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珍拾羽
3919300000026

第26章 我与“金先生”和“钱老板”的缘分

我这个人喜欢收藏点小玩意儿,喜欢民俗的东西,下手冲动,对有没有来头,是不是出自名家并不是太看重,只要是看着喜欢,兜里又正好带着钱,就买回家,省得留遗憾,“金先生”和“钱老板”就是这么来到我们家的。“金先生”和“钱老板”何许人也?他俩看模样该是清末民国初期那时候的人,要不怎么都穿长袍,留长辫子,手里托着个水烟呐。这“金先生”鼻子上架了副金丝眼镜,手里举着个鸟笼子,“钱老板”头上还顶着个瓜皮帽,都撅着个嘴,用北京话说,相大了。‘相上他俩,那真是缘分。有一天,无聊地去看一个北京城经常举办的陶瓷展,当然前面有“大师”二字。因为不是休息日的缘故,数百平方米的展览大厅没几个人,我一个人来回来去地看那些展品,说实话,看上的太贵,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一件多说几十万,少说几万,省级大师的作品也不便宜,没舍得买,也舍不得走。到了该吃午饭的时候,我准备再最后看一遍就撤的时候,就在展厅不起眼的一个角落,看到了“金先生”和“钱老板”,于是,我走不动了。我以前在一些场合看到过一些人物的陶瓷,也挺可爱,也动过心,可我看到他俩,我脑海里当时出现了许多后来看来不太贴切可又有点沾边的词,诸如一见钟情,在劫难逃,命里注定,一生何求,等等、等等;直到现在,我都在觉得,是“金先生”和“钱老板”一直在那里等我哎。我看见钱老板穿着一件藏青色面料、满是铜钱图案的对开门正襟小褂,里面是到脚面长的长袍子,跷着个腿露出皂鞋,屁股底下坐着一个青花瓷鼓凳,搭在腿上的左手里举着个金色的水烟,脑袋上戴着个瓜皮帽,驼着个背,眯着个眼,皱着个眉头,右手手指头好像是在掐算着什么,咱们没在清末民国初期那时代生过活过,那时候的老板大概就是这模样吧。那“金先生”一定有八旗血统,腿边地上开着盖的钱匣子里满是金灿灿的大元宝,也是着了件藏青色铜钱图案的到脚面长的长袍子,外面罩了件对开门正襟小褂。左手拖着金色的水烟,右手举着鸟笼子,那副浑不懔、玩世不恭、大爷一个的劲儿,好像擎着等人家请安问好呢,活脱一个茶馆里的人物。此刻,我完全被这两个大爷的表情和神态迷住了,我舍不得把眼睛从他们身上离开,看了看价钱,兜里的钱够,就忙对负责展览的人说,给我装起来吧,这两个我都要了。等他们找到并打开一个包装盒时,里面竟然藏着“金先生”的已经发黄了的“身份证”_匕面写着“兹证明此手工艺品金老爷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金奖产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景德镇雕塑瓷厂于1990年创制”。作者签名是李恭坤,下面是同样文字翻译成的英文。“钱老板”的包装盒里也有一模一样的“身份证”。这时,展览大厅的负责人走了过来,他说,你眼力真好,这两件作品是老货,放在那里一直没人注意,作者是李恭坤,你看做的神态多好,现在的人哪有这工夫。

我回家后在百度上搜到:李恭坤,男,1941年10月生,江西南昌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195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雕塑研究会理事,景德镇雕塑瓷厂副总工艺美术师。他擅长陶瓷雕塑,“华佗”、“达摩周游”与“双鹿钟座台灯”等瓷雕分别获国家级二、三等奖及市级多项奖。多件作品在《景德镇陶瓷》杂志上发表,大型漆版镶嵌“孔雀牡丹浮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江西厅陈列,“三顾茅庐”等被日本近代美术馆收藏。曾多次应邀赴国外举办陶瓷名作展览。

回到家,我把两位“老先生”从包装盒里请到了一个古朴的老榆木柜子上。现在,我每天下班回到家中,都会看看“金先生”和“钱老板”,看着二位神气活现的样子,我这个旗人的后人常常会想,太爷爷他们那年月就这样有滋有味的过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