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成都
3902100000031

第31章 “捉蒋敢死队”失防(7)

刘伯承、******又致电询问行至于新津以东的第十一军可否抄至新津之敌背后进行侧击。

21日,第十—军曾军长、鲍政委、郑副军长、杨参谋长联名向刘伯承、邓小于专门报告新津前线敌我态势和本军的建议:

“(一)敌仍坚守新津城及外围太平场、老君山之线,近日敌似均向成都周围及新津、双流集结,而伸到以南一三七军、一一四军一师等残部巳缩回新津。

(二)根据现实情况,我们意见如打则须集中力量,周密准备,如敌现态不动,我们可以三个军于新津、双流之间歼敌三军、三十六军、一一四军主力,对新津城以小部队待动钳制即可。如先打新津,不易全歼敌人,消耗又大,如不攻击敌守备据点,待机再动的话,我各军主力可集结邛崃、蒲江、彭山之线,一个军于籍田铺及以东地区休整待机。”

刘伯承、******把第十一军的这个电报转到了川西前线指挥所,时在彭山县城的杜义德于22日黄昏向刘、邓汇报新津之线战况和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一)新津为敌六十五军、一军所据守,商隆场、太和场、东岳庙、齐一寺、狮子山均有敌,狮子山为敌一个师(另见二个团),企图据守新津阻我逼近成都。据此,我为便于整补防匪逃窜与互助及时策应,以十一军就苏码头、籍田铺、太平镇、三岔坝地区集结,十二军就固驿镇、唐场、邛崃、大邑地区集结(大邑可置一千团),十军仍就普兴场、新津、彭山地区集结,并以三十、二十八两师视情况许可时攻歼狮子山之敌,万一不可能,则就狮子山、普兴场之线以南,彭山以北地区集结。

(二)十军二十九师应与十一军籍田铺地区之部队切取联络,三十师应与固驿镇地区之部队切取联络。

(三)建议十六军在蒲江寿安场之线集结整补(以一个团去雅安做统战工作),十八军在眉山、思蒙之线集结整补,以利及时策应三兵团作战,另五十军可否于简阳集结,盼示。”

杜义德在这个电报中还特别提出“报请杨(勇)潘(焱)速到彭山,以确定召集各军首长交谈近日作战经验及商讨今后作战事宜。”

在此期间,新津前线各解放军部队根据上级命令,迅速调整作战部署,进抵预击位置。与新津之敌对峙的第八十九团三个营,硬是在此轮流坚守阵地四天四夜,先后打退了敌人的九次冲锋,始终把老君山牢牢控制在于手中。

同时,解放军第八十八团向老君山以南附近的狮子山、象鼻子山(海拔673米)等几个山头实施迂回包围,占领了这一带的山头,保证了第八十九团后侧的安全,但也牺牲10多人,伤80多人。

22日这天,亲自督战在新津城中的胡宗南为了挽救其即将彻底失败的命运,一边命令新津附近的部队全力应战,一边在县城东郊五津镇机场召开所部军长以上会议。

下午近4时,胡宗南目送20架载运转移物资的运输机启航后,才想起决定在上午就应该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那些接到通知一大早赶到新津的20多名高级将领已在那里等得很不耐烦,一天的宝贵时间就这样在等待胡宗南一个人的时光中浪费掉了。

胡宗南一下车.故装客气地询问道:“大家来多久了?”

“我们是今天早晨s点就遵命来到这里的,一直等到现在。”众将领都这样回答。

“让大家久等了,很对不起,请原谅,我的确有事。”胡宗南故作抱歉地说.并以关心的口气邀请大家:“现在时间已是5点过,我们大家的肚子都饿了,还是先吃饭,后谈事吧。”看来胡宗南对这次“紧急”会议并不—卜分热心。

暗淡的灯光中,胡宗南的所谓紧急军事会议宣布开始,他先说道:

“我们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其实没有什么了不起,完全是我们不争气。我们是三民主义的卫士,是蒋校长的学生,不要辜负领袖平日对我们的教育和期望。我们要激发天良,到这个时候,我们每个人都要把死字顶在头上,幸生不生,必死不死。”

众将领依然是愁眉苦脸,满室的丧气。胡宗南扪了一眼会场,心中自然不很满意,他干咳了两声,又说道:“我们……我们现在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打出去,打到西昌去。我们只要到了西昌,就有办法。到了那里,以云南、缅甸为靠背,进可攻,退可守。不然,我们就在此死无葬身之地,大家知道不知道?一定要清楚这个道理。我们要同舟共济,共赴危难。我们还有7个兵团,打条出路是没有问题的,希望大家好自为之。关于兵团部署方面,由罗参谋长向大家谈谈。”

罗列对在座所有将领们的心思早就估摸得到,无非是急切想从胡宗南这里讨到一个能摆脱现实困境的办法,于是他在简要说了“敌情”后,就直截了当地说道:

“最近敌情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计划要修正。遵照总裁和胡先生的指示,我们作了三个预案,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发表意见。其一,……其三,先向东打,在适当时机再转向南攻。第二十兵团向简阳以西的贾家场攻击前进,第十八兵团向简阳以东的高寿攻击前进。两兵团应互相联系,各兵团部署限本日夜准备完毕,明日拂晓开始行动……”

罗广文先发表意见说道:“敌情部分,我同意罗参谋长所作的状况判断,我军对敌作战的三个计划腹案,我认为以第三案比较主动,要稳当一些。”

陈克非也接着发表意见:“我除同意罗司令官的看法之外,还以为决心要大,动作要快,我不犯敌,敌必犯我,我先犯敌,敌必怕我。要先声夺人,先机制人,要有所舍,才有所得。”

“英雄所见相同,英雄所见相同。”胡宗南见本来以为会出难题的两个兵团司令官这时却出乎所料地表示赞同,高兴地向陈克非伸出了大拇指:“老兄真是胆大心细,真不愧为我们黄埔当年精神。”其实,罗广文和陈克非在会前已从胡宗南的参谋口中得知了胡的倾向性意见,在这时的表态纯属逢场作戏而已。

胡宗南即刻向罗广文和陈克非下达作战命令:“你们两个兵团向东挺进时,归罗司令官统一指挥。从明天起,多派小部队佯动。后日,两兵团全部东进敌后向重庆进击,吸引****第二野战军主力回头。我军主力也于明日开始向西康方向前进,尽所有手段于后日全部脱离战场。明日中午向总部电话联络不误。书面命令另补。罗参谋长把各部通讯联络的事说一下。

这时,第五兵团司令李文和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还未来得及发言。会议正,于着.手握电报纸的胡宗南突然大声打断了罗参谋长的话,骂声充满了会议室:“******!十六兵团完全撤出了战场,已经集中在什邡叛变了!”

与会人员都十分震惊.他们已意识到第十六兵团的转变,是川境国民党大规模“叛变”的开始。

胡宗南似乎是忘记了在开会,立即口述电报向台湾的******报告:“川鄂绥署副主任董宋珩率十六兵团全部叛变,我军瓦解,战场混乱。****已迫蓉郊,……”

会场上,一扫刚才还有人发言的气氛,现在个个都长吁短叹。胡宗南和罗列的所谓突围计划并没有给他们提起多大精神,而董宋珩的起义,却给其精神上以致命的打击。一些非胡宗南嫡系部队的将领们,更是在心中终于弄明白胡的如此兵力部署,竟是让他们拼死吸引****主力作掩护,好让胡部嫡系趁机突围,这时在心中也就自然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也想到了如何效法董宋珩。

会议本来内容就不多,到这时自然也就再也开不下去。

散会后,胡宗南留下第十八兵团司令官李振,询问李振对当前局势的看法,实也是观察探测其思想动向。

李振则直言道:“目前的形势,我看已经十分严重,突围出去的把握不太大。我有一个想法,千兵易得,一将难求。为了保持我们军人的气节,我的意见,是把团长以上或师长以上的军官用飞机送走,团以下单位分散突围,指定地点集中,这样以小部分由****间隙中穿过,容易成功。”

“不!不行!”还未等李振说完,胡宗南即连忙表示不同意:要你们带着队伍冲到西昌去,就是保持我们军人气节的最好方法,还是照既定计划行动吧!”

李振不禁一阵愤慨袭上心头,再也没说什么,与胡宗南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