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淝水之战1.王谢家族
3929400000002

第2章 冠礼成矣(2)

王羲之耐心地看她把一幅活泼泼的“农夫耕田图”剪完了,微笑离去。(一位农村老太对景剪纸,不看纸也不看剪刀,手指随意剪动,剪出来的画栩栩如生。这个故事是作者2002年1月31日在北京锦都酒楼吃饭时听唐晓渡老师讲的,今移至书中。)

后山那条孽龙久无吟声,想来已被罗浮子镇住。山中云气祥和,一切宁静。王羲之只在一个夏天的傍晚看见了异象。

那天下午他一个人正在洞经阁上纳凉,见楼下松林连竹林,苍色连碧色,十分古朴雅致,心中欢喜。

竹林的尽头有些荒草丛,葱绿蒜黄。再远些好像被雾气障住了,朦朦胧胧的,山色恍惚如镜中。

看第一眼时他并没在意。

楼下的另一边是梳海亭,亭中罗浮子与罗浮女史相坐宁静,轻声读经,卫夫人也轻立在旁翻一本书。

王羲之目力甚好,远远望去似乎正是《黄庭经》。(道教著名典籍《黄庭经》,为东晋女道士魏华存著。魏华存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女思想家与女文学家,道教茅山宗上清派祖师,世称“魏夫人”,教门尊称其为“南真”。门人有《魏夫人传》。)

王羲之知道师傅喜欢魏夫人(卫夫人当然喜欢魏夫人啦),心中微笑。

传说魏夫人写成《黄庭经》后不久即飞升而去,空余羽衣在床,何等潇洒。

想到这里,王羲之不觉仰望青空。

青空朗朗,天心似为土色。

天上云飞。

云动。

何力使然?

王羲之自然地想到:“动”字即云力也,意思是云中有力推动,古人造字,字字非虚,真何处想来。

吾之书道当如是!必与天道同耳。

望了小会儿,他又把目光漫无目标地移到地下。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山峰的峰顶。一松如鹤,拍羽轻飞。可能那边风很大。

从远到近,山色渐浓,草木渐清……

一石如龟,掩映在草。

一石如女,抱膝而坐。

远处云山飘渺,似三山近在咫尺。

海外又是何景?

蜃楼中可别有所居?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此句出自屈原《天问》。)

王羲之不觉又思飘云中,渐远渐无……

这时,他忽然听到了一丝轻沉的叹息。

似深穴水响。

似春阳穿冰。

轻轻。

轻轻。

轻轻地一响,却令人好生震动。

动。

云力……

王羲之心中似有感触,不觉收回了目光——

远山退去……

近岭在前……

岩石累累……

草木云蒸霞蔚……

王羲之忽然发现,先前他看到的那片草丛的尽头与草丛对面的岩石连不起来,似乎一下子地表被什么东西隔开了。

那中间仅仅是一片云气吗?

王羲之忽悟:原来那是一处深渊。

继而他想到了那年他去后山误遇孽龙之事,心中一下子激动起来:莫非前面的深渊正是孽龙的居所?

再回看,罗浮女史与卫夫人二仙师已离去,亭中唯余罗浮子一人。

盘身而坐,瞑目颂经。

脸上似有烟气弥漫……

嗯,仙师常来此地,况且洞经阁中多藏奇经,又离深渊不远,想来方便发气镇龙。

若如此,此深渊便是彼深渊了。

刚才的那声轻响,莫非正是龙吟?

但一想又不对了,那年的路他还记得很清楚,印象中是走向了东北处的深山,应该不在此处。

刚才的那声轻响,或是幻听。师父曾说:无视无听,久之自可见色,自可闻声。

——心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