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088

第88章 关中军败退

太原三关,并州军大放异彩,不仅打败了关中军,还将其尽数歼灭,钟繇和主力兵马全部葬生火海,唯有徐荣领着一支残军逃得快,要不然也摆脱不了并州军的追击剿杀。

这则消息不到半日就传遍了并州全境,在晋阳坚守的王陵等人听到这则捷报,立马传遍三军,提振三军士气,鼓舞城内军民的抗敌之心,使得原本面对关中军强大铁蹄下一直处于被动防守且士气低落的晋阳兵马,一时间斗志昂扬,战意沸腾,恨不得现在就杀出城去跟关中军一决死战。

当然了,面对如今如此有利的局面,王凌岂会跟关中军硬碰硬,关中军在没有了钟繇这个主心骨之下,傅干和张既根本主持不了大局,关中军内部必然生变,直到瓦解、大乱,只有那个时候,才是并州军出兵的时机。

事实也如王陵猜想,起初当张既等将听闻钟繇大败且身死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认为这是并州军趁机造势,扰乱关中军的军心,借此挽回劣势。

不过随着徐荣领着一帮残余兵马灰头土脸的回来之后,张既等人就不得不接受钟繇身死这残酷的事实了。

如果仅仅是征战太原三关失利倒也没关系,就算真个落得全军覆没,也不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钟繇的死却不亚于一场八级地震带来的轰动。

钟繇是谁?明面上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司隶校尉,但却实际控制着关中、京兆、西凉多地的兵马,他一完蛋,那他麾下节制的各方兵马还不乱了套!

张既和傅干在知道钟繇身死之后,有心想第一时间控制大局,以防并州军有机可乘,可惜二人虽然是钟繇的左膀右臂,能力出众,但面对关中各部将领的傲慢,不配合根本毫无办法。

特别是在钟繇死了之后,关中各部将领就像是没了约束般,对于张既的命令阴奉阳违,我行我素。

张既熟读兵法,也有一定的战略眼光,深知这种情况如果一直维持下去,关中军迟早会变成一盘散沙,那时候别说对付并州军了,能不被并州军给灭了就是万幸了。

基本不用犹豫,张既立马决定全军撤出并州,返回长安,而随着命令刚刚下达,河北最新的战报也传递了过来,信笺上的内容很多,不外乎曹袁两军的局势,以及许都的大大小小之事,但最吸引人眼球和震惊还是曹军撤出了邺城,撤出了冀州,撤出了袁氏的势力范围。

这份情报,使得原本士气就低得可怜的关中军,头上再次染上一层阴霾,不用说,并州这场战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连曹军主力都撤退了,他们还留在这里干什么?等着被河北大军围剿吗?

如此情形下,关中军撤得更快了,就连关中各部将领也一个个惊慌失措,生怕撤晚一步,并州军就立马打来似得。

这帮子兵痞横起来的时候比谁都嚣张,真怕起来一个比一个怂,张既和傅干看在眼里,心里嘲笑不止,不过表面上却没有一丝嘲讽之色,如今关中军可谓大难临头,如果再生嫌隙,发生内讧,只会给敌人抓住机会一举击破。

而关中军一撤,同样探得到河北局势情形的王陵当机立断,派出所有能战之兵尾追关中军,决心要把这股关中军一举消灭。

两军你追我跑,关中军因为由各方兵马组成,号令不一,奔逃的时候完全就是各自行动,没有形成统一的步伐,导致秩序溃乱,行军速度大打折扣,而并州军这是怀着满腔的仇恨与斗志,狂啸汹涌而来。

很快,并州军在王陵和一众将领的率领下就追上了关中军,虽然关中军依旧人多势众,但在斗志尽丧,且没有人能够统一号令之下,根本就是一群只知道乱跑的绵羊。

并州军群情汹涌,掩杀而至,立马就打破了关中军仓促组成的阵形,一时间,关中军人仰马翻,死伤无数,偏偏关中各部将领还各自为战,自寻逃生,完全没有一点危难之时精诚合作,联手抗敌的想法。

就这样,一场大战下来,关中军大败,并州军大获全胜,不仅如此,乱战之中,关中军还折了马玩、张横二将,其余关中将领包括张既等人,虽然突破了并州军设下的防线,但各部也是损兵折将,大伤元气,就算逃回了关中短,如果不经过一段时间休养生息,根本难以恢复实力,更别说对并州造成威胁。

关中军的全线败亡,使得并州形势瞬间大好,这让在壶关的黑山军一时间压力剧增。

……

壶关。

自从左校执掌黑山军大部分兵马之后,黑山军便对壶关重新展开猛烈的进攻,战火冲天而起,双方兵马再次进行攻防较量,一时间死伤枕籍,血流漂杵。

奈何黑山军虽勇,但壶关依仗着城高墙厚,以及关内守军的顽强抵抗,使得黑山军一次次无功而返,止步不前,再加上关内的郝昭之勇,仲长统之智,完全可以做到抵抗黑山军猛攻的同时,对黑山军进行频频的反击袭扰。

所以黑山军这两日下来,没能拿下壶关的一个墙角不说,还不断的受挫,使得黑山军将士的士气严重衰落,就连作战之时也不像原先那般勇猛无畏,热血悍勇了。

黑山大营中,郭大贤与白波本就与左校不是一条心,如今见左校攻关失挫,表面上一副担忧的模样,心底实则已经暗暗嘲笑,巴不得左校再兵败几次,彻底丧失军心,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扳倒左校对于黑山军的统治,才有机会控制黑山六部兵马返回黑山又或是另寻战机。

不过不管是左校想要一举拿下壶关,还是郭白二人另有所谋,随着杨凤的苏醒,黑山军的局势再次发生变化。

左校明面上看似统一了黑山六部,实则郭白二部只是从中配合,并非归左校统辖,至于杨凤所部实力最强,六部之首,虽然当初杨凤昏死过去,但左校也不敢随意调动他的兵马,所以左校实际能够统领的兵马只有本部兵马和黄龙、苦蝤所剩余的残部,看似兵强马壮,实则外强中干,再加上不断的攻关失利,也是一番损兵折将。

当杨凤醒来之后,也从手下那里了解到情况,对于左校独断专行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更是对于收编其余兵部的行为充满了忌讳,所以在第一时间杨凤就让本部兵马控制了左校所部,严令左校交出兵权。

左校虽然畏惧杨凤的权势,但也不会将好不容易到手的兵权拱手让于他人,所以很快两人就闹起了矛盾,偏偏郭大贤和白波不知道抱着什么心思,在一旁煽风点火,使得左校和杨凤的矛盾日益激化,隐隐有大打出手的架势了。

黑山大营内,两支兵马旗帜鲜明的展开对峙,一方以左校为首,人多势众,却参差不齐,另一方以杨凤为首,虽然兵马不比另一方多,但胜在兵将悍勇,气势十足。

“左校,交出黄龙与苦蝤所部的兵权,你的事情我便既往不咎,如若不肯,我杨凤今日少不得要为我黑山军铲除一些祸患!”杨凤冷声喝厉,脸色淡漠之中带着些许的残酷。

“杨凤,你少给我装模作样,你不就是眼红我收编了黄龙和苦蝤的兵马,想要占为己有吗?我告诉你,我左校可不是任人拿捏的,想要收我的兵权,先问过我手中的大斧答不答应!”左校一声怒叱,扬起了手中的大斧向着杨凤示威道。

杨凤脸色微微恼怒,心中已经恨不得左校去死,但还是耐着性子坐着最后的沟通道:“左校,我已经容忍你很久了,最后问你一遍,交不交出兵权,不交出就以黑山军军规论处,你可知道私自收编他人兵权,不听军令擅自做军事行动,当以僭越谋逆论罪!你担负得起吗!”

左校哈哈大笑:“杨凤,你少吓唬我,黄龙和苦蝤都死了,我收编他们的兵马有什么不对,还有此次攻取壶关,六部兵马虽然以你为首,但我等俱是渠帅,你有什么资格命令我,况且你都已经昏迷不醒了,这黑山军也该换个主事之人,顶起重担,对抗并州军,说到底我这也是为大局着想,这事就算告到燕帅那里,我也占理。”

杨凤闻言,发出一声冷笑,道:“是吗?那为何我听郭大贤他们说,是你威胁他们听命于你,如果他们不配合,你就不发粮食,还要强行收取他们的兵权,你说这是要是让燕帅知道,燕帅会将你如何?”

左校脸色顿时难看下来,他是有威胁过郭大贤、白波,但也只是一时气话,真让他干出以武力威胁同僚就范这种事,他肯定干不出的,不过这种事要是被燕帅知道,不管有没有做过,后果肯定是难以想象,要知道黑山军大统领张燕可是非常忌讳黑山军内部发生内斗、攻讦这些事,一经发现,轻者逐出黑山,重者酷刑处死。

“杨凤,你不要血口喷人!想要污蔑我,我绝不放过你!”左校目光中闪着凶光,嘴上硬撑着道。

“被我说中了?“杨凤冷笑道:“如果你不交出兵权,我就把这事告到燕帅那,看你如何是好?怎么样?交不交出兵权!”

“好!”左校阴沉着脸,良久,脸上才露出一道笑容,只不过这笑脸马上被狰狞所取代,随机,只见左校一脸怨毒的表情,暴声喝道:“姓杨的,既然你不让我好过,你就去死吧,全军听令,杀了杨凤,赏金五百,官升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