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之高干传奇
3894300000107

第107章 突围之战

“杀!”并州军向着曹军展开横向式的冲锋,所过之处,曹军无不望风而逃,袁涣眼见局势已成定局,自知挽回不了,便放下了企图继续努力击败并州军的执念,在一众兵士的掩护下狼狈的逃回城中。

并州军方面,经过初步的统计,折损一百多将士,击杀曹军千余人,俘虏曹军千余人,只剩下百多号人跑得快,逃过了并州骑兵的追杀。

“至此一战,袁涣所部尽溃,不足道哉,至于其他几路兵马,如果他们敢拦我等,则必灭之!”望着不远处的襄城,高干信誓旦旦的说道。

“大人霸气,大人威武!”张晟在一边兴奋的拍着马屁,实在是刚刚一战打的太痛快,使得他一张粗犷的脸上都乐出了一朵花来。

“大人,这些俘虏怎么办?杀了吗?”张晟突然问道,看向一旁已经被制的死死的曹军俘虏,眼眸中闪过一道狠厉之色。

高干看着张晟眼中几乎丝毫不留情的杀意,内心不知道说什么好,张晟乃是匪寇出身,做的就是打家劫舍,杀人放火这类的勾搭,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已经让他们变得心狠手辣,残酷无情。

“杀了他们又有什么用,只会激起城内曹军的愤怒和报仇的决心,收了他们的兵器铠甲,放他们离去吧!”战场上,高干不会心慈手软,但是对于已经被缚的俘虏,如果没有必要,他也不愿意把自己当成屠夫。

“这会不会太便宜他们了!”张晟嘟囔囔的道。

“哪来这么多话,让你放你就放,啰嗦个什么?”高干没好气的骂了一句,吓得张晟哪还敢顶嘴,直接命令将士们放人。

……

襄城方面,袁涣一败,不仅让他这一路兵马折损殆尽,就连城内所有曹军的士气,也因为这一败而陷入了短暂的低迷不安之中。

“怎么办?并州军胜了一仗,肯定会借此有所行动,我们该如何防之!诸位又有何妙计破敌!”县府内,吕贡一脸惊慌之色,却又不得不佯装镇定的问道。

在场的人中除了袁涣脸色灰败,无精打采之外,其余人皆是愁眉苦脸之象,显然是无计可施。

这并不是他们能力不行,而是先前一败,让他们瞧出了并州军的勇猛无双,每一个并州骑兵都可以对上自己这边的两三个士兵而不落下风,就算真的是玩阴谋诡计,那也得他们玩得起才行。

他们此次前来襄城助战,心里本就不情愿,更别说要把自家的兵马交代在这,那就比割他们的肉还难受,没看见此刻的袁涣就是活生生的一个前车之鉴嘛!

“大人,并州军势大,我等还是严防戒备,待兖州刺史到来结合两军之力,再行破之!”毕谌缓缓的言道。

吕贡见他们想了这么久,破敌之计倒没有一条,竟然还想着指望别人,怒气就不打一处来。

“笑话,我豫州兵强马壮,岂会连一小股并州兵都收拾不了,更别说依靠他人!”吕贡哼道,脸上呈现出一片恼怒之色。

对于兖州刺史司马朗因为追杀高干而踏足豫州的行径,吕贡心里充满了愤怒,虽然说大家都是属于一个势力,但你连一个招呼都没打一声就带兵进入豫州,你这是把作为豫州之主的吕贡置于何地!

可以说在这一件事上吕贡颜面大失,直接就把司马朗给记恨上了,但在座的几个国相却没有这个觉悟,反倒是期待着司马朗赶快率军到来,一同抗击高干。

“就算我军严加防守,但也必须在襄城外各处设置兵马,以防高干率军绕过襄城逃脱。”吕贡见其他人面面相觑,心底不得不叹一声,无奈的说道。

“理当如此!”几位国相纷纷点头,虽然他们也知道出城设防的危险率也很高,但如果真让高干钻了空子逃走,不说是他们的过失,最起码脸上无光。

“那就这么定了!”吕贡见他们难得的配合自己一次,松了口气的同时,内心升起一股满足感,摆出一副盟主的姿态,正色道:“毕国相率兵在城外东南驻防,封国相可率兵在西城五里之地驻防,袁嗣大人可在正城门左方驻防,袁涣大人……就随我一起严守襄城吧!”

吕贡微微一顿,想起袁涣所部遭过一次大败,兵力已经不足以设防抗衡并州军,便把他所部留了下来,增加城池的防御力。

待吩咐完任务之后,三位国相大人便领兵出城,驻地于高干向南逃去的必经之路上,至于吕贡这边,则把自己所部的兵马加上袁涣的残军,还有襄城的本地兵马,一共两千之数,全部严守在城头上,防止并州军被狗急跳墙,冒然攻城。

……

另一边,当襄城内的兵马有了行动之后,高干立马就得到了消息。

面对着襄城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军事部署,高干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对方想在城外建立犄角纵合之势,依靠有利地形企图掣肘住并州军,让自己等人不敢轻举妄动。

想法是好的,只不过他们还是小看了并州骑兵的实力,以为单单依靠地利优势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孰不知真正决定胜败的关键还在于将卒的勇武和作战的信念。

“大人,我就纳闷了!”张晟绕着头不解道:“你说豫州兵马比我们多十倍,明明可以向我军发起正面强攻,如此,我军必然遭受重创,说不定还会被打的全军覆没,但他们却是一味闭城坚守,要么就是驻地设防,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高干见张晟有此一问,笑道:“别看襄城内的那班国相都是一群文治摄政的高才,但心里也是怕死的很,少了血性和敢于拼搏的精神,临战之时虽胸有谋略,但也是畏首畏尾,顾忌重重。”

“当然,如果主事之人是一名善于带兵打仗的将领,那么他就会看准时机,在我军还未抵达襄城就集合能战之兵,在半道上对我军进行正面的冲锋厮杀,介时我军就算再能打,但面对近乎十倍的敌兵,也只有望风而逃一途。”

张晟道:“如此,他们岂不是错失了良机?”

“何止是错失良机!”高干道:“先前我破了他们的大阵,就使得城内的兵马士气受挫,就算此刻两军真正的正面交锋,我也能保证我军立于不败之地,但是他们却没发现这个问题,依旧想要依靠那些所谓的谋略,在保全自身的同时又可以阻挡我军兵马前进,实在是痴人说梦。”

张晟道:“照大人这么一讲,他们岂不是很傻,如此之人竟然也可以当上一国之相,一州刺史,不是那曹操不会用人就是无人可用!”

高干摇摇头道:“善战者勇往直前,善谋者瞻前顾后,这些个自诩智谋过人的文吏,看待问题就是看的太仔细,没有放手一搏的决心和胆量。”

张晟愁眉道:“大人,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司马朗就在我们身后,迟早都要追上来,如果不主动出击,就会被他们死死的拖在这!”

高干微微一笑,眼里闪烁着果决之色,道:“既然对方畏缩不出,那我们就直接打过去,向襄城以西方向展开突围!”

再说沛相封仁这边,依照命令他要在西城五里之地驻防,这地方刚好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直接通向南边,但这里地势并不崎岖,周边也没有陡峭的山势作为屏障,可以说除了能设置简易的路障之外,实在不是一处合适的设伏之地。

随便的看了几眼,封仁就颓然的叹了口气,心里祈求着并州军不要打过来,要不然他这边还没等到援军,兵马就被对方给打光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还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兵马驻防还没到一个时辰,就见远处一支骑兵正风驰电掣般向这边冲来。

封仁看到这一幕差点就亡魂大冒,一时间手忙脚乱的指挥着兵马布阵,奈何没有一点军事本领和临阵经验的他,指挥起兵马更是乱成一团,幸亏军中还有些善于排兵布阵的将领坐镇指挥,要不然只靠他一人,恐怕等到并州军打来了,他们这边都还没布置好防御阵势。

“大人,果然不出你所料,这里还真有一支曹军兵马驻防?”奔策之中,张晟看着对面的曹军露出了兴奋的目光。

“别大意!”高干提醒道:“我们的目的是突围,不是与曹军激战!”

一阵呼啸之间,高干领着兵马犹如风卷残云一般,突破了曹军设起的重重路障,直接与曹军杀至一处。

封仁这一边没想到并州军实力如此之强,正面突破路障不说,还冒着箭矢长枪冲入了他们的阵列之中,一时间,曹军仓促御敌,但是面对着并州军的强悍勇猛以及战马带来的冲击,立马就让他们陷入了险境之中。