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014

第14章 曹营智囊

河东,高干率领骑兵日以继夜的纵马奔腾,几乎说除了睡觉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再这样的高消耗,高运动之下,饶是身经百战的并州将士们都难以忍受,叫苦不迭。

不过高干可不管你这么多,只要谁敢懈怠,就是一个鞭子抽过去,然后跟你讲明此次任务的艰巨性,直接把高度上升到河北局势的兴亡上,并且言之凿凿,要是哪一个敢偷懒误了行程,就把他就是河北百姓的罪人。

这般夸大其词之下,将士们谁还敢懈怠,一个个拼了命的赶路,生怕拉下一步就成了河北的罪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张晟知道了高干的身份之后,更是不肯离开了,死皮赖脸的跟在高干身边,高干看他在攻打安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就让他跟在自己身边。

不得不说,张晟常年混迹在崤、渑之间,对于河东的地势非常熟悉,高干有张晟这个向导在身边,这一路上都少走了许多弯路,原本预计四天抵达黄河渡口,在张晟的带领下只花了三天半。

面对着前方黄河的波涛汹涌,潮起潮落,高干等人一路上的心劳在此刻都烟消云散,只感觉心潮澎湃,宛如跟黄河之上翻腾的浪潮一般,心中有着万马在激扬奔腾。

“搜集船只,渡河!”

黄河渡口槽船不少,但要运载五千士兵外加五千匹马,一次性也不可能运完,高干无奈,看来只有慢慢等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官渡,曹军营盘,曹操与文臣武将们此刻正在把酒庆欢,仿佛是在庆祝提前的胜利,而这个提前的胜利指的正是攻克邺城。

虽然此刻邺城还没有被曹军攻下,但在众人眼里邺城已经是他们的囊中之物,像是唾手可得一般。

“邺城一破,河北既定,到时候主公就功在社稷,名垂千史,我等在此恭贺主公!”曹洪举起酒杯向着曹操敬喝道。

曹操哈哈大笑,因为喝多了酒,神色略显红晕道:“此次能平息河北之乱,扫灭袁氏,都靠诸位戮力同心,披肝沥胆,曹某只不过动动嘴皮子,功劳哪能跟诸位比,此番班师回朝,我一定向天子奏明诸位之功,给诸位加官进爵,赏金赏粮,哈哈哈!”

“我等多谢主公赏赐!”文武官员们尽是满脸洋溢的笑容。

“唯独可惜的是袁氏兄弟逃亡在外,不除的话祸患无穷。”坐在曹操右首第一位置的郭嘉漫不经心的言道。

曹操看了一眼郭嘉,不以为意道:“奉孝多虑矣,袁氏之辈只不过是一群冢中枯骨,只会在自己的家业上折腾,成不了气候。”

郭嘉听了之后也是点点头,暗道自己多心了,旋即抓起灌满的酒杯,如喝水一般倒进了口中,那原本通红的脸上更显潮红之色。

“主公,河东急笺!”一名校尉步履匆匆的走进大帐中。

“河东那边出了什么事?”因为多喝了几杯的缘故,曹操眼神浑浊迷离,说起来也是没精打采。

一旁老持稳重的程昱从校尉的脸上看出一丝不对劲,连忙拿过信笺看了起来,起初看着还能保持从容笃定,但越看越心惊,到了后面不安的情绪直接刻在了脸上。

在场众人都多喝了酒的缘故,并没有把程昱的神情看在眼里,但也有几个善于观察洞悉的智谋之士,在看出了程昱的不安后,脸上也收起了轻浮之色。

“程公,河东出了什么事!”在曹营中有着谋主之称的荀攸问道。

程昱看完信之后,扫了众人一眼,一时间竟然有些难以开口,在做的也都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不禁都开始安静下来,眼神巴望着程昱。

曹操这时候也是满脸的严肃,眼眸中的醉意已经消散,两眼炯炯有神的看向程昱。

“河东探马回信,说河东安邑被一伙不知名的贼兵攻占,太守杜畿被俘,现已经不知所踪,而后整个河东都陷入了叛乱之中。”程昱一脸忧虑的说道。

听到了河东出事,众人一脸哗然,先前欢庆的氛围在瞬间戈然而止,虽然每个人脸上都还流着醉态,但神情却是格外的肃然。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哪里冒出来的贼人,竟然有这么大的能耐。”曹操双目阴沉的问道。

接着,程昱把信中的内容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事无巨细,也让众人明白了河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沉重的氛围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眼看着不日就将攻克邺城,平复河北,现在又出了河东这档事,这不是在给他们添乱吗?

“河东一失,西线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太原、关东、西凉各方势力都将蠢蠢欲动,如果不尽快派兵镇压,局面将会越发难以控制,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我们这边的战局。”郭嘉细细的分解着情报,两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奉孝言之有理,不过让我捉摸不透的是这伙贼子到底是何人,他们在攻下安邑之后又马不停蹄的离开,他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荀攸摇了摇脑袋,一脸的不解。

郭嘉善于剖析推理,对于细节更能做到剥丝抽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这一点不是其他的智谋之士能比拟的,所以在一阵琢磨推敲之后,心中就有了答案,只不过在知道了这所谓的答案之后,脸色更多的却是担忧。

众人看着脸色阴沉沉的郭嘉,心中更是抓痒一般,他们可是十分清楚不管什么事发生,郭嘉始终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然而他此刻的表情,让众人心头都升起了不好的预感。

郭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表情说不出的严肃道:“这支骑兵出现的太过突兀,从他们的行动路线和作战方式就可以看出,这支骑兵不仅熟悉河东地势,更是骁勇善战,在河东一代有这样一支精锐骑兵的军阀,大家想会是谁呢!”

“这还用想吗?自然是并州高干这厮!”曹洪双目圆睁,咬牙切齿的说道。

众人都不由自主的点点头,连曹洪这等鲁莽之人都能猜到是谁,他们焉会猜不出。

“只不过高干这厮究竟要干什么?”深受曹操器重的宗族将领夏侯渊,此刻浓眉深皱一脸纳闷道:“既然他取下了安邑,却又弃之于不顾,一路上又日夜不停的赶路,就骑兵的行军速度而言,都快赶上我麾下的急行骑兵了。”

郭嘉道:“这只能说明他们的目标并不是安邑城,他们只是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不得不打下安邑城,目的无非是借道而已。”

“那么这支骑兵的最终去处是哪里?”曹操脸色泰然,不怒自威,目光有些闪烁。

在场之人面面相觑,不由得都把目光瞄向了几位智囊,荀攸和程昱苦思一阵,还是摇摇头,荀攸善于出谋划策,行军布阵,程昱善于处事算计,能断大事,但说到料敌先机,揣摩人心这一点,他们还远远的比不上郭嘉,所以到最后两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一脸愁容的郭嘉。

“希望他们的目标并非是我所想象的,不然情况将非常危急。”郭嘉终究是叹了一口气,原本身上带着的强大自信,到了现在有一点消弱的趋势。

“奉孝,你倒是快说啊,都快急死我们了!”有着曹军之中第一猛将之称的许褚,此刻急的忍不住吼道。

“咳咳!奉孝,老朽倒是猜到了一点,不如你我二人把心中所想写在手上,如何?”

说话的声音有些虚弱,有些沧桑,众人诧异的回头看去,把目光集中在从出席一直到现在,一直保持着端坐的姿势,从未发过一言的老者身上。

老者名为贾诩,在曹军中一直充当着幕僚的身份,可以说在众人之中的地位是最低的,依照他的身份地位不应该出现在这么高的场合。

只不过贾诩深受曹操器重,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甚至还很不合群,但只要他出的计谋,都会给敌人造成意想不到的打击,给自己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大家都对他很服气,就是稍微看不惯他每天摆着一张臭脸,问他话也不答的性格。

“文和,你知道这支骑兵行动的目的?”曹操脸色一变,目光看向还是第一次这么主动交待的贾诩,心中颇有些受宠若惊。

要知道平时曹操不问计贾诩,贾诩是绝不会开口半句,就算问计了,贾诩大多也只会出些寻常的计谋,所以曹操对贾诩的爱才之心很复杂,两人之间若即若离,要不是在大事上还需要贾诩帮衬,曹操恨不得一刀就把这老头砍了。

贾诩淡淡的点点头,依旧是带着虚弱的口气,道:“知道一点。”

随即他把目光看向郭嘉,后者沉重的点点头,两人同时执起墨笔,开始在手掌写起字来。

待写好之后,郭嘉忍不住一阵紧张,反倒是贾诩,永远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气度。

在曹操的示意下,两人同时摊开手掌,清晰的字迹立马锁定在众人的目光之中,两人写的字都一模一样。

“许都!”

所有人都是一阵惊呼,就连曹操也不例外,全身上下一振,陡然的站了起来,满脸的惊恐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