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成都
3902100000015

第15章 大屠杀横祸难防(7)

这时,夜幕已经降临,雨夹着雪下个不停。三营立即召开各连干部会,讨论今晚上不上摩天岭。大家最后一致认为,此时的敌人比我们还困难,在天已全黑的情况下,不会再向前走,一定在某个地方停下来宿营。这正是出击的好时候!

向导莫大爷听说今晚就要过摩天岭,好心地劝阻说:“山上悬崖陡壁,过去我们上山都要选好天气。眼下大雪封山,天黑路滑,危险啊!”

刘营长则乐观地回答说:“放心吧,大爷!我们解放军战士都有一副铁翅膀呀!”

部队稍事休息,便沿着一条羊肠小道艰难地向白雪皑皑的摩天岭攀登而去。

寒风呼叫。雪越下越大。山势越来越陡。空气越来越稀薄。

深夜3时过,三营才登上了上顶,开始翻山向下滑行。

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脚下个个都像抹了油,走几步就要摔一跤。天已渐渐发亮,敌人可能就住在前面不远处的村子里,时间显得很紧迫!

三排长王彦斌带着两个战士把枪向怀里一抱,即向山下滚去……

不一会,山下传来了三声击掌声。

“行!他们还活着。”山上的战士们高兴地说。这说明王排长他们采取滚下山的办法是成功的。

为了抢时间,大家都一缩脖子,蹲在雪地上,向山下滚去。

山下,是一个名叫底儿坎的小山村,国民党军的溃退部队昨晚正住在这里,几个哨兵“喀嚓喀嚓”地踩着厚厚的积雪,来回巡逻着。房间内一个排的敌人还在睡梦中,敌一个团的主力部队驻在不远处的上底儿坎村,敌师部也住在一公里外的下底儿坎村内。

刘营长观察了一遍周围的地形,让九连连长王太元带领三排先除掉面前的这个障碍。九班长刘作娃带着一个战斗小组,悄悄地摸了上去。突然在敌哨兵转身的一瞬间,卡住了两个敌哨兵的脖子。王连长迅速带着战士们冲进房间内,满屋敌人还在打着鼾声就当了俘虏。

解决了敌警戒排后,三营立即兵分两路:七连和师侦察排分工打上底儿坎的敌团主力,九连分工打下底儿坎的敌师部,机枪连分别配属给两个方向的连队。

刘营长要求七连立刻绕过敌师部,直插上底儿坎,争取两处战斗同时打响,于天亮以前解决战斗。

正在睡梦中的敌人在枪声大作后,不知解放军究竟来了多少部队,早已吓的晕头转向。企图顽抗的敌人被当场击毙,1400多名俘虏在天破晓时被押出村庄。

天险摩天岭被突破。

部队开始下山。山脚下,一条水面宽约二十多米的河流横在面前,急流的河水在冰雪中哗哗作响。三连郭连长向四周看了看,周围显然是不会有任何桥的,惟有涉水过河,他向河水中间扔了一决石块.测定水深不会没顶,于是大手一挥:“下水,过!”战士们立即行动,踏破岸边浅水处的薄冰,从齐腰的冰水中涉过。大家上岸后,被呼啸的冷风一吹,滴着水的棉裤很快就被冻得硬梆梆的,走路两腿打弯都困难。老战士郝大有用劲地又跺脚又猛往地下蹲,棉裤上的冰块经不住这折腾,噼哩啪啦落地。大家也就都学着郝大有的样子,连蹦加跳,试图甩掉紧贴在棉衣上的冰层。在这反复折腾中,大家突然发现枪已经拉不开栓了,手榴弹也已经被冻的拧不开盖,这可是大事啊!万一遇到敌情可怎么办?

“你们嚷嚷啥,快往枪栓上撒尿。”俏皮的王二虎大声喊道。

一句话提醒了大家,行进中的队伍顿时都停下来撒尿。有的不得不展开“互相帮助”。这个办法还真灵,枪栓拉开了,手榴弹盖也揭开了,爽朗的笑声回荡在秦岭雪原。

“快擦干!防止再冻上了。”王二虎又大声建议道。

于是,大家又按照王二虎的“口令”,擦干了枪上的尿水。郭连长也赶忙掏出毛巾,擦着心爱的驳壳枪,边擦还边自言自语道:“这就叫兵教官?”引起了队伍中的一阵哄堂大笑。

部队继续向前突飞猛进。

该路先头部队第一八四师在方升普副军长的直接指挥下,由碧口连续向南追击,勇克大刀岭、青岩关、黄土梁等要地。一路斩关夺隘,于18日进至青川,20日解放江油、中坝。第一八五师、独立一师及军直机关部队于18日由碧口出发,经青川、江油、德阳于27日进至广汉,成都已是在望。

北线中路第六十军沿川陕公路向南急进。在入川前即判断国民党军可能凭借大巴山进行有组织的防御,故决定以强行军猛追,不给敌以喘息机会,求得在运动中将其歼灭,或乘其撤退混乱之机,从行进间一举突破敌防御体系。11日,在攻克宁强后,连克牢固关、棋盘关诸要隘,打开了由北进军四川的通道,进入川北。

胡宗南为掩护其主力撤退,争取时间在川西作战,以其第七兵团主力组织广(元)、昭(化)防线,将其第五十五师布防于朝天驿以南的飞仙关一线,将第一七七师残部布防于广元城,以第二十师残部据守朝天驿,命令第三十八师由宝轮院返回广元,加强防守,并在剑门关等要地作多层次配置,据险设防,以图阻止解放军前进。

解放军第六十军部队为突破朝天驿,攻占广元城,在先头团攻击棋盘关的同时,另一部由曾家河、张家关向朝天驿迂回。13日拂晓,第五三八团进抵朝天驿以北,采取诱击战术将国民党军第二十七师第八十一团500令人歼灭。然后,与第五四O团汇合,两部密切协同攻克朝天驿,毙俘敌1000余人。

广元门户洞开。

第五四O团不顾严寒,从攻击方向的左侧深山出击,攀山越涧,一昼夜强行军90公里,跨过红土关和大巴山,向广元城迂回。当广元之国民党军一个营赶到红土关想凭险阻击解放军时,第五四O团已经过关向前挺进。14日拂晓前,第五三八团突破飞仙关,沿途击溃国民党军第五十五师三个团的抵抗,于黎明前逼近广元城北郊。

这时,第五四O团也已到达广元城东南,连续攻占六个山头后,打进了广元城东关。该团步步逼近广元城内,冒着敌人三面火力封锁.通过南关,伸至嘉陵江边,以突然迅猛的动作,消灭了正在破坏浮桥的敌人。截获敌满载物资的汽车40余辆。接着,该团与第五三八团协同攻占广元城,俘敌12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

国民党军主力退过嘉陵江后,抢占五龙山之乌龙堡高地,控制广元城.企图以火力再度破坏嘉陵江浮桥。解放军当即组织炮火将其击退,国民党军向宝轮院方向逃遁。16日,解放军进占宝轮院。次日强行军四十余公里,进至剑门关。

剑门关,在群山绵延中倚天而立,是由北入川的险要关口,素有“天下雄关”之称。川陕公路从山谷中蜿蜒伸向山顶关口:关两边是峻峭挺拔的岩石,中间只有一条宽约50米,纵深两公里多的狭窄山道,扼川陕公路咽喉。国民党军为阻解放军南进,在山上筑有野战工事,半山腰筑有石碉,鞍部及公路口都筑有木质发射点,并在前沿设置数道鹿砦和铁丝网,以其第五十三师的一个主力团凭险防守。他们把关内的栈道付之一炬,在山半腰和山路两边加固石碉等野战工事,布置了密集的交叉火力。“一夫当关,万人莫开”险地更加险要。

解放军北线中路部队在解放广元后,17日,其先头部队第五四O团到达昭化宝轮院,该团将攻占咽喉要道剑门雄关的任务交给了三营。三营营长和教导员接受任务后,立刻带部队强行军40公里,于当日下午5时抵达剑门关前,拦截住了120多名敌人,并与当面之敌交上了火。

天色已经黑了下来,突兀的山峰像一堵连天的大墙横在面前,使人透不过气来。若在白天想从这里通过,的确是异常的困难,别说是一个个大活人,完全处在暴露的枪林弹雨下,就是一只兔子也难穿过这长长的谷底山道。一阵滚木擂石,就足使其变为肉饼。

三营指战员潜伏于关前,决定当夜即行攻关:组织起突击队,由七连担任主攻任务。

夜10时,漆黑的夜幕中,突击部队悄悄地沿着河沟和山石的缝隙一步一步地钻爬。恐慌的敌人虽然不知道今夜中解放军如何动作,但猜知解放军既然已经来到了关前,此夜必有行动。他们疯狂地漫无边际扫射着,把手榴弹、炮弹向峡谷山道中乱丢。而七连的指战员们恰好沾“光”,借着爆炸的光亮,辨认地形,识别方向,向前发展。直到夜12时,七连终于爬行到了离关口仅有四十多米的地方,此时正是原规定的总攻击时间。

几颗绿色信号弹从关口前突然窜上天空,就在山上敌人还在发怔的时候,山脚下的解放军以猛烈的炮火一齐向着预定的目标进行轰击。

山石横飞,爆炸声浪撞向这边山崖,又冲向那边峭壁,整个剑门关都在晃动着。

关前的七连突击勇士们,在炮火的掩护下,发起猛烈的攻势。宋副连长带领二排冲在前面,突击班班长李子明带着史忠福小组在最前面,沿着公路两边的石沟向前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