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085

第85章 决战官帽山(一)

石岭关的惨败,对于伍习来讲绝对是奇耻大辱,原本他还想等着关中军主力顺利拿下天门关,再配合携胜之师一举夺取石岭关,挽回败绩和损失。

可伍习做梦也不会想到,将近一万兵马的关中军主力去攻取天门关,没有拿下天门关不说,还接二连三的兵败于天门关,到最后主力兵马十去其九,只剩一千多余的残兵败将向石岭一带逃窜。

听到这个消息,伍习顿时间就坐不住了,他知道钟繇来此的目的是想要配合自己这边的三千部众,重新整合兵马,鼓舞士气,夺回天门关。

但钟繇根本不知道伍习这边的处境比他还要不妙,三千部众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面对着石岭关并州守军的反守为攻的战术,石岭关的关中军疲于坚守之余,唯一能做的就是咬牙硬撑,不是伍习不想反抗或者主动出击,而是接连的作战下来,双方的兵力已经越来越悬殊,再加上伍习也看出来了,对方的主将是名用兵有方,武艺高强之人,轻易出兵只不过是给对方可乘之机,一举歼灭自己的机会。

也不知道是过于细心谨慎,还是内心的惶恐怯战,总之伍习就是避战不出,面对并州军的屡屡挑衅,就是不吭一声。

就这样一连三天,石岭关的战局终于有了变化,一支打着关中军的旗号的兵马从天门关方向急骤而来,伍习闻之还以为钟繇率领残军赶到,欣喜之下连忙领军与赶来的关中军呼应。

两军会面之后,伍习顿时愣住了,无他,因为他没有发现对面钟繇的身影以及其余关中军将领的面孔,除了衣着盔甲相似之外,其余的都给伍习一种陌生之感。

不由得,伍习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安,很快,这种不安转变为惶恐、惊颤,因为对面的关中军并没有停下来的趋势,而是在见到己方的兵马之后,兵马向前疾驰的速度更加快了,这完全就是临敌冲锋的架势。

伍习一方的关中军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又听到后方传来一片喊杀声,原来是石岭关中的并州守军不知何时已经趁势杀出,在抢占了关中军的大营之后,已经杀到了关中军的后方。

这一刻,伍习知道自己完了,脸色顿时间苍白无血,两眼也失去了神采。

突如其来的关中军自然是由孙资所部兵马假扮而成,目的就是诈取石岭关的关中军,至于石岭关上的并州守军,则是在王旭的带领下配合孙资对关中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整个战斗从开始打响到结束很快,其间当伍习得知石岭关的主将是从阳曲赶来的王旭后,顿时间恨得咬牙切齿,在明知会兵败身陨的情况下主动找上了王旭,两将相斗,拼尽全力,奈何伍习根本不是王旭的对手,就算打着同归于尽的心思,也依旧被王旭斩落马下。

至此,石岭关之战结束,关中军全军覆没,孙资和王旭两军合兵,有三千余兵马,战斗中只伤亡了百人,也算是一场大胜。

在打扫完战场之后,孙资命令兵马进入石岭关休整,自己则与王旭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方略。

“目前,钟繇所部兵马在庞德将军的后方骚扰下,两天之内根本抵达不到石岭关,而钟繇在此其间不可能打听不到石岭关的关中军已经全部覆灭,在事不可为之下,钟繇肯定会转投赤塘关,凭借着赤塘关这道天险,钟繇就算不有所行动,也会牢牢扼守住这条太原咽喉,使得在并州整个战局中,并州军依旧投鼠忌器,畏首畏尾。”

孙资侃侃而谈,仿佛一点也不为眼前紧张的局势而感到忧虑。

“据报,赤塘关的守军是由钟繇在长安亲自筛选出来的司隶兵马,足足五千部众,久经训练,作战顽强,战力比起关中军更胜一筹,我军兵马本就不多,冒然对阵,只怕输多赢少。”

王旭倒没有孙资这么乐观,双眉皱起,一双精目不停闪烁,脑子中在不断的思量着对策。

“如果钟繇打算坚守赤塘关,我们就毫无办法,就算他出兵与我们进行野战,我们依旧不是对手。”

“能不能从并州境内其他郡县调集兵马,只要每个郡县能凑出两三百人,也能凑出一支万人大军,介时还怕对付不了钟繇?”孙资问道。

王旭苦笑道:“孙大人可能不知道并州的情况,如果是冀州、青州,兴许能如你所说凑出一支数量可观的兵马,但是并州不行,并州除太原之外,其余皆是贫瘠苦寒之地,再加上临近边陲,常年受到匈奴的攻剽掠夺,使得人口不断地向其他州郡迁移,再加上最近几年,战争不断,灾情不断,并州的男丁几乎被抽调一空,到现在,并州真的是无人可用,无兵可派。”

孙资闻言微微动容,他虽然也知道并州的处境极为不妙,但没想到会如此凋敝,完全是外强中干,一贫如洗。

“如果说,如果我们能凑出一支万人的部队,钟繇会怎么办?”孙资语气深重的看着王旭。

王旭微微一皱眉,沉吟半刻,念道:“钟繇本事就是战略大家,懂得行军打仗,更关键的是他智略有余,机敏过人,如果他知道有大军压境,必不会坐以待毙,而是有所行动,在我军大军还未集结之前,先消灭我们这股主力,只要我们被击败,其余兵马就不攻自破。”

“这就是了,如果钟繇真的主动出击,就是我们的机会。”孙资自信的说道。

“机会?”王旭摇头失笑道:“不说周围的郡县无兵可派,就是钟繇真的肯出击,我们又如何抗衡?”

孙资神秘的一笑,道:“将军可知什么叫虚张声势?”

王旭怎么说也是一名良将,自身谋略可是实打实的,被孙资一点就透,道:“莫非大人想以假乱真,故意制造出各地兵马八方来援的假象,迷惑住钟繇,让他急于出兵与我军作战?”

“然也!”

“不过,此法虽行,但钟繇也不是易与之辈,再加上他在并州连战连败,难免心生谨慎,不难猜出这是我们的诱敌之计。”王旭又是愁眉道。

“我断他也不会冒然出兵!”孙资笑道:“不过,我们只要在虚张声势之余,再来个欲盖弥彰,做出一副生怕被他发现动机的事态,如此,我料他必然中计。”

“如此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以假乱真,真符合兵法虚实之道。”王旭望向孙资一脸的佩服之色。

孙资从容笑道:“我虽不敢断言钟繇肯定会出兵对付我们,但也有七八成的把握,只要他敢出兵,就是我们的机会。”

“如此,我们又如何击败他的精锐之师,需知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我们根本不可能与之争锋相抗!”王旭问道。

孙资道:“石岭关以西便是赤塘关,中有官帽山相连,我早已打探过,此山险峻雄伟,兼被荒烟蔓草所覆盖,非常容易藏兵。”

王旭道:“大人是想要在此设伏?这不是不行,只不过钟繇生性机敏,再加上羊肠坂之败,钟繇不可能再一次重蹈覆辙,轻易被骗。”

孙资轻轻一笑,道:“如果只是设伏,那自然是不可取,司隶军也不会被单单的伏击给打乱阵脚,导致大败。”

说到这里,孙资微微一顿,道:“王旭将军可知高刺史是怎样在渑池大败夏侯渊的吗?”

王旭一脸崇敬的言道:“岂能不知,高刺史神机妙算,诱敌深入,孤胆犯险,引得曹军进入清风坡,再行火攻之计,一举大挫曹军,更不可思的是高刺史竟然徒手攀岩崖壁,逃离火势,真乃常人所不能及!”

“额!大人,你该不会也想学高刺史,行火攻之计吧!”王旭顿时反应过来,目光惊异的看着一直保持着笑容的孙资。

“王将军猜对了,我就是打算火烧官帽山!”孙资淡淡的答道。

“你疯了!你打算烧了官帽山!”短暂的沉静之后,王旭仿佛被踩到了尾巴一般,突然跳起来,面红耳赤,雷霆大发,吼道:“官帽山延绵三十里,东靠小五台,西接太行余脉,真要烧杀,绝对一发不可收拾,你这是要断了并州百姓取木拾材,摘果猎兽的来源啊!”

“这又如何,只要能灭掉钟繇和其麾下的五千司隶兵马,这点代价绝对换的来!”孙资不理会王旭的愤怒,微微一笑。

王旭目光惊怒的看着孙资,这一刻,他感到孙资的笑容是如此的奸险可怕,就连那种淡定从容的脸也变得格外阴沉。

孙资身后一直沉默的李朔,虽然早就知道孙资为人阴狠,用计更是狠毒,但也没想到会如此的丧心病狂,虽然算计的是敌人,但能够做的如此决绝,不择手段,就算是自己人也不得不心生惧意。

王旭虽然也知道为求歼敌而不择手段这个道理,但对于如此毒计还是带着抗拒之心,想要孙资放弃这个想法,但是孙资一改之前的和颜之色,直接搬出了并州长史王凌的命令,言自己总督太原三关战事,所出之令三关守军必须尽皆服从,违者以抗命不尊之罪处理。

无奈,王旭只得极不情愿的听命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