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近代国家,并具有强烈的军国扩张欲望。明治政府一建立就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和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侵占中国台湾,再征服朝鲜,进一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继而征服全中国,最后独占亚洲,称霸世界。
1894年春,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以“除暴安良”和“逐灭夷倭”为口号。起义很快席卷了朝鲜南部很多地区,朝鲜政府无力镇压,便向清政府求援。清派直隶提督叶志超等率兵2500人赴朝助剿。日本伺机而动,决定出兵朝鲜,趁机挑起中日冲突以发动侵略战争。朝鲜东学党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照会日本,建议中日两国同时撤兵。日本拒不撤兵,蓄意扩大事态。面对日本的挑衅,清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主战和主和两派意见。以光绪帝为首的帝派力主加强战备,以武力遏制日本的扩张,但实权掌握在西太后和李鸿章手上,他们对日避战求和。日本重兵压境,驻朝清兵多次请添援军,李鸿章不予理会,反而把解决中日争端的希望寄托在国际列强的调停上,但西方列强对日本发动战争均持默许和支持的态度。
7月底,清援军途经丰岛海南时,突遭日舰袭击,清军官兵死伤惨重,日不宣而战,正式挑起侵华战争。1894年8月1日,中日两国同时正式宣战。九月,日陆军分四路会攻平壤,清军与日军在城外展开激战。左宝贵指挥清军英勇抵抗,死守城北玄武门一带,并亲自登城开炮轰击日军,不幸中炮牺牲,玄武门失守,主将叶志超投降逃跑。9月17日,中日在黄海海面上进行了激烈的海战。提督丁汝昌率领北洋舰队与日军展开激烈战争,丁汝昌受伤后仍坐于甲板上鼓舞士气,由“定远”号管带刘步蟾代其指挥督战。“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在鏖战多时、船舰受创情况下,下令舰船猛撞日舰,不幸中鱼雷,全舰官兵壮烈殉国。“经远”号亦在其管带林永升指挥下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黄海海战北洋舰队虽然损失了5艘军舰和近千士兵,但也重创了日舰。由于李鸿章实行“保船制敌”的消极防御方针,命令北洋海军集于威海卫,不准出战,致使日本掌握了黄海制海权。
10月,日军偷渡鸭绿江成功,九连城、安东等相继失守,日军进逼辽阳。与此同时,日军另一支军队由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南犯金州。徐邦道率部分清军与日在金州激战,因寡不敌众、后援不济而退守旅顺,另一清军将领赵怀业不战而逃,弃守大连。11月17日,日军进攻旅顺,只有徐邦道一部奋勇迎敌,孤立无援,旅顺失守。22日,日军进入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历时4天,杀害2万多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旅顺失守后,清政府多次派人向日本求和,日军不予理会,将进攻重点转向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当时北洋舰队实力尚存,可与日军一战,但李鸿章严禁其出击,造成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威海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灭,提督丁汝昌拒降自杀,定远管带刘步蟾亦自杀殉国。1895年初,日军战略重点转向辽东半岛,辽东半岛沦陷。3月,清政府派李鸿章赴日议和。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屈服于日本的压力,与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结束。
((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日本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助长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严重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