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历尽辛苦之后终于大彻大悟,探寻到了人生的真谛,成了佛陀。后人称他为释迦牟尼佛,意即释迦族的圣者。佛教弟子称他为世尊,并把他觉悟的十二月初八定为成道纪念日。佛教的重要教义是因果报应说和轮回学说。因果报应是指现世祸福直接导因在前世,报应可以在来世也可以在死后,行善上天堂,行恶入地狱。轮回学说是指身体死了,精神不灭,可以再转入人世,修行的人可以由前生前世的牛羊转为现世的人和后世的神,如果作恶多端来世将受到更重的恶报。释迦牟尼去世后,圣体火化,所遗留的合利子由八个国家分别供奉保存。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印度,他规定佛教为国教。在他的支持下,佛教日渐发展壮大。
公元前3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西域各国。西汉末年,佛教通过丝绸之路由西域传人我国内地。汉哀帝初年,大月氏派使者伊存出使长安。伊存信奉佛教,博士弟子景卢跟着伊存学浮屠(佛)经,这是佛教传入我国的开端。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最早的信徒是帝王贵族。汉光武帝刘秀的儿子楚王刘英就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招聚方士沙门,祭神求福,为浮屠斋戒祭祀,并到处宣讲佛教故事,还劝明帝刘庄信仰佛教。永平八年的一天晚上,明帝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金光闪闪的神人在宫殿前飞来飞去,忽然升到天空,往西飞去了。刘英给明帝圆梦说这个金人就是佛,佛高一丈六尺,通体都是金黄色,颈项上有日月光辉,并且劝说明帝赶快斋戒沐浴,到天竺国取经求佛。明帝先派张骞等12人到西域大月氏国抄写佛经;后又派博士弟子秦景等人到天竺(印度)学习佛法。公元67年,两位印度名僧竺法兰和迦叶摩腾应东汉政府的盛情邀请,用白马驮着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和释迦牟尼像来到洛阳。他们来到中国,向明帝讲解佛教教义。明帝令人把大师带来的贝叶经文译成汉文。第二年,东汉政府调拨库银和良工巧匠,在洛阳城里修建了我国第一所佛寺白马寺。佛经由此在我国取得了正式合法的地位,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新思想工具。东汉末年,西域的一些名僧来到白马寺翻译佛经,促进了佛教的流传。
佛教的虚幻性点燃了众多人的希望,下层民众渴望摆脱今生的痛苦,企盼来生的幸福。统治者利用它的软化政策统治国家。佛教逐渐本土化,并和儒家的孔孟之道和道家的黄老思想融合协调,成为一种中国式的宗教,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