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006

第6章 仲长统的野心

这一夜,仲长统留在了高府,在和高干吃过了晚饭后,两人开始秉烛夜谈。

幽暗的火烛下,高干身材挺拔,两眉如峰,双目炯炯,两颊如若削刻,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刚毅和厚重。

至于仲长统,生性洒落、放浪,在面对高干时也是不拘小节,只不过此刻他也是满脸的严肃,浑身上下说不出的正经。

“并州虽然拥兵五万,但除去老弱妇孺,各地城防守备以及戍卫边境的军队,只有两万可用,然并州骑兵只有五千,所以大人此番千里奔袭,最大限度只能动用五千骑兵,还有此次孤军深入,没有外援,没有后勤军秣,更没有情报供应,所以一切都要靠大人自己。”

灵动的目光下,仲长统深沉的对着高干说道。

高干点点头,道:“此次出兵,我打算直走河东一带,这样虽然难免会遇上曹军,但路线却能缩短一日,然后渡过黄河,直接穿过弘农郡,又可以省下半日路程,紧接着就是一片平川之地,如今曹操大军都集结在官渡,这些地方没有曹军兵马驻营不说,城防还相对薄弱,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轻松杀到许昌,到时候就可以逼曹操大军撤回黄河以南,河北之危自解。”

仲长统继续分析道:“时间紧凑,曹操大军想攻克邺城尚需时日,大人必须要十日之内逼迫曹军回援,不然邺城一破,大人的一番苦心就白费了。”

高干愁眉道:“这我自然省得!只不过我一走,并州兵力空虚,我怕……”

“大人此番一去,曹操必然会派一路兵马来攻打并州,目的就是让大人回援,解许都之危,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大人都不能回来,否则一切努力都将前功尽弃。”仲长统严肃的说道。

高干这次倒不说话了,并州是他的基业,在高干眼里并州的得失甚至超过了河北的局势,要是并州有失的话,他是说什么都会赶回来的。

仲长统见到高干略显阴郁的目光,知道自己并没有说动对方,叹道:“大人一走,并州无人统帅,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曹军只要一路偏师,就可以踏破并州之地,大人不能有妇人之仁,需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高干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因为他根本没想到这一点,所以此刻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先生智计百出,胸有韬略,要是有先生主掌并州之事,岂不是可保并州无忧!”高干眼睛一亮道。

“大人太高看仲某了,仲某并非并州人士,在并州甚无威望,再加上我手无缚鸡之力,虽然有些谋略,但不通军事兵法,胆略上还不如一个寻常的将校,所以让我在一旁出谋划策还行,但是要担任一军之长,还请大人另择贤能。”

仲长统向着高干一拱手,断然拒绝,还有从他话语中带着的真诚,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在敷衍作态。

高干扶着额头,眉头都拧成了一条线,满脸苦恼,这是他第一次感觉到身边没有点像样的人才,也没有人能为自己解忧。

别说高干苦恼,就连仲长统一时也没有特定的人选,夏昭?邓升?仲长统对这两个人几乎想都没想过,把并州的军政交给他们,说不定被卖了还在替别人输钱。

对了,仲长统猛然眼睛一亮,心中有了一个最适合的人选。

“先生可是有了人选?”高干看出了仲长统的异样,连忙迫不及待的问道。

“有一人,乃官宦之后,有谋略,有胆识,文武俱佳,关键此人还是太原人士,在并州更是享有威名,大人若是得此人辅佐,兴许可保并州无忧!”

“我并州军中竟然还有如此人才?为什么我不知道?”高干有些激动的绕头道。

“此人并不在军中任职,说来这个人大人也知道,此人姓王名凌,字彦云,太原祁人。昔日司徒王允之侄,只是因李傕、郭汜杀害王允后,他逃归乡里,这十年来一直深居简出,不问世事。”

“此人可在城中?”高干激动道,如果此人真像仲长统说的这么能干,自己一定要将其招揽,留为己用。

“此人在太远祁县,大人若想将其招揽,长统愿代为代劳?”仲长统突然说道。

面对仲长统的毛遂自荐,高干不禁有些诧异。

仲长统一笑道:“王凌此人有些恃才傲物,也不愿接见生人,我与他较为熟捻,相信他应该会给我几个薄面。”

“既然如此,这件事就拜托先生了。”高干重重的点点头。

仲长统坦然大笑:“大人能为河北之战局粉身碎骨,我出这点微博之力又算得了什么呢!”

……

接下来这两天,高干一直在忙活着兵部的事务,先是对于兵员的修整,剔去老弱,改为去务农屯田,再贴出招兵的告示征募壮丁,并州民风彪悍,男子一般来讲都身负勇武之力,但是河北延年征战,男丁早已经被征集的差不多了,所以此次募兵只招了千余之人。

除此之外,五千骑兵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能跟随高干出发。

太原,祁县。

仲长统拖着肥胖的身子,一路上快马加鞭,但饶是如此,本来短短的一天的路程,却硬是第二天才进入祁县的城门。

“看来回去之后真得好好看看养身之道。”仲长统叹道,以前没有经受过剧烈运动的他,这一路上策马奔腾,可是把他累得差点喘不过气来,这一刻他是恨透了自己身上的一堆肥肉。

拖着蹒跚的脚步,仲长统终于来到一间单独的院落的门前,大喊道:“彦云兄,在否?”

院内很快便想起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听着声音就知道谁来了,稀客前来,凌某喜不胜收啊!”

院门打开,一道魁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了仲长统的面前,这身影看着仲长统风尘仆仆,满头大汗的样子,先是一愣,后又一直大笑道:“堂堂的仲公理学士,自命英俊潇洒,风流不凡,没想到也有如此狼狈的时候。”

仲长统狠狠的瞪了对方一眼,道:“王彦云,我没功夫跟你磨叽,先进去,让我喘口气,我有重要的事跟你说。”

这次王凌倒没有笑了,不过倒是怪异打量着仲长统道:“公理,莫非出了什么事,能让平日如此泰然悠闲的你急成这样。”

“什么事都进去再说?”仲长统一脸焦急的拉着王凌进了院内,看到茶几上有着泡好的茶,连忙拾起来就往嘴里灌,这比他平日里洒脱狂放的样子还要威猛几分。

“公理,到底出了什么事?”王凌此刻终于看出了事情不对,再有原先般玩弄的神情,那严肃的样子比起仲长统还要认真几分。

“我要你出仕并州高干,帮他执掌并州之军政!”

仲长统先是一句话言简意赅,然后在王凌震惊痴呆的眼神中开始慢慢说明前因后果……

两人相对而坐,基本上就是仲长统在说,王凌在听,不过仲长统没有丝毫不耐烦,他知道王凌不是那种轻易就范的人,所以他只能一句句的说着高干的变化,决心,以及再到后面的兵行险招,孤军深入敌腹。

足足讲了一个时辰,仲长统都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口才,竟然这么能讲。

“彦云兄,你看意下如何?放心,做兄长的绝不勉强你。”仲长统饮着已经所剩不多的茶水,拍着满是肥肉的胸脯殷切的问道。

王凌听了忍不住眉头一挑,你还不勉强我,你这一路上累死累活的跑来就劝我出仕,还为高干说了这么多好话,还说什么并州安危系于我一身,一副我不出仕就好像是并州的罪人一样,都这样你还好意思说不勉强我。

心里腹诽了一阵,但表面上王凌可不敢说这番话,而是带着一丝戏谑的神色反问道:“公理兄,你可知两年前你是怎样评判高干的?”

仲长统瞪了王凌一眼,神色无常道:“我当时说的怎能不知,‘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不过不是我看错人,而是高干整个人都变了,变得连我都感觉我面对的还是不是原来的高干。”

“人都会变的,但谁又知道高干会不会又变成原来那样的。”王凌深思道:“但关键他变成什么样都不重要了,河北局势即将注定,邺城告急,袁氏的几个子嗣自顾不暇,公理兄,难道你还看不透这大势所趋吗?”

仲长统只感觉王凌的话深入心扉,忍不住差点就让自己产生一丝动摇,但最后还是咬了咬呀,眼中露出一丝倔强的色彩道:“大势吗?我不信,我只相信我自己,我相信高子柔能改变战局。”

王凌一振,不敢置信的看着仲长统有些狰狞的面孔,道:“公理兄,你变得让我有点看不透了,该不会是受了那高干那厮的影响吧!”

“没错,以前的高干虽然通晓文事武略,人心所向,但是始终缺了一股雄心,而如今他虽然没有明说,但我能看出他眼神深处包藏的那颗野心,那颗已经在蠢蠢欲动,沸腾燃烧的野心。再加上此刻的高干再不像以前那般任人唯亲,好大喜功,色厉胆薄,也让我看到了希望,河北战局或许会因为高干的存在而再次颤抖,所以我要辅佐他,我仲长统身怀大才,却没有明主赏识,多年来郁郁不得志,如今终于被我找到了,我怎能轻言放弃。”

仲长统虽然在极力掩饰,但还是忍不住的身躯颤抖,眼中闪烁着疯狂,原来以前的他所表现的出的放浪形骸,潇洒不拘,狂妄傲慢都是来迷惑别人和麻醉自己的,内心的他又岂是一个甘愿默默无能的狂生。

王凌听了之后幽幽一叹:“公理兄,你在赌,你是想把自己绑在高干的身上,一荣俱荣,一陨俱陨!”

“是!我是在赌,我也疯了!彦云兄,一句话,你肯不肯帮我,你不肯的话我立马就走,绝不相劝。”

面对仲长统执着不弃的目光,王凌此刻只能苦笑以对,拒绝?恐怕下一刻仲长统就会跟自己割袍断义,接受?但高干真的是个能所托之人吗?

王凌明白,一旦上了高干这条船,在想下船就不容易了,所以心里除了两难之外,只有说不出的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