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042

第42章 壶关郝昭

晋阳城内,王凌及并州文武齐聚一堂,举杯欢庆,每个人的脸上都一扫战时的阴霾,此刻都春光焕发,精神高涨。

王凌面带微笑,朗声道:“我军此番接连破阎行兵马,实乃大胜,在此我进诸位有功之士一杯!”

王雄、郭淮等将纷纷起身敬酒。

王凌酌饮一口,说道:“阎行虽败,但主力犹存,随时都有可能来攻,所以诸位千万不能纵饮,浅尝即止即可!”

王雄刚为自己斟满了大碗酒,正想大口畅饮,没想到王凌来了这么一句话,顿时就不乐意了,“王长史,你这可就不厚道了,兄弟们这几天来辛辛苦苦的守城,累得拼死拼活,如今不仅是击溃了马超,又打败了阎行,想要高兴一下图个酒瘾,你为啥还要扫大家的兴!”

王雄的话立马得到了在场武将的认同。

常林闻言摇头道:“王将军此话差异,如王长史所言,阎行接二连三的在我军手中吃亏,必然怀恨在心,随时都可能来兴兵复仇,所以诸位将军万万不可懈怠大意,以免阎行真的抓住可趁之机,到时候我等悔之晚矣!”

王雄、郭淮等将也不过一时图个享受,但听了常林的话后,都立马冷静了下来,若有所思。

“常大人所言甚是,是我等糊涂了,险些误了大事!”郭淮诚恳的说道。

荀纬道:“王长史虽然所言有理,然而阎行吃了这次大败之后,必然不会轻易来攻,再加上阎行军中粮食此刻必然短缺,我想此刻阎行不外乎固守待援,要不就是劫掠周围的县邑,补充军需之后再大举来犯晋阳!”

王凌胸有成竹的笑道:“公高之忧我早已料到,所以我决定向阎行发出战帖,两军在野外摆开阵势,一决胜负!”

“什么!”众人大惊失色,不敢置信的看着王凌,十分不明白王凌为何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

“不可!”荀纬慌忙摆手摇头道:“阎行军中俱是骑兵,而我军只有郭淮将军麾下有千余精骑,两军交战对我军很不利,长史万万不能做如此决定啊!”

王凌自信一笑,道:“诸位只管放宽心,我心中已有良计,必然能一举击破阎行兵马。”

见王凌如此笃定,其他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只不过心中的狐疑还是久久徘徊,猜测着王凌到底有什么计谋能灭了阎行大军。

韩家军军营。

当阎行接到王凌的战帖之后,顿时振奋起来,脸上的怒气仿佛多云转晴般,变得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王凌果真是狂妄自大,只不过是小胜我几场,竟然就自鸣得意,还想要我跟他野外对垒,双方一决死战,简直是可笑至极!”阎行大笑道。

“阎将军,这莫不是王凌设下的圈套,按常理来讲王凌完全不可能做出如此不智之举,这简直就是自取灭亡。”

阳逵小心翼翼的说道,自从他被并州军设计坑害,又侥幸得大难不死之后,便对并州军多了一股畏惧之心,行事也变得瞻前顾后起来。

要是以往在这种情况下,以阳逵的性格早就恨不得提着刀子与并州军大打一场了,所以深知其性格的阎行古怪的看了一眼阳逵,然而面对眼前巨大的战机下,阎行对阳逵的态度并没有多做理会。

“就算对方真的有阴谋诡计,我们小心防范就是,再说王凌此举可是大大便宜了我们,这一次我不仅要击溃并州兵马,还要一举拿下晋阳城!”

阳逵一愣,道:“将军的意思是……”

阎行眼中闪过一道狠厉,咬牙道:“如果我军与并州军正面决战,我军只要派出骑兵就可以一举击破并州军,着实再轻松不过,所以当两军决战之时,我军步卒则可以趁着晋阳城兵力空虚之际,群起攻之,我就不信拿不下晋阳城门。”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并州之局除了马超和阎行两路西凉兵马强攻晋阳城之外,壶关之战也是决定着并州局势的关键。

自上党太守身死之后,壶关之战变得岌岌可危,并州将士虽然竭力抵抗,但再没有主心骨的情况下,士气和斗志都非常的摇摆,不坚定,到后面更出现了逃兵,逃官的现象。

为了稳定战局,仲长统不畏战事险峻亲身赶赴壶关,然而到了壶关之后,仲长统才骇然发现战局的不利已经大大的超出了他的预料。

军中高层,除了上党太守中流箭而死之外,上党郡尉,壶关守将以及数员将领都已经护城身亡,至于城内的一些文吏,包括郡丞早已经见势不妙,不知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不敢出来了。

至于攻城的黑山军,虽然算不上精锐,其战力跟西凉兵比起来还远远不如,但是他们好战勇猛,善于攻城拔寨,壶关虽然城高墙厚,但这道屏障却成为不了黑山军的阻碍,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破关势在必行。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并州将士能坚守如此之久,除了履行军人职责的义务以及保护家园的满腔斗志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一人在整个战局中岂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此人本是军中都伯,当军中高层将领都尽皆战死,军中人心惶惶之时,这名都伯振臂一呼,凭借着自己的勇武与能耐征服了全体将士,带领着他们奋起抵抗。

不仅如此,这名都伯还深懂谋略,在内积粟缮兵,在外列栅筑垒,合理安排将士们的调防,驻兵,以各种方法瓦解敌人的攻势,充分展现了防城上的天赋。

当仲长统赶到壶关见到此人之后,见对方身长九尺,猿臂善射,面泛威仪,两眼精湛,仲长统内心不得不赞叹并州之地竟然有如此将才,此人如果用的好日后定是能坐镇一方的上将。

互通了姓名,仲长统才知道对方名叫郝昭,字伯道,太原人。

对于郝昭在守城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仲长统感激涕零,不摆丝毫架子向郝昭道谢。

郝昭见此哪敢受礼,一副诚惶诚恐,按官职地位,仲长统只是一介布衣,郝昭是军中都伯,实则行壶关统帅之职,但是郝昭可知道仲长统虽然身无官职,但却是并州刺史高干的心腹,真论起起身份来就算并州统帅王凌都要礼敬仲长统三分,更何况他小小一都伯更不敢托大。

不仅如此,郝昭还主动让出壶关统帅之职,然而仲长统却并不接受,在仲长统看来,统帅一职必须由身负谋略胆识,外加在军中有威信之人担任才是最好的人选,如果没有郝昭,仲长统自当当仁不让,但是现在看来郝昭不仅勇武过人,还深得军中将士信服,他担任统帅实在是众望所归。

至于仲长统则是非常识趣的在一旁辅助郝昭,带兵打仗交给郝昭,他则出谋划策,一文一武的组合更是让攻城的黑山军头痛不已。

壶关临时作战厅内,仲长统与郝昭目光紧紧的盯着庞大的图纸上,图纸上描绘了壶关以及黑山几处山脉的地形图。

两人聚精会神的看着地形图,眼神时而精聚,时而骤亮,时而思索,但更多的则是无奈与烦恼。

只见此刻郝昭轻轻一叹,道:“先生,我军出其不意焚烧黑山军多次粮草,但他们的粮草总是能源源不断的运来,仿佛取之不竭,莫非他们的粮草当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

仲长统闻言神色更是忧愁,微微道:“这其中必有蹊跷,我军竖壁清野,周围乡镇令他们根本没有粮食可寻,而从黑山几处山脉的押运路线都有我军探子,如果黑山军有粮草经过这些地方,不可能瞒住我军的耳目。”

郝昭和仲长统最初的计划就是破坏黑山军的粮草,等到黑山军的粮草告罄之后,自然不战而退,当然计划也很顺利,凭着仲长统的智谋和郝昭的果敢,只要黑山军有粮草储存,必然会被他们付之一炬。

可是很快两人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黑山军的粮草来自哪里,如果是从黑山或者是周围劫掠而来的,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也不可能会没有准备,以至于这些莫名其妙出现的粮草,给两人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唯今的战局,如果再不想办法打破,恐怕壶关就真的坚守不住了!

郝昭悠悠一叹,神情哀愁,他虽然有着防守方面的天赋,但人力有穷时,不可能真正的凭着一道险关就做到力挽狂澜,再加上黑山军的进攻日渐强烈,而己方的防城器械已经快要耗光,兵力方面的消耗更是关键所在。

“如果再没有其他办法或是解决黑山军的粮草问题,我等……”郝昭欲言又止,眼中也没有了以往的自信。

仲长统斜了一眼郝昭,深重道:“我等虽然可以弃关退守,继续阻挡黑山军,但是壶关一失,并州就失去了一道屏障,黑山军虽然不会长久驻留壶关,但是看眼下的局面,不难看出黑山军已经暗通曹军,黑山军俨然有可能把到手的壶关交给曹军,如果是这样,那后果实在是无法想像。”

“黑山军暗通曹军!”郝昭喃喃自语,随即眼中划过一道精光。

与此同时,仲长统也是陡然一滞,仿佛想到了什么,眼眸睁的大大的。

“黑山军的粮草来自于曹军!”半晌,郝昭和仲长统互相看着对方,异口同声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