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解放抚顺
3902000000013

第13章 歼顽敌高奏凯歌(4)

21日下午1点,各师同时发起总攻。23师69团迅速攻占323高地,但三面遭敌射击,进攻受阻。67团进攻杨仗子东北山地,因敌顽抗无大进展。22师66团攻夺杨仗子西北堡,两次得而复失。敌我双方拉据战斗,打得异常残酷。独1师抢占石湖南山,遭敌4次反扑,均被击退,战斗相持不下。到晚上8点,8纵决定发起第二次总攻。各师接受白天的战斗教训,发挥我军夜战近战的光荣传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勇敢作战。23师69团2营,趁大雨夜暗,从敌侧后楔入,击溃守敌1个营,毙伤敌营长以下50余人,夺回了高地。经过一昼夜连续激烈的战斗,敌人还在进行有组织的顽抗。22日,敌援兵分两路由锦州和锦西、兴城出发对我夹击。两路援敌仅距杨仗子20公里,援敌被我9纵部队堵击,炮声可闻。22日上午10点,8纵发起第三次总攻。各师指战员,虽已十分疲劳,但仍坚决执行纵队首长命令,分别依托已得阵地,积极扩充战果。

王铁汉一面拚命顽抗以待援兵解围,一面以2个团的兵力在炮火的支援下向我南山主峰阵地扑来,企图打开缺口,向锦州之敌靠拢。

这时候,王铁汉就像一只打痛了的疯狗,乱扑乱咬,不惜血本,逐次增兵,反扑的规模越来越大。41号高地的争夺战愈演愈烈,一阵炮火过后,敌人又以一个营的兵力,成散兵队形向我前沿阵地扑来;当敌人逼近我主峰高地时,南侧无名高地上的重机枪,对着敌人的后背喷吐出一条条火舌。敌人万万想不到侧翼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顿时被打得人仰马翻,在我阵地前丢下了一片尸体。山下,敌军官督战队端着冲锋枪,又驱赶着土兵朝山上涌来,炮弹像冰雹似的倾泻到南山主峰高地上。这时,我坚守主峰阵地的指战员,在山上被秋风冷雨吹打了一天一夜,而且已经两顿没有吃上饭了,工事被敌人的炮火炸塌不少,伤亡也逐渐增加,但英勇的战士们仍坚守着阵地。这时,欧致富拿起通往2营的电话,向张营长询问情况。张营长报告防守高地的4连、5连经过连续几天的激烈战斗,战斗减员比较大。鉴于此,欧致富决定派增援部队上去。顷刻,增援的各分队很快就赶到了4l号高地,迅速构筑简易工事,修复加固战壕、此后,虽然敌人又重新调整兵力部署,再度向41号高地发动数次疯狂冲击,但始终不能越过南山主峰一步。我军已在南山阵地牢牢地扎下了脚跟,王铁汉向锦州方向突围的梦想被我彻底粉碎丁。打到下午1点,敌全线动摇。这时,纵队命令总预备队第24师的2个团,从23师左翼加入主攻战斗。已等待多时,按捺不住的英雄们,犹如下山猛虎,直插敌人纵深部,仅1个小时之内,便连克数座1山头。这时我23、24师部队,也杀声震天。长驱直人,使整个战场形势顿时改变,杨仗子至毛祁屯敌师部的主要制高点,均已被我控制,我军形成了居高临下之势。

下午4点,8纵发起第4次总攻。各师兵力火力全面展开,第23、24师、独l师以排山倒海之势勇猛冲向毛家屯敌师部。至17时,敌已被压到毛家屯狭小地区,全军溃乱,东逃西窜。

经过几昼夜的艰苦鏖战,我军干部战士饥寒交迫。胜利后,许多累得躺在地上睡着了。这时,纵队向各师传达命令,从师长、机关干部到团长、营长,都要下到连队,带领部队继续追歼敌人,一定要抓到俘虏。全体指战员们立即振作起来,追出一两公里,发现敌人一个个像饿鬼一样,全都倒在地里啃玉米和高梁。我军大声呼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敌人成群地举手投降。就这样,敌人整连、整营、整团地投降被俘了。除军长王铁汉等200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俘。第8、9纵队和独立师共毙伤俘虏敌人1.2万余人,为运动战歼敌又树立了一个消灭敌军整师的典型事例。冀察热辽前指、4野首长和中央军委都予以了表扬。至此,东北野战军开展的秋季攻势,胜利结束。

七、朝阳重见天日

1947年秋,东北民主联军按照中央军委《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的指示,向沈阳至山海关、长春至大石桥铁路沿线的国民党军发起了秋季攻势。刚刚遭受我军夏季攻势沉重打击的东北蒋军,进一步陷入被动。

******因东北战场连连失利,非常着急;在7月以后,让他的参谋总长陈诚接替熊式辉和杜聿明,以图加强对东北国民党军的作战指挥,但仍然未能挽回败局,所以他于10月8日飞抵沈阳,亲自调查部署,并从华北调5个师增援东北。

为打破******的如意算盘,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扩大解放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6个纵队分别佯攻吉林、开原,诱歼援军;以7、8、9三个纵队在北宁路阻击和牵制敌华北援军,策应北线主力作战。10月9日,第7纵队奔袭新立屯,歼守敌暂编57师。10至12日,8、9两纵队扫除了锦州至兴城间(不含锦西)各据点,歼灭国民党军1200余人。15日,8纵和9纵转移包围义县;17日,7纵队攻克阜新,歼敌暂编51师师部及1个团。7、8、9纵队的行动,迫使向沈阳前进的敌华北援军改变了前进方向。已进至海州、黑山的国民党军第21、43师和在新民的第195师及新编22师一部驰援义县,至22日先后进占新立屯、阜新、彰武一线。

为诱敌21师、43师继续向西深入,以利我军在运动中将其歼灭,民主联军总部令第9纵队攻占朝阳,然后,与8纵准备歼灭出援之敌。

朝阳县城是辽西重镇,地扼锦承线要道,东经义县、北至阜新、南至锦州,西和西北与承德、赤峰相通,是陈诚赖以打通锦承路的重要依托。敌人如果失去朝阳,就休想打通锦承路,其南面的北宁路也将受到威胁。该城守敌为国民党中将李守信的暂编5师第3团的6个纵队(系保安队)及蒙古骑兵第3军一部和朝阳、凌源两县的保安警察大队,共3000余人。分布在朝阳城内和朝阳外围之南大桥、中山营子、八里铺、榆树子、四家子、哨口营子、城西和西南一带。城东有凤凰山,南濒大凌河,地势险要,城墙的周围构筑有护城壕、碉堡、地堡工事,设有鹿寨、铁丝网、梅花桩等障碍,设施坚固,易守难攻。我军以前攻打过数次均未成功。因此守敌十分嚣张,狂称朝阳是“金城鹿池”、“铁打的朝阳”。

10月19日,冀察热辽军区前指命令:第9纵队限于10月21日拂晓前,以奔袭手段,将朝阳包围后再攻取朝阳城。当时在松岭边门、班吉塔一带的第9纵队接到命令后,当即决定:各部队以半天时间进行战斗动员和组织准备工作,当日由驻地出发,日夜兼程,必须在21日5时前进入指定地点。10月19日下午,各部队顶着冷气逼人的西北风,经过1天1夜急行军,25师先头部队于20日晚9点进到三家子,发现敌骑3军防守南大桥阻击我军渡河,师立即令75团先行夺取南大桥,经1小时战斗,大桥被我占领,随即迅速北进,并以1个营攻占四家子。26师相继向哨口营子、八里铺、马了方向进逼县城。此时,因27师中途发生情况和走错路,未能及时到达指定位置,致使敌城外骑兵大部向东北、东南逃窜。

21日下午,朝阳城已被我军团团包围,纵队下达了进攻朝阳城的部署:25师以75团向城西门(不含)至北门段攻击,74团向北门(不含)至东门段攻击,73团为预备队。26师以76团向西门以南及西南方向攻击,78团担任南面至西南角攻击,77团为预备队。27师位于朝阳城东北为纵队预备队。

纵队限各部队在21日黄昏之前,扫清朝阳城外围之敌,当日晚8点开始向敌发起总攻,力求天明前登城,歼灭城内守敌。

21日傍晚。各部队利用夜暗开始扫清外围,进展很快。20时,各部队开始攻城,但经多次攻击,4个攻击方向均未突破。主要原因是:攻击时间仓促,对敌人的兵力火力部署,工事构筑,地形状况等都未作很好调查了解,连敌人城防上有些地堡的位置都未弄清楚;突破点、冲击道路没有认真选择;部队刚到,就向敌人进攻,我军兵力火力尚未集中使用。师、团也召开了干部会,检查了突破未成的原因,吸取了经验教训。经过进一步动员,部队士气旺盛。

22日晚8点30分,砰、砰、砰,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第二次攻城开始了。26师78团5连爆破组经两次爆破,炸开了城墙。该连1排乘爆破烟雾,迅速向突破口冲击,敌人立即集中火力向我1排射击,投掷排子手榴弹,封锁突破口,1排伤亡严重,但战士们不顾一切,仍然前仆后继,勇猛冲击,直插突破口。经与敌反复拼杀,终于冲进了路北税务局小楼,占领了有利地形,并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扑。1排1班也抢占了路南医院,巩固扩大了突破口。敌人为了挽回败局,组织兵力、火力,疯狂向我反扑。5连立即占领有利地形,顽强抗击敌人,战斗异常激烈。

25师74团3连,看到总攻开始的信号,全连所有火器一齐向北门以西地域射击,以密集的火力压制住攻击点及其两翼敌人的8个火力点,随后发起了冲击。陈连长命令7班打开城门,后续部队冲进城内,迅速向纵深发动进攻。其他各攻城部队相继突破,在1小时内,共打开5个缺口,25师、26师主力迅速进入纵深作战。

23日3时,战斗胜利结束。守敌暂编50师参谋长以下2100余人,全部就歼。朝阳人民重见天日。

八、彰武攻坚

1947年12月中旬,我军开始冬季攻势,东北民主联军2纵队、7纵队和联军炮司出敌不意,首战彰武,2纵6师为主攻师。我17团获悉后,政委王仲儒和团长刘淡章立即向师长张天云、政委石瑛请求把师主攻团任务交给17团。

彰武县城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西北,是北宁线之锦沈段北面敌军的重要据点,守敌为国民党第49军79师共1万余人,部队全是美械装备,参加过印缅作战,战斗力较强。扼守县城的敌军,有坚固的设防体系,城外设置三道防御障碍,城墙上构筑了单兵和轻重机枪掩体,沿城墙构筑了交通壕。在城墙四周还构筑了暗地堡,配置了严密的火力配系,在重要道口埋设了地雷,街道上和高大建筑物,都构筑了防御下事和较强的火力配系。敌人坚强的防御工事和严密的火力配系,给我军攻坚带来很大阻力。

战前一周,6师召开有各团长、政委参加的作战会议。会上,师长张天云传达了攻打彰武的意图和师的战斗部署,命令17团和16团为师的主攻团,16团在彰武县城南面,17团在县城东南,在友邻部队协同下,同时并肩突破,突破后迅速向纵深发展,按照划分战斗范围分割歼灭敌人。

17团首长接受任务后,考虑到团攻坚战经验不足,如果不很好组织战斗,是难以完成任务的。于是团长政委商定,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战前准备要充分,二是临战指挥要组织好。具体部署是:命令2营在城东南面,3营在城东面同时并肩突破,2营5连和3营8连分别担任的主攻连。此外,团长对如何实施突破、纵深战斗、打扫战场、通信联络、指挥位置、后勤保障等问题都作了部署。

12月27日夜12点,炮司的122榴弹炮、85加农炮进入阵地,纵队和所属各种炮火于28日1时节进入阵地。2时,战斗总指挥、2纵队司令员刘震发出了总攻击号令,顿时,炮火齐放,火光冲天,一颗颗红球落在彰武城墙上下,被掀起的砂土、木材片、铁丝一阵阵地飞向天空。15分钟的炮火射击,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城墙外的障碍和城上的工事基本上被摧毁了,敌伤亡惨重。当炮火延伸射击信号发出时,师指挥所发出冲击信号。17团2营5连、3营8连在近距离炮火和轻、重机枪火力的支援下。很快开辟了通道,通过敌前沿鹿寨、铁丝网,将长梯子、长木板铺在护城沟上,使突击分队顺利通过,沿炮火打开的缺口,很快突破前沿,登上了城墙。

纵深战斗打响了,1营围攻一股400余人的敌人。敌占领的楼房有两层火力网,院墙四周的碉堡都配有轻、重机枪,院外地形开阔。据俘虏讲,这里的敌人是师指挥机关和配属的分队。战斗一开始,敌人抵抗得很顽强,1营几次企图炸毁碉堡。都被敌人火力杀伤而未成功。当向敌人喊话要他们缴械投降时。敌人继续向我1营射击,这样打打喊喊持续了一个小时。团长、政委得知情况后,命令1营停止爆破,调团属无后坐力炮,在近距离集中火力摧毁碉堡,将四个碉堡内的敌人全部消灭,但楼房内的敌人仍负隅顽抗。我1营的1、2连分别从南和东南面,在密集火力掩护下,冲进敌楼。一层一层地拼搏,一层一层地消灭敌人,几十分钟后,敌人被全歼。3营在东北方向街道上,也包围了几百名敌人,并将敌楼房一角炸塌。这时开始向敌人喊话,指出只有投降才能得到宽大处理,顽抗是死路一条。敌人被迫举起白旗缴械投降了。

28日上午7点左右,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攻克彰武县城,尽歼守敌49军79师共1万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