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074

第74章 横生异变

许昌,司空府。

“伏完、孔融、皇甫郦,你们通通都要死,通通都凌迟处死,尽灭九族!”随着一具茶盏的破碎声,曹仁发出了一声尖锐的怒吼。

他万万也不会想到,自己没有去找别人的麻烦,别人竟然在他的背后捅刀子,可恨的伏完等人,也不知道怎么逃脱的牢狱,趁自己无暇分身,只顾着捉拿刺客之际控制了皇宫,策反了禁军,收编了西南一面的守军,外加倒戈的官员世家展开了一场针对曹氏强有力的反扑。

曹军毫无防备,甚至根本不会想到在许都城内一手遮天的他们会遭到袭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说,再没有曹军将领的指挥下,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反倒被打的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至于伏完这一方,有着皇甫坚寿、皇甫郦、朱晧等名将之后,带兵打战的本事自然不用说,特别是在曹军将领都不在场的情况下,更是大杀四方,手下无一合之将。

不过这种场面也没支撑多久,当曹氏高层得知伏完等人再次生乱之后,立马就派出了严宽、邓展、任峻等军中大将前去镇压。

在这些曹氏将领的带领下,曹军重整旗鼓,开始反攻,奈何之前的损失太大,再加上士气受到影响,再次交手虽不至于落败,但也难以取胜,随着两军交战

僵持越久,双方将士伤率亡持续上升,当天色渐白之后,双方仿佛是达成了某种默契,以两军所据之地为界,同时撤兵。

看似这场战斗是结束了,但不论曹氏一党,还是伏完、皇甫郦都明白,暂时的停战只不过是为了休养生息,重新部署兵力,待双方站稳脚跟,养足精力之后,一场决定胜负的战斗很快就会打响。

面对着曹仁的雷霆咆哮,董昭、陈群等谋士愣是吱不出声来,只是一副眉头紧锁,两眼半阖,想要寻思出良策的高深模样,反倒是以严宽、牛金为首的一批武将,脸红脖子粗的囔囔着,誓要出战把外面的乱党斩尽杀绝。

听着耳中传来的一片争闹之声,曹仁心烦意乱,感觉头都要裂了,下意识的喊道:“荀文若,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曹仁说完之后眼皮一抬,发现原本是荀彧就坐的位置上空无一人,一阵愕然之后,曹仁脸色一变,立马又开始咆哮起来,“荀彧何在?”

董昭看了曹仁一眼,欲言又止,但是面对此时糟糕的情况,犹豫了一番后才道:“荀令君言自己略感风寒,已经回府,闭门拒客!”

曹仁一听勃然大怒,骂道:“良心狗肺之徒,明摆着就是看我曹氏势单力孤,不愿同舟共济,亏主公还这般器重于他,等我收拾了伏完等人,一定要给他好看。”

陈群叹道:“曹将军,为今之计是要想办法度过眼前难关,至于荀彧之事,还是等主公回来再论吧!”

曹仁也不是不顾大局之人,在生生的压抑住了心头的怒火之后,咬牙道:“叛军看似人多势众,实则良莠不齐,互不统属,况且军中善战之将也就皇甫郦、朱晧几人,我意派出所有精兵,直接击溃叛军主力,只要擒杀了伏完等叛逆之后,叛军就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只要我们再控制了皇宫,大局则定!”

武将一方听了曹仁的妙策之后,全部附议,恨不得现在就杀出去与叛军主力一决死战。

“将军,这恐怕不妥吧!”董昭摇头道:“从兵力上讲,我军只有万余兵马,叛军则有三四万之数,虽是乌合之众,但一旦交手,我军就会受到很大伤亡,况且是主动攻击,对我军来讲更是冒险。”

曹仁眉头一皱道:“战场本就是生死之地,伤亡在所难免,如你所言,要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那还打什么战,直接等着对方来把我们剿灭不成!”

“我不是这意思。”董昭叹道:“我的意思是一旦开战,双方必是鱼死网破的局面,介时不管谁胜谁负,都会元气大伤,死伤惨重,如果到了那时并州军趁机攻城,我们焉有还手之力。”

董昭此话一出,使得曹仁等将脸色兀得一变,只因为伏完等人的叛乱,搞的城中兵马哗变生事,一些官员世家倒戈相向,气得曹仁火冒三丈,再加上夜里发生的战乱,曹军一方伤亡惨重,更是让曹仁等诸将领愤怒憋屈,一直想着挽回败绩,找回场子,哪怕付出更多的代价,却忘了在城外还有一只凶猛的老虎在盯着他们。

“高干!”曹仁咬牙切齿,一旁的曹彰更是睚眦欲裂,比起对高干的痛恨,曹彰可比曹仁大得多。

董昭道:“许都兵力本就不多,如果我们还要跟伏完等人继续耗战下去,只会让高干捡了便宜,而最坏的后果就是我们跟伏完拼的两败俱伤,并州军渔翁得利,到那时候并州军入了城,主公根基将会被连根拔起,在场之人又焉能幸免!”

“那最好的结果呢!”曹仁反问道。

“最好的结果!”董昭无奈的一笑,道:“最好的结果就是我们能成功剿灭了叛军,伏诛伏完等人,然后凭着仅有的残军跟并州军顽抗到底。”

曹仁一阵沉默,身为带兵统军之人,他比董昭还清楚目前的局势,如果没有并州军的威胁,他还可以跟外面的叛军放手一搏,并且有信心平定叛乱,但是平叛之后呢?剩余的叛军难道都杀了?这其中有朝堂上七八成的官员,还有许多世家大族的私兵武装,全部杀了只会激起更大更多的哗变。

当然了,安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问题是没有时间,等城内战乱一平,并州军很有可能趁机来攻,曹仁如果不杀掉投降的叛军,那些叛军很有可能跟并州军里应外合,在你抵御并州军的是从你背后捅一刀,那时候就真的憋屈到死了。

曹仁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显然是看出了问题的棘手,但却无丝毫办法。

“曹将军,为今之计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万万不能主动出击。”董昭道。

曹仁点点头,算是默认了董昭的看法。

“另外,还要派使者前往河北,向主公告之详情,主公得知后定然携带大军回师,只要主公回来,如伏完、孔融等宵小奸恶之徒就在难掀起风浪。”董昭再次言道。

曹仁听了之后眉宇一拉,明显就不赞同,但一想到眼下的困境,眼中经过一番挣扎后,最终沉重的点了点头。

董昭松了口气,又道:“最后,我们要向伏完等人议和,绝不能让他们开启战端!”

“议和?”曹仁脸色变得铁青,喝道:“难道要我曹仁去向伏完老贼低头,不可能,绝不可能!”

董昭慌忙解释道:“不是低头,只是尽量的拖延时间。”

“都一样!”曹仁怒哼道:“我曹军将士勇猛善战,岂会怯战,如果伏完老实点倒罢了,他要是真以为我曹军软弱可欺,我一定会让他明白凭他麾下的一群乌合之众永远也不可能是曹军的对手。

“报!将军,叛军进攻了!”一名士卒匆匆来报。

曹仁双目一睁,旋即哈哈大笑,“看来也用不着去向他们议和了,诸将听令,随我去歼灭叛军!”

……

许都城内,经过短暂的停战之后,激战之声再次响起,由伏完率领的汉军和曹仁带领的曹军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厮杀,战场是整个许都城,不只是城下,就连城楼上都成了战场。

离许都城外的五六里之地,已经逃出城的高干在重新集结好部队之后,便一直关注着许都城内的动向,如今见城内厮杀震天,战火燃起的场面,岂会猜不出大战已开,自己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在城内战斗结束的第一时间就夺取城门,然后除掉城内所有的残余势力,最主要的还是消灭曹氏,掌控天子。

当然了,这些都是最完美的设想,反正高干的目的已经达到,许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天子被刺,曹氏成为了众矢之首,被搞得威信尽失,颜面无存,他就不信远在河北的曹操还能坐得住,兴许曹操在知道了这里的情况之后,已经迫不及待的往回赶了。

想到此处,高干忍不住畅笑一声,不仅是因为能保住河北不落入曹氏之手而高兴,更是因为凭着自己的力挽狂澜,使得曹军的战略部署全盘覆灭而骄傲自豪。

当城内战斗打响过去一个时辰之后,高干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此时城内不管是谁胜谁负,都难以再对自己产生威胁,只要拿下城门,许昌城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

就当高干准备下令全军攻城之时,后方突然一阵尘土飞扬,滚滚的铁蹄之声汹涌而来,使得大地都开始一阵阵颤抖。

高干一阵惊愕,看着这股突然冒出的兵马,一种不好的预感漫上心头。

很快,突然冒出的兵马已经列阵于高干的面前,清一色的骑兵,全身被甲胄武装的严严实实,虽然还没有交战,但高干能感觉到这股兵马的气势非常强烈。

“虎豹骑!”高干看了眼对方的旗帜,上面绣着虎豹二字,立马就猜出了这支兵马的身份。

看来,攻取许昌的计划要泡汤了,高干心中默默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