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诚起义归故里,弃暗投明好儿男。”
原来,围城部队赶在阴历八月十五前,分别定制大量月饼,投送给守军官兵。烛6师、独8师分别在吉林和九台定做了一大批月饼,并在每个月饼里放了传单。有的是宣传口号:
“中秋节到了,父母妻儿盼你们回去团圆!”
“秋天庄稼熟了,家人盼你们回去收割!”
陇耀师长看到的传单诗,是守8师3团l营官兵的杰作,被大量印制藏在月饼里。
“这张传单比一颗炮弹的威力还大呀!”陇耀自言自语地感叹。
现实摆在面前,前两个月,只有三三两两的士兵脱离部队,现在是成班成排的人投奔解放军。过去是士兵空手跑,眼下是军官带人带枪逃。可是,这一切能怪士兵和军官吗?求生存,图发展,这是人生本能的要求。困守孤城的60军生存无望,前途渺茫,谁不寻求个生路?
解放军强大的政治攻势,极大地动摇了守军的军心。
别说普通的军官士兵,就是久经战火的陇耀将军,也被解放军的传单所震憾:
自己的妻子女儿不也是远抛在云南吗?
他抬头望着悬挂在茫茫夜空中的一轮明月,穿过那浩茫的清晖,仿佛触到亲人企盼的眼光,那眸子里燃烧着团圆的渴望。月光里,骤然显现昆明西山的雄姿,滇池的倩影,依旧是往日的图腾,瑞祥的脸庞。“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诗句,正是现实的陇耀惟妙惟肖的写照。
陇耀一个人再也呆不下去啦,‘备车1”陇耀吩咐着,穿带齐整,直奔60军军部。
听说陇师长来了,曾军长立刻请进。
人未到屋声先进:“怎么,这中秋之夜,军长还在办公啊?”陇耀边说边跨进曾军长办公室。
“你来得正好。这里有你两封信呢。”
曾泽生说着,从一堆信札里拿出上面的两封递给陇耀。
陇耀眼睛一亮,这秀美的字体、亲昵的称呼,正是自己的心肝宝贝女儿若兰的信。他急不可待地打开:
亲爱的爸爸:
你在东北打仗,我和妈妈牵肠挂肚,日夜不安,总做恶梦。内战没有前途,未来的中国是属于人民的。天地广阔,大路朝阳,爸爸理应审时度势,择善而从之。
中秋佳节快到了,妈妈和我向您祝福。我们盼望早日团圆。
女儿若兰
九月十日
年轻的女儿,以她万般妩媚,殷殷爱心,倾诉衷肠,拨得乃父的情感神经无限神伤。另一封信,硕大的牛皮纸封,端庄有力地写着“陇耀将军亲启”,落款“钟人仿”。
这不是对面围城部队独6师政委吗?
陇耀心想手动,拆封取出两页毛边黄宜信笺,整篇行书小楷,圆润壮美,他仔细阅读:
陇耀将军台鉴:
两军对阵,战事频仍,贵军空投慌不择向,误将邮包掷我军中,检视发现内有将军家书,不敢怠慢,故差部属从速送达,请君查收。
东北内战已历三秋,蒋军败势不可逆转。君等困守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数万丧志饥疲之兵更难冲出我军之钢铁围城。坐以待毙,不如另图新生,学习潘朔端将军,率部反蒋起义,投向光明,立可解救三逶子弟和春城数十万苍生。此光荣壮举,必将建功于中华,青史留美名。
关乎大计,将军宜早定夺。顺颂军安。
钟人仿
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五日
看了钟人仿的信,陇耀心里沉甸甸的。言简意赅,言之有物,句句在理,扣人心弦,60军呐!该找出路啦!陇耀的心中在呐喊。可又一想,滇军是个整体,应该同生死,共患难。眼下军长在侧,还是先看看他有什么打算,于是,不露声色地说:
“军座,解放军政治攻势的炮弹都打到我的头上啦,你看看吧!”
陇耀说着,将钟人仿的信递给曾泽生。
曾泽生看了一遍,沉默不语,他的心情不比陇耀轻松。
郑洞国对解放军的政治攻势非常恼火。
政训处汪处长垂手侍立,恭听郑司令长官训话:
“你们政训处的人都是饭桶,白痴!****的政治攻势花样翻新,咄咄逼人,我们的官兵成班成排的反叛。你们政训处却毫无作为!你这个处长也是个废物!废物!”
郑洞国把政训处长骂得狗血喷头。
政训处长一直等司令长官稍事消气后报告:
“为了对抗****的政治攻势,我们组成12个政工队、宣传队,今日下午巳分派到前沿阵地工作。对****官兵喊话。”
汪处长说完,又呈上“连坐法”案。
一、1人偷听****宣传,全班停餐一天。
二、每3人一组,1人逃跑,两人受罚:两人逃跑,1人枪决。
三、1个连逃跑3人,将连长交军法处法办。
四、无论军政人员,凡超过前沿峭兵30米者,射杀毋论。
郑司令长官从头至尾看一遍,批示;“立即实行。”
解放军独8师对面的60军哲52师、182师阵地上来了敌军政工队、宣传队,有男有女,又说又唱。
独8师1团2营6连阵地上的官兵,听到守军阵地上喊话声:
“八路弟兄们!过来吧!我们这里有大米白面吃!”
6连官兵一听,敌人太蠢,完全是重复我们的喊话内容。王成柱指导员立即反问:
“182师兄弟们!你们现在还有大米白面吃吗?”
守军不作正面回答,叉开话题又喊:
“八路弟兄们!过来吧!愿干的就干,不愿干的,我们派飞机送你回家!”
“182师兄弟们!你们的飞机能不能落下来?”解放军反问。
敌人哑口了。
6连战士乘机喊道:
“182师弟兄们,看到没有,他们欺骗你们,还想欺骗我们呢?不要受他们欺骗啦。”
“早点出来早逃生,我们欢迎优待!”
阵前喊话,敌政工队打了败仗。
不一会,传来女人娇滴滴的歌声:
“八路哥哥呀,你们过来呀,小妹妹我白白胖胖漂漂亮亮等着嫁你呀,咱俩入洞房呀,入洞房呀……”
战士们听到这种歌声,一时不知如何对答。副指导员立即派人取来缴获的留声机,放起云南家乡曲调。
这招真灵,182师阵地上的官兵静静地听着,有的抱着枪,闭上眼睛听,有的听着听着落下眼泪。
政工队的人一看,使劲地喊唱,****官兵无动于衷,而对方云南曲一放,这些老滇票全象丢了魂似的。他们顾不得向****阵地喊叫了,倒开始对自己的官兵大喊大叫了:
“常连长!******,快把你这些‘花子兵’赶到地堡里去!”
长春城西的富峰山顶掩着半个落日,晚霞罩着迭宕起伏的山峦,市区内人马将息。
被拉来的10多个妓女,一下午连唱带喊口干舌燥,饥肠辘辘,这时,都围上政训队长要报酬:
“张队长,今天我们可卖了力啦,晚上可要犒劳我们呀。”
张队长没好气地说:“你们这些没用的东西,还想要犒劳奖赏,快撤!”
“呀!呀!”妓女们不服气地嘁嘁喳喳。
世人想不到,在长春战场上,妓女竟被守军招做援兵。
黔驴技穷,贻笑大方。
妓女宣传队刚撤走,182师阵地上的士兵就喊:
“刚才那帮人是城里当官的带了一群妓女瞎闹腾,现在都走啦,你们放的云南小曲我们都爱听。”
团里组织云南籍的士兵唱云南歌曲,吹箫伴奏。这些乡里乡音,深深触动了守军官兵悲愤的思乡情绪。
第二天,出来投诚的5个士兵说:“昨晚你们的歌声,唱得我们心都酸了,你们的箫把我们吹哭了。”
围城部队官兵还主动给守军官兵送食品,送礼物,建立联系,做瓦解敌军的工作。独6师、独7师官兵把甜瓜、黄瓜、茄子、土豆、辣椒、烟叶等装在布袋里,再放进一些宣传品,送到守军阵地前沿,还有的装在筐里,挂在宣传牌上,送过去。
“辣椒收到,不胜感激之至,生活困难,请再给一些菜。”
1营阵地前的182师1个连队,收到物品还回了信。
收到信后,1营又通过老百姓给送去30多斤菜。从此建立了关系,经过20多天的工作,这个连先后有50多人投诚,其中排长1名,班长5名。
组织当地群众和投诚的士兵做瓦解敌军的工作,也是围城部队的普遍做法。
独8师2团2连4班班长李凤春通过当地青年李长兴给敌军送宣传品。李长兴16岁,个不高,挺机灵,有胆量,对二道河子到长春市内这段路挺熟。李风春和李长兴交上了朋友,每次托他带两捆宣传品送给守军部队。一次,李长兴正往长春市边上走,看到几个国民党兵正拆房子,就凑了上去。一个老兵过来问;
“喂!小伙,是从外边进来的!”
“是。”
“你见过解放军吗?”
“见过,他们可好啦,不抢老百姓的东西,不拆老乡的房子,还帮着挑水、拉磨、打扫院子,干农活。”
这个老兵白了小李一眼说:“我们扒房子,也是当官逼的,没法子。”
李长兴见这个老兵有活动气,就说:“你们快过那边去吧,解放军肯定优待你们。”
老兵凑近李长兴说:“我们想过去,没有优待证,你和那边熟,就给我们买几个吗?”
“唉呀,解放军2连李班长是我大哥,我可以带你们过去,没证也优待。”
“那一言为定,今晚10点钟在这见。”老兵和小车说准了,不见不散。
果然,这个老兵带11个人跟随小李投奔了解放军。
后来,李长兴又带过来20个国民党军士兵。
12连文化干事王群安排一名难民做敌军投诚工作。第2天,这个难民领来了暂编52师一个班长列我军联系,第3天,就带全班9个人6条枪来投诚。
在独6师16团阵地前沿通往长春的路上,有个村子叫大屯,围城部队在这里设难民收容站。将逃出城的人收容起来,给以救济,并进行宣传,发现可疑的人则留下审查。
9月一天傍晚,守军放开路障。又往城外驱赶群众。大路、小道、沟渠、田埂上三三两两地走来。不论男女老少,大多蓬头垢面,衣服脏乱。哨兵小霍发现一个年轻妇女有些不同。身段细高,穿带齐整,虽是破衣烂衫,但面色白嫩,可总是看不出难民之样。
“你!你过来!”
小霍把这个年轻妇女带到值班排长面前。
还没审讯几句,这个女人就泣不成声,道出真情。
她原来是九台县的中学生,60军从吉林撤往长春途经九台时,182师1个连长把他带到长春结了婚。现在,这个连长看到实在没有出路。便让妻子先回娘家。收容站同志问明情况后,也给予优待,放她回九台,并嘱咐他给丈夫写信,劝丈夫投诚。没过多久,那个连长就过来了,并同九台妻子团圆。
国民党守军对解放军的政治攻势防不胜防,“连坐法”也不管用,有时还促使官兵更多地叛逃。60军暂52师1团2连在拆民房时,有5名士兵带枪逃跑了。这个连的赵连长把全连集合起来说:
“刚才,有5个弟兄投奔解放军去啦,也是上头逼的,逃活命去了,现在回去,我要被法办,诸位也受连累,吃苦头,我们怎么办?”
官兵开始议论:“我们也跑吧,回去没好!”
“守在城里,死路一条,不如投奔解放军!”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
赵连长果断地说:“我决定了,带领弟兄们投奔解放军去,不愿去的,可以留下。”
全连官兵100多人都跟连长来到了解放区。
当年,在长春国民党中流传一段顺口溜:“连坐法办,促成集体反叛;杀身成仁,变做反蒋保身,跑了一批批,投去一群群。”
从围困长春开始,到破城之前,解放军共接收集体投诚者,57个整班,10个整排,3个整连。
解放军各部队还通过守军投诚人员相家属做工作,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长春外洪熙街一带,活跃着—支武工队,队长工云波不失时机向投诚过来的士兵做工作,教给斗争方法,挑选能力强的再派回去,没过几天,又带出一批投诚的士兵。《围城简报》专门登了王队长的事迹,围城指挥所通报表扬了王云波。
从第1兵团群工部总招待所,到各阵地前沿的接待站,日夜工作繁忙,接待投诚官兵,愿意留下的转到吉林后方留守处,想回家的马上发给路费。有些合适的对象就派遣回去做工作。从6月25日到9月底,从长春逃出来的投诚官兵达13500余人,仅60军就有38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