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尘封日记
3917000000032

第32章 逃避斗争的人

老董在颖村的时候,发过誓不和我们两个住在一道,他在他的同乡张女士前面坚决地表示过这种态度。他的意思,如其是单独和我们之中的一个同住在一个房间里是可以的。如其和我们两个人在一道住,他绝对不干。据他的意见是这样,我们的开玩笑是绝对的没有限度,没有范围,他不能来。

可是到了这里,一切都是生疏的,他想插进姓黄的两位房间里,但是已经住不下,于是他就怀了“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的心情,将东西和我们的搬在一道。

我虽则是没有老季那样能闹,但是老季对于我是不大轻于侵犯的,我的性格,我自己也不大清楚,大约总是有点憎恶平凡的,我很喜欢看别人开玩笑,但是这种玩笑,我要求它能动人,深刻,痛快。老季的开玩笑的态度是我所赞成的。因为他的态度,可以冲破生活的平凡。

在这里的老董常常是痛苦的。他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不大有他开心的时候。这里,教书的思想糊涂,青年们头脑简单,图书馆没有一本可以看的书籍,又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使我们消闲娱乐,整天的苦闷着,这种苦闷使我们只有在相互笑骂着的里面来补救。

老董对于笑骂与开玩笑常常是逃避,因为这一逃避,便是我们专于找着他,你一句我一句都是集中在他身上。我们叫这一种叫做“搓芋头”,你搓过去,我搓过来。

可是老董常常要否认这种意义的:

“你们这有什么意思呢?”

“你们这有什么意思呢?”

他越是这样否认,我们就越是起劲:

“喂!老董!”

“喂!金华美男子!”

“喂,喂,喂,喂!”

“喂,我同你讲话啦!”

老董不睬。即使偶然回答一句也只是说:

“你们这有什么意思呢?”

“哈,哈,哈,哈!”我们听了他的回答就要胜利了似的笑。

一大部分的光阴,便消失在这种笑声里。

【解读】

老董这个人比较寡言,也开不得玩笑,说白了就是有些内向吧。“我”和老季总是拿他开玩笑,可是他就只有一句话:“你们这有什么意思呢?”他越是如此,“我们”就越是要逗他说话,仿佛胜利了一般。

人与人之间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性格上,要是很相像的话,想必生活肯定会少了几分乐趣。不过话说回来,老董这个人沉默寡言,不喜言笑,有些内向,十分老实。他这也代表了一个群体,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这样的人还真不少,他们不喜欢张扬,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即使生活不如意,也不会有什么动作和言语。

性格的不同导致老董无法与另外两个室友十分融洽地相处,他就只会逃避、沉默,这不正是当时中国人最软弱的一面吗?在面对列强的侵略时,不为所动,在统治者的暴力统治下,不为所动,就连新的力量出现时,亦不为所动。他们这种人是不会有任何作为的,老老实实做自己的事情,规规矩矩的,至于革命还是镇压,都与他们无关,只要能独善其身就好了。

这两人与老董开玩笑,可见他们是真闲得无事可做了,还是突出了他们没有目标。其实从这个现象也能知道,就算老董这样的人不去惹别人,但还是会被牵扯到某件事之中,虽然他们极不情愿,可这就是人与人的社会,想独善其身,也难啊!当时的人民有两种极端主义者,有些持中庸态度的,或者辩证思考事物的,可能就会被拽进去,站到一个阵营里,不然你就成了人民公敌了,想必有许多人都是因此而进入某些团体的。

另外文中还谈到了他不了解自己的性格,说实话,能看透自己的人很少,特别是在当时那样乱的社会里,一个的性格是多方面的,出于对社会和个人的考虑,时常会陷入矛盾之中,自己的性格和想法也许会很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