把那个时代最漂亮、最风流、最富有的男子吸引到她的身边。迪米特里·波罗维茨大公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兄,他向莎涅尔捧出一颗炽热的心,但莎涅尔没有做大公夫人;英国威斯敏斯特公爵是一个风流倜傥的美男子,他给莎涅尔写了一封封的情书,派人一次次送去贵重礼物,莎涅尔也没有接受他的爱情,她说:“世上已有三个威斯敏斯特公爵夫人了,却只有一个可可·莎涅尔。”在她看来,在自己创建的服装帝国里工作,比当公爵夫人更有意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莎涅尔关闭了她的服装店,结束了事业上的鼎盛时期。死而复生的契机是二次大战结束以后的六七年间,莎涅尔的好友以及昔日的恋人相继辞世,她没有老伴,没有儿女,感到孤寂。
这一时期,世界服装经历了一个大发展,设计新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莎涅尔孤傲的心上隐隐地有几分不安:难道她真的落伍了?
1953年自尊自信的莎涅尔向舆论界宣布:她要举办一个作品展览,她要重振莎涅尔服装店。
舆论界为之哗然:“她已经71岁了,还要复出?”“一个7旬老妇再度投入竞争,无异走上拳击台,把自己置于死地。”
莎涅尔在人们的纷纷议论中打回服装界。然而,今非昔比,巴黎人的口味变了,莎涅尔虽然推出了一些以粗花呢为面料的、色调明快的新款式服装,但没有获得她预想中的成功,批评界还不时对她的设计进行挑剔。
有趣的是,当巴黎人的兴趣转向大西洋彼岸时,美国人却疯狂地爱上了莎涅尔的服装。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美国评论界为她的作品喝彩,美国购物者大批涌到巴黎购买“莎涅尔装”。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夫人和好莱坞的女影星,都以穿“莎涅尔装”为荣,全美妇女群起效仿。纽约的歌剧院根据莎涅尔的生平事迹编了一出轻歌剧。
这一切,使莎涅尔在受到巴黎冷落之后重新感到温暖,得到了心灵的慰藉。她说:“我死去过,而在纽约的舞台上,我又复活了。”
莎涅尔活到88岁。至死,她还是美丽安详的。美国一名时装记者采访了8旬高龄的莎涅尔之后写道:“你不觉得你面对一位老人,她的风采完全把你吸引住了。”
莎涅尔正是凭借着她坚持不懈的拓荒精神,改变了一个时代的穿戴习惯,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这对任何一个女性来说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榜样。
4.
求变就是求赢,多变的女人能赚钱
如果你作为女人而不幸的话,那就是社会家庭对你的种种限制和束缚,哪个女人打破了套在身上的枷锁,哪个女人就会拥有自我的本色。求变就是赢,对女人来说,永远是真理。女人赚钱,首先要封杀来自各界的干扰和阻力。
你经常观察小孩子玩游戏吗?如果有,你就会发现,小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总是喜欢变更规则、界线、角色和游戏方式。他们花在翻新游戏的时间,甚至比实际游戏的时间还多,大多数小孩不喜欢受人限制,不喜欢千篇一律,喜欢不停地创新、再创新。
绝大多数人宁愿相信,遵守既定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否则,如果人人都想要打破规矩,岂不是天下大乱?然而,管理专家强调,这只是一种鼓励突破思考的方法,让你更确准、有效地达到目标。换句话说:“要打破的是规则,而不是法律。”
通常情况下,具有突破性思考特征的人,他们和旧式的行业规则格格不入,对每件事都产生质疑,不喜欢墨守成规,偏爱自由游荡。这也是为什么说“最具突破思考力的是小孩子”的最好理由。
你应该相信一件事,当愈多的人说“不”的时候,就是必须改变的时候。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预见未来,他们只相信现在看到的,认为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而过去的成就只需留下脚印,而不是让你感到自满。如果你想改变,却遇到阻力,别人不相信你,最好的方法就是做给他看!
有许多人的潜力,都是被后天的环境框死的。但是聪明的女人做生意就能够打破这种传统,毕加索的女儿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画家的娇女,继承了大笔的遗产。然而,使她名闻世界的却是:在衣饰和珠宝方面,她有超人的艺术才华,她经营的香水生意兴隆。
画家的后代并不一定是画家。不是吗?着名画家毕加索的女儿在绘画上并没有什么天赋,只不过在做香水和珠宝的买卖。然而,她在宝石、衣饰方面表现出了很高的艺术天才。她的设计使用大量珠宝与黄金,在色彩方面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她设计的首饰,不但风靡纽约,而且在世界珠宝设计界颇有影响。
她,白皙的皮肤,高高的颧骨,整齐的头发,颀长的脖子,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热烈而温和,燃烧着一股创造热情,她就是毕加索的女儿,39岁的芭洛玛。1949年,毕加索最小的女儿诞生了。同年,毕加索完成了他的名画《和平鸽》。他用西班牙语把他的得意之作和可爱的小女儿都命名为“芭洛玛”,意思是希望之鸟。
芭洛玛从小过着幸福无忧的生活,父亲也非常喜欢她。她为总能在父亲身边而感到骄傲和自豪。4岁时,她母亲带着芭洛玛离开毕加索来到巴黎,但在圣诞节或复活节时,她们又回到南方的父亲身边。毕加索很喜欢带着她玩,这使芭洛玛感到格外高兴。毕加索为了培养她的艺术细胞,为她买了一架钢琴,后来他们搬了家,由于房间小,毕加索又送给她一把吉他,她那时非常喜欢音乐。
幼年时,她经常很乖地坐在父亲身边,他工作,她乱涂乱画。到她8岁时,她开始在家里的画板上画。父亲怀疑她能否坚持下去,但他从不强迫她去画。父亲认为,一个人的道路应该由自己摸索出来。14岁,她停笔不画了,对此,她也感到过惶恐,但已经晚了。18岁之后,她又重新开始画一些小粉画、做些粘贴画等。她和父亲的关系非常和谐、默契。父亲热情地帮助她,在艺术上给她以熏陶。她感到,在父亲的工作间里,如同在美好的艺术天地中遐思、翱翔……
芭洛玛·毕加索说:“小时候,人们对我的表达能力表示过怀疑。到了十六七岁,我尽量参加一些谈话,发表我的意见和观点。这对我来讲,要费很大的力气,但又必须这样做。在事业上,要达到目的,就必须充分地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芭洛玛相信,自己确实受到她父亲毕加索的影响。从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非常喜欢她。在车子里她经常坐在靠近他的位子;在餐厅、在朋友家,她总是享受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待遇;她经常聆听到父亲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她的父亲非常平易近人,不论是谁见过他,都有一种早已熟识的印象。
她继承了一笔钱,而且是最干净和最神圣的钱。为了不断地收集父亲的艺术作品,她要花费很多时间参加许多会议,选择整理一些将要放进毕加索博物馆的作品。她绝不忽视作品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她的很多朋友没有钱。她时常住在一般的四星旅馆,自己驾车。她甚至没有秘书。这种生活还要继续下去。如果说有好运的话,那就需要去努力。尽管她有这些遗产,她还是不停地努力工作。
后来,她进了大学,选修珠宝设计。她还到巴黎、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学习服饰设计等。1969年,她参加了舞台剧的演出,对舞台服饰设计很感兴趣,取得了一些成绩。1980年,她成了纽约着名珠宝店“泰法尼”的专任珠宝设计师。这6年来,她一直呆在纽约。
开始芭洛玛不太习惯美国的时差,甚至搞得很狼狈,她夜里工作,睡得很晚,起得很早,与她平常的习惯正相反。但她逐渐克服了困难,因为她很清楚,她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这是关系到她的香水店能否成功的时期。
芭洛玛有一位非常能干的丈夫。
她工作起来,就像发了疯一般,她丈夫有一种特别的企业家精神。在他的帮助下,她事业进行得很顺利。就她自己来讲,她很容易放松自己前进的脚步。例如,她丈夫提出建立她自己的香水店,而她总觉得有些冒险。1984年的一天,她丈夫对她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下一个香水店,就叫“芭洛玛·毕加索”。确实,香水店的生意非常兴隆,人们为她感到骄傲。当然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为了推销产品,她频繁地来往于美国的各大城市。她要做大量的工作,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否能够应付。她时常担心大商业家之间的尔虞我诈,幸亏她丈夫处处保护她。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工作,他即将写完一个剧本,不久将在巴黎或其他国家演出。
芭洛玛自己说:“我有两点使别人羡慕,一是遗产,二是我的丈夫。能找到这样一个伙伴真是我的运气。当然,我也是一个乐观的宿命论者。假如在我的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件料想不到的事情,我也将随时准备改变我的航向。”
阳春三月,她在巴黎举行了芭洛玛·毕加索香水的推广会,做起了香水生意。她对香水瓶的设计、品牌的选择都非常讲究。她不但对市场行情调查得一清二楚,甚至在推销会上亲自披挂上阵当模特,推销她的产品。芭洛玛虽然没有继承老父亲的艺术,但却继承了他的艺术细胞,而且还具备毕加索所缺少的经营生意的艺术。
专门从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克利杰在他的新作《改变游戏规则》中指出:“在运动场上,很多运动选手创造的佳绩,都是因为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方法。”杰出的运动选手普遍具有这种“改变游戏规则”的特征。
根据罗伯特·克利杰的结论:突破思考是一种心态,可以鼓励人不断学习,不停地创造,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习惯,尝试新的挑战,那就突破规则,改变游戏方法吧!
所谓改变游戏规则,就是要掌握主控权。要改变规则不难,关键在于有没有求变的决心。一般人遇到没有把握的状况常常会犹豫,所以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通常情况下,你决定“变”还是“不变”的标准是,如果你从前的经验中找不到任何成功的例子,你就做最坏的打算——可以赔多少?只要赔得起你就做,更何况它可能会赢。
是否求变,还有一个规则:愈多人说不,就愈该改变。在1993年美国大选中,克林顿曾经说过一句话:“我们要改变游戏规则……”而布什总统却说:“我有丰富的经验!”也许布什落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输在“往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5.
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雅芳女强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做生意,必须兼有直觉和商业的敏锐,你必须富有创造力,善于分析。”女人脑子里有点怪点子、新主意,从赚钱角度来说,绝对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