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一种得到叫放弃
3924300000020

第20章 果敢离开这样的想法(5)

沉缅于对别人的羡慕中的人们,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在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而且也忘却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句话的意义,下面清看看一个成功人士是怎样走出羡慕别人的误区的。

一场暴雨过后,金拉克家后面的巷子变得寸步难行。但是他一定要开车穿过巷子才能到达车库,他困在巷子里,整整挣扎了几十分钟,想把车子从泥浆里开出去。他想尽了一切办法,都徒劳无功,最后只好打电话找拖车公司。公司派来的人看了现场之后,问他能不能让他开他的车试试看。他一再强调绝对没用,职员却很有信心,平静地要求他让他“试试看”。

金克拉答应了,不过还是不相信他会成功,并且提醒他别把车轮子磨坏了。职员坐上驾驶座,轻轻转动方向盘,启动引擎,操纵了几次,不到半分钟,就把车开了出来,金克拉既惊讶又敬佩,职员说他在德州东部长大,驾车经过泥浆早就习以为常。金克拉相信这人绝对不比他“聪明”,只是拥有他所缺乏的经验而已。

事实上,我们羡慕许多人的技巧与成就,他们也羡慕我们的技巧与成就。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技巧、才能与经验。经验不同,并不表示你不如别人,或别人比不上你。为别人会做而自己却不能做的事自卑,不如想想你会做哪些别人做不到的事。在佩服别人技巧的同时,别忘了只要花同样的时间与努力,你也可以使自己的技巧大为改善。你们之间的差别只是经验不同。

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也许,在某些方面,你也是被羡慕的对象哩。

十六、离开生活中的条条框框

固步自封这个成语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也很不齿现代生活中固步自封的那些人,他们总是在自己给自己规定的条条框框里生活,不知道突破这种限制,就连一只吐丝自缚的春蚕也不如,因为春蚕一待时机成熟,就会破茧而出,化茧成蝶呢。

如果人活在条条框框里,做什么事情都有旧制常理来束缚着,而且摆脱都不可能,那样的生活肯定会很累。

日常生活里有很多的“条条框框”,一旦你不经意时,便会陷进里面而不思进取。

因此,离开一些错误的思维,从一个个“条条框框”中爬出,是走向辉煌人生的前提。

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一个人若自以为有许多成就而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会在眼前。我看过许多人,开始时挣扎奋斗,但在他们牺牲无数血汗,使前途稍露曙光后,便自鸣得意,开始松懈,于是失败立刻追踪而至。跌倒后,再也爬不起来了。”

超越和创新,是赚钱的最佳途径。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意想不到的好处就会从天而降,让你目瞪口呆。

如果人活在条条框框里,做什么事情都有旧制常理来束缚着,而且摆脱都不可能,那样的生活肯定会很累。而在赚钱和商业场合中,这些条条框框,旧制常理更应被彻底抛弃,多一点超越性的想法。

比如说,你将要做的这笔生意能够为你带来100万的收入,但你要时时提醒自己,这笔生意会为我带来1000万的收入。这种超越性的设想,会使你始终充满致胜的信心和饱满的活力。这对生意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梦想着将来能够考入理想的名牌大学,毕业之后找个好单位,分套宽敞漂亮的住房,娶个温柔可人的太大,这就算混上了人人羡慕的铁饭碗。如果再有幸被任为科长甚而处长,坐着单位配发的轿车,自此就悠哉游哉,不亦乐乎。其实,许多现在达到这个目标的人都感叹这种生活太单调古板,枯灯乏味,太缺乏生活情趣。

进入名牌大学,捧个人人羡慕的铁饭碗本尤可厚非。但是,你为什么不希望自己是一个大企业、大公司的第一决策人,使自己有创意的想法得以实现呢?为什么你只想当个科长或是处长,而不去想着作一个百万富翁呢?

就是你的这种墨守陈规的想法使你无法超越常理,使你机械地重复着别人做过的事情,这就使你的特长不能发挥。你就在一个自己规定的小圈子里忙忙碌碌,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忙了些什么。

十七、离开患得患失的想法

优柔寡断的人不论面对任何问题都有一种患得患失的想法,又想捡芝麻又要抱西瓜,总是难以取舍,须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患得患失的错误思维只会使我们不敢尝试,更遑论冒险,可是,成功往往隐藏在尝试及冒险之后,就如一个年轻的女子,如果你没有勇气去撩开蒙在她脸上的那层面纱,又怎么会知道她到底是美还是丑。

人生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得此难免失彼,失此也可能得彼。

古希腊时期,曾有一位学生问哲人苏格拉底:“请您告诉我,为什么我从未见过您蹙额愁眉,您的心情总是那么好吗?”

苏格拉底回答说:“因为我没有那种失去了它,就使我感到遗憾的东西。”

苏格拉底的好心情,与他的得失观是密切相关的。

人生总是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总有所得。

一个人总是患得患失,心情能够好起来吗?

人赤条条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断地想得到想得到的东西,但得到之后,终会撒手而去,化作尘土。正如《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所唱道的:“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这并不是看破红尘,客观事实也确是如此。在历史的长河里,任何人都只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谁也不可能永久地拥有什么,凡得到的,终究要失去。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得失中,如何才能让短暂的人生变得更富有意义和内涵。

人是有需求,有理想,有追求的动物,在有生之年总是想得到而怕失去更多更好的东西。然而,人生不是一个只进不出的无底容器,而是一个有得有失的代谢过程。

一方面,有所得必有所失。一个人的岁数在增大,生命的岁数就会减少;走向了成熟稳健,就会失去无忧无虑的童真;有了一个夫妻恩爱的家,就会失去单身时的无拘无束;埋头笔耕而有所著述,就会失去一般人悠闲自在的生活;一旦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明星,言行举止就会失去相对的自由。这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另一方面,有所失才有所得。慈善家捐出的是一定的财物,赢得是良好的社会形象;耕耘者消耗的是体力或脑力,得到的是所希望的收获;勤奋者夜以继日所失去的是时间,得到的却是更充足的工作精力。得此难免失彼,失此可能得彼,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确了得与失的这一辩证关系之后,才会在得失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

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33岁时就成了美国第一个百万富翁,43岁时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独占企业——标准石油公司,每周收入达100万美元。然而,他却是个只求“得”,不愿“失”的资本家。一次,他托运400万美元的谷物。在途经伊利湖时,为避意外之灾,他投了保险。但谷物托运顺利,并未发生意外,于是,他为所交的150美元保险费而懊悔不已,伤心得失魂落魄,病倒在床上。他的这种患得患失、锱铢计较的思想观念,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使他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伤害。到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已经“死了”。医生们为了挽救他的性命,为他做了心理咨询,告诉他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失去一定的金钱,要么失去自己的生命。在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下,他对此终于有了深刻的醒悟。他开始为他人着想,热心捐助慈善和公益事业,他先后捐出几笔巨款援助芝加哥大学、塔斯基黑人大学,并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和无知。洛克菲勒把钱捐给社会之后,感到了人生最大的满足。再也不为应该失去的金钱而烦恼了。他轻松快活地多活了45岁。

生活像一团火,能使人感到温暖,也能使人感到烦躁。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人生就会变得和谐快乐。

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就不要自寻烦恼,此其一;其二,就是得失皆宜。得而可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要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要积极,要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不要得小而失大,亦不要得大而失小。

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必须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决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得到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得与失之间并不是绝对相等的。在某一方面得到得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得到得少;在某一方面失去得多,可能在另一方面失去得少。比如,有的人在物质上得到得少,失去得多;但在精神上得到得多,失去得少。有的人则在精神上得到得少,失去得多,却在物质上得到得多,失去得少。由于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是绝对相同的,各人在得失上也不可能绝对相等。人生在世不可能得到所有的东西,也不会失去所有的东西。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只是多少的问题,大小的问题,正反的问题,时间的问题。

总之,患得患失只会让我们停步不前,永远不可能到达成功的巅峰,只有离开这个思维误区,我们才有可能拥有那种美妙的高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