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党政军民在蒋军两次侵占该县期中,英勇顽强就地坚持,直至最后配合主力歼灭蒋军,重新解放莱芜城,从蒋军开始向该县进犯起,沿章(丘)莱(芜),博(山)莱(芜)公路一线之武工队,爆炸队,游击队等便立即展开了斗争,如口镇区武装部长康书生同志率领民兵一个班,于陶家庄击退四十余蒋军的进攻。高上坡民兵韩其民与敌战斗中,将敌人掷来的手榴弹又扔回去,伤蒋军人马各一,缴机枪一挺。西谷村民兵配合主力一个班活捉蒋军营长一名,蒋军(土兵)四名,并缴到大盖枪四支,匣枪一支。常庄区武装部长张玉成同志亲自毙敌六名,始终坚持原地,因此,少数蒋军不敢轻易外出抢掠。万余民兵的地雷战,更使蒋军困守点线,共炸响地雷三百余个,毙伤蒋军近二百名。雪野区分区书(记)孙迪生、区长尚庆宋亲自领导布雷,结合破袭章莱公路上蒋军的封锁线。苗山区李学守同志发明了“铁锚雷”,阻止了敌人汽车通行。吕荷村创造的“树枝雷”炸伤了敌人的汽车,使敌汽车不敢通行。济南蒋军汽车第五连出发时,王耀武曾亲自说明地雷之事。一个蒋军给他家信中写着:“莱芜到处是地雷,我这次九死一生了。”为配合歼敌,更展开十万人七昼夜的大破袭,阻滞敌人行动。仅苗山区分区(记)书周效汝同志所领导的破袭博莱公路三次,第一次阻敌汽车三小时,第二次阻敌汽车五小时,第三次阻敌汽车八小时,蒋军不得已乃组织“抢修队”以应付,然而随时抢修,爆破队即随(时)破。战役开始后,全县人民更以全力配合野战军歼敌,三日内毙伤俘及收容被主力击溃之蒋军总计六千人,创造了空前的记录,并缴获重机一挺,轻机三十七挺、小炮十二门,步枪弹药难以计算,(其中)常庄区群众即缴轻机十六挺,为全县之冠,颜庄区三岔沟村在反奸诉苦、土地改革、拥参三大运动中均为模范,此次该村民兵捉获新泰“还乡团”五百余名。莱城西关民兵高占魁,在敌人到来时即随武工队打游击,战役中又是随主力打进莱城跳进鹿寨的第一名,自己虽然负了伤,仍引领部队冲锋。这样英勇的故事很多。此外,尚有三万以上的担架民夫冒着飞机扫射轰炸,奔驰在前线服务。后方数十万老弱妇女儿童汇成支前巨流,保证了部队的给养、马草、蔬菜、柴草的供给。一周内一千万斤生熟给养,一万双鞋,数千万斤柴草及时送到前方。香山区山后十几村,仅七百余户人家,一夜碾出一万斤小米。辛兴庄的数十位老大娘,自动起来代替出发的闾长布置米面,征收鞋袜,自己不吃饭先供给战士,在保证前方吃饱饭的口号下,全县五十万农民,为了胜利,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没有一个人站在支援前线以外。
莱芜成立蒋军罢战官兵招待所
莱芜全县军民,不仅在军事上给蒋军很大打击,还普遍展开了政治攻势,十六个区都成立了“蒋军罢战官兵招待所’,逃跑回家的蒋军官兵,一律优待,并且发给路费,介绍他们回家。携带武器罢战的官兵,还格外奖励。这样进行了三,四天,在靠近蒋军据点的十一个区里,每天都有七个以上的罢战蒋军官兵,跑到咱们“蒋军罢战官兵招待所”里,尤其是汶阳区,在十二号的上午以前,就招待了十一个逃出来的蒋军官兵。苗山区XX村王XX,叫蒋军抓去当了兵,住在西沟庄(西沟在苗山西南),他瞅空就和蒋军啦咱们的宽大政策和俘虏政策,在十号的这天就有四个蒋军士兵,和他一块跑出来了。据跑出来的一个蒋军说:“驻莱芜城的十二军,百十二师的一个排,在五天内就跑了十八人”。现在莱芜县,区蒋军罢战官兵招待所里,均扯每天都能收容到一百多个罢战回家的蒋军。
七万子弟兵参加大会战
近四百个民兵连担任火线抢救
(华东前线二十五日电)山东七万余子弟兵涌上前线,配合主力担任战地勤务,形成民兵参战的空前热潮。在鲁中战场,三百九十一个具有战斗经验的民兵连,组成火线抢救团,各团配置担架三百余付,担任火线抢救。各团并进行挑战,誓在前线立功。抗战中经历两三次反扫荡的沂蒙山区人民,远征支援莱芜前线。二十三日,蒙山子弟兵团跟某部追歼北退败敌,搜捉蒋军俘虏。沂中立功模范杨忠桂担架班,不顾蒋军机枪扫射,奔走于火线上。在莱芜南郊西岭追击战中,民兵冒炮火抢救伤员,沿途并以自备药品护理伤员。
男女老少捉散兵
莱芜常庄区车辐南峪的民兵,在口镇战斗后,马上开会布置警戒,准备捉拿蒋军散兵。二十四日清晨,岗上发现两山上有一部分敌人,民兵听到信,就去包围,敌人一看是民兵,顽抗起来,这时庄里的男女老少,一齐跑出来,有的拿着锨,有的拿着杈,高喊着:“冲锋呀!”把敌人从四面包围起来,敌人一看四面都是人,分不出是老百姓,还是八路,就老老实实地把两挺机枪、八支大盖子、还有好几支匣枪、手枪,完全缴出来,十三个蒋军做了俘虏。
逃不出解放区(的)天罗地网
莱芜茶业区的民兵,在这次莱芜战役中,活逮了敌人散兵四百多人,得机枪三挺、手炮四门、大盖枪七十多支。他们在听到前方打响以后,就以联防{进行)活动。青石桥敌人一个排刚到腰关河滩,联防的民兵就一齐冲上去,缴了十四支大盖枪。嵬石荣誉军人老陈,用刚得的歪把机枪掩护民兵前进,敌人听到民兵打的机枪步枪都很好,一碰上民兵就缴枪,民兵们都高兴地说:“老蒋给咱送来的太少,******要再来,咱还给他打第二个收到条啊!”
担架队立功簿上的英雄
莱芜歼灭战中,沂北宿山区担架队立下了大功。李顺,王文增、王义田,王成绪四人的事例,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他们第一次接受任务后,四个人抬伤员,在上包扎所的道上,有一道河,河中唯一的小窄桥已被迎面过来的一大队民夫占去了。河里水很宽,两边还有冰,过水是太冷了。这时李顺回头看看负伤的同志,静静地躺在担架上挨冻,决心下定了,脱了鞋过吧!大家都同意了。李顺怕抬着过河滑倒跌着伤员,便卷了卷裤腿子背起了伤员,伤员同志感动地连连说:“你等着他们过去再过吧,水太凉了!”李顺连忙安慰说:“不要紧,同志,您在前方为俺受了伤,俺受这点凉又有什么要紧!”他刚刚把这个同志背过去放在抬子上,就看见另一个头上负伤的同志还在那里站着,便又过去背。那个伤员也不肯叫他背,李顺发急地说:“同志们早到院一个钟头,就少受一个钟头的罪呀。”没有等伤员再说什么,就背起来走了。
二十三日第二次接受任务后,已经一昼夜不停地抬了好几次,二十四日又跟着部队往北开,刚刚出去三里路就又碰上一个急等着转院的病号,李顺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任务,部队向北去,他们就向南送,一直走了四十多里,才找着医院,已是一更天了。
这时他们走得太慌忙,没带给养,也没问部队上哪去,到哪里去找呢?当时他们有这样的想法:真正没有办法的时侯,咱就回家,可是又一想,这么回家去就等于开了小差,头一件就是丢人,更不要说立功了,因此决定坚决上北边去找。
第一天用自己的钱买地瓜,当了饭,第二天找到博山城,钱已经花净了,向人要饭吃继续找。当天找到了本县的王县长,他们高兴得比见了亲人还亲,把路上自己的情景说给王县长听,县长喜得不住地说:“不错,不错,这是一大功”。
到了第三天,他们终于找上本队张指导员。
日照民夫担架队两千四百人立功
日照民夫担架队莱芜战役中二千四百人立功,占全队人数的百分之八十,沈疃二中队正副指导员潘维岭、张国虎,于莱芜战役开始第三天,在莱城通吐丝口公路旁担任警戒,看到二百余溃散蒋军,不顾危险带领三个民夫跟踪追击,一面打枪一面高喊:“缴枪不杀!”迫使残敌全部放下武器。潘维岭背着缴来的五支大盖枪,牵着大红马,押着长长的行列,直至我某部后方机关。夜晚后至附近山沟,找出三个隐藏散兵,回来后又亲自护送一批伤员至三十里地以外的辛庄,一连两夜没有休息,仍积极坚持工作,记为特等功。民夫杨立发冒着烈火从一间被烧的房子内,抢出一箱已经着火的炮弹,使附近炮弹及押送民夫未受丝毫损失,亦记大功一次。其他如陈长增、李茂贵等十余人,冒着炮火抢救二十余伤员;陈希增、陈希茂火线运送弹药,直把手榴弹送至我战斗员手中;辛作成、马成来,丁华山、郑世卓等,不惜自己受冻,脱衣给伤员盖,或照顾伤员大小便;李宗杓、董作平等,利用热人关系,进行教育,不但巩固了本班本队,且影响与帮助别队的巩固,均各记大小功,由于这许多有功人员的积极带头,认真服务,使部队在作战中感到莫大便利,纵队首长特奖给该队轻机八挺,冲锋式五支、步枪一百八十支,省人民武装部亦颁发各特等功及大功之人员以“火车头”、“飞机头”等奖章.该县随军总部对该队民夫之优良作风及模范事迹,除给以表扬奖励外,并号召已立功者继续立功。
鲁中五十万人民服务战地
在歼灭李仙洲总部与四十六军、七十三军的莱芜战役中,鲁中五百万人民英勇参加后勤工作,其中有五十万人在战地服务,充分显示着人民自卫战争的伟大特色。记者旬日以来,在沂蒙山区曾目睹无数人民英雄的活动图画,满山满谷日夜流动着长列的人群,浩浩荡荡,如同雷雨后的山洪。
四十多个子弟兵团陆续开到前方,他们戴着白底蓝字的臂章,扛着枪炮,一边欢笑地高歌,一边谈着各人的立功计划。沂源县出动四个民兵参战团,陈学雨爆炸队十六日到博山附近,炸死十多个蒋军,又连夜赶到莱芜、新泰前线,连同其他七个爆炸队,先后设雷炸死蒋军三百余。安平区韩庄民兵英雄张照三,带了一队民兵开至前方,他对记者说:“这一次一定要消灭蒋军,俺民兵也要得些美国武器来装备一下。”每个子弟兵团都配带三百副担架,在火线上抢救伤员,胜利的信心挟着不可抗御的力量,鼓舞着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
每一条铺满碎石细砂的山沟和山径都奔走着运输队,他们不间断地把白面饼和煎饼、小米运向前方。一百二十户人家的朱家宅子,在十五日一天内做好一八五零斤煎饼,焰好一二零零斤白面饼,打出二八零零斤小米,磨好一八零零斤麦面及集中六零零零斤柴草,运到前方,象这样在工作的村子,比比皆是,可以想象人民是如何紧张地在劳动。三万二千八百人口的鲁村区,平均每天做出五万斤熟给养,全区全劳动力四千人及两万个半劳力统统组织起来,往返运输。局埠抗日老英雄公开厚忙弄给养,四天四夜不愿睡觉,仍精神旺盛,他很和蔼慈爱地殷勤招待着部队,有些战士热烈地拥抱他,尊称他 “父亲”。
靠近莱芜城的颜庄区群众一次就为部队办好煎饼和小米各二十万斤,老百姓都说:“俺鲁中去年丰收,粮食给俺军队吃了好打反动派,不让蒋鬼子糟踏一粒.”所有石碾、磨子都转动着,虽星霜满空,寒风刺骨,一刻钟也不停止,他(她)们的口号是:“保证前方同志们吃饱打胜仗!”
由于部队运动神速,突然到来,事先准备不充分,可是老解放区群众运动与基层群众组织严密,政治觉悟高,有丰富的抗日经验,登高一呼万众响应,风起云涌支援前线,一切能应敷自如。在千百万群众中间,相互挑战竞赛为祖国立功,各村民兵、工、农、青、妇会员、儿童团员都把为保卫丰衣足食的生活,打败******的誓词,一条一条地写在粉白的墙上。
至少有一百万妇女和一百万儿童涌入后勤大军,他们对争取战争胜利贡献颇大。儿童们的任务除和老年们站岗放哨外,还替军队带路送给养。某村两个十二,三岁姓房的儿童团员,白天打二百四十斤小米,黑夜还自愿为部队领路,不知疲劳唱着歌子,爬过悬崖峭壁七百多公尺高的山巅。裴家庄十三个儿童团员在一个黑夜爬山涉水通过二十里危险的山区,转运二百六十斤小麦。因为男子全部上了前线,在很多地方由妇女任村长、队长,照常办公,成绩颇佳,在汶水河的一个支流,夜间妇女队冒着严寒成群结队点火照明,让部队从河面通过。鲁中解放区在八、九年前初建立时,即提倡放足,反封建,现在年轻姑娘有不少已经是大脚了,她们打破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束缚,已不再裹小脚,被关闭在深山茅屋之中了。许多妇女和姊妹队儿童团,不怕夜路难行和白天蒋机扫射轰炸的威胁,勇敢地挑着给养翻山越岭,行走数十里,健步一如男子。她们一到前方,即和在八路军新四军和子弟兵团中的亲人——父亲、儿子、哥哥,丈夫相见言欢,她们带来鼓励和力量给他们,又带着愉快和胜利的消息转回家。
支前献米饭
一九四七年古历二月初一,我八纵十一团一、二营进驻陡峪,兰子一带(莱芜东北四、五十里),集结待命,准备战斗。但因急行军后,来不及做饭,伙食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只好发动各村群众献饭支援部队。这时,兰子村吕成普为其父送丧,做了三十余斤小米饭,吕成普听说部队缺饭吃,动员说服了家族老人,主动将饭全部献给了部队,料理丧事的人,各自回家吃饭。这一模范事迹,有力地带动了全村的支前工作,受到了部队和地方领导的表扬。
莱芜战役中鲁中民兵取得的胜利
你知道莱芜、新泰、博山、淄川、章丘、沂源、蒙阴、蒙山等县的民兵爆炸队,在莱芜战役中,得到了多么大的胜利吗?今天就把他们一月中旬至二月下旬四十天的战绩,登在下面:
(一)共炸响地雷四百九十个,炸死敌人二百一十一名,炸伤敌人—百六十五人(其中有一个团长,一个营长)。炸毁汽车十辆。
(二)共作战二百五十五次,打死敌人一百一十六人,打伤二百一十八人,活捉一千七百七十二人。
(三)得重机枪—挺,轻机枪三十三挺,迫击炮一门,小炮十二门,长短枪五百零二枝,手榴弹一千三百零七个,冲锋式六枝,炮弹二百二十六发,子弹八万七千六百一十八发,刺刀二百六十四把,电话机九部,骡马各一匹和不少军用器材。仅莱芜一个县的统计,就爆炸,战斗四百五十四次,打死打伤敌人四百七十人,活捉敌人一千三百九十五人,得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十挺,迫击炮一门,小炮十一门,长短枪四百二十九枝,冲锋式六枝,手榴弹一千三百零七个,炮弹二百二十六发,子弹二万三千六百一十八发,刺刀二百六十四把,电话机九部,骡马各一匹。
莱芜妇女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